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家庭主妇为什么是女人,为什么家务劳动被认为是女人的事儿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家庭主妇为什么是女人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
网上有很多关于家庭主妇为什么是女人,为什么家务劳动被认为是女人的事儿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家庭主妇为什么是女人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家庭主妇为什么是女人
最近过五一,我在群里开了一个话题:谈谈女性的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
这一下子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或许,这个题目太戳女性的痛点了。
一开始,有姐妹问,什么是劳动?
根据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劳动是人类创造价值的活动。
那么从这句话看,只要是劳动,一定是有价值的。
可真是这个样子吗?
现在的社会劳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有酬劳动,如工作;一种为无酬劳动。而无酬劳动,又分为无酬社会劳动(如志愿者)和无酬家务劳动,如洗衣服、做饭、教育孩子等。
家务劳动仅对家庭成员有价值,所以其价值并不具有社会化。
这就对女性有点不友好了,因为家务劳动大多是女性在承担。
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统计了中国各省份居民无酬家务劳动时间的男女对比。
从这个表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个省份,女性的无酬家务劳动时间都大大高于男性,全国平均而言,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是男性的1.77倍。
看到了这个不平衡的点,那么就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提:赋予家务劳动社会价值,也就是说,用社会财富来给女性承担家务劳动的补偿。
想法很美好,可是现实很骨感。
民法典中确实规定了在离婚时给予全职太太以家务劳动的补偿,可在一起案件中,五年仅补了5万元,让人不禁唏嘘。
你可能会说,怎么会那么低!!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吧。
下面两个表来自于《中国居民无酬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估算》2022.4
看了这个单价和这个总价,大家是否能对自己的家务劳动值多少钱有所认识了呢?
全国平均每小时23.8元的价格,一年17068元的价值,平均到每月1422元。
1422元,就是全国女性做家务每月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当我们讨论这个价格的时候,我们是失望的。
所以,我们是否能够得出结论:
第一,女性在家庭中进行着大量的无酬家务劳动;
第二,即使女性在家庭中的家务劳动被赋予社会价值,也不会价值很高。其劳动所得与进行社会劳动所得相差很大;
第三,女性在家庭中的无酬劳动,变相带来了在职场等社会劳动的时间都减少,进一步减少了女性在职场的升职和成长。
那么,大家是否要思考下面的问题:
思考一:女性在进入婚姻之后,照顾家重要还是工作升职重要?如果照顾家重要,当你面临离婚时,你真的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吗?
思考二:全职主妇的劳动真的值很多钱吗?如果你以为离婚时可以平分财产,当你不清楚对方的财产情况时,你在被离婚时,又能拿到多少共同财产?
这或许已经开始跟大家大脑中的认知相悖了。
是的,父母、长辈、社会都在说:
“女孩子,那么拼干什么,找个稳定工作照顾好家就行了。”
“男主外,女主内,你让你老公去拼,你照顾好大后方,分工明确。”
“女孩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女强人没几个婚姻幸福的。”
……
女孩子们自己就开始给自己贴标签:温柔、贤惠、善解人意、善于持家……
可女生们,醒醒。
法律并不支持你温柔贤惠持家,法律并不支持你回归家庭。
此时,你或许会很气愤:
为什么不让我们回归家庭?!
为什么给家务劳动的定价如此低!
我们要保障!
但,女生们,这样的法律,恰恰是在保护你!提醒你!别踩坑!
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恰恰是在保护你的平等权益。
这就像有些人大代表提议,要延长女性的哺乳假。看起来是为女性好,但其实进一步降低了女性在社会劳动市场上的竞争力。
正确的做法,是缩短女性的哺乳假,或者给男性也强制休哺乳假。
为什么法律不想让女性回归家庭?
因为回家家庭的女性,会面临一个大坑——家庭成员对于家务劳动的不认可。
是的,我们应该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吧:
“你在家里多美,每天闲着没事儿。”
“你不就是看看孩子,做做饭吗?有什么累的。”
“我在外面打拼已经够辛苦了,回到家乱成这样,你在家一天就不能收拾一下吗?”
