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家庭推迟生孩子,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生孩子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家庭推迟生孩子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家庭推迟生孩子,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生孩子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家庭推迟生孩子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为什么家庭推迟生孩子
2022年1月17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7.52%,已经连续两年跌破1%,2021年刷新中国半个世纪来出生率新低。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016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人口出生率小高峰。仅6年时间,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了5.85%,2021年相比2016年减少821万出生人口。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不光是出生率破新低,就连结婚率也走下滑路线。近日,多地发布了2021婚姻大数据,全国多个省市结婚率明显下降,结婚年龄不断推迟。但与以往不同,出生率已连续两年跌破1%。这意味着新生儿越来越少,离老龄化社会越来越近;这也意味在未来人们生存压力增大,养老压力激增,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下降。看到这,想必大家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大家不继续生了?或者,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生?
观念的转变
现在不流行养儿防老。有网友认为养好自己就已经费力了,还养个小的?培养20多年,耗费精力与金钱就为了养个老?有这时间还不如好好工作,社保养老ta不香吗?甚至养儿≠养老,新闻中那些对父母不闻不问、一走了之的不孝子女并不少见。但更多的是,孩子工作后一年就见一次面,这样的养老你要吗?
网络流行一段话: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虽然是网友自侃的玩笑,但也能从中看出大家对生育避之不及以及享受当下的价值观。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孩子,那么就意味着有一个自由完整的周末;可以放心大胆的远游;没有下一个留守儿童。
女性生育意愿的降低
在当下有种现象,新人刚完婚就开始催生、催了一胎催二胎。假如正好你是个丁克,那么你即将面对亲戚劝生团...同样,丈夫也知道生育不易,但还是要鼓励你“生一个吧,不然以后的日子太枯燥”...另外,国家也知道出生率低下于是开放三胎,增加产假...但是...
有任何一个人问过她吗?她愿意吗?
平常发烧感冒都需要打针吃药,但女性怀胎需要承受长达300多天的煎熬,却无法做到吃药痊愈。她们将面临孕期的盆骨松弛、内脏移位、恶心、便秘...
但真正危险的是分娩。分娩时可能会遇到难产、大出血、羊水栓塞等致命危险,还需再经历生产的剧痛才算解脱。但产后的子宫和膀胱脱垂、尿失禁、痔疮、妊娠纹等一系类后遗症都需要女性承受。所以,怀孕=自我牺牲。女性生育的意愿自然降低。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女性力量得以在职场蔓延。不生孩子,女性将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投资在自我成长和爱好上。同样,女性不再是那个脱离了家庭就无法独立的群体,她们有选择生育的自由和追求事业的权利。
安全感的缺失
当问起朋友为什么不生个孩子时,他说“没有房子,等于没有安全感,怎么生?”那些没有买房压力的,生不生?答案是——不生。据央视网报道,一个孩子的在18岁前的支出,占到家庭支出的一半以上。当养孩子成为育龄青年的负担,他们自然就选择不生。高房价、育儿成本高等经济成本都是当代青年被动不生的原因,还没算上养育耗费的时间、精力等无形成本,还有可能因为生育而丧失晋升机会的有形成本。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生育意愿的降低同样也来自精神上的“不安全”。不少人还未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如在家暴、贫困、单亲等家庭成长),因此对新生命的降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期待。同样,女性在家庭的处境也并未改善,婆媳矛盾、恐育、丈夫态度、全职太太等等,多重焦虑使得女性对生育充满排斥。所以,一定程度上,幸福感=精神安全感。
在“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这个问题,与其把锅丢给年轻人,还不如探讨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导致了年轻人不生孩子”。如生存压力、养老压力、恐婚恐育...而解决问题才是当下最优选。因此创造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比漫天盘问“年轻人为什么不生”更有作用。将人们从996解放、将保障全职太太的权益、将完善养老教育机制等等,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当下尴尬的“出生率低下”。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家庭推迟生孩子,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生孩子了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家庭推迟生孩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