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摆脱原生家庭的枷锁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摆脱原生家庭的枷锁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15:52:47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摆脱原生家庭的枷锁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

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

王琳和陈海吵架了,吵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王琳生气了什么也不想干,直接躺床上。

陈海工作回来,看到饭也没煮,菜没人买,最后还是自己孩子放学回来才煮。

陈海忍不住发火骂掉:“什么人呀,在家也不做饭,不买菜,让一个小孩子来做,还是不是人。”

王琳听到陈海骂声,更加不爽,回想这几年一边天天吵架闹离婚,一边说为了孩子不离婚。

可是这样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天天吵架,在这样的家庭孩子真的会健康成长吗?

尤其是当自己想要离开又担心孩子过不好,只能勉强留下来,吵架吵得发火了只想把孩子狠狠揍一顿出气时,又暗恨自己的想法可恶时却无能无力时的苍白感,让自己的心一直备受煎熬。

她知道是自己出了问题,受过去父母的影响,在心里留下阴影,在重复着过去母亲的经历。

过去的原生家庭,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她由一张白纸,任由父母在上面画满了各种想要画下的颜色。

孩子的行动和信念是通过模仿父母和认同形成的,父母是什么样,自己则是什么。

真正健康的家庭的父母应该满足自己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保护孩子,不要受到任何身体上和感情上的伤害,还要满足孩子对爱,关怀这方面情感的需求,正确对孩子引导,让孩子健康成长,可以独立勇敢面对生活。

不同的原生家庭问题不同,每个父母背后还有父母,两个人的结合只是把相同的问题又重新发生一次,然后又一次一次延伸到下一代人,就像一个老鼠怪圈,一直重复着却没人走出来。

想要解决问题,就先要找出问题根源出在哪。父母本身是一种无意识形态中延续之前的家庭模式,把他们的复制到我们身上来。

先知道问题出在哪,就可以去避免自己去发生这样的问题,不去做对自己不利的事。

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就讲到有毒的7种类型父母。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家庭体系,我们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受着家庭体系里各成员的影响,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潜移默化任由他们的价值观在我们身上重现,甚至父母还会移情到我们身上,导致角度错位,让孩子承担了父母角度应该承担的责任,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童年,这些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孩子长大以后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中。

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最常见的原生家庭问题有哪些呢?打着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父母

中国有句话天下无不是父母,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哪怕她们的做法错了让孩子感觉到痛苦,我们只能逆来顺受。

而这些父母会抓住你身上的一个错处,在以后的人生中反复重提,所谓“三岁看六十”,在父母眼中,你曾经一个污点都将会是你人生中每次失败的源头。

小青小时候没有零花钱,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钱买东西吃,非常羡慕。但父母从来不会给钱她,也没有告诉她钱是什么,她看到桌上有钱,直接就拿去买东西吃了。

父母回来发现桌子的钱不见了,知道钱是她拿走了,二话不说,一棍子打过来,骂她不懂事,三岁看六十,小时偷钱,大时偷金,仿佛已经预见了小青长大以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本来这件事过了就过了,打过了教育了,讲了道理 ,告诉小青以后要先问过父母同意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和亲子时间。

但小青父母并没有,他们只是打完骂完并且威胁说再有下次就打断你的腿。并且在以后每次小青犯错时就会重提这件事,似乎这事就看出小青是个坏小孩,长大以后也会是坏女孩。

父母的暗示加上长久以往的父母针对这件事的加深加重,小青过得痛苦,偷钱这件事成了她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让她感觉自己就是个问题女孩,甚至害怕担心所有人都知道她偷钱这件事,害怕与外界交往。

她非常反感父母不停说曾经这件事,但也知道父母骂她是为了她好,如果不是爱她,为何会骂她,所谓有打是亲骂是爱,不外乎如此。

百善孝为先,所有的不合乎原理的都可以以【孝】字为理由来当借口了。这也是一座压在我们心里上的大山。

因为伦理道德以孝为先,所以父母一切都是好的,打着爱的旗号,做着伤害孩子的事,这就像披着羊皮的狼一样,孩子只能接受,不敢反抗,因为这对自己的认知相悖论,所以只能逆来顺受,把责任推到自己手上。

左右掌握孩子的父母

这类的父母控制欲很强,像生活中常见的【妈宝男】的父母有这方面的特征。

儿子挑哪个媳妇,做什么事,都会插手,更甚者会认为媳妇是和自己抢儿子,会下意识针对媳妇,就是为了不让儿子逃离自己,还是以自己为中心。

这种父母对孩子保护过重,时间久了,慢慢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这种可怕的习惯会深入到孩子的骨髓里去,影响一生。

《原生家庭》一书中讲到一个故事 ,关于控制型父母逝去后依然还在控制着孩子,让孩子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

