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因为这本来就是有人设计好的计划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因为这本来就是有人设计好的计划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05:56:37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因为这本来就是有人设计好的计划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

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有人加了我,发过来条消息。一看就是逗我玩儿的:请问你发的这些问答都是真的假的?真的有这么多人都有好几百万吗?他们怎么挣到的钱?让他们带带我这穷人吧!

呵呵,老有人这么留言,但特意加了我来调侃的不多。那就回一条呗:按照央行的统计,北京平均家庭资产892万,人均存款20万。注意这是平均数,那就是至少有30%的人是超过这个数字的,而北京人口2200万,1000万个家庭,30%就是300万。你觉得这300万个家庭里,有多少人能趁个几百万?怎么挣到钱的我不知道,可能赚大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了吧,可以参考一下。

小伙子没再搭理我,我也没理他,翻看了一下他的朋友圈儿。怎么说呢,能理解他为什么觉得自己穷了。晒的内容谈不上炫富,但绝对是吃喝玩乐花费不菲,从高档手机到冰墩墩,每天的咖啡零食什么的估计都得百十块钱,这种消费理念,要不是富二代估计都得觉着自己穷。这就是典型的消费主义呗,不是真穷,而是花的太多。

前几天在网上还看到个帖子,一个小伙子说是工作没了要求职。但那口气写的,就跟谁欠他似的,虽然学历什么的都没有,但张嘴就说必须月薪上万,否则免谈。还说不凭什么,就凭自己钱少了不够花。

我很好奇,搞不懂这是哪儿来的自信和勇气?翻翻他之前发的帖子,估计是个干销售的吧,反正就是个基层工作。大概率他以前也没赚过上万,更不是真想找工作,只不过是炫个存在感而已。

但从这些话里也透露出的就是消费主义呗。以消费为荣,以消费为乐,以买买买为人生追求,以及时行乐为生活目标。

这也没什么不好,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而已。但既然选择了就甭出来吐槽了,更别好奇自己为什么挣得少不够花攒不下一类的,纯属双重标准,自己怎么对待的生活,心里能没点儿B数儿吗?

二、

其实消费主义早就是一种社会常态了,所有人都逃不过。像我这样儿的已经算消费够少的了,前些日子也换了个手机又换了辆车。其实不换也都没什么,手机无非是接个微信看看新闻听听音频而已,连抖音我都不怎么看,游戏更不玩儿,最基础的配置就够了。可这手机就是越用越慢,心里也知道这是人家厂家的设计,就是逼着你不断的换。那就换呗,没办法的事儿。

车也是一样,其实我都不怎么开,多年来跑的公里数都对不起这保险跟折旧。本来不换的话开着也挺顺手的,但这每年的年检就觉得麻烦,停车不要钱但保险不降啊,同等的花费用在这么个旧车上总感觉不值。更主要的是周围人的说法,总说年头长了不安全,换一辆吧其实还是这么开着,但被这消费主义逼着不得不多花这笔钱。

这就是商家的套路,目的当然是人家盈利,所以从使用性能到制造社会共识都不遗余力的努力的逼你消费。像这手机,苹果公司公开宣传会越用越慢,除非是换新电池,否则无解。可他们这电池又是固定的,换一块的价格让人感觉还不如买个新的呢。

车也一样,除了“计划报废”之外,同样增加了“有序制造负面情绪”的手段。在明知自己的产品在性能上不可能做出什么改进了,那就在细节的更新迭代上折腾,并进行推广宣传。就让你认为自己的车落伍了,使用性和安全性差了,到最后忍无可忍的不得不换,要不然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这经济社会。而其实呢,换车的人大多数都把汽车的核心功能给忘了。

计划报废,指的是明明这东西能用很久,但商家就是故意用技术手段来降低寿命。据说最早是灯泡什么的,本来能用几千小时的,但商家联盟就是联手制定标准,只制造寿命不超过1000小时的,逼着你到了时候就必须换新的。其他的打印机墨盒也最典型,其实里面的墨还有的是呢,但人家就是提醒你改换了。这也无可厚非吧,人家赚的就是耗材的钱。

