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河南总会下暴雨呢,天气预报有时为什么不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河南总会下暴雨呢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河南总会下暴雨呢,天气预报有时为什么不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河南总会下暴雨呢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为什么河南总会下暴雨呢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贵阳贵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升极端天气防范应对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暴雨洪涝灾害损失,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问政直播间》专门邀请到贵阳市应急管理局、贵阳市气象局、贵阳市水务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针对气象、防汛、灾害应对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网友们做一个知识普及和线上交流。
访谈内容摘要
主持人:贵阳市贵安新区防汛期起止时间是怎么确定的?
贵阳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中心主任 郭天英:按照《贵州省防洪条例》第二十二条,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为防汛期。在特殊情况下,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宣布提前或者延长防汛期。个别地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由市、州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宣布提前或者延长防汛期。
主持人:贵阳市贵安新区会不会出现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
贵阳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中心主任 郭天英:贵阳市贵安新区近年来综合强度最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出现在2014年7月15日至16日,是在台风“威马逊”外围降雨云系影响的背景下发生的,但贵阳市地理位置较郑州偏西,西行路径的台风登陆后逐渐减弱,对贵阳市贵安新区强降水的影响远不及郑州,结合贵阳市贵安新区的气候背景及地形,将河南郑州7.20极端强降水的天气背景用于贵阳市贵安新区进行推演,得出的结论是贵阳市贵安新区不太可能出现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情况。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我们要高度重视极端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
主持人:如何应对城市内涝?
贵阳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中心主任 郭天英: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1.首先应做到不在易涝易积水区域逗留。城市发生暴雨内涝时,低洼社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和地下交通设施等都是易涝易积水区域,强降雨天气期间不应在这些位置避雨,应及时离开这些区域。
2.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暴雨内涝预警信息,预警发布后,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避开易涝积水危险点和危险区。
3.住于危房的居民在暴雨时要及时撤离至最近的避难场所,住于低洼区域的平房要及时采用沙袋阻水,垫高家具家电,室内进水时及时切断电源,积水过深时要及时撤离。
4.雨天行车要谨慎,遇到积水点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穿越,车里应备有破窗工具,以应对驾车误入较深积水处、无法打开车门的危险情况。
5.步行外出时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要注意观察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尽量贴近建筑物行走。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无盖窨井、地坑等危险区域。
行走时应尽量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导电的物体,避免触电。如发现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主持人: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出来的?
贵阳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 赵杰:首先回答天气预报是怎么做的?天气预报是通过三个步骤完成的,分别是气象资料的收集,对气象资料的分析、计算,预报员会商得到预报结论并对外发布。
目前常用的气象资料主要是通过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来收集。这些设备会在每天规定的时间里,对大气进行系统的探测,获取最新的数据。这些设备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监测网,它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同时进行探测,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大气变化。由中国气象局的大型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得到天气图、数值预报图后,通过网络、卫星发送给各地预报台站,为预报员提供预报依据。在得到这些数据后,预报员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只有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计算后,才能得出天气预报的结果。
主持人:很多网友有疑问,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会出现不准的情况呢?
贵阳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 赵杰:天气预报属于预测科学,从科学规律讲,预测科学不可能完全准确或者永远准确,天气预报也同样如此。天气预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而最终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
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各种天气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气探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人类对大气运动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但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
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虽然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2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误差。
第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
第四,预报员之间的经验及水平会有差异。数值模式计算出来的预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预报结论,预报员还要进行解释应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订正。
虽然天气预报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但我们在百分之百地努力,努力提高预报预测的准确率。针对影响预报准确率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在不断地建设完善气象观测站网,改进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加强预报技术研究,提升预报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人机交互信息加工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预报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通过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相信未来我们的预报水平还会进一步地提高。
主持人:如何获取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收到后应该怎么做?
贵阳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 赵杰: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获得预警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关注“天景在线”微信小程序、“贵阳气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国家预警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获取预警信息,如果需要气象台第一时间向您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请致电4006000121或96121气象服务热线,然后可以参照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做好防范工作。
目前贵州省暴雨预警信号分为三级:黄色、橙色、红色。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或已经达到50mm以上,且降雨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或已经达到100mm以上,且降雨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或已经达到150mm以上,或者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或已经达到200mm以上,且降雨持续。
主持人: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雷雨天气出现的频率会增多,山洪灾害易发,如何应对山洪灾害?
贵阳市水务管理局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高级工程师 强亮: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危害性大的特点。应对山洪灾害的最好办法是避免在低洼地带、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建房,不要人为侵占河道自然行洪断面,暴雨发生后,如果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山洪灾害,要及时将消息传递出去,控制灾害发展和争取救援时间。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发现河道涨水后,要迅速撤离,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线杆、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汛前,要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演练,熟悉逃生转移路线。山洪灾害发生后,首先要展开自救,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假如大水进屋,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救援。在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的情况下,要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喊他人搭救。
主持人:市民在水库、山塘、河道边玩耍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呢?
贵阳市水务管理局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高级工程师 强亮:随着天气转热,水库、山塘、河道边成了市民避暑纳凉游玩的好去处,然而随之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进入汛期,强降雨天气频发,水库、山塘、河道水情较复杂。水位随时都有上涨的可能,尽管河道沿岸健身步道有带铁链的栏杆阻拦,水库、山塘、河道显眼处多设置有“水深危险 请勿靠近”的警示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但仍然有少部分人不顾提醒,翻越栏杆到河边纳凉,更有一些家长不顾危险,夜幕之下还带着孩子在河边戏水,时有溺水事件发生。因此广大市民不要轻易下河,不去危险河道或陌生水域戏水游玩,不超越安全警戒线,防止发生被困、溺水等情况,家长也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防止他们到危险地方,避免事故的发生。当发生强降雨时,请广大市民远离河流、水库、山塘,出行前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河南总会下暴雨呢,天气预报有时为什么不准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河南总会下暴雨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