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假侄子为何能骗过多名真官员呢「领导假侄子为何能骗过多名真官员」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鸟某诈骗罪二审刑事裁定书》,披露了这样的案例。鸟某冒充自己是青海省海东市委主要领导的亲侄子,从而骗过了时任循化县常务副县长高某以及该县多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0 06:07:48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鸟某诈骗罪二审刑事裁定书》,披露了这样的案例。鸟某冒充自己是青海省海东市委主要领导的亲侄子,从而骗过了时任循化县常务副县长高某以及该县多名局长等,通过层层审批承揽工程,还骗取财物。(5月6日 《新京报》)

据报道,鸟某自称是海东市主要领导亲侄子,找到时任海东市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某,称他可以从北京引进扶贫项目,要求张某帮忙介绍认识了时任循化县常务副县长高某,张某信以为真,遂为鸟某引荐认识了高某。基于鸟某是海东市主要领导的侄子这一身份,高某又介绍他认识了循化县工业商务局局长喇某录、招商局局长马某、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沈某。这些人在鸟某并不高明的骗术下纷纷慷慨解囊,“借”给鸟某钱物高达上百万元。

仔细想一想,近年来,骗子假冒“官员亲属”的案件屡见不鲜,媒体对此有不少报道。比如江西的周文胜自称是南昌市政府某领导的“干儿子”,可以帮房产商办许多按正常途径难以办成的事情,以此骗得“通融费”18万元;又如北京的姚某伙同妻子冒充中央领导的“干儿子”和“干女儿”,以能帮忙介绍工作为名,诈骗了28名受害人17万余元。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要识别一个人是不是领导干部真正的亲属,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最简单的是动动手指,给领导干部打一个电话,一个人是不是领导干部的“亲属”,立马就能得到最为准确的答案。如此简单高效的办法,相信被骗者不是不清楚,而是不敢用、不想用,怕一个电话得罪了领导,于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一个人只要没有私心杂念,自然是永远不会被骗的。高某等一众官员被低劣的骗术所骗,其实跟他们心有杂念,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有着莫大的关系。鸟某假冒的可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得罪了他,后果很严重,反之,一旦通过“领导亲属”,攀上了主要领导干部的高枝,飞黄腾达就成为可能,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吃亏上当就顺理成章。

要让“官员亲属”诈骗案绝迹官场,一方面需要加强官场政治生态建设,尽快填补权力分配漏洞,打破权力过分集中的束缚,规范官员权力运作程序,让官员手握重权却不敢任性;另一方面要规范干部选任,干部选任风清气正了,才能倒逼广大党员干部把时间精力用在履职尽责上,而不是用在“走捷径”上。

作者:李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