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知识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2、响度:声音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02:01:36

声音的特性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知识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

4、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5、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练习

1. 乐音是物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3. 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大; 高音歌唱家——指音调高。

4.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

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5. 声音传递信息(例:(1)蝙蝠辨路捕食(2)超声波测速仪(3)"B超"(4)"声呐")

6. 声音传递能量(例:(1)清洗精密机械(2)粉碎体内结石(3)超声波加湿器)

实验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现象: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说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方法:控制变量法(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尺子);

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现象1:敲击音叉,小球弹开;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现象2:越用力敲,弹开幅度越大;

说明: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方法:转换法(观察乒乓球被弹开,判断音叉振动情况);

音调、响度、波形图的对比

声波: 乙与甲: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丙与甲:响度和音色相同,音调不同;

丁与甲:音调和音色相同,响度不同;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