最牛叉的定时报废计划就是食品的“保质期”。本身这是个法律概念,指的是超过这个期限之后商家就不再保证质量了,但并不是说这食品就一定会变质不能吃。尤其是高油高糖高盐的东西,再加上脱水密封等方式,能让食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腐败,甚至只要包装不破损就永远不变质。但人家就标出很短的日期来,目的就是让你尽快的扔掉买新的。

这不是某个商家的计划,而是所有商家的共识,绝对没人给你解释到期了是否会真的变质,但所有人都默认是只要到期了就必须扔。浪费,是这个世界的共识,根源就是物资太过充沛,导致商家必须逼着你消费,否则他们赚不到更多的钱。

所以习惯于买买买的也甭后悔了,这不是你的错,而是商家们逼的,故意设计的套路。

三、

人类自古其实都是非常节俭的,因为各种物资和食物都来之不易。看看古人类遗址,几乎找不到整根的骨头,因为都被敲骨吸髓了。甚至连人类的骷髅都少见,挖到个头盖骨就算是国宝了。为什么?因为面部的骨头都被砸碎了吃里边的东西,只剩下最硬的头盖骨。

全世界所有的古代文明都崇尚节约,否则浪费的话就亡族灭种了。过去只有帝王权贵才有浪费的资格,底层百姓都没留下浪费的基因,更没这机会。

但是到了工业化时代不同了,物质极大丰富,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告诉你“自由”的定义,只要是你的东西,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随便处置。于是浪费就不是罪过了,甚至成了美德。

都听说过“节俭悖论”吧?甚至还有人编出个节俭的蜜蜂导致种群衰败的故事。其实人家凯恩斯的理论根本就不是让浪费的意思,只是谈论经济的运行规律。专指如果生产过剩而消费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将陷入困境,所以必须刺激消费。

这理论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药”,是临时治病用的。但是商家们都共同的心领神会了,于是创造出消费主义,大肆宣传消费的好处和浪费的功效。总之买买买就是好,就是爱国,就是能让人类进步。

但其实是如果买买买,就对商家的好处更大,人家能多赚钱啊,这世界上只要有人消费就一定有人赚钱,你花掉的就是人家的利润。所以商家们共同打造了各种各样的节日,给你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掏空“心理账户”,就觉得这钱是应该花的,必须要“善待自己”。

美国本来是“清教徒”立国的,他们的教义是必须多赚钱,尽量少消费,要为上帝积累财富。但是人家节俭是人家的信仰,你得消费啊,要不然对不起上帝。商家们不仅会满足你的需求,甚至还引导和创造出你的需求。没有Iphone的时候谁知道还需要这玩意儿啊,还有各种各样的新东西,反正就是你值得拥有,你配得上它们。

没钱消费都没关系,各种爸爸们给你提供贷款白条。我前几天突然想到个事儿,360的周老板当年可是很有情怀的一个人,怎么现在想起360来好像就剩下借条了呢?马云最开始不是说的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吗,怎么后来干的都是天下没有难借的钱了呢?

没别的理由,消费主义。人家那么多精英凑在一起也要吃饭也要赚钱也要消费的,不赚你的钱,人家的钱从哪儿来?

四、

穷人,现在和古代的定义其实已经不一样了。非洲某些国家的底层百姓那是真穷,和古代的穷人一样,是吃不上穿不上的穷。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呢,穷人还是在发愁温饱吗?扯淡,发愁的是买不起最新款的手机,开不上豪车买不起大房子。

总有人说在北京买共产房的是穷人。卧靠,最低也得动不动百万的首付吧,这能叫穷人?中国的穷人标准有这么高吗?过去的穷人是不拥有任何生产资料,仅能靠出卖劳动力而勉强活着的人。而现在呢,穷人都发愁减肥呢。

穷人的定义是一步步改变的,被商家计划着改变。到了工业化时代,穷人被定义为不工作的人,是因为懒才受穷的。现在网上也不知出现了多少“精资”,精神上的资本家,只要看到谁穷就说人家懒。拜托,他们大部分人都非常的勤奋,但是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却被定义为懒?

