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些文人怀念八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些文人怀念八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3:56:04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些文人怀念八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

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

前段时间,九边发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如下:

可是奇怪的是有个认证为“现代语文诗词协会会员”的人评论:“还是八、九十年代好,房子都是分配的,城市周边都有农村,形成一个个闭环”。这真的让我对所谓的“语文诗词协会”印象大坏。

我高中最好的科目是语文,最喜欢的老师也是语文老师,迄今为止还保持着看文章的习惯。可是近几年,我看到好多所谓的“文人”的言论是真的让人无法接受。给人的感觉是完全脱离实际,根本不懂普通人的生活,不知道普通人想什么、要什么。这也就罢了,搞艺术的,总得飘起来、脱离地面才能寻求阳春白雪嘛,我能理解。可是往往这些人还喜欢在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大放厥词,别人不同意他的意见还写出一堆尖酸刻薄的话来反驳,像根山间竹笋一样!

八十年代老百姓过得怎么样我是不知道,九十年代我作为个农村人还是记得有多苦的。

我是个苏北农村人,从上学开始,没有穿不暖的记忆,但也和现在的孩子有天壤之别。

夏天,上身穿的是廉价的T恤或者短袖衬衫,下身是短裤。不怕大家笑话,我小学三年级前是没穿过专门的内裤的。不独是我,我同龄的小伙伴们都是短裤当内裤用;夏天是短裤,其他季节是内裤。有的时候皮,短裤屁股上就被磨出两个窟窿,母亲就找块破布补上。到了四年级,也就是2000年左右,专门的内裤才开始在农村流行,我和小伙伴们也永远告别了带着补丁的短裤。

冬天,我们穿的都是厚重的棉袄,用棉花自己做的那种,外面穿一件罩衣。下半身穿着秋裤,毛裤。毛裤一般是多色的,而且经常是半新半旧的。为啥呢,因为母亲或奶奶用毛线织的时候,有时候毛线不够,就从坏了的毛衣或者毛裤里拆出来一点毛线续上。

至于棉衣,又厚又重,可惜封闭性不好,导致保暖性也不咋地。别说和现在的羽绒服相比,就是和丝绵的棉服相比,也要差得多!

第一次穿运动鞋是在六年级,我清楚地记得那双鞋子当时花了90块钱,好贵啊,够买三四双飞跃的球鞋了。不过也是真的舒服啊,又轻又软。不过当时国产运动鞋的质量还是比较差,加上住校时不注意个人卫生,我患上了很严重的脚气,一度不良于行,直到高中时期才根除。

就这种质量比较差的运动鞋也是小学时候可望而不可即的,三年级,我有段时间只能穿着一双没有鞋后帮的球鞋,迎着老师和同学诧异的眼光去上学!

这,就是某些文人怀念的九十年代!

本人有记忆(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没饿过肚子。但是也仅仅是不饿肚子罢了,米饭馒头有的吃,其他的就谈不上了。我清楚记得,当时家里隔上个把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那时候买肉还喜欢买肥肉,为的是能炸点油出来,炸油的时候,我就扒在锅台边等着吃油渣。那个香啊,我现在脑海里还刻着这种香气,好像以后再也没闻到过那么香的猪油香味。成年后,经过网络的科普才知道,因为当时身体缺乏脂肪的摄入,大脑会放大感官的刺激好让你摄入大量脂肪以维持身体健康,所以才那么香。

早上正常是稀饭馒头加萝卜干之类的。中午吃米饭和炒蔬菜,都是时令蔬菜,自己家种的,根本不会变样,有茄子就吃茄子,有白菜就吃白菜。都是现在某些人口中的有机蔬菜!

晚上是稀饭馒头加上中午剩的菜或者咸菜。有时候农忙,父母累得实在不想做菜,中午就吃米饭加咸菜。到了冬天,没有时令蔬菜了,正常就是萝卜或者腌的酸菜。那时候,农村家家都有个腌菜的大缸。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有时候农闲了,父亲会到田边的沟渠里抓点鱼虾打打牙祭。等我稍大点,也就是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我也会去抓点鱼虾。主要是小龙虾,那时候小龙虾泛滥,一到夏天的中午,村前屋后的小河沟里浮得密密麻麻。

至于零食,不好意思,基本上算是没有。也就过年拿着压岁钱能去村口的小卖部买点零食,大白兔奶糖都算是奢侈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左右,那时候我就可以在假期通过帮父母干些农活赚点零花钱了。

可是总体而言,那时候的伙食和现在比,算得上是天差地别。现在,只有你想吃肉,天天、顿顿都可以吃,只要你不嫌腻,不怕三高。

而我这情况还算不是很差的,我大学时的一些四川同学,小时候甚至有吃不饱的经历!

毕业后第一份工资,我买了一辆山地车,这是我童年的执念。不知道是只有我有,还是很多同龄人都有。

上了幼儿园,接送过两次,我熟悉路之后,父母再也没有接送过我。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条件不允许,他们得下地干活,才能支撑起一个家。

由于村口的小学只到二年级,到了三年级我开始独自骑车上下学。骑的是辆六成新的二手自行车,这辆自行车伴我度过了整个小学时期,直到初中时吱呀作响,再也没有修理的必要,才被扔在杂物间里生锈、腐烂。

车破、路也差。当时还没有水泥路,上学的路是土路,晴天一脸土,雨天一腿泥!特别是雨天,有一段路特别烂,泥总是会塞死轮子。得右手推车,左手拿着根树枝刮泥!平时十五分钟的路,有时得花上一个小时才能到家!

就这也比我四川的同学好得多,他们有些人得徒步两个小时的山路上下学!

每当破自行车轮子被泥堵住的时候,我总是想,什么时候才能有水泥路啊!

这个愿望在六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实现了,可惜,这条水泥路我只用了半年。

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我家刚搬到农场。

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牛棚改的!而且只有一间半,五口人,一间半!其中半间就和另外一家用破木板做了个格挡。用我爸的话是:放个屁隔壁都能听得真真亮亮的!那是真的不方便。

住了一年之后才搬到了别的地方,也只有两间房子。厨房和农具之类的杂物一间房,五口人的卧室一间房,中间用帘子隔起来。厕所只有公共旱厕,现在的大部分人瞅一眼吃不下饭的那种。当时小,厕所也远,我好多时候就在家里的菜地里大小便。

图片来自于网络

直到99年,才又换了个加上厨房有三间屋子的房子。

房子的窗户玻璃是破的,农村找人修很麻烦,也没有专门窗户的,就用化肥袋子里的透明塑料袋给封上凑活着住。这也导致了房间里的采光和通风都不好。加上房屋老旧,地势很低,屋子里常年散发着一股霉味。

我小学时留着的书和奖状,不多的照片,包括自己叠的花牌,都在一次夏天的大暴雨后被泡了(水从屋外进了屋子)。

这些痛苦,某些城里的文人是体会不到的,他们住着国家分配的楼房。虽说小,可也从不担心自己收藏的书画有一天会被从屋外涌入的水给淹没。

他们谈论着诗和远方,抨击着时政,挥斥方遒,唾沫在夕阳下闪着七彩的光。而幼小的我,仰着头,看着只有两层但在我眼里异常高大的农场场部,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我才能住进这样宽敞明亮的楼房呢?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些文人怀念八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长大后总会怀念上学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