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夕 1张学良一生以风流而著称,只夫人就有过三位,第一位是原配于凤至,另一位叫谷瑞玉,最后一位就是和他上演了旷世之恋的赵一荻。
其中,原配于凤至为张学良生育三子一女,分别
文|晨夕
1张学良一生以风流而著称,只夫人就有过三位,第一位是原配于凤至,另一位叫谷瑞玉,最后一位就是和他上演了旷世之恋的赵一荻。
其中,原配于凤至为张学良生育三子一女,分别是张闾珣、张闾玗、张闾琪和女儿张闾瑛。
而谷瑞玉虽然和张学良有过三年婚姻,但并没有得张家的认可,她只是“随军夫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谷瑞玉失宠,和张学良的夫妻关系也就中断了,二人并无子女。
在张学良所有女人中,赵一荻是陪伴他最久、也是陪他走到生命尽头的一位,他们之前的爱情,一直被传诵至今。
在东北的时候,赵一荻为张学良生下了儿子张闾琳,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儿子。
四儿一女,张学良这一脉可谓是人丁兴旺,但遗憾的是,张学良和于凤至所拥有的三个儿子都死于非命,让人惋惜不已。
2张学良和于凤至的长子,名叫张闾珣。
张闾珣出生后,深得爷爷张作霖的喜爱,他从小聪明而又淘气,也是一个小人精。
有一次,闾珣悄悄跟在张作霖身后,张作霖到哪,他跟到哪。后来被张作霖发现,揪住鼻子,问:“你不去玩,跟着我干吗?”
张闾珣认真地说:“我在数,你一天能说几个‘妈拉巴子’。”
张作霖听了,抱起闾珣哈哈大笑。
但张学良对这个儿子并不是很友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会他年轻,又不是自愿娶的于凤至,而将怨气转嫁到儿子身上,后来张闾珣犯错误,张学良还将儿子软禁,
1933年,张闾珣随张学良出国考察,到了英国就直接留在了那里。
二战期间,德国空袭英国,张闾珣受到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失常,后来一直没有治好,1954年因败血症去世,年仅39岁。
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次子名叫张闾玗,和长子不同,张学良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
张闾玗自幼就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网球、骑马样样出众,还曾经和张学良两个人表演过羽毛球比赛,也有可能是二人的喜好相同,所以对于张闾玗得到的父爱要远远多于哥哥。
1958年时,张闾玗在美国的时候因为发生了车祸,最终因为失血过多而亡,对于儿子的英年早逝,张学良知道后痛心不已。
张学良和于凤至最小的儿子叫张闾琪,作为最年幼的儿子,张闾琪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且他和张学良非常像,也是三个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
可是,张闾琪却不幸得了肺结核的疾病,于1931年就病逝于沈阳,对于张闾琪的疾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称,张闾琪并不是病死而是日本人害死的,至今具有争议。
于凤至这一生太悲惨,嫁给张学良后,并没有得到他的疼爱,还患过癌症,在美国期间,努力挣钱,只为保证张学良获得自由后的开销,没想到却等来一纸离婚书。
比这更惨的是,生了三个儿子,都意外死亡,这或许就是她的命吧!
3张学良一生四子,三个惨死,唯一终得圆满的,就是和赵一荻所生的张闾琳。
张闾琳生于1930年,他还年幼时,父亲就遭到软禁,赵一荻为了照顾张学良,就将不满10岁的张闾琳托付给了美国好友。
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对夫妇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就一直用英语跟他对话,也就是从到美国后,张闾琳就不再说汉语。
虽然养父母对他非常疼爱,但他依然思念自己的父母,他的童年和青春时光过得非常孤独和寂寞。
在学校时,张闾瑛非常刻苦,只为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唯一的遗憾是,她一直没有接触母语,到后来干脆不会说了。
后来,张闾琳考入了加州大学航天系,毕业后一直在美国宇航局工作,并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
虽然前半生都是在美国度过的,但张闾琳对自己的祖国也非常怀念,一直希望有机会可以回到故土去看看。
1991年,张学良重获自由,父子二人终于相见,而张学良则叮嘱张闾琳一定要回沈阳看看。
三年后,张闾琳实现了父亲的心愿,他参拜了大帅陵,并用蹩脚的中文说:“我替您儿子回来看您了。”
这简单的几个字,让在场的人无比动容。
虽然是张学良的儿子,但张闾琳为人十分低调、谦逊,曾多次表示,非常喜欢祖国的山山水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而他也是父亲张学良最大的安慰,毕竟三个儿子惨死,对张学良的打击还是很大的,好在张闾琳被保护的很好,不但健康地长大,还成为航天人才。
写在最后:
张学良的一生,毁誉参半,功过自有后人说,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也造就了特定的经历。
(本文原创首发,抄者必究!!!)
