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来看,基督教能够取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多神教会,是和君士坦丁大帝对他的重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何况对这位忠实的教徒来说,基督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当将分崩离
从现在来看,基督教能够取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多神教会,是和君士坦丁大帝对他的重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何况对这位忠实的教徒来说,基督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当将分崩离析的世界重新组合在一起的工具。
一:谁强大就信谁
1:涣散人心的多神教
在现如今全世界人口多达70多亿人之中,基督教教徒约占到了22亿。占世界人口的31%,基督教能成为如今世界性宗教,除了自身的教育受到认可以外,同时还离不开罗马帝国的推广。
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两河流域,中国北欧印度,从古至今多神教都是人类古文明中最常见的宗教信仰。
多神信仰本质都是类似的,是古代狩猎,农业,工匠,以及各个阶级对于养育自己的自然界的一种崇拜,但会因每个文明的地理环境不同而产生差异,但是却都会以太阳,河流,海洋,农作物,女性生育等进行拟人化以及偶像化而产生信仰。
所以多神教本身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很自然充满了人性以及神话的故事。但欠缺的是非常缺乏道德以及约束观念。所以古代的多神信仰对于滥交及性崇拜是常见的,比如庙妓或者是活人祭祀,而这样的多神教是许多上层阶级才能应付得来的。普通农民和民众都是负担不起的。
所以所以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虽然信仰着多神教,但因能力的不足,对多神教也极度缺乏内心的认可,也导致了人心涣散的场面,多神教存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哪个神能给食物让他活,他就相信哪个神。
所以在古代多神信仰的转换往往是随波逐流,谁强大,就信他家的神。而这一种因素也奠定了多神教会在后期会被基督教取代的原因。
二:多神教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1:多神教,在人心惶惶的古罗马可能是跟不上
人类的信仰,宗教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来自人类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而哪一种宗教能解决这样的恐惧,哪一种宗教就可以占领人类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宗教本身并不能解决恐惧,但宗教可以依据自己的世界观去解释这种恐惧。解释的让老百姓心安理得给他们安慰,哪怕是事情没有解决,但有了个念想和希望,也足够活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宗教影响在减弱的原因,那就是因为科学在自然和社会的解释能力远远甩开了宗教,不但解释能力强,解决问题能力也强,比如大汉宗教可能会给你解释,你不敬天让你拜龙王。而科学解释后可以给你一场人工降雨。
所以现代宗教活动在科学的夹缝之间,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患者病患来相信宗教信仰呢?那是因为科学救不了他们。
回到原因的本身,罗马的多神教起源于各个原始社会的神话,相比起同时期的中国还有其他地区,罗马的多神教是更加先进的,也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阶段,罗马的多神,还有很多其他职责。比如掌管工业的,掌管商业的,爱的,智慧的,战争的。
这无疑是更加复杂,也证明了罗马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更加发达。所以罗马的多神教取代了原始宗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帝国的沦陷加上蛮族的入侵,人心惶惶,普通老百姓在面对如此苦难的现状同时,还有一系列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多神教的朴素的世界观就开始跟不上了。
而基督教则更好地可以解释那些更加复杂的思想,救世主义词也出现,这无疑是让基督教在宗教解释权上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威性。
这和世俗由原始部落慢慢转变为权威比较集中的封建制和帝制是相适应的,两者结合产生了极大的化学反应。当基督教的出现替代了之前的多神教。也是宗教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逐渐转变的。
