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高田致命气囊事件到10月初的神户制钢造假事件,再到日产汽车质检违规事件,日本制造的丑闻频出,但这似乎一点也不影响日系车在华销量,众多国人依然是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
从日本高田致命气囊事件到10月初的神户制钢造假事件,再到日产汽车质检违规事件,日本制造的丑闻频出,但这似乎一点也不影响日系车在华销量,众多国人依然是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本田雅阁等日系车的忠实拥趸。
按道理来说,涉及历史原因,日系车最不应该是受国人欢迎的车,可日系车就是凭借其省油、耐用和出色发动机性能赢下了中国市场,如丰田2016年的营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
日系车无论是合资还是进口,可以说在中国很吃香,但在欧洲市场却是另一番境遇。
在德国市场上,因为德国本身就事汽车制造大国,所以汽车销量榜单前五,德系大众与奔驰占据4席,唯一一个别国品牌车就是别克威朗。
在英国市场上,因为没有自主品牌,日产在其中占据了一席,更多的则是美系福特的天下。
在追求浪漫且自我主义强势的法国,则完全是法系标致雷诺雪铁龙的市场,任你德系的操控与日系的省油耐用如何厉害,对不起,我只选法国车。
在意大利,菲亚特蓝旗亚则承包了意大利车市,根本没有日系车什么事。
为何在中国车市甚至是北美市场玩的风生水起的日系车,在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欧洲市场却吃了“闭门羹”?
首先是关税门槛,欧盟对日系车设置的关税是10%,而美国对日系车的关税却只有2.5%,价格差别立判,况且在欧盟内部国家是零关税,讽刺的是日本却对欧洲车实行零关税,却打动不了铁石心肠的欧盟。
其次是欧洲实行的“以旧换新”补贴购车政策。德国对报废行驶9年以上的旧车而购买新车的每个消费者,给予2500欧元的补贴,而其他欧盟国家也有类似补贴政策,当然这些政策是打着“环保”“就业”等名义来堵住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嘴。
最后就是新能源补贴,和中国政策类似当然只对本国新能源车补贴 。行驶中通过回收能量发电,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的雷克萨斯CT200只能靠边站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欧洲市场一致对外,不管是出于爱国情怀还是自身利益驱使,欧洲市场阻挡了日系车的扩张脚步。不过,英国的脱欧给了日系车机会,就看日系车能不能先在英国站稳脚跟,图欧洲市场的霸业。
我们可以先看看2018年欧洲汽车销量排名。欧洲最畅销的品牌是本土品牌大众,其次是雷诺、福特、logo等欧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等本土奢侈品牌也有很高的销量。强大的丰田在2018年欧洲排名第11,而本田没有进入前20名。韩国品牌现代和起亚比日产和马自达卖得好。日本品牌在欧洲是完全不灵光的。
欧洲地区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目前汽车制造水平非常发达。在欧洲人眼里,只有以德国汽车为代表的本土品牌是一流的汽车,其他品牌的汽车是渣滓。这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让欧洲人瞧不起外国品牌,尤其是日本品牌,这是他们在外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此外,它倾向于保护本土品牌。大多数欧洲人也更愿意购买当地品牌的汽车,也更愿意支持当地产业。老一代欧洲人对本土品牌有强烈的感情,并高度肯定本土品牌严谨的工艺。
第二个原因是欧洲公路相对发达。在许多地区,德国品牌拥有更高的速度甚至没有速度限制,更坚固的底盘和更好的隔音效果,具有独特的优势。相反,日本品牌没有良好的高速驾驶感和隔音水平偏差。驾驶感和德国品牌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得日本品牌在欧洲毫无用处。只要没有特别的交通堵塞,排量相同的汽车之间的油耗差异就不大,日本品牌的节油特性就无法展现。
德国品牌汽车工艺严谨,材料精良。日本品牌的汽车几乎没有小故障,油耗也很经济,但相对详细的操作并不高档。这两种品牌风格似乎排除了河水,但它们实际上代表了两国完全不同的汽车制造理念。这背后是巨大的文化差异。因此,日本品牌在欧洲市场不被认可是可以理解的。
先划重点:如果我们国产车的质量与日系相同,你还会选择韩系车吗?
日系在欧洲不好卖,依个人拙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欧洲汽车产业整体实力强
欧洲各国彼此之间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相近,不管是德国、法国、意大利,
自己的品牌都可以独当一面,所以他们自己的汽车在他们国内更受认同,
加之国家为了促进产业发展,会在各项政策上给予优惠。
2.贸易政策的壁垒作用限制了进口
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保护本国工业,限制外来商品进口,
即便是在德国、法国、意大利之间,他们为了保护国内的汽车工业,
在汽车贸易上,表面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实际上也会通过各种法律法规,
隐性的限制着外国汽车在国内的畅销。
尤其对远在东方的日本,都不用呀隐性贸易壁垒了,
关税措施就很明显。达到了10%这么高。
2017年中旬,日本才和欧盟谈好,10年内取消这么高的关税限制。
3.英国没有国产,为何也不买日系?
英国的汽车品牌,在发展中都逐渐被卖掉了,
但是欧洲的区域性文化认同还是存在的。
他们相近的历史与接壤的地理环境,有着相同的文化认同,
这也使得欧洲车更懂欧洲人,
日系车基于日本国的特点,突出舒适与省油,
而这点,可能并得不到欧洲人的用车习惯上的认同。
4.日系的混动技术是否可以翻盘?
超老师从来不认为混动会是过渡车型,我们完全可以从汽油车直接过渡到电动汽车,完全不用混动的插队,而德国车,就是这种思路,我们可以看见奔驰、宝马、奥迪的纯电动车都开始面市,但是他们却没有用混动车过渡。
说在最后,以上就是我对“日系车在欧洲不好卖”这一问题的、一点个人拙见。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