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白头翁是我们日常很常见的一种中药,那么你知道它的功效与作用吗? 白头翁,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呈圆锥形扭曲不直,有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16:54:45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白头翁是我们日常很常见的一种中药,那么你知道它的功效与作用吗?

白头翁,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呈圆锥形扭曲不直,有的呈扁片状有多数裂隙,形态不一。尖端往往已被折断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粗糙形如枯朽之木柴。表皮税落处显网状花纹。根头部有叶基残留,层层包裹,内部叶基外壁及芽痕生有丝绒样白色柔毛。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主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痔;寒热温疟;带下;阴痒;湿疹;瘰疬;痈疮;眼目赤痛。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1、《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2、《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

3、《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

4、《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

5、《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6、《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

7、《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

8、《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

白头翁的药用价值

【药名】白头翁

【别名】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

【来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野生。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能】凉血、清热、解毒。

【炮制】切片,生用。

【主治】热毒血痢,温疟,血衄,痔疮出血等症。治阿米巴痢疾有特效。

【用法与用量】9~15g。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白头翁的药用附方

1、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2、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一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二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头翁丸)

3、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二两(微炒)。上二味为末,用米醋一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4、治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甘草、阿胶各二两,秦皮、黄连、柏皮各三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5、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白头翁半两,黄连二两半(去须,微炒),酸石榴皮一两(微炙,锉)。上件药,捣租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侯,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白头翁散)

6、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一两,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7、治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卫生易简方》)

8、治瘰疬延生,身发寒热:白头翁二两,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白头翁的配伍应用

1、配黄柏

白头翁清热燥湿、凉血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下焦湿热,二药合用,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止痢的功效。

2、配苦参

二药都有清热燥湿、杀虫功效,相须为用,煎汤外洗治疗下体瘙痒。

3、配秦皮

白头翁昧苦性寒,主血分病,功能解毒清热,专于凉血止瘌;秦皮性味苦寒,主气分之痛,善清大肠之热,并能燥湿止痢。二药配对,一以治血,一以治气,相辅相成,具有较好的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作用,治痢之效尤为显着。

4、配阿胶

白头翁清热解毒,阿胶滋阴养血,二药相伍,则清热解毒、养血滋阴,治产后下利虚极。

白头翁的副作用

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大剂量使用能引起食欲减退、滑肠便稀次多的反应。

1、《药性论》:豚实为使。

2、《日华子本草》:得酒良。

3、《本草经疏》: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

4、《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

白头翁的种植技术

1、繁殖方法

繁殖多用分株法,也可以播种繁殖。分株宜在秋季进行,播种既可春播,也可秋播。因种子细小,播种要精细,以盆播为宜。

种子采收后应立即播种,稻草,发芽适温18-21度,保持土壤湿润,发芽天数14-21天。苗高3—5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生育温度15-18度(日温),6-9度(夜温)。 实生苗2~3年就可开花。

2、栽培要点

(1)选地与整地

选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为宜。施基肥或圈肥2500千克,深翻25—30厘米,耙细整干,做宽1.2—1.5米的畦。

(2)播种

于3月底4月上旬播种,在畦面上开沟距20厘米,深约1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以薄土,稍加镇压,盖上稻草,保持土壤湿润。苗高3—5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

(3)育苗移栽

在畦面用四齿划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畦内,覆薄薄一层细土,将种子盖严,稍加镇压,盖上稻草。出苗后,逐渐去掉稻草,苗高3厘米左右时,间除细弱和过密的苗。于当年秋季或翌年春萌芽前,按行株距20厘米X15厘米移栽。

3、田间管理

幼苗期松土时宜浅耕,勿伤根系。定苗后追施1次稀薄粪水,每亩1500千克,秋季施1次堆肥加过磷酸钙,施肥后浇水。花茎抽蕾时,及时剪除,以促进根部发育。

4、采收加工

白头翁以根入药。种植2~3年后采挖。于春季或秋季采挖,除掉茎叶和须根,保留根头部白色茸毛,洗净泥土后晒干。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