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瘾”,是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鸭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痴,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食道黏膜有小出血点,并有黃褐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
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瘾”,是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鸭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痴,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食道黏膜有小出血点,并有黃褐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的病毒病之一。
临床症状
1 型鸭肝炎病毒引起的症状:急性和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短时间传遍全群鸭。一般在4~5天达到死亡高峰。然后死亡率迅速下降甚至停止。雏鸭初发病时表现精神萎靡、缩颈、翅下垂、常蹲下,眼半闭,厌食,行动呆滞或跟不上群。发病半天到1天即发生全身性抽搐,病鸭多侧卧,头向后背(“角弓反张”),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出现抽搐后,十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即死亡。有些病例可以持续5小时左右死亡。嚎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和绿色稀粪。也有的鸭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呈慢性感染的鸭,从15日龄到6~8周龄开始出现减食,运动不灵活,腹泻,关节肿胀。患鸭腹部积液增大,行走时如企鹅姿势。生长发育不良。慢性感染也见于免疫抗体水平不均一、特别是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的雏鸭群。死亡也无规律性。
防治措施
2型鸭肝炎患鸭,在出现症状后1~2小时即死亡。患鸭的营养状况基本良好,下,粪便尿酸盐增多。其余症状与1型肝炎相似。
鸭瘟平时应该怎样预防?
⑴加强综合防制,才是预防鸭搞的根本措施;加强同养管理,努力提高鸭群健康水平,增强机
力。
⑵坚持自繁自养,需要引进种蛋或种维时,一定要門格给疫,待确实证明无疫病感染后,方可引入场内。
⑶鸭场要健全必要的消毒设施,要有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时刻掌握场外本地区的疫情信息,防止鸭癌病原侵入场内,确保群众安全生产。
⑷一旦发生鸭瘟,要严格进行封锁、隔离、焚尸、消毒等工作。被病毒污染的饲料要经高温消毒,饮用水可用碘仿类消毒药或抗毒威、消毒王、百毒杀等消毒,这些消毒药对群鸭无毒害作用。对疫区健康鸭群和尚未发病的假定健康鸭群,应立即接种疫苗。
⑸对病鸭或可疑病鸭,一定要按规定进行宰杀加工,高温处理后利用或废弃。
⑹接种鸭感弱毒疫苗时,要严格按瓶签上标明的剂量接种。通常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稀释倍数可根据每头份注射量而定。例如:2月龄鸭,可稀释10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0.5毫升;5月龄以上鸭,可稀释20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1毫升;30日龄以内的肉鸭可稀释4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0.2毫升。雏鸭免疫期一个月,2月龄以上的鸭免疫期6-9个月。免疫程序,应因当地适宜,根据本地区有无疫情和鸭情况,具体定制。
如若发生这样的症状可以用抗病病毒的呼独康 抗细菌的杆立克 |(拌料 150斤兑水300斤 配合饮水)如若伤亡量较严重配合解热镇痛的解热舒12小时见效 两天控制住伤亡点击咨询
如果此文对您有一点帮助希望能够给一个,多一份转发,你看到的也许是别人需要的,如果有更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留言评论,感谢您的支持!点击为您分享更多养殖知识,获取终生养殖技术指导,用易懂的语言,一线的养殖技术,为您分享更多养殖知识,祝您养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