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八日游「初夏伦敦九日游七」

作者:zzz_0401
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其实译作不列颠博物馆可能更贴切,但是约定俗成就还是叫做大英博物馆吧。

这个大英博物馆也是我们这次游览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10:02:06

作者:zzz_0401

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其实译作不列颠博物馆可能更贴切,但是约定俗成就还是叫做大英博物馆吧。

这个大英博物馆也是我们这次游览的重点目标之一,上次来跟着旅游团只有半天二个小时的时间,就算是走马观花连马都没跑全了。这次我们安排了一个全天,不敢说把它翻个底朝天,也应该能把所有的展厅都走一遍吧?

大英博物馆最早建于1753年,但是那个老馆早就因为藏品溢出给拆掉了。现这个馆的中央建筑是1824年后重建的,里面的圆形阅览室则是新馆建成之后又增添的,后来把上面盖了一个顶,成了室内广场。侧面的二个展厅建筑也是后来扩建的。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在几次扩建中保持一致,都是古罗马式样。

英国是最早的帝国,从打败拿破仑开始就在世界各处收集文物,其实叫做劫掠更合适;比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可早了好多年;而法国卢佛宫则以欧洲艺术品为主,与大英博物馆的世界性也不好比。

我们刚一进入圆形大厅,就有几个华人上来问我们是不是丹青先生的随从,看来陈丹青今天在这里做研究,有粉丝追踪至此。大英博物馆有会员制(Fellowship),入会以后可以看到一些特展,今天的特展是《希腊雕塑中的人体美》,最后一天。入会要先纳投名状,68大镑,貌似不贵。丹青先生一定是会员。

在圆形大厅里首先看到的是二个古代非洲的图腾柱。把人家部落祖传的图腾运到伦敦,那个部落估计是没有活人了。

先去看看中国馆。这里展出的文物是按照历史年代排列的,占了正厅的整个一楼。看看这个,公元前二千年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罐。中国馆里最早的文物。

这个是公元前五百年东周时期的青铜酒具,这里标作“斛”,我觉着其实应该是“觚”。

银器,唐代(公元八百年)的碗和辽代(公元一千年)的盘。

唐代文物。左边是东北出土的三彩带座托盘,中间是釉面道士驭龙壶,右边是三彩鱼壶。上面是唐中宗李显墓里的壁画,描写外国军长拜见大唐营长。

宋官窑瓷器。

北宋磁州窑鱼纹枕。

三座辽代三彩佛像之一,可以算作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了。

元代瓷器。

明朝文物。上面是陈洪绶一幅绢画的局部,梅花和鸟。陈洪绶擅长人物,精于花鸟,这里的梅花能看出陈洪绶疯癫的画风。不知道这里还有多少陈洪绶的画,肯定和国内现存的数量还是没办法比。

下面是明永乐青花梅瓶。

明永乐斗彩高脚碗。

明宣德釉里红瓷碗。

明正德多彩珐琅瓷罐。

明万历五彩带盖缸。

上面那些明代以前的文物在国内也不常见,下面的清朝文物就比较常见了。

看这个,上面是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画的乾隆赏画图。下面是雍正御制和康熙御制五彩碗。

下面这是最经典的清乾隆景德镇粉彩瓶,漂亮极了。

后面就不灵了,这是外贸瓷,经过中东海运到欧洲。欧洲人的手指粗大,关节不灵活,手工艺大不如中国,特别是瓷器。最中国人手指灵活,可以用手做非常精巧的活计;欧洲人不行,他们全靠工具帮助,所以欧洲的工具就非常精巧。最早的外贸瓷是十四、十五世纪,就到波斯和阿拉伯国家,后来欧洲人弄走一些,但也仅是官宦人家能摆在那里当作极奢侈的摆设。从那之后,逐渐就有欧洲人来中国做贸易,倒卖中国瓷器。从此,景德镇就大批烧造劣质瓷器卖给洋大人,他们买回去当作宝贝高价卖给爵爷们。也可能是把次品卖给外国人,成船成船底往外运。看看这个青花碗,什么玩艺儿呀?碗口歪七扭八的,还不如我家吃面条的大海碗呐。

英国人还从中国挖人家影壁墙上的琉璃画,看看这个民间九龙壁。

中国馆的宝贝就看了好几个小时,据说这些还都是档次不高的,这里藏着有一些孤品,在中国都没有的,他们不敢拿出来展览。这些是半个展厅,那边半个展厅都是珍珠玛瑙金镶玉,白玉翡翠古钱币,玲琅满目,目中无人,人来人往;往楼下地下室走就是西亚的宝贝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