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唐山 为何没有躲过有前兆的 大 地震

网上有很多关于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唐山 为何没有躲过有前兆的 大 地震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16:53:59

网上有很多关于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唐山 为何没有躲过有前兆的 大 地震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

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

李西九/文

地震,这个人类面临的恶魔,同战争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威胁着地球村的安全。

每当我在电视里看着地震劫后余生者的凄楚面容,看到对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连续报道,就不禁想到多年 前一秋末,在唐山市这个 19 年前发生7.8 级地震、死亡 24 万人而闻名中外的城市的所见所闻。

那次,我是为参加一个电视连续剧《难圆情缘》首播式而到河北省唐山市的。

记得在第二天的首播式上,我见到了唐山地震局的张建华局长,他旁边坐着一位戴眼镜的很娴静的女士,一问,是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的馆长,名叫李秀英。交谈后才知,李馆长还是从废墟里扒出来的,大难不死,如今成了向海内外地震工作者和游客昭示大自然的恶魔——地震面目的发言人。

李秀英回忆说,她当年(1976 年)刚从北京师范学院毕业,回唐山待分配。当晚,她没有住在楼房的家中,而住在楼层外的一间平房里。这样,她就从 7月 28 日凌晨 3 时 42 分发生的那场地震中逃出一条性命。如果是楼房,或是抢救晚了点,她也会进入 24 万死难者的行列。她说,地震中真正砸死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是抢救不及时窒息而死的。

在观看了这部反映唐山人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另一场心灵上地震的电视连续剧后,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游览了这座被联合国授予“人居荣誉奖”的城市。联合国的评论说,“为人类住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参观第一站是国家地震局和唐山市人民政府保留的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震毁的遗址。电视剧中有几个作为外景的镜头是在这里拍摄的。来到被震现场,如同来到遭原子弹爆炸后的毁灭之地。两排钢筋水泥的骨架摇摇欲倒,原高 35 米的烟囱震损将半,只剩下 19.1 米。地上的砖瓦和废铁很像是一个垃圾场,在野草丛生的寂静中向我们讲述那个天塌地陷的恐怖瞬间。在一块黑色石碑上记载着这样的字样:现场工作的 20 名人员中,有 11 人死亡,3 人受重伤。室内设备 40 余台,皆尽受损。

随后我们来到唐山市中心广场,这里有抗震纪念碑和地震资料陈列馆。纪念碑由主碑副碑组成:副碑以废墟形式出现,碑文概括唐山地震这一历史事件,记载了地震的发震时刻、震级、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新唐山建设的丰功伟绩。主碑突出表现抗震救灾的英雄业绩和新唐山的兴旺与发达。碑身高 30 米,碑座高3 米,由 4 个独立的梯形擎天柱组成,象征着地震造成的房屋建筑开裂,又象征着新唐山各种建筑纷纷拔地而起。碑身下部四周,由 8 块浮雕组成一个四方形,象征着祖国四面八方对唐山灾区的无私支报。碑座四方踏步均为四段,每段七步,象征着“七·二八”这一难忘的时刻。正面中间,悬挂着胡耀邦同志题写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匾额。

地震资料陈列馆是一座外镶紫红色陶瓷面砖的二层方形建筑,与纪念碑相反,位于广场东部。这座建筑物显得肃穆、深沉,像是为她内涵的沉重而凝思,又像是对前来参观的人们昭示历史的意蕴。大厅中央陈列着仿制的张衡地动仪,正面墙壁上,镶嵌着一幅长 11.3 米,高 3.5 米的大型陶瓷壁画,内容反映了我国地震科学发展过程和抗震工程方面的成就。馆内陈列的主要内容是唐山地震的有关史料,包括地震基本情况、宏观地震灾害、抗震救灾,恢复生产和新唐山规划与重建等四个部分。

在宏观地震灾害部分,以大量珍贵的震时照片,展示了唐山地震时的破坏情况,如地表开裂、喷水冒砂、地面塌陷、房屋建筑坍落、铁路、公路被毁、交通中断等惨状。

解放军第一时间抢险救灾

唐山地震时,中国特别是唐山的地震工作者干什么去了呢?这是任何一位有心人都会提出的。现在,我又向地震局张局长和陈列馆李馆长提出这个问题,而且是在地震发生地。

从展出的资料来看,已经部分地有了答案。张局长指着墙上的文字、图片解释:早在 1970 年,已经预感到了唐山将有地震发生,1974 年地震部门还专门发了一个 69 号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有可能发生 5~6 级地震,但是,1976 年 4月 6 日,内蒙古和另一个邻近地区发生了 3 级地震,因而产生了误解,误认为唐山近期不会有危险。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大震前一天,河北省地震部门来唐山考察的一行 6 人已完成考察任务,正待离唐,却因未走而一并遇难。张局长说,后来从挖掘出来的遇难现场来看,他们是有经验地躲避过的,如身上裹着被子钻到床底下,但床还是被压垮了,所以未能幸免。

