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说话总会响,BBC主持人在高铁上让中国人闭嘴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说话总会响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说话总会响,BBC主持人在高铁上让中国人闭嘴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说话总会响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为什么说话总会响
7月27日,英国知名主持人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在中国坐高铁的时候,遇到后座一名男子一直在大声打电话,他选择拿出手机,拍下这名乘客,自己则对着镜头压着嗓子连喊4句“Shut up(闭嘴)”,然后发上了自己有120万粉丝的社交账号,在短短4天内就获得了超过305万次观看和9千多条评论。
该视频不仅在国外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传播到国内后,中国群众也七嘴八舌的各抒己见。大家纷纷回忆起自己类似的经历,纷纷调侃说“人家在忙着谈几十亿的大生意呢!”
有理不在声高?
在柏杨著作《丑陋的中国人》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中国人的声音大?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的嗓门特高。只要声音大,嗓门高,理都跑到我这里来了。”
当然国人的声音大不仅仅是在同你讲话的时候,还有诸如:公众场合大声高谈阔论、给别人打电话、外放视频音乐、电影院里剧透谈话,小孩哭闹尖叫,等等这些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对都遇见过。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写道,“一般经验大体上受到各种偶发事件的直接力量和强度的控制。凡是强烈的光亮,突然发生的事情,巨大的响声,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得到显著的评价。凡是暗淡的、微弱的和连续发生的事物则被人们忽视,或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用这段话来理解某些中国人为何这样讲话,好像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在某些国人的观念中,“如果想要得到人们的认同与好评,特别是要引人注目,大声叫喊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听你说话的人,不会从你的话语里找到逻辑的力量与科学的理性之光,他们只会注意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的外表特征。
这种思想观念源远流长,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之后,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
总结了一下,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引起别人注意,第二是想获得陌生人的尊敬,第三种是根本就没有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意识。
网络噪音制造者:“键盘侠”
有些人虽然不在现实中的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但在网络这个巨大虚拟的公共空间,对社会各方面评头论足,各种恶意批判,认为自己代表着“网络正义”,通常这类人我们称呼他为“键盘侠”。
在鲁迅的《伪自由书》中写道:高等人向来就善于躲在厚厚的东西后面来杀人的...就是保障“民国”和私产的法律,也总是厚厚的一大本。甚至于自天子以至卿大夫的棺材,也比庶民的要厚些。至于脸皮的厚,也是合于古礼的。独有下等人要这么自卫一下,就要受到“不负责任”等类的嘲笑:“你敢出来!出来!躲在背后说风凉话不算好汉!”
但是,如果你上了他的当,真的赤膊奔上前阵,像许褚似的充好汉,那他那边立刻就会给你一枪,老实不客气,然后,再学着金圣叹批《三国演义》的笔法,骂一声“谁叫你赤膊的”──活该。总之,死活都有罪。
我想这段话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在网络上化身键盘侠了,在这里作恶的成本低,在网络上肆意评判已经被他们当做一种释放的方式,弱者变恶,更是可恶。
现实中的沉默“看客”
而生活中,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更多的是这类人:
当老师想有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没人举手;
开会时领导叫大家发表意见的时候,全不吭声;
走在路上,看见别人遇见危险的时候,视而不见;
但他在公共场合时吐沫横飞大声喧哗,在网络上狂敲键盘指点江山,当最需要发声的时候,他选择了后退,选择了沉默。
中国人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我们熟稔“明哲保身”的游戏规则,把“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奉为圭臬。
当有人愿意挺身而出,愿意为不公正发声的时候,旁边的人要么冷眼旁观,要么沉默相对,总之这个时候大家都好像都失去了“一啼天下白”的大嗓门,变成了自己在网络上最深恶痛绝的“看客”。
鲁迅曾经说:“强者怯懦,挥刀向更强者,弱者怯懦,却挥刀向更弱者。”某些国人在网络上是狮子,在公共场合是驴子,在很多事情上是傻子。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说话总会响,BBC主持人在高铁上让中国人闭嘴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说话总会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