大家好!我是本文作者晨夕,如果喜欢本文,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不论什么事情,都存在着它的两面性。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待同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就像 国民革命军将领张学良 ,有人说他是“虎父犬子”,一枪未放拱手让与贼寇,以至于晚年无颜面对家乡父老;有人则认为张学良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因为他发动双十二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随着电视剧《少帅》的播出,让更多人对东北王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然,影视作品毕竟有它虚构和演绎的成分,不足尽信。
张学良出生于1901年的鞍山,追随于父亲麾下。自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参加过两次直奉战争,还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空军队伍。张家父子治下的东北,安定平宁,极为富庶,百姓安居乐业是华夏危矣期间,为数不多的一方净土。
皇姑屯的一声霹雳炸破了这份平静 ,老帅张作霖在这次事件中血肉模糊,最终不治身亡。张学良子承父业,接过了父亲的旗帜。随后,又定计铲除了高官杨宇霆。
这是张学良颇富争议的一点,因为 许多人都认为杨宇霆若不死,东北不至于沦陷。 站在张学良的角度考虑,杨宇霆威名赫赫,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倘若不除,不足以彻底掌权。
经此一事, 张学良彻底掌握东北军政大权 。当时的他可谓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以至于在中原大战中,冯玉山和阎锡山阵营以及蒋介石阵营都极力地拉拢他。当时东北坐拥全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陆海空三军齐全,又拥兵数十万,张学良倒向哪方,哪方就将获得胜利。
权衡利弊考虑再三,张学良还是决定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即使东北名义上归属于国民政府管辖,不过张学良仍然是那里说一不二的王。等到九一八事变爆发, 张学良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丢弃东北,逃往关内。
这是他一生中永远无法洗白的污点,有人说是张学良接受了蒋介石的密令,才选择不抵抗。
其实不然,首先,他只是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其次,他在晚年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了是自己的一意孤行。自那开始,张学良成了不忠不义不孝的“罪人”。 好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悬崖勒马,亡羊补牢 ,保全了中共,这才有了新中国。
至于张学良的是非功过,不消再过多的评说。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位英俊潇洒,帅气多金的公子哥,一生与之有染的女性无数。
随随便便就能说出几个,比如原配妻子“大姐”于凤至;比如一生挚爱的赵四小姐;甚至还有墨索里尼的女儿。张学良将军与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两位爱人,一生共有四子,分 别是张闾珣、张闾玗、张闾琪以及张闾琳 。
张闾珣、张闾玗、张闾琪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所生 ,而四子张闾琳的母亲则是赵四小姐。那么,张学良的四个儿子如今何在?