……
熟悉吗?这大概就是社会大多数人对于家务劳动的态度,那就是——闲着。
可每一个结过婚生过孩子的女人,大概都知道家务劳动并不轻松。
特别是抚育孩子的过程,充满了应激反应,要时刻保持警惕。
但依然不被家庭成员认可。
是的,我们的家务劳动做得好坏,是否具有价值,完全由家庭成员说了算,因为这是对家庭成员的私人服务。
如果,这位家庭成员并不认可我们的家务劳动,那么我们累死,也是“闲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为什么总有人在贬低家务劳动?为什么家务劳动即使赋予社会价值,依然价格如此低?
我们群里的姐妹,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服务对象单一,评价体系也就单一,不具有社会性
2、效果不显著,不具有成就感
3、内容单一重复琐碎,创新性差
4、没有业绩压力,不具有社会评价体系
5、没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无成长
6、门槛低,可替代性强
7、无法量化、计量性差
8、没有竞争,没有压力
如果看文章的你,有更多的见解,评论区随时说噢。
也就是说,平凡琐碎的家务劳动,起码有下面的特点:1、费时费力,
社会价值低3、成长性低
所以,那位在外打拼的家人,看待女性的家务劳动就是:可替代性强、没有技术含量、不具有创新性、毫无压力,所以,不具有太高价值。
这就是整个社会都在看低家务劳动的原因。
在韩国,有个词语叫做“妈虫”,专门用来贬低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职妈妈。
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女性们回归家庭,当女性们失去社会收入或者社会收入偏低,迎来的不仅仅是把所有低价值的家务劳动包揽在身上,还有对于女性自尊的贬低,甚至对女性整体工作能力的贬低。
“你不赚钱,就得听我的。”
“我养你,你就得乖乖听话。”
“这个家还轮不到你说话的份儿!”
伸手要钱,又哪来的自尊可言?
所以,那句“我养你”,像是披着爱情外衣的樱栗花,看似摇曳多姿,美丽至极,其实却暗含陷阱,入之难脱。
我想,这也是主流价值观的苦心吧,一次次地在用法律提醒女人们:
就算伺候他多少年,房子也不会是你的;
家务劳动干得再多,也不值多少钱。
就差告诉女人们:别被爱情迷惑,别有惰性,别回归家庭,去劳动!去参加社会劳动!去赚钱!
如果女人们自愿回归家庭的情况多了,就会出现一个情况:
社会高层的职业女性会越来越少,社会会越来越认可那些刻板印象:在职场女性就是不如男性,雇佣一个女性就是不如雇佣一个男性,女人就该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女人除了做家务干不了别的……
男女不平等,这不就来了吗?
这样的论调已经不少了,不是吗?
可恰恰是,“男女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有差异”是马克思毕生都在批判的观点啊!!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来之不易,是中国革命先驱们用鲜血换来的。
中国女性在2000年的封建社会都是可以被奴役,被买卖的附属低位,可以说,中国女性已经做了几千年的二等公民。
难道,现在的我们,要开历史倒车吗?
思考三:女人,你真的觉得有男人养、靠男人是件好事儿吗?
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所有的依靠,都有价格。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女性逐渐觉得靠男人是天经地义,逐渐脱离社会劳动的情况是怎么来的呢?
上个世纪50-80年代的女人们,真的不是这样的格局。
那时的男人女人都工作,都有工资,不存在谁依附于谁。
那时妇女能顶半边天。
怎么到了21世纪,就成了“男主外,女主内”?
怎么到了21世纪,就成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怎么到了21世纪,就成了“他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为什么走着走着,男性走向了社会劳动,女性走向了家务劳动?
究其原因,第一是封建思想的回潮。
比如,曾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的“女德班”,企图让女性恢复三从四德,以家庭为重,禁锢女性,这是妥妥地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符的。
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复辟封建思潮,当真其心可诛。
但是,明箭易挡,暗箭难防。
还是有很多女性,在丈夫和自己的事业必须牺牲一个的时候,选择牺牲自己。
以辅佐丈夫的事业为己任,却不以自己的奋斗为己任。
甚至于很多女性以“旺夫”为荣。
这样的思潮,是如何获得土壤和肥料的呢?
