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申请书香家庭,阅读成为生活中一剂良药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申请书香家庭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申请书香家庭,阅读成为生活中一剂良药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申请书香家庭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为什么申请书香家庭
蒋涛组织了多场阅读分享活动
“读一本好书,好像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于我也变得更加光明有意义。”近日,记者走进了绵阳市第四届“书香之家”蒋涛家庭的书屋,在满屋书香中听她讲述和家人有关阅读的故事。
阅读能更新认知丰富阅历
入伏后的绵阳,天气越发炎热,偶尔的一场小雨似乎也消除不了盛夏的暑热。对于蒋涛来说,呆在书屋里寻一本书来阅读,与盛夏和解,不失为消暑的一种理想方式。
记者在蒋涛家里看到,她的客厅就是书房,宽敞的书桌上摆放有许多书,而一旁的书架上也是陈列了各类书籍。正值暑假,女儿在家,每天早上,蒋涛都会和女儿一起看书,有时还会和女儿交流书中的内容。在这宁静的夏日里,母女两人享受着静谧的阅读时光,而满室书香足以配得上“书香之家”的标签。
从安县师范学校毕业后,19岁的蒋涛成为安州区一小学老师,26岁就当上了校长。彼时的她在事业上初有成就的同时,也有了更新的认识。“从学校毕业后,我有了稳定的工作,几年下来,工作不断提升,也让我越发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蒋涛说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只有老师的思想认知、学识水平高,才能更好的育人。为此,蒋涛开始增加阅读量,而她的阅读范围也逐渐延伸,从教育学到历史书籍、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名著、医学专业书籍及杂志、中国及世界地理杂志、当代著名文学著作等等。“通过阅读不同的书,在提升专业的同时,也不断更新我的认知,丰富我的阅历。”
伴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蒋涛开始买书、藏书。目前她家里藏书有7000多册。也许曾经是教师的缘故,蒋涛的书架上,更多的是亲子阅读和教育类书籍。
爱阅读的蒋涛
家庭阅读氛围浓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蒋涛看来,读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翻阅的书籍越多越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越少,29岁时,蒋涛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下海创业,在这个过程中,磨炼与压力并存,但阅读成为她生活中的一剂良药,让她能更从容的面对一切。
通过长期的阅读,蒋涛也总结出了她的读书心得。在她看来,读书之法就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要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爱迪生说,“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养分运送给我。我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于我也变得更加光明和有意义。”
“在家里,我先生也喜欢阅读,平时休息时都在家里看书。”蒋涛说,在潜移默化里,女儿也慢慢的喜欢上阅读,“暑假里,她每天都会自己安排阅读的时间。”读书成了蒋涛一家人的共同爱好,并且愿意结交有读书爱好的所有朋友,2017年,蒋涛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家庭“如晤”读书会。通过读书会的方式阅读分享,让大家感受书香的魅力。
线上线下举行读书会
“如晤”读书会取自于林觉民《与妻书》中的“意映卿卿如唔”。在蒋涛眼里,读一本好书,如同与好友面对面畅聊,故以此为名。
“第一场读书会只有我和女儿、干女儿、闺蜜和儿子5人,虽然是小范围内,但收到的效果很好,尤其是女儿很喜欢阅读分享会。”蒋涛说,由于读书会的效果好,也给了她坚持组织读书活动的信心。后来她把读书会从家里转移到了安州区图书馆,场地扩大、人也多了起来。
五年下来,蒋涛的读书活动举办了30多次,参加总人数超过1000人次。后来,受疫情影响,蒋涛将读书会搬到了线上,目前线上的交流会也超过60次,人数达1200余人次。
作为“如晤”读书会的发起者,蒋涛还同安州区图书馆、妇联等单位一起组织了多场阅读分享活动。蒋涛认为,通过自己读书和呼吁身边朋友一起读书,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读书圈子,一个读好书,传播正能量的好环境。“读书是我们一家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希望更多家庭能多阅读,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绵报融媒记者 郑金容 文/图)
编辑:谭鹏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申请书香家庭,阅读成为生活中一剂良药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申请书香家庭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