主人公叫伊莱,他已经家财万贯,可是依旧住在只有一间房间的公寓里,开着破旧的老爷车,生活过得极其节俭,甚至为了节省几块钱特地花了20分钟去找停车场,差点丢了一单价值1800万的生意。

而这个原因的根源是因为从小家庭的境况就不好,父母教他要节俭生活,不能浪费,认为奢侈是可耻的。平时稍微一下就会受到父亲打骂和怒吼,这些深深烙印在自己脑海里,每当自己想要享受一下,就会想到父亲这些教导 ,于是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去享受,更会潜意识去想到省钱省钱。

这些算是比较轻微的,主要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影响,自己想要走出来还是可以的的。可怕的是直接插手到自己生活中去哪怕是找对象,买房子,如何装修,如何带孩子事无巨细,他们害怕孩子不再依赖,想要孩子还像小时候一样,崇拜自己需要自己。

没有让孩子独立出来,也不打算让孩子独立。只有把孩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自己需要舒服了这个家庭才会平静。

而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会对自我的身份认知不明确,没有把自己从父母身上脱离出来,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生活,时常会感觉无力感,因为无法摆脱,甚至还要背上心理道德上的谴责而心生不安。

身体虐待型父母

这类父母是在之前的小打小骂基础上升级的,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做错事先打一顿,打到听话。这是一直以来的观念,这些观念根深蒂固。

比这个更可怕的是父母酗酒的,喝醉酒的人酒后不知道轻重,而酒后反而让他更容易愤怒,酒醒后不认账。

哪怕是不喝酒的殴打,也是把以前父母带给自己的经历重现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的父母情绪冲动,控制不了,发泄在自己身上,对于童年缺失的情感需求和学会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就只有暴力。

在《原生家庭》有段话是这么说的【体罚孩子这种威慑手段只是暂时的,虽然看似有效,但它会引起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里在以及自我仇】。

有一个日剧叫《玻璃芦苇》,主人公叫节子,节子的母亲生下她之后就一直虐待她,节子长大后心里只有仇恨,她要报仇,自己跑上了自己母亲情人的床上,最后杀了母亲自己也自杀了。

因为童年是在疮痍满目中长大的,她的心灵也是扭曲的和变态的,就像一壶烧着的开水,积累久了,就像一直在烧着的开水,当达到一个点时再也绷不住了,失去理智下的冲动造成的后果就是不可挽回的痛。

在《为何爱会伤人》一书中,作者说过,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第一次是出生,第二次是恋爱。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恋爱的另一半却是可以选择的。

荣伟玲说“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痛苦。”

这也就是为什么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原因,因为孩子会把自己的童年经历再次重现在在自己孩子身上,这就是有着一样的原生家庭的人会一代代把这个问题延续下去。

因为我们是按着父母的原形去寻找另一半,如果在这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醒悟过来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从中认识到原生家庭的责任在于父母而不是自己的错,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直面过去的自己。

鸡蛋同内向外打开是新生,人也是一样,只有自己内心去接受自己的过去,从思想上解放自己,放下自己一直想寻求的缺失的童年,才能在这次寻找另一半的过程中获得新生,不然,也只会一直重蹈父母的影子。

丽丽父亲特别爱喝酒,喝酒后还会一直殴打母亲和她,骂丽丽是个赔钱货,每次母亲被殴打完之后就会抱着丽丽哭,哭着后又来骂丽丽,说如果不是丽丽,自己不会被打,生活不会过得那么惨。

丽丽开始还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后面慢慢长大了,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做都是错的,父亲不会停止喝酒,更不会停止打她和母亲。

有一次自己怀孕时有出血情况,只能到医院保胎,本来母亲可以来医院看自己,照顾自己,心里是欢喜的,但想不到是她只是替父亲来问自己拿钱,还说不就怀孕屁大的事还需要保什么胎,最后丽丽气得大出血,母亲又跑回去父亲那边,对她不闻不问。

从那以后,丽丽就对自己的父母死了心,哪怕她做得再好,永远也改变不了父母,也奢望不了他们给自己分一点爱。

当认识到这一点时,丽丽反而像卸下一个负担,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她选择不再理会父母,选择情感上的独立,她要自由活着,有关自己信念,情感和行为,也不再奢望父母的爱了。她按自己节奏来生活,过去的不幸是父母造成了,她不会替父母承担,也不会让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替自己买单。

对父母的生气和愤怒可以换另一个方式来释放。

选择旅游,选择运动,或是选择看书,这些都是可以升华自己,并且可以转移注意力的行为。

也许会很痛苦,但这痛苦会让我们成长。就像《少有人走的路》里说“规避痛苦和逃避痛苦,不及时处理,我们就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去承受更大的痛苦”。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摆脱原生家庭的枷锁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不敢直面原生家庭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