你去扫一天马路试试,你去街上摆一天摊儿试试,你去走街串巷的推销试试,很累的。很多人真的不是懒,而是没办法,固化的社会让他们没有选择,更不可能靠勤奋出头。

工业化时代为什么要把穷人定义为懒惰?因为老板们需要廉价的工人,这个前提是廉价,所以必须用舆论来打压你的预期,就是让你自己觉得不去挣那点儿小钱可耻,不让老板压榨就是没良心。

什么是人口红利?就是人太多而岗位有限,所以老板能用低价雇到打工者,也就能吃到红利。今天总有人在网上叫嚣“人口红利消失”,他大爷的,你是打工的,替老板担心赚钱少了?真是脑袋让驴踢了。人口红利彻底消失了才是打工者的福音呢,那才能得到福利,得到应有的报酬。

当然,老板们是最喜欢这种“驴踢脑袋型”的人群的,只有他们才最容易被忽悠。而且他们还最容易冲动,也就是急于行动却不会思考,生怕自己这韭菜被割的太晚。

于是,到了消费主义时代,穷人的定义又在转变,成了买不起商品的人,消费降级的人,总之就是不能坚持买买买的人。因为老板已经不太需要你工作了,你只要提供资金就行。

不信这穷人的定义吗?告诉你,我有一招专门治那些有点儿钱就瞎嘚瑟的暴发户,就是找机会拉着他们去看豪宅的开盘现场。只要到了那里,看到动辄千万几千万的豪宅被哄抢,秒光,此时再问暴发户什么感觉?一般都是四个字:我是穷人。

所以,只要你买不起东西,就是穷人,就是商家老板眼中心中的穷人。无数次的勾引,无数次的灌输,让你自己也认为自己就是穷人了。

其实你未必是真正的穷人,只不过是人家吃龙虾鲍鱼,你吃汉堡炸鸡而已。人家喝茅台拉菲,我天天都是白牛二。人家住大House大平层,你只能租一间隔断房。但你真的认为这就是穷吧?认为就认为吧,反正贫富也没有标准。

五、

消费主义,消费的到底是什么?或许是一种标准,自认为的身份认同;或许是一种感觉,没被这社会抛弃的感觉;或者是一种情怀,花钱就是为了赚钱的希望;也或者是一种无奈,豪宅我买不起,这些小玩意儿也tm消费不起吗?

这就是消费主义吧,无所谓什么本质,只要是消费就行。房子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无数的鸡汤能给你支撑,让你没羞没臊的活下去。并不是说买房子就是好事儿,而是说过度消费,低价值的消费必定将定力弱的人拖入泥潭。

消费主义是必须有前提的,就是得永远的赚到钱,不遇到危机,也没有后顾之忧,更没有什么下一代的羁绊。之所以人们生孩子少了,如果没有商家的贩卖焦虑能这么严重吗?现代社会就是营销的世界,营销就是把我想让你认为的观念,强行灌输到你的脑子里,在催眠效应之下让你的思维解除防御,反倒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思考。

三年多的口罩,应该让不少人明白了,消费主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甭说报复性消费了,很多人估计已经被之前的消费所报复了。没有积蓄,没有资产,没有抗风险的能力,还消费吗?在没有大环境支撑的情况下,不成废物也就不错了。

六、

说了这么多也没什么意思,还是该消费就消费吧,是否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明白人看自己。但除非你是富二代,那就最好在消费的同时给自己留下抗风险的积蓄。这世界什么都会发生,风险和机遇,不知道明年哪个来敲门。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因为这本来就是有人设计好的计划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还有家庭买不起车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