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为何只履西归「禅宗故事达摩因何只履西归」

就在达摩“游化嵩洛”,在少林寺面壁静观的时候北魏境内已佛法盛行,梵刹隆盛,流派如林。达摩以其独特的禅法崛起,独树一枝之秀,在嵩山少林,大振雄风,普施法雨,名声远扬。但是,他的禅法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00:28:24

就在达摩“游化嵩洛”,在少林寺面壁静观的时候北魏境内已佛法盛行,梵刹隆盛,流派如林。达摩以其独特的禅法崛起,独树一枝之秀,在嵩山少林,大振雄风,普施法雨,名声远扬。

但是,他的禅法因与当时流行的一些普通修行方法不同,再加上他的名气,于是招来嫉妒与诽谤。有些所谓的修行者常来找达摩说法论道,故意驳难,但往往是落败而逃。于是,是非蜂起,终于有人发展到不共戴天的地步,下手谋害。

这些人用的方法是“数加毒药”,达摩五次中毒,但都幸免了。第六次 达摩又发现食物中有剧毒,但因为他已完成传法的任务,找到了接班人,所以也就安然服食,于魏文帝大统二年丙辰岁十月五日,端坐而逝。

达摩灭度后,弟子们把他的遗体葬在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并建塔供养。

三年以后,北魏人宋云奉命出使西域,回国途中,在葱岭见到了达摩,只见他手拎了一只鞋,翩翩独逝。

宋云问他:“你到哪里去?”

“去西天。”达摩答道。

宋云返回京城,向文帝奏明这桩奇遇。文帝就命令掘开达摩的坟茔,打开棺材一看,里面只有一只鞋。于是,“举朝为之惊叹”。

文帝又下旨把这只鞋放在少林寺供养。唐开元十五年(727),这只鞋被达摩的崇信者盗往五台山的华严寺,后几经波折不知所踪。

达摩东来,又“只履西归”,其意为何?

宋代,有位僧人问月华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意?”

月华答:“梁王(梁武帝)不识。”

又问:“意旨如何?”

月华答道:“只履西归。”(《五灯会元》卷十五)

其言下之意,似乎是说,中国人虽有“大乘根机”,但只接受了达摩佛法的一半,还有一半又让达摩给带回“西天”去了。

另外,或也可理解为:达摩虽然是“西归”印度了,但他却把他的一半留在了东土,因为他已把中国看作是他的第二故乡。

如泐潭景祥禅师问:“达摩西归,手携只履,当时何不两只都将去?”

僧答:“此土也要留个消息。”(《五灯会元》卷十二),实际上,无论何意,达摩大师带来了释迦牟尼的如来禅”,创立了中国禅宗,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却是早就肯定了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