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我没事总会瞌睡,为什么午睡睡得越久人就越困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我没事总会瞌睡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我没事总会瞌睡,为什么午睡睡得越久人就越困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我没事总会瞌睡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为什么我没事总会瞌睡
2、为什么老是打瞌睡?
很多朋友纠结于到底要不要午睡的这个事情上,而把自己困惑的烦恼不已;甚至有些人认为不午睡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寿命,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况且这种说法在医学上并没有提及或者得到确切的验证,所以总归来说,不午睡对健康的影响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要不要午睡取决于你一贯以来形成的习惯,如果你每天都需要午睡的,那么你突然有一天不午睡,自然就会觉得非常的疲乏和无精打采、想打瞌睡。
习惯就是你日常生活的一个规律,而午睡的习惯就是你的生命规律。
所以,你会发现从来不午睡的人,他们不午睡,下午照样精神抖擞,而习惯于午睡的你,因为打破了习惯,打破了你的生命规律,自然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所以午不午睡取决于你的习惯。
那么午睡最合适的时间是多少呢?你是否有这样一种体会?就是午睡睡得越久,起来反而越困?甚至心情低落、头脑发蒙、不想动、不想做事等等,其实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睡眠惰性。
曾经有睡眠专家就说过: 午睡的合理时间应该在10~20 分钟左右,这样的睡眠是有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可以帮助你的大脑在一上午的忙碌工作之后重启一下。这能大大缓解你下午的疲劳和无精打采。
当我们午睡睡得越久时,比如:你的午睡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小时,那么当你爬起来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就会觉得浑身无力、不想动、甚至有些悲观和心情低落、头脑发蒙,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睡眠惰性。
如果你觉得午睡睡多了,会出现困意和头晕现象,那么就不要睡太久了,把闹钟调整好,调整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即可。
这里也建议大家中午困了,不要趴在桌子上睡觉,那种姿势虽然方便,但是造成手麻和颈椎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尤其是后者,因为长期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人,由于颈椎它是向下弯的,人的颈椎是一个反C字的弧度,长期低头做事或者趴在桌子上睡觉,在很大的几率上,会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进而会引发头晕、脖子痛、肩膀痛等等。
午睡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最好的建议还是在床上睡,如果不方便,那么宁愿靠着椅子,然后买个U型枕头,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即可,因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颈椎。
当然,有些人午睡的时间超过了一小时以上,他们醒来也不会觉得有任何的不适,那么你睡多久都是没事的,这还是在于个体的体质差异区别。
对于要不要午睡的争议,一般而言,晚上我们睡够了,如果你没有习惯午睡的话,这也完全是够了。
比如,有的人一晚上只睡四个小时,但他照样很有精神;而有的人,睡了九个小时,也仍旧没睡醒的样子,这就是体质的差异,以及心理作用因素导致的。
别人只睡四个小时,因为够了,那时因为他的睡眠质量非常高,且都是深度睡眠;而你睡了九个小时,可能都是处在浅睡的状态中,自然在质量上,你的九个小时都是在折腾;而别人的四个小时,都是在滋养自己的神经。
所以,睡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你睡得时间越久就越好,就越能长命!而是取决你的睡眠质量,这才是关键。
为什么会打瞌睡? 除了一般所能想到,空气不流通、屋内缺氧、生活作息晚,长期睡眠不足外,也可能是身体正发出警示讯号。 尤其明明睡眠时间足够,隔天仍然不敌瞌睡虫叨扰,昏沈欲睡。最出名的瞌睡族,可远溯千年前,因为经常上课打瞌睡,被孔子斥责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 替宰予伸冤 「中医学认为,经常打瞌睡表示脾胃功能不好,」致力於传统医学30多年,曾受聘到北京、湖南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吴长新笑说,宰予不懒,只是脾功能差些,该替宰予平反了。 中医古书早有记载,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夏天嗜睡,因为暑热耗伤元气,有损精神;冬天如果经常嗜睡,表示「身体阳气不足或脾虚湿热,」长庚医院中医师郭宗祯说。 