从李馆长送给我的几本书中,我看到了不少发人深省的事例。如:唐山市殷各庄乡李某回忆,地震那天晚上,他家养的一条大狼狗,突然咬起主人来了,他很奇怪,将狗打跑后刚睡下,狗又跑回来咬他,把腿都咬疼了。他生气地出来打狗,狗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不一会儿大地震发生了,他幸免于难。滦南县奔城乡王东庄王某某回忆:7 月 27 日,他亲眼看见棉花地里有成群的老鼠在仓皇奔窜,大老鼠带着小老鼠跑,小老鼠则互相咬着尾巴,连成一串。有人感到好奇要打,好心人则劝阻:“别打啦,怕要发水,耗子怕灌了洞。”另有人回忆,唐山附近有一个周岁左右的小孩,在 7 月 27 日夜间 10 点钟啼哭吵闹,大人无法哄

其入睡,只得抱出屋外。说来也奇怪,一到外面,婴孩就安静下来了。后来大人将他抱回屋内,婴孩又照旧哭闹起来。这样出出进进共三四次,不久,地震便发生了。唐山外围有一位姓魏的女精神病患者,地震前一天(即 7 月 27 日)晚上,不肯进屋子里睡觉,说晚上有地震。人们当然不相信她的“疯话”,硬把她拖进屋子。奇怪的是,她这时却大声叫嚷,不许人们关门,过了不一会儿,果真发生了大地震。路北区清洁站工人崔某某回忆:地震那天,他上夜班,那天扫马路就感到不舒服,总觉得气不够用,后来身体越来越不舒服,索性躺到人行道上休息。

刚躺了一会儿,就见从北面刮起一股大黑风,风声很大,很怪,从未听过。回头往南一看,满天黄红色的光。这时候地面摇晃起来,天旋地转,还有“嗡嗡”的响声……

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推滚石永无休止

作者想,如果当年地震工作者能把某些震前的异常现象迅速收集起来,及时研究,提前预报,也许,就不会有 242419 个无辜生命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了,唐山市也不会成为截瘫患者最多的城市了;如果地震工作者能够坚持 1975 年或1976 年唐山将有大地震发生的正确判断,密切观察,百倍警惕,也许地震后就不会被唐山人民指脊梁骨了。然而历史不是由“如果”链组成的。张局长对此又说,1976 年农村通讯不发达,下面的异常现象反映上来,要层层上报,而对地震知识的宣传,又远远不够。现在情况不同了,每个地区都有观测站,不分昼夜地值班,观测设备也先进多了。

作者问及今后唐山地震的可能性,张局长回答,自 18 年前那次地震后,唐山中小型的地震一直未断,这同唐山和华北地块处于地球上两个宏伟的断裂褶皱的“丁”字交汇部位有关。深大断裂是地下能量传递的通道,由于能量不断传递并得以在该闭锁区不断积累,当所积累的能量超过该闭锁区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时,岩层突然断裂,巨大能量突然释放,唐山地震就是这样发生的。而现在,唐山这一地区的地震强度是在逐年衰减。一般来说,今后此地要发生这种大地震,也是两百年后的事了。

在唐山市,我们注意到,高层建筑不多,一般五层左右,而且了解到新唐山是全国最结实的城市。全部楼房按照抗地震烈度 8 度的标准建造,“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更主要的是,唐山人民经历了巨大的磨难,表现得也更成熟了。对任何人间难题,我们都要像对“乱子”一样,一是反对,二是不怕,因为怕是没用的。

绝对真理的长河,是由无数相对真理连结起来的。

这位行动迟缓的巨人,总会在前方的路口,和人类握手言欢的。

因为巨匠在限制中求得发展,而规律给我以自由。

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对预测地震的美好想像

作者简介:

李西九,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许家坊乡杨家坪村人,土家族。在武钢三中、武昌水果湖中学读过书,在湖北省钟祥市东桥镇团山村当过五年半中国农民。后招工到武钢在子弟中学教书,在中小学教育处参与教育志编写。招聘到湖北电视台《电视月刊》后,做编辑、记者,后评聘为主任记者,并任办公室主任、人事科长和湖北电视台纪检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创作的八集电视连续剧《毛泽东在武汉的故事》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湖北卫视、江西卫视等台播出。

以上就是关于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唐山 为何没有躲过有前兆的 大 地震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唐山为什么总会地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