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会有缺爱的家庭现象,原生家庭缺乏爱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会有缺爱的家庭现象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会有缺爱的家庭现象,原生家庭缺乏爱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会有缺爱的家庭现象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为什么会有缺爱的家庭现象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几年来在很多影视剧中例如:《都挺好》、《小欢喜》、《少年的你》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很受大家喜爱。
这些剧将视线聚焦在原生家庭、亲子关系和成长关系这个情感话题上,叙述视角和情感表达方式好像从来都不缺话题度。
原生家庭的话题和内容,亲情的矛盾与纠结,都能直戳普通观众痛点。
每个人都和他们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有爱的家庭特别地相似,而没有爱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樊登老师说过“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他是很难在将来恰如其分地去爱别人的。”
爱是一种能力,它不会因为大脑的健全而自动产生,它必须来自我们所有人的亲子关系,来自我们亲生父母的爱……在爱与被爱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有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黑洞?
我也是一个从小就缺失爱的孩子,所以长大以后我会比同龄人更渴望得到爱,在恋爱过程中也更容易遇见渣男。
在别人眼里,我们家还挺让人羡慕,不是因为家庭条件好,也不是因为家庭和睦,而是因为龙凤胎的缘故。
可是对于我们家来说既开心也很惆怅,家里很穷养一个孩子都够呛,别说两个了,所以大概两岁多我就被送到乡下由外婆照顾,而我龙凤胎的弟弟由城市里的爷爷奶奶照顾。
在我的记忆里,除了过年我可以见到爸爸和妈妈,平均一年妈妈会回来一两次,爸爸就是过年才见面。
在乡下外婆也很忙每天要放牛,喂鸡鸭,喂猪,还要耕地弄菜也是很辛苦。所以我就像个野孩子,在乡下也老是被欺负,身上到处都是伤疤,不是脚被划破留疤,就是眉毛被砍成了两截,应该称之为断眉吧。反正就是各种伤痛。
直到六七岁才接我回城里上学,回来以后的我做什么都会变的小心翼翼,因为我晒的很黑,像个假小子,而且回来后发现我一头的虱子,妈妈直接带着我把头发剃光了。
本就没有自信的我,变得更自卑,很多人都嘲笑我,所以我变得更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因为我讲的是家乡话,和城市的孩子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和妈妈的相处也不是很愉快,因为在乡下我身上有很多小毛病,妈妈会经常骂我。妈妈也有点重男轻女,而我的爸爸也是一个不会表达的人,所以和孩子的接触很少。
妈妈和爸爸之间总是有不断的争吵.从小到大我既没有得到完整的母爱和父爱,也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永远是最深刻且持久的。
所以慢慢长大以后,我很想脱离这个家庭,还曾经幻想着我18岁就能找个人结婚,事与愿违在我恋爱的过程中也挺坎坷,只要对方稍微对我好点,我就会觉得这是真爱,以为遇到了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童年经历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看似没什么有时却已深入骨髓。
从小缺爱的我在恋爱中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太敏感,总把别人的情绪揽在自己身上。
像我这种讨好型人格的人不愿拒绝、委曲求全、降低自我,总害怕得罪别人,不过是为了让别人都来爱我。未曾得到过爱的满足,所以即使不快乐也会假装很幸福.
心理学中有个理论:一方希求靠另一方来治愈自己,以获得想要的庇护和安全感。
我在这样跌跌撞撞的生活中哭泣,甚至迷失自己。
我经历了惨痛的代价后才明白如果自己的问题不能解决,盲目恋爱,只会重蹈覆辙,不会幸福。
有爱的家庭特别地相似,而没有爱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不幸的家庭有很多都是因为家庭缺失和教育缺失,影响了孩子的家庭观和幸福观的形成。
没有安全感的人手机不离身,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时神经有时安静,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伤心。
下面来看看一个缺爱的孩子会有哪些特征,一个缺爱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出现以下性格特质:
敏感:高敏感的人更容易捕捉细节,这些细节可能并不是环境当中突出的特征,会被很多人忽略,但敏感的人却不需要特别的留意,就能感知并记忆。并被某种情绪所困扰,做事情小心谨慎,反复思量。
多疑:他人的一个小动作,无意之间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会导致他胡思乱想。对于伤害耿耿于怀,容易抱怨指责别人,往往别人的一句话会过度解读。
不自信:害怕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热闹的场所,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总是等别人的想法说出来以后,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做什么事之前都先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完美,认为自己不配获得幸福。
缺乏安全感:比较谨小慎微、缺乏自信,总是缺乏自信导致显得孤僻,容易焦虑、紧张,内心愉悦感不强烈。有些人在某些情况下攻击性比较强,比较好斗,过分维护自己的利益、权益。因为缺乏内心安全感会导致产生过分的自我防卫、防御的行为表现。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害怕改变,有控制欲,依赖别人,他们不爱自己也否定别人的爱,不断想要跟全世界证明自己。
其实,缺爱的人需要的不是被爱,而是爱自己
悲剧的家庭,其家庭相处模式、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之间,无疑出现了不可挽回的问题。
不完整的爱,会给孩子留下残缺的阴影,也会在孩子的身心中折射出来。
长大后,这种情感的缺失就会映照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成了父母的翻版。这种性格上的缺陷,大多来自于童年,来自于家庭的不幸,来自于贫穷,来自于离异,来自于某个令人难忘的经历……
然而很多人并不具备自我完善的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其中既有自身的局限,也有父母对自己爱的缺失。
其实,缺爱的人需要的不是被爱,而是爱自己。
其实我们都是孤独的孩子,但孤独本是人生常态。
想想自己是谁?要成为谁?
找到自己,与自己和解,相信爱,你就不再缺爱了。
别委屈自己,你也是自己的宝贝。
屏幕前的你看到这里是否有很多感慨,或者是否能产生共鸣,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不幸的人是用一生治愈童年,幸运的人是用童年治愈一生。
希望每个孩子都是幸运的那个。
#情感点评大赏#
#可曾有一句话让你深受感动,难以忘怀#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会有缺爱的家庭现象,原生家庭缺乏爱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会有缺爱的家庭现象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