随着蛮族的进入和侵略,当时的动乱和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的多神信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加上国家的日益衰落,人们的精神变得空虚难耐,思想也得不到相应的填充,还有许多民众为了去祈求上帝和天神放弃自己的劳作和财富也在所不辞。
而这就意味着,古罗马的多神教已经在逐渐的衰落,逐渐的被人民的抛弃。而单一朴实的基督教,得到传播的背后原因众多,而且已成复杂,也许是他自身拥有强大的自我救赎感的教义以为,更重要的是他的包容性强大。
前面说到多神教许多祭祀活动当中都是上层人士才能负担得起的,而对于下层人士来说无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也产生了厌恶感,而基督教的平等无疑是一个新的希望。
2:想通过宗教手段掺杂进皇权,是最为致命的硬伤
而且在欧洲中世纪前期大多数的宗教风俗,其实源头都是来自于对满族的一种信仰和崇拜,在这种神权非常鼎盛的时候,国王会因为宗教要开除自己的交际而寝食难安,彻夜不眠。这时候的王权是小于神权的,而教廷也凭借着这个影响力来侵入政治,扰乱统治。
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来干扰皇帝进入政治内部,而这也就是多神教会,这种神秘主义的局限性,也是导致最后瓦崩的原因。
而作为刚刚出现的基督教,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他脱离了多神教会的神秘主义,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所以这也成为了古罗马多神教会被取代一大因素。
三:基督教的逆袭1:君士坦丁的助力
基督教在古罗马盛行多神教之前已存在几百年的时间,他的突然逆袭自然是离不开君士坦丁大帝的功劳。在大帝获得胜利之后,基督教也变成了罗马的合法宗教,几百年的压迫就此结束。
但总的来说是时代变了,公元四世纪的罗马和公元一世纪的罗马早已不是一个人们眼前同日而语的时代了,而在一世纪不合时宜的基督教到了四世纪却大放异彩。第1个是排他性,第2个就是惊人的传播性和专一性。
基督教的救赎思想为的是更多无所适从的穷人,提供了精神粮食,对于底层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暗无天日,则需要一种心理安慰,促使他们挣扎地活下去。在当时千疮百孔的罗马,穷人不仅过不好,就连中产阶级的贵族们也不好过。
一个神灵,一个皇帝,一个帝国,无疑是当时罗马人对于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加之基督教教义符合,更是得到极快的扩张,不仅征服了罗马,连帝国境外的满族也皈依了基督,这直接让蛮族和帝国连接在了一起,在西罗马已经名存实亡的情况之下,文化相近的蛮族又帮帝国多延续了十几年的命 。
加之基督教刚刚成为合法宗教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罗马刚刚重新恢复统一。国家日渐衰败和腐化,君主内在要求强权。在奴隶制下的罗马殖民同化自治区内的各个人民,掠夺各地的财富,导致繁荣的罗马陷入了奢侈享受。
生育率都跟着降低,连打仗都要倚靠外族。需要引进外族劳动力来弥补空缺。而这也源于欧洲的独特地域结构,以交流为主的经济和文化结构形成了个人主义文化,在这个文化下的宗教里的神也就是人性化。
人性欲望被极致体现,极具排外塌陷和侵略性,不同文化交流下也初步形成了神学的契约文化和抽象逻辑思维。自我价值的体现为主体,那么罗马的衰败给统治阶级警示。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基督教的教义就具有政治化的优势,可以提供改革理论依据。
比如神爱世人这个核心议题。这种平等的背后可以说是基督教就是突出集体主义,压制个人主义,形成高度组织度有助于统治者的自我改革和强化集权统治。
2:神授代替人授,是统治者最看重的
在4帝共治时期过后。古罗马也就从普林斯自转向多米那特制,也就是元首制变成了君主制。原本罗马的帝皇是元老院授权,就是人授,而到了君主制开始强化集权时,为了挽救罗马绝对的权威理论依据就超越了人授,变成了神授,独尊的基督教就正好适应了这种模式和理论思想。
相比起之前的多神教来说,基督教的确可以在统治者眼里充当一个将分崩离析的世界,重新统合在一起的工具。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君士坦丁大帝带头向全国推广依法垄断圣经解释权之后的百年时间里,基督教的确展现出了空前的生命力。就如绿教在中东地区的盛行。
结语时至今日,基督教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宗教,而且数量在不断的增长,而增长最快的地区恰为比较落后的拉丁美洲和非洲,而曾经的欧美则热情地锐减。对于这些无所适从,遭受到苦难的人来讲,宗教已经是他们寻求到解脱的唯一通道,如果你不能改变眼前的悲惨和卑微的命运,不求助于宗教,又能求助于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