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家庭不能种蔷薇,小区公共绿地被种菜怎么办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家庭不能种蔷薇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家庭不能种蔷薇,小区公共绿地被种菜怎么办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家庭不能种蔷薇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为什么家庭不能种蔷薇
“小区公共绿地被种菜”,这是不少农民动迁小区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怎么解决?有的社区靠居委书记一家一家去劝,有的社区靠“楼组达人”挨家挨户动员,有的社区组织了居民志愿者队伍义务巡逻……在嘉定安亭的陆巷社区,干部们想了一个新办法:让公共绿地变得“美美哒”,这样“菜农”就下不去手了。
最近,安亭镇在陆巷社区举行了以“蔷薇满巷”为主题的首届地景艺术节,还针对陆巷社区所在的整个方泰片区发布了“蔷薇满巷”计划:以蔷薇花为媒介,将方泰片农民别墅社区景观和方泰片自然村落景观连成一片,最终形成一带(方泰片蔷薇花风光带)、一片(蔷薇苗圃培育区)、多点(蔷薇小院、魅力街景等)、多产(蔷薇花苗、干花加工等)的美丽家园建设新成果。
陆巷社区是国际汽车城项目动迁安置小区,房屋类型为独栋别墅。经过三个批次的动迁安置,陆巷社区目前有住户680多户,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目前,陆巷社区本地人自住的房屋约占6成,有4成住房是出租房。安亭镇地区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口结构的变化破坏了原来的熟人社会结构,社区居民之间、居委干部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有所减弱。“外来人口的大量入住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群租、违建、小区卫生和安全问题等。另一方面,本地社区居民也没有完全适应社区生活,因为‘乡土情结’的存在,毁绿种菜行为屡禁不止,不少居民将公共绿地变成私家菜园。”
怎么管好这样的动迁安置小区?陆巷社区在区社建办和镇地区办的指导下,在征询民意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社区营造计划:通过社区的自发团队,对社区公共部位进行居民高度参与的再造,将原来经常遭受“毁绿种菜”的公共部位打造成为一种遍布鲜花绿叶的“蔷薇巷”。
“种什么花比较合适?成本要低,种植要容易,最关键的是要让意欲毁绿种菜的人不忍心下手。和居民反复协商后我们决定种蔷薇花——社区里很多人对于儿时家中围墙边的蔷薇花情有独钟,而且又好看又便宜。”陆巷社区居委主任沈莉青说。
2018年初,在居委的组织引导下,陆巷社区成立了由5个社区积极分子组成的“蔷薇满巷”自治委员会。自治委员会决定,“蔷薇满巷”项目从居委所在的陆家巷路225弄小区开始,围绕公共部位和小区主干道两侧进行实施。第一批有20多户居民主动报名栽种蔷薇花,在他们的影响下,自治委员会提出经费众筹计划,鼓励居民自筹经费购买花株,标准为:一般住户50元每户,困难户可降低到20元每户,鼓励多捐,上不封顶。此次活动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响应,目前共有60多户居民加入,有一户居民还拿出了1000元给予支持。
沈莉青告诉记者,这个项目让蔷薇花美化了社区公共部位,大大减少了“毁绿种菜”行为,社区的景观品质和宜居性有所提升。而且,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居民的行为规范化和公德养成的过程。陆家巷路225弄一住户家中有人罹患癌症,还有人有智力障碍,属于低保家庭。但自陆巷社区开展“蔷薇满巷”项目以来,该户人家积极参与蔷薇试点种植,并主动拿出一笔钱加入蔷薇种植基金。为了给蔷薇花腾出生长空间,在拆违工作还没正式启动的时候,该户人家就主动把自家的违建大棚拆除。
如今走近陆巷社区,随处可见一排排粉扑扑的蔷薇花在微风中摇曳。“希望让更多人欣赏到‘蔷薇满巷’的美景,把这一片打造成网红新地标。”安亭镇地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家庭不能种蔷薇,小区公共绿地被种菜怎么办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家庭不能种蔷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