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生活在一直被爱着的家庭里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生活在一直被爱着的家庭里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1 03:05:56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生活在一直被爱着的家庭里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

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

今日去一个客户家里,赶上饭点正好在他们的店里吃了一顿饭。

用餐途中老板给我看他女儿的照片,老板娘给我说:“今天她自己学做了第一道菜,是鸡蛋炒乌冬粉丝,不知道好不好吃。”

语气里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宠爱和重要。

她的女儿在28岁这一年炒了第一道菜,妈妈逢人便夸奖,我在28岁这一年坐在他们家的饭桌上,端着碗羡慕着她。

随后老板娘说:“现在好了,终于会自己做饭了。像以前在家里,饭不端在手里面她就挨饿,会吃不到饭。”

我当时以为是夸张的说法,怎么这么多年了吃饭还要端在手里吗?

老板娘继续说:“当然啊,以前去亲戚家吃饭,把饭放在高压锅里,她得不到吃。都走到亲戚家门口了给我打电话说妈妈,我不知道怎么把饭从锅里拿出来,于是又返回去把饭给她弄出来放在手里才去亲戚家吃饭。”

说实话,如果这样的一句话要是放在网上,估计大家都会开始冷嘲热讽谩骂“巨婴”了。但是在现场的我看到老板娘那个宠溺的表情,我没有觉得她是巨婴,甚至充满了羡慕。

从小在一个需要独立完成自己所有的事情的家庭,没有温柔的呵护,只有小小年纪自己搭着凳子上灶头做饭的记忆,很清晰,也很难过。站在灶台边的我,听着外面竹林里小朋友的欢叫,我是很羡慕的。

早早起床翻山越岭地去学校读书的我,当初也不过只有7-8岁。翻越大山的时候,也害怕 ,也很累,但是,终究还是自己翻过去了。

这一翻越,就是20几年。

20几年里,我收不到一句关于担心我的电话,只有谩骂和责难以及“家里没有钱了,打点钱。”

20多年里,养成的独立自主的习惯,被原生家庭灌输的根植于心的“不靠别人只有靠自己”的观念驱使着我,有问题自己解决,有麻烦自己去清理掉,这一切留在骨子里的倔强和自卑,都来源于,我没有得到过正常的爱。

在爱里面滋生出来的公主病,是娇俏可爱的性格,而在不被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坏脾气,是让身边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大魔头。

那种一直被人在意感受,一直被担心的体验,直到成年后,依然只能在别人的爱情和生活里窥伺,从小得不到的东西,成年后就更不配拥有。

我好羡慕那个妈妈端了饭碗到手里才吃饭的女孩。

(下期分享一个不被爱的童年,对成年后的他影响有多大的故事。)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生活在一直被爱着的家庭里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原生家庭是底气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