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为什么我遗传了不幸的部分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为什么我遗传了不幸的部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7 15:16:59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为什么我遗传了不幸的部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

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

李姝婷: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父母的不幸婚姻是会遗传的吗?邀请到的嘉宾是李煜玮。

李煜玮:我们就直接切入主题了。姝婷邀请我讲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脑袋里面就像放烟花一样,就冒出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因为在学心理学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和他人讨论自己的原生家庭,讨论他人的原生家庭。

听到很多人因为自己原生家庭当中父母婚姻的问题,而导致自己在情感上遇到障碍的故事,可以说在写一个中国版的一千零一夜都完全不是问题,这其实还是一个挺令人悲伤的话题。

说起来也非常巧,就在我们今天准备做直播之前,也就是昨天的时候,我身边一个比较亲近的人跟我讲了一个他的朋友的真实的事情,他的两个朋友已经结婚了,蛮郎才女貌,都分别在非常好的单位里面在从事着收入、包括社会地位都相对还比较不错的工作。

这对夫妻各自的原生家庭有各种问题,你会发现他们的遇见和婚姻中出现问题,几乎就像是一种命中注定。对于这个女孩子来说,她的最大的问题是妈妈很早就和爸爸离婚了,然后母亲就对金钱非常没有安全感。

妈妈觉得有足够的经济保障,生活才是可控的,所以她从小就教育这个姑娘,你一定要找一个有钱人,所以这个女孩子在恋爱时候,就会把目光锁定在有较好物质条件的男生身上。

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人格健不健康,跟是不是足够有钱,没有必然的关系。这个女孩子她对经济这部分的要求非常的高。她选择跟老公在一起,也是因为她的老公做的大家都比较羡慕的传媒行业,看起来是一个潜力股。他们的生活比起大多数的同龄人,其实物质条件都是相对比较不错的。

可是尽管这样,还是没有办法填平这个女孩子在内心当中的惊恐和不安。她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就想要迫使这个男孩子按照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去工作和赚钱,甚至包括希望这个男孩子在正职结束以后还可以再兼职,包括进修、两个人一起移民国外等等,以至于有的时候可能在工作结束之后,这个女孩子她还会去查看这男孩子有没有在好好的做兼职,有没有在好好的学习等等。

其实你就会发现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夫妻的关系了,对吧?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妈妈对儿子,同时也是婴儿对母亲的控制。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在控制的过程中,几乎是在重现早年家庭里的这样的一个过往,也就是妈妈把对婚姻的这种不幸和绝望倾注在钱上,可能自己的生活和女儿的生活才会相对比较有保障,这就会变成这个女孩子的一种行为模式。

不是因为爱老婆就能完全的放弃自我。我们都知道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如果压抑的太过严重的话,他也会有很多消极抵抗的情绪,消极抵抗就可能会表现为被动攻击。比如说在做兼职的时候就出现差错,在学历提升的过程当中,经常会生病等等,他用这样的方法去试图维持他自己内在的稳定。但是我们都知道一般一个人会使用被动攻击,往往就是因为他主动攻击的部分表达不了。

这个男孩子,他的父母之间互动的模式就是一个女强男弱的模式,家里面往往都是妈妈说了算,爸爸就是一个听从和配合的角色,爸爸有再多的不满,可能都不会用语言去表达,所以愤怒的情绪就没有办法被言语化。他在跟他的妻子互动的过程当中也呈现了这个部分。

最后两个人逐渐的感觉到了这样的一种很奇怪的状态,就是女孩子觉得一开始很可控的婚姻关系,到最后就慢慢地变得不可控了。

而对于男孩子来说,一开始还充满着温情的,婚姻的关系就逐渐的变了味儿,它变成了一种物质凌驾于感情之上的,一种没有办法停下来,被迫努力奋斗,要去满足一个新妈妈的愿望的关系。

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就被卡在那里了,走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阶段,当然他们两个人也是希望能够去尝试着修复,或者说是看见自己的问题。

我用这个故事开头就是想说,我们这一辈在婚姻当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几乎可以说多数都跟早年我们看到的父母和婚姻的互动模式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可能他们之间模式当中的有一部分会没有知觉的被我们给传承下来,而传承的部分就塑造了我们后来的情感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情感选择。

感觉刚才那个故事还是挺悲伤的,这样的故事非常的多,很多人都把父母的婚姻模式,最后又套到了自己的身上。然后这种套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难以觉察。那一整个模式能够被我们发现的时候,就意味着组成这个模式当中的很多一块块细小的拼图已经被我们能拼出来了。

我们才能看见就是一整个拼图原来他长得这么小,最近小块的这些拼图,它会怎么在世界里面被影响呢?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脑袋里面就浮现出来了另外一个案例,所以这个案例当时让我看到的时候,也很触目惊心,然后这个案例里面的模式也非常有意思,也是一个女强男弱的关系。

妈妈是一个性子非常急躁的人,而爸爸就是一直在关系当中扮演着一个沉默者和承受者的角色。

我们都知道女性对情感和关系需要的强度其实比男性是要更多的,尤其是自己原生家庭里面有创伤的女性,比如说不能够很好得到自己父母情感回应的女性,他们会希望在自己的婚姻关系当中,能够填补或者是弥补过去的情感的缺失。

所以很多女性会不自觉的在婚姻当中,把自己的丈夫就当做是妈妈这样来使用,希望这个妈妈可以始终去回应自己。对急性子的女性来说,她特别不能够忍受的一点就是她的丈夫总是在她需要有一些情感回应的时候就陷入沉默。

在这个女孩子的记忆当中,因为这个沉默的问题,她的妈妈不知道对爸爸发了多少次,他家是存在的一个状态。

妈妈就像是一个草原猎食者,就像狮子和豹子一直在后面追,爸爸就在用沉默不断地试图想要去逃跑。每次爸爸陷入沉默,妈妈都怒不可遏,然后发完脾气之后,她的妈妈就会跟她讲说以后你再找老公,你绝对不要找这样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就是会把你气死。你看我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你的爸爸在情感这个部分就是一点都不能回应,像个木头疙瘩一样,于是她脑袋里面就很固化的留下了一个印象,就是不善言辞的男生情商非常低,不值得去交往,不值得去理解。

她就很希望去寻找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男性。然后我们都知道在认同的过程当中有一种认同,它叫反向认同。比如说我的爸爸他是一个很沉默的角色,如果我是直接认同他,那就是我以后的伴侣要找一个跟爸爸一样一样的人。如果我是反向认同,我可能就会找一个跟爸爸完全不一样的人。

可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有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恰好就包含着它的对立面,也就是说很可能你找到的这个人,他表面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但他的骨子里面可能却是非常相似的。

这个女孩就试图去找一个跟她爸爸完全不一样的人,很擅长使用语言表达的一个对象。可是在和对象相处的过程当中,她逐渐的也陷入了一种痛苦,她发现他遇到的有一些很擅长言辞的的人,也许真的只是嘴上很会说,但是真内部的情感的连接,她仍然是感觉不到的。

转载自公众号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为什么我遗传了不幸的部分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