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为什么别人的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为什么别人的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07:49:16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为什么别人的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

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户一宅”的制度,但在实践中,因为继承、买卖等原因,造成了一户多宅现象的存在。

那究竟什么是一户多宅?为什么有的人的“一户多宅”可以确权呢?

刘先生的案件

刘先生今年53岁,家里有两儿两女,最小的女儿也已经满了18岁。因为有两个儿子,所以2002年村里又给他家分了一块宅基地用于建房。

但是邻居却找到刘先生,说村里分给刘先生的宅基地是自己家原来的菜地,并且邻居还以刘先生家违反“一户一宅”的规定为由,要求刘先生返还土地给她,不然,就把刘先生告上法院。

老实巴交的刘先生被唬住了,他想知道的是,自己真的违法了吗?

什么是一户一宅?

“一户一宅”是指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用来建房居住。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关于“户”的认定,地方如果有相关规定,按照地方规定办理。如果地方未作规定,原则上根据公安户籍管理的户口来判定的,同时应当符合当地申请宅基地建房的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在户口本上登记的是一家人,那么在户口本登记的家庭就属于一户,该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别人的“一户多宅”怎么就可以?

并不是所有的“一户多宅”都是不合法的!

(2017)最高法行申1126号中认为:实践中,因为继承、买卖与户籍管理制度衔接等原因,确实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对此应区分形成原因分别处理,而不能简单地一撤了之。

一户多宅的确权依据

1、符合分户建房条件但未分户的。

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的,但未经批准就另行修建住宅分开居住的,如果宅基地使用符合相关规划,经公告无异议,并经过集体同意的,重新按规定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后,可以进行依法确权登记。

2、因继承房屋占用的宅基地。

因父母去世继承宅基地上房屋,占用宅基地的,应当给予确权登记。

3、建新未拆旧,但总面积不超过当地规定的标准的。

出于历史原因,很多地方农民在建新房时并未按照规定拆除旧房子,那么旧房子是否能否予以确权呢?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自建房总面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之内,依规获得自建房用地批准文件后,即可申请办理确权登记;二是两处自建房总面积超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的,应该拆除原住宅,即可给新建筑办理确权登记。

4、合法转让的宅基地。

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一户一宅”的规定,此前由于农村房屋的买卖形成的“一户多宅”应该予以确权。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为什么别人的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户口都是家庭户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