各位亲们,你的家乡有“蚕豆”这种粮食作物呢? 百度百科上图片:大片蚕豆地 你认识它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吃过这种食品吗?在我们当地有一个俗名叫“莲花豆”,是喝酒的一个好下
各位亲们,你的家乡有“蚕豆”这种粮食作物呢?
百度百科上图片:大片蚕豆地
你认识它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吃过这种食品吗?在我们当地有一个俗名叫“莲花豆”,是喝酒的一个好下酒菜。
“五香莲花豆”
蚕豆在我国多数省份都有种植,长江以北以春播为主,长江以南以秋播冬种为主。
我国蚕豆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南、长江流域及西北地区,面积约1400万亩,同时云南、东部沿海地区还有400多万亩鲜销蚕豆。
我国蚕豆生产居世界之首,种植面积70.2×104万公顷,占世界的33.7%。产量142.9万吨,主要省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青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饮食水平都不断提高,市场对于蚕豆的需求也呈多样化。
据宋《太平御览》记载,蚕豆由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地区 。蚕豆在我国种植广泛,自古即是重要的食物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资源。
在百度上一搜,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描述的:
蚕豆隶属于小杂粮,在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既可作为传统口粮,又是现代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是富含营养及蛋白质的粮食作物和动物饲料。
那么,为什么起名为“蚕豆”呢?
大家看看,这像不像蚕宝宝卧在窝里呀?
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说:“豆英状如老蚕,故名蚕豆”。
蚕豆在我的家乡豫南是一种很常见的粮食作物,它对土地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沟沟坎坎,门前房后均可;土地贫瘠、上不上肥它照样茁壮成长!
在我们当地,一般都是秋庄稼收过后,在天气开始变冷之后,才开始耕种的。用锄头随便挖个浅浅的窝把蚕豆丢进去随便掩一点土盖住即可,一般都不用往地里施肥料。
它能经历冬日漫漫的严寒,以及冬日白雪的严酷考验,在春暖花开的春季茁壮成长!
大家看一看,春天里它也要绽放它的美丽的花儿!绽放它的美丽给大家看!
在每一朵花儿的背上都有如指甲盖般大小的黑颜色的一片作点缀,“粉红花里一片黑”,格外的惹人眼!
花期过后,就会结出形如卧蚕般的果实。
在果实没有变硬之前,可以把它摘下来,剥去外壳,就露出了青绿色的果实。
这时,你可以直接把它放在开水里煮着吃。甜甜的、面面的,很好吃!
也可以在水里面撒一点盐,吃起来是咸的,各有各的味道。
等到秋季外壳变硬,里面的果实也会变硬,摇起来呼啦呼啦的响。
在蚕豆变得硬之前这段时间,是做莲花豆的最佳时期:
1、开口:用一个尖尖的细铁尖头把每一个蚕豆的肚腹外壳上都划开一道口子;
2、制作汤料:把水烧开放凉,在水里兑入五香调料,酱油等,(想要辣的风味的还可以放入香辣椒);
3、浸泡:把犁过后的蚕豆放入放有五香调料的汤水里浸泡两天,让五香味道深入蚕豆内;4、晾干:把浸泡好的蚕豆捞出来出风、晾干;
5、烹炸:把晾干后的蚕豆放在油锅里烹炸;
6、密封保存:把烹炸后放凉的莲花豆密封在塑料袋内就可以了!
让人回味无穷的“莲花豆”就这样做好了,春节来客,也是一个上桌菜;在配上花生米,更是一个个“馋虫们”的便宜下酒菜!并且吃时牙齿一咬,咔嘣蹦脆,再一细品味,有甜味、有咸味、有辣味、还有香味……,真的太好吃了!
在江浙一代,人们称之为“茴香豆”,是这样食用的: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先生》中对此有这样的描述: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下面介绍一种茴香豆的制作方法(来源于网上)
材料:新鲜蚕豆250克,小茴香1小撮,八角1枚,花椒1克,干辣椒2支(切小段),桂皮1小段,盐少许,水适量;
做法:将蚕豆洗净,把上述材料放入锅中,用大火将水烧至微沸,再转小火煮制约8分钟后离火,让蚕豆浸泡在汤汁中约30分钟使其入味即可食用。
功效:开胃健脾。中医认为蚕豆性平味甘,具有益胃、利湿消肿、止血解毒的功效。用茴香等材料烹饪后更加促进食欲。
不过,食用蚕豆时要注意:
1、蚕豆不可生吃,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2、蚕豆过敏、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以及蚕豆症患者均不宜食用。
3、食用多了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者每天要控制在一定的数量。
4、食用多了人很容易放屁(掩口笑),有重要场合参加的赴宴前千万不能吃!
怎么样?想吃吗?有没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
有没有兴趣自己制作出惹人流口水的“莲花豆”呢?
动手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