经常思虑多,好动脑或饮食控制失当的人,往往伤脾,影养脾运化能力。当脾胃功能欠佳时,容易气血不足,气血两虚的结果是,脑部供氧不足,易昏沈嗜睡。 脾和胃像孪生兄弟,功能相辅相成。脾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负责运送营养,「中医的脾,其实就是西医说的胰脏,」郭宗祯医师解释,至於胃,负责吸收食物。 从中医观点,脾胃另个重要功能是代谢湿气,当脾胃功能差,体质又偏湿热时,往往无法有效化解湿气,会出现身体沈重、精神不振、想睡觉或胸闷的症状。湿气的特质是黏滞、沈重,不容易去除。郭宗祯建议,可以从外在和内在减少湿气侵扰,譬如住家环境要避免湿气过重,少淋雨,偏湿冷的食物,好比冰水,尽量少吃。 当心过度嗜睡的潜在危险 根据林口长庚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陈泞宏医师估计,目前国内约有4~5%的人有嗜睡困扰,除了上课或工作无法专注,记忆力减退之外,甚至有安全上的隐忧,好比边开车边打瞌睡,险象环生。白天嗜睡,原因除了中医说的脾胃功能失调、睡眠不足或有忧郁症之外,也可能是睡眠发生障碍,需要尽一步诊断。睡眠专家建议,调整作息饮食或多运动可以改善打瞌睡。运动能强化心肾,带动气血循环,有利肺部做气体交换,肺强,脾也跟著强,即使体内有湿阻碍,也能一一化解去湿。当打瞌睡频率过高,就得找医生诊断。我们提供几招,帮你赶走瞌睡虫,并附上一份评估量表,检测自己是不是到了该问诊的程度了。第1招:吃出好精神 如果下午要开会,为了避免打瞌睡,最好不要吃太多或太快,以免影响消化。少吃油炸食物,吃得清爽有助血液清澈,避免气血沈滞。在选择食物的顺序上,午餐吃米或面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前,建议先吃肉类或蛋等蛋白质食物,免得血清促进素增加,导致昏沈欲睡、影响反应力。经常习惯打瞌睡,体质又偏湿热的人,郭宗祯建议不妨食疗,不过最好先了解自己属於哪种体质。你属於哪种体质? A. 脾胃气虚型:消化不好、脸色苍白、体力不足、软便、腹泻、经常爱困。食用香砂六君子汤:能健脾益气、提神。(配方:人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陈皮9克、木香6克、砂仁9克) B. 体质湿热型:精神不济、嗜睡、头昏沈重、口苦、烦躁易怒、胸闷、喉咙乾 。食用龙胆泻肝汤:能清肝利胆,去痰醒脑。(配方:龙胆草9克、栀子、黄芩、柴胡各6克、生地、车前子各9克、泽泻6克、木通甘草各3克、当归6传统医学认为,寒气逼心,容易发生心悸或呼吸梗塞;当寒气走到肝,易显疲倦;走到脾,会消化不良;寒气入肺,呼吸道系统易出问题,气喘机率高;走到肾,有肾虚现象,精神状况较差。保暖,适当就好。如果经常待在门窗紧闭的室内,为了避免成为瞌睡族,除了调整室温不太热或过冷,也不要穿太多衣服。第4招:手部按摩 主持重要会议或参加重要场合时,忍不住打哈欠或打瞌睡都是失礼的表现,适时按摩手部穴位,有助於恢复元气,提振精神。这里介绍两个手部穴位按摩,快速赶跑瞌睡虫,避免当众糗态百出。A.按摩脑部反射区功效:减轻疲劳引起的头痛不舒服,有助於醒脑提神。做法: 1. 右手大拇指与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大拇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穴位,主要按摩点在食指。2. 慢慢出力揉捏,不要用蛮力,按完左手,再按右手。B.按摩脾的反射区功效:增强脾胃功能,避免昏沈欲睡。做法: 1. 右手大拇指按压左手大拇指骨下掌面,隆起像鸡腿肉的这块区域,称做「大鱼际」,也是脾的反射区。先按左手再按右手。2. 按摩方法很简单,拇指按下去后,轻揉每个地方,感觉痛的地方可多揉。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疼痛的原因,是反射区的经脉有淤结,古书说「百病皆起於淤」,多按压痛点能使淤结处冲散,促进身体代谢循环。 可以每天按摩,随时随地按,但按完不要用冷水洗手,以免因毛细孔张大,让寒气有机可趁。▓按摩过程可以适量喝点常温水,帮助气血活化。人体精力体力二十四小时全剖析 人体精力体力二十四小时全剖析午夜12:00 ~ 1:00 浅眠期 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凌晨1:00 ~ 2:00 排毒期 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上午9:00 ~ 11:00 精华期 此时注意力及记忆力最好,且为工作与学习的最佳时段。中午12:00 ~ 1:00 午休期 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正午不可饮酒,易醉又伤肝哦!下午2:00 ~ 3:00 高峰期 是分析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淋漓的极致时段!下午4:00 ~ 5:00 低潮期 体力耗弱的阶段,最好补充水果来解馋,避免因饥饿而贪食导致肥胖。下午5:00 ~ 6:00 松散期 此时血糖略增,嗅觉与味觉最敏感,不妨准备晚膳来提振精神。晚上7:00 ~ 8:00 暂憩期 最好能在饭后30分钟去散个步或沐浴,放松一下,缓解一日的疲倦困顿。晚上8:00 ~ 10:00 夜修期 此为晚上活动的巅峰时段,建议您善用此时进行商议,进修等要思虑周密的活动。 晚上11:00 ~ 12:00 夜眠期 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我没事总会瞌睡,为什么午睡睡得越久人就越困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我没事总会瞌睡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