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为什么要备药,家有孩童是否要多备一些药品

网上有很多关于家庭为什么要备药,家有孩童是否要多备一些药品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家庭为什么要备药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6 21:22:45

网上有很多关于家庭为什么要备药,家有孩童是否要多备一些药品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家庭为什么要备药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家庭为什么要备药

家庭为什么要备药

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疫情下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近期,一些地方宣布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无外出需求,可不参加核酸筛查。在对核酸检测要求放宽同时,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替代性的方案?

近日,媒体就一些防疫热点问题采访了权威专家。

孕产妇、儿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解答专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权威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

孕产妇与普通人群相比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该如何做好防护?

乔杰:从总体人群表现看,孕产妇奥密克戎感染率和普通人群接近,出现症状的表现类型也和普通人群接近,如咽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发烧等。总体而言,与普通人群相比,感染没有给孕产妇的健康带来更多影响。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要加强自我保护。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尽量调整好身体状态再怀孕。

孕产妇需注意防护,做到以下关键点:出门、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到医院就诊时戴N95口罩,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居家或在办公室时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出回来勤洗手。

如遇封闭隔离,孕产妇无法按时就诊,该如何处理?

乔杰:孕产妇如遇封闭隔离无法按时就诊,不要着急、焦虑,要和自己的助产机构及时联系。就诊属常规体检的,可以更改时间;如属紧急就诊,可与社区及时沟通,通过特殊通道就诊。

正值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孩子发烧、咳嗽,是否需要去医院?

王荃: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发烧和咳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导致发烧、咳嗽症状的病原体非常多,以流感病毒等病毒为主,也包括某些细菌、肺炎支原体。

孩子生病后如果精神状态稳定,家长做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即可。如果连续发热超过三天、持续高热、频繁咳嗽或呕吐,甚至出现包块、频繁腹泻、脓血便、尿量减少、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在医院期间,家长应做好自身和孩子的健康防护,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回家后立即脱掉外套、鞋帽并认真洗手。

有孩子的家庭眼下是否应该多备一些药品?

王荃:家里备一些适合儿童服用的退烧药等即可,不建议家里过多存药。给孩子服药时应谨遵医嘱并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为了确保安全,家长不要只凭经验给药。

孩子居家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北方冬季天气较干燥,家长要给孩子多喝水,加强亲子沟通,保持心情愉悦。

“如疫情进一步发展,

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是必要的”

解答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他也是2020年初疫情暴发时去到武汉的国家级专家组成员。

现在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如何,是否做好了“小步”放开的准备?

冯子健:接种率都公布过。越是年龄大的人,他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加强接种率都相对低,特别是80岁以上老人接种率最低。恰恰是那些最需要疫苗保护的还有比较严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反而未接种疫苗,这对他们是很危险的。

孩子如何防护,应当接种几针疫苗?

冯子健:我国已经为3到17岁的儿童提供接种了,只不过还没有推荐加强针的接种,还没有方案出台。也许随后会有针对他们的加强针疫苗接种指导意见出来,目前就是基础免疫。

关于如何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你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吗?

冯子健:我觉得有三个关键的地方。第一,我们最近出台的新的针对老年人的接种方案,把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慎用的范围大大缩小了。这是基于疫苗推出以来大量的临床研究、真实世界研究和安全性监测的结果,疫苗的接种禁忌应该是非常非常少的,其实,对我们国家生产的疫苗而言,除了对疫苗严重过敏是接种的绝对禁忌症以外,其他人任何人接种都是安全的。

这次为了慎重起见,在文件里边增加了几条:比如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烧阶段、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或者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进入终末阶段,要延缓接种。

过去,可能对禁忌症和慎用的情形掌握得比较严格,很多老年人被排除在接种对象之外而没有接种上,比如很多慢性病患者没接种上。增加了这几条,禁忌范围跟原来的相比大大缩小了。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让适合接种的人都能够尽快接种。

第二个就是要告诉公众,我们未来一个时期,可能感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所以大家要抓紧时间接种疫苗,来获得疫苗的保护。这两个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对受种者还是接种服务的提供者都很重要。

第三个,我们要设法改进现在免疫服务的提供方式。很多老人可能不便去接种点获得接种,这时候,新的方案里边提出可以上门接种的方式。

另外,我个人还建议,在医疗机构正在住院的那些老人,其实也应该由医生开具疫苗接种处方,在医院给他提供接种,就是那些没有接种的或者没有完成接种的,应该尽快接种。

可以看到对核酸检测的要求正在放宽。这时如果没有另一种替代性的检测方案,是否会使高危人群处于更大的感染风险中?

王冯子健:会是这样,因为大范围、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非常便利。核酸检测对于我们发现感染者是至关重要的。减少核酸检测服务的提供,可能不利于我们发现感染传播、疫情的大规模回升。

如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是否需要分发抗原检测试剂满足日常的健康检测需要?今年2月,香港将抗原自采检测取代了核酸检测,我们在对核酸检测要求放宽同时,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替代性的方案?

乔冯子健:我觉得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抗原自检是一个很重要的替代方案。如果有检测的意愿,怀疑自己被感染了,尤其是那些高危的,有发生严重疾病危险因素的这些人,他如果出现了感染的症状,那他可以去做抗原。

在防疫新形势下,网友普遍担心医疗挤兑问题,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预防或者减缓这一问题?

冯子健:如果将来调整了防控策略或防控目标,我们将难以避免地会经历这样的疾病传播高峰,它必然会对医疗系统形成很大的压力。这可能是很多地方都难以避免的情况,这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到那时候,我们就要采取一些压低疫情高峰,减轻医疗系统压力的公共卫生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增加人际距离、减少人员流动性,包括减少人群聚集性活动、减少堂食、减少大型商超的开放时间和人数限制。

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有必要,也可能要实行短暂的非关键岗位人员居家办公等措施,这些可能都要视地方经历疫情的强度和医疗资源压力,采取不同强度、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来压低高峰,减轻对医疗系统的压力。

现在居家隔离的选择仍然限于密接者,之后是否会倡导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

冯子健:当前,方舱的医疗收治资源很容易达到极限。在达到极限的时候,对这些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实行居家隔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必须得做的;如果将来疫情进一步发展,规模更大,可能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居家隔离是必要的。

春节即将到来,务工人员返乡、流动,是否可能增加疫情传染风险,相关部门和个人需要如何应对?

冯子健:包括春运在内,人员大规模的流动,大规模聚集,势必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这是必然的。

当然,我觉得在感染难以避免的情况下,打疫苗对防止重症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刚打了不久,对预防感染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另外,在出行的时候要严格戴口罩,尽量做到勤洗手,做好手部卫生。接触公共物品以后要尽量洗手、用免洗酒精消毒液来擦拭,尽量避免手接触口眼鼻嘴黏膜。尽量减少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停留的时间,如果难以避免,也尽量缩短这种时间。另外可以采取错峰出行,不要赶最高峰、人流密度最大的时候,这都是一些具体的办法。

来源:新华社、澎湃新闻

编辑:陈丽

责任编辑:陈敏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为什么要备药,家有孩童是否要多备一些药品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家庭为什么要备药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