首先,长子张闾珣出生于1918年。他自幼天资聪颖,生性活泛, 祖父张作霖在世时对这个长子长孙颇为宠爱 。
每当张作霖在家时,张闾珣都会寸步不离地跟在其身后。有次张作霖就问孙子:“ 你不去玩儿,总跟着我干什么? ”张闾珣煞有介事地回答:“ 我在数你一天能说多少次妈了个巴子。 ”
等到1933年张学良在国内声名狼藉,只能打着外出考察的名义,出国避难。他带着一家人赶赴英国,张闾珣也在其中。
不巧的是,张家上街游玩期间,恰逢德国人的飞机空袭,张闾珣因此受伤,虽未伤及要害,却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自那以后张闾珣变得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一直到1954年秋天, 张闾珣伤口化脓,引发了败血症, 不治身亡。
接着是张学良的次子张闾玗,他与大哥同出生在1918年,幼时也颇为淘气。大家都觉得小闾玗身上颇有几分父亲的影子。张闾玗也未令人失望,他很好的继承了父亲的运动天赋。不论是打网球还是赛马亦或者是跑步,都样样精通。
1929年的华北运动会上,张闾玗以网球运动员的身份登场,凭借着精彩的表演,引来一片欢呼之声。他也跟着父亲张学良风光了多年,直到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张学良遭受软禁, 张闾玗不得已前往美国生活 。
不幸的是1958年他 在美国街头遭遇了极为严重的车祸 ,伤及到五脏六腑。尽管美国的医疗水平十分先进,但面对此种情况也是无力回天,最终离开了人世。
再次,是张学良的第三子即张闾琪, 他的故事比两位兄长都要离奇 。张闾琪于1920年春天降生,对于他的到来张家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他是兄弟三人中与父亲模样最为相似者,一颦一簇一举一动都能看到张学良的身影。
小闾琪天资聪慧, 年仅六岁就通晓五经六艺 ,唐诗宋词吟诵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张学良见小儿子如此天赋异禀,特地聘请名家邹鹤雕前来教导。等到举家迁往北京之际,张学良更是专门租下一处房屋,专供三子读书学习。年仅七岁的他,居然能够临摹徐渭的《葡萄图》,家中其他子嗣见了纷纷自愧不如。
回到奉天以后,张学良继续请邹鹤雕为儿子上课,同时还给他找了一位英文教师王卓然和绘画老师李五湖。或许是天妒英才, 张闾琪在1929年感染了重度肺炎 。彼时张学良刚接管奉天军政要务,忙得不可开交。可在他心中,没有什么事情能抵得过儿子性命重要。
一时之间,东北三省的中西名医纷至沓来,大家都希望能够齐心协力地挽救张三公子的性命。 尽管如此,张闾琪的病症还是未出现好转 。直到沈阳老中医马二琴出现,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给张闾琪煎了几副药竟然有所好转。
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正在大家都以为相安无事之际,张闾琪又咳嗽起来。中医无法诊断症结所在,只好前往南满医院诊治。 孰料该医院的院长广野三田被日本军部所收买,偷偷地在诊断机器中安放了炸药 ,而后将张闾琪活活炸死,去世时年仅11岁。
张学良虽然知道其中存在蹊跷,奈何日本方面左右推辞,不肯提供证据。悲痛欲绝的张学良,整日在家里抽着大烟流着泪。
直到败退台湾后,一位日本旧相识来访,他才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他最疼爱的儿子张闾琪,确为日本人所害 。可彼时的他没有军权,也垂垂老矣,除了暗自伤心,别无他法。
他在十岁那年,便被母亲安排到了美国读书,后来又考入了加州大学。正值青春靓丽的年纪, 张闾琳结识了同窗好友陈淑贞 。她的来头也不小,叔父是大名鼎鼎的粤系军阀陈济棠。此后,张闾琳一直从事航空航天工作,就职于美国太空署,是那里的高级工程师,属于德才兼备之人物。
事业有成的张闾琳也没有忘记远在中国台湾的父母。经过多方打听,费尽周折, 张闾琳终于在1956年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亲母亲 。
张闾琳夫妇育有二子, 分别是张居信和张居仰 。此二人都十分争气,大哥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还曾获得过全美奖学金;二弟毕业于南加州大学。
张闾琳一家心系祖国 ,在1994年和1995年以及2005年三次回到中国,并且坚决不以官方身份。当年迈的张闾琳拖着病躯回到祖国大陆,心中感慨万千。当他前往大帅陵吊唁祖父时,激动之情更是难以言表。如今张闾琳已经91岁高龄,身体依然硬朗,在家过着安定幸福的晚年生活,好不惬意。
虽然他是“小妈生的”,也没有享受过父亲带给自己的荣华富贵。 可相比那三位哥哥,他是最幸运的。
张学良的这四个儿子,两个早逝,一个被杀, 唯有幼子张闾琳成美航天专家,得到了善终。 冥冥注定也好,报报相还也罢,过去的已经成为了 历史 。
关于张学良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也应当接受旁人的看法和理解。不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至于张学良是万古流芳,还是恶名远扬,自有后人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