不得不说,当资本进入中国,当消费主义进入中国,就开始有一张看不见的大手,在逐渐消磨中国女性的意志,鼓吹女性的消费主义和依附于男权的思想。
“女人就应该被照顾,女性就应该被宠。”
“那些苦和累的活儿,让男人去干,女人就干些简单的轻松的就行。”
“外面打拼那么累,一个女人干不来的。”
是的,中国女性挺累的。她们在50-80年代,事业家庭双肩挑。
不但干事业,还要养孩子。
所以,当有人说,女人其实可以被宠着的时候,她们像看到了歇歇脚的曙光。
她们不想那么累了,她们想就呆在家里,相夫教子。
却不知道,相夫教子后面,就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丧失。
所以,女性逐渐承担起家务劳动的第二个原因,是女性自身对于社会劳动竞争的逃避和惰性。
我知道很多女性依然是好样的,在职场风生水起,但不可否认,还是有太多的女孩子,以把爱情和婚姻放在了太高的位置上,以为离婚就是失败,以为教育不好孩子就是失败。
真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女性人大代表,女官员,女科学家,女法官,女老师,女医生……
思考四:当你跟丈夫必须有一个回归家庭照顾孩子的时候,牺牲谁的事业?
思考五:女性的工作能力真的不如男性吗?这样的刻板印象我们如何打破?
到了这儿,大家或许已经知道:女人要奔事业,谁也不能靠!不能有依附的思想!
但,有姐妹问了,孩子怎么办?
现在国家还鼓励三胎,难道不就是鼓励我们回归家庭吗?
我们不看孩子,谁来看孩子?
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国家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了。
生孩子,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下,属于生产力的再生产,本身是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的。这跟做家务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应该提升对于女性生孩子的奖励政策。
而对于孩子的抚养来说,在《育儿不仅是私人的也具有公共属性》上说到,
“全职妈妈之所以那么累,是因为原来的传统社会联系、熟人亲属和社会支持系统都被砍断了,现代化大城市的社会公共系统,比如母婴室这类公共设施还没有足够完善的支撑时,女性在育儿阶段投入大量个人的时间、金钱、精力,面临困境时也只有自己。”
“我们今天可能会对这种以私人家庭为核心来养育孩子的方式习以为常,但实际上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例外,这是工业时代之后才有的现象。过去有一句谚语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
个村庄的力量。’”
也就是说,抚养孩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也并非母亲一个人的事儿,而是由社会整体力量来抚养。
现在社会的女性有深深的母职焦虑。有太多的女性,为了孩子,在不良的婚姻关系里忍辱偷生,比如,家暴,出轨。
有太多的女性,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焦虑不堪,认为孩子成长不好就是自己这个做母亲的责任。
却忽略了还有个父亲。
丧偶式育儿,在全国各地都在上演。
好像父亲只需要赚钱,而母亲就需要牺牲自己的事业生孩子,养孩子,做家务等等等等。
有人说,母爱是天经地义的,是刻在基因里的。
不,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能够克制自己的动物属性,而不是被动物属性所控制。
我们不能一边神化母职,一边只给母职赋予极低的社会价值。
我们不能一边讴歌母爱,一边对母亲的牺牲视而不见。
女性可以生三胎,生再多也可以,但抚养孩子的过程,需要男性或者社会机构的参与。
让孩子的抚养工作社会化,或许是解决出生率持续走低的方法之一。
另外,停止神化母职,停止用母职绑架焦虑的母亲,也停止对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的女性的文化暴力,比如“女强人没有好结果”,或许更能让女性们敢生,敢养。
思考六:你是否还觉得抚养孩子和做家务是女性天经地义的事儿?
思考七:孩子有问题,是否就是母亲不称职?
最后,用在群里跟姐妹们说的话来结尾:
女人,请不要把自己的大量精力陷入不被认可的低价值的家务劳动中,给孩子最好的陪伴,不是照顾他的吃喝拉撒,而是做一个内心丰盈、眼界宽广、资源丰富的,能够给孩子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榜样母亲。
女人,请广泛地,全身心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女人的世界很宽广,从来不止是家庭。
参考文献:
【1】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劳动哲学研究,
【2】育儿不仅是私人的,也具有公众属性,第一财经日报,2022.1
【3】中国居民无酬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估算,2022.4
【4】家务劳动女性化研究:一个机制解释的视角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2.3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主妇为什么是女人,为什么家务劳动被认为是女人的事儿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家庭主妇为什么是女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