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商务部为什么让家庭储备,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商务部为什么让家庭储备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
网上有很多关于商务部为什么让家庭储备,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商务部为什么让家庭储备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商务部为什么让家庭储备
2、现在物价越来越高,GDP越来越慢,怎么活啊,钱不值钱啊
商务部网站1日晚发出《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写道:“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商务部官网截图
这句话被有的自媒体捕捉到,并与当前紧张的台海局势联系起来,引导公众产生这是商务部在为台海战争即将爆发未雨绸缪的联想,暗示国家在以这种方式释放台海局势可能突变的信号。
老胡不能不说,这是敏感时期舆论的“放大镜效应”所致。在我看来,台海地区固然紧张,但我没有看到局势已箭在弦上、顷刻间就要激发的绝对紧迫。我看到的情况是大陆方面发出的严厉警告和不断强化的军事斗争准备已经产生很大程度的战略威慑效果。
台美近期小动作不断,有围绕大陆所划红线附近精心炮制的表演,如美国不得在台驻军,它就搞少数美军人员入台协训;美国军机不得入台,它就搞军用运输机入台送议员和邮包。他们一方面受到大陆压制不敢搞大操作,一方面恐惧于大陆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后发起武统的预期,不甘心台海局势一步步被大陆主导,想继续鼓舞岛内士气,以拖以闹待变。
可以说,台海问题的战略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
▲CNN报道称,蔡英文在接受其采访时宣称来自大陆的威胁“每天”都在增加,她成为几十年来首位承认美军以训练为目的驻扎在台湾的台当局领导人。(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我不相信国家会在此时通过商务部的一个通知对外释放民间需要“抓紧备战”的信号。在我看来,加强抵御、缓冲季节性以及灾害造成供应紧张的常备能力才是商务部写下这句话的本意。
最近两年,新冠疫情反复出现,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明显上升,中国应对它们的主要力量靠政府和社会提供,家庭作为防御单位相对较弱。在一些发达社会,很多家庭的防灾意识很强,房子大一点的家庭都给自己配备小型发电机,储存一定量的生活必需品,住在高楼的人家还备有防御火灾的逃生绳等。从长远看,中国家庭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也是有必要的。
▲资料图:民众排队做核酸检测。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当前的形势充满各种具体挑战,但统揽它的全貌,我们看到又是有序性和可控性都比较强。新冠疫情四处散发,带来了工作生活不便和一定的损失,但我们的预期是这波疫情将全面失控,还是动态清零将再一次上演呢?大多数人相信的显然是后者。
商务部提醒保供稳价,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不意味着那些生活必需品已经供应紧张。据老胡了解,各地的供应还是很充足的,蔬菜价格也出现了可能迎来一个回落期的迹象,北方有储存冬季“看家菜”的传统,趁当前白菜萝卜等大丰收的时候,能储存的家庭不妨多买一点,政府在鼓励这样的家庭储备习惯。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8.26,比上周五下降0.91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1.53,比上周五下降1.09个点。有价格指数分析员预计,随着山东大棚蔬菜陆续进入市场,叶菜价格将在11月份逐步回落。图源:澎湃新闻
舆论总是很敏感,这很正常,我们可以说:不敏感那还叫舆论吗?然而大家都要有基本判断力,不要被轻易带了节奏。台海局势出现前所未有的紧绷,民进党当局如果一意孤行,战争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惩罚台当局还有很多招没使出来呢,比如军机飞越台湾岛,大陆宣布管辖台湾岛之上和周围空域,等等。想想两年前香港局势吧,当时很多人迫切希望解放军出兵干预,认为那是唯一办法,但香港局势通过国安法颁布形成根本性突破。大陆收拾民进党当局,战争手段构成强大威慑,围绕它的准备谁都看到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但是大陆工具箱里还有其他威力强大的手段。别着急,大家慢慢观看。
▲台湾《联合报》11月1日称,解放军连续两天派遣运-8反潜机进入台“防空识别区”。
现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是民进党当局,他们在强作镇定,他们知道自己走进了死胡同,与大陆的高强度对抗不可持续,前途昏暗。大陆公众需要的是不被台美虚张声势的表演所惑。我们只需扎扎实实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同时维护好经济社会生活的常态节奏和繁荣,最终统一无论是一次排山倒海的武统,还是对岸当局因走投无路和平结束割据,都将是历史安排的一次瓜熟蒂落。
来源:胡锡进观察
作者:胡锡进
【声明:本号是为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据市场价格监测,2012年12月份以来主副食品零售价格总体表现为:肉禽蛋类小幅上涨,而受寒冷天气影响,蔬菜价格上涨明显。随着春节消费旺季来临,1月份后期预计主副食品价格总体将呈现小幅震荡走高走势。一是中国经济近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速,物价水平就会上升;二是人工成本的上涨、生产成本的上涨,就将会轮番推高物价水平;三是相比之下工资收入水平提升的幅度相对较低。
去年12月份,肉类消费需求处在从淡季向旺季过渡期间,需求回升导致猪肉价格稳中有升,猪精瘦肉每斤零售均价为16.86元;牛肉为31.71元,羊肉35.69元,均略有上涨。而鸡蛋每斤零售均价为6.5元,环比上涨10%。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副食品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支出。
另外,由于天气因素,蔬菜价格上涨明显。监测的19种蔬菜全部上涨,涨幅最为明显的为青菜、大白菜、西红柿等品种,涨幅超过30%。水产品方面供应充足,带鱼和花鲢每斤零售价格分别为29.01元和10.89元,黄鱼为22.51元。
随着春节消费旺季的来临,预计主副食品价格总体将呈现小幅震荡走高走势。1月份粮食消费渐入旺季,估计后期粮食价格稳中有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受寒冷天气影响蔬菜种植数量减少,由于提前储备和本地蔬菜大量集中上市,预计后期蔬菜价格将保持小幅上涨走势。
针对近期肉蛋价格上涨情况,商务部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市场监测,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每日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各地肉蛋货源、价格情况。二是加强信息引导,及时发布肉蛋市场信息,指导养殖户积极补栏,引导居民消费。三是完善细化保障市场供应预案。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副食品的价格上涨必然带来购买行为的调整和改变。在应对办法上或可以开源节流,或可以精打细算,家庭成员的各方面开支还要统筹兼顾。
以上就是关于商务部为什么让家庭储备,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商务部为什么让家庭储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