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现象看法,为什么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养狗

#在农村,为什么没人遛狗呢#
刚才看到一个热门话题:在农村,为什么没人遛狗呢?想想还真是,农村有闲情逸致遛狗者确实少之又少,况且农村的狗也不需要专门去“遛”,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1 15:17:57

#在农村,为什么没人遛狗呢#

刚才看到一个热门话题:在农村,为什么没人遛狗呢?想想还真是,农村有闲情逸致遛狗者确实少之又少,况且农村的狗也不需要专门去“遛”,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看家护院和陪伴主人消遣寂寞。

能提出这个话题的朋友,我想他大概率不是农村人,或者说从来未曾体验过农村的生活。在我看来,遛狗是闲人消遣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他们特有的“娱乐活动”。

绝大多数农村人要忙农田的活计,还要出门打工挣钱养家,哪来的那份闲工夫遛狗呢?别说农村的年轻人,就连村里70、80岁的老头老太太一天到晚都闲不住,养鸡养羊、拔草种菜才是他们认为要做的正经事,谁要没事干整天拉个小狗闲溜达,准会被村里人嘲笑为“败家子”。

农村人很少遛狗的深层原因

平时忙于农活。农村人的职业就是种地务农,虽说现在有机器耕种收割,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仍旧少不了人工操作。比如我外婆家所在的甘肃平凉地区,那里的庄稼种在山上,无法实施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只能依靠人工收割、毛驴驮运。外婆家还经营5亩苹果园,种地和打理苹果园已经非常劳累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闲时间学人家城里人遛狗逗鸟。

生活方式不同。当你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后,突然换成其他的生活方式,好多人都无法适应。就拿我二叔来说,今年已经有78岁高龄,由于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缘故,平时闲不住,养了一群小尾寒羊,还养了一群土鸡。放羊、喂鸡、拔草等等农活已经把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你要让他过城里老人打牌、下棋、遛狗、跳广场舞的悠闲生活,他反倒认为是找罪受。

养老金普遍偏少。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只有100来块养老金,他们还要想办法挣钱讨生活。遛狗不光浪费时间,而且浪费金钱(买狗粮也是一笔不小开支),每月100来块养老金,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哪来的闲情逸致遛狗?再说农村的年轻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老了之后生活无保障,若不是趁年轻积攒些财富,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艰辛,因此遛狗这项城里最常见的休闲方式,对农村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奢望。

养狗的理念不同。农村人养狗主要是把它当成看家护院的工具,城里人养狗则把它当成自己的宠物,甚至是“干儿子”。看家护院的狗,一天到晚拴上狗链子干好本职工作,粗茶淡饭就好;宠物狗,不仅要吃好穿好,还要狗主人经常陪着它们尽情玩耍。农村人养狗务实重实际效果,城里人养狗务“虚”重享受,两者的养狗理念差别太大,自然很少看到农村人在大马路上遛狗。

这种生活方式不用刻意批判

这些年大部分农村人的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就有农村贵妇学城里人的样子,花好几万购买一条宠物狗,还给自家的狗狗穿上马甲,没事的时候牵出来遛遛。只要人家办好“狗证”,牵好狗绳,在不妨碍其他人的情况下,遛狗无可厚非,我们也用不着对这种生活方式刻意去指责批判。但有一点:遛狗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干儿子”,如果不小心吓到或者咬到别人家的小孩,那将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麻烦。

也能通过遛狗体会更多乐趣

其实我觉得,闲暇时间遛遛狗,这种生活方式也蛮好。遛狗原来遛的不是“狗”,而是通过遛狗的休闲方式,表明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牵着小狗出门散步,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也算是高雅的消遣手段。此外,大家都说爱狗人士很有爱心,现在看来,除却个别“杂质”,这话对大部分爱狗人士还是非常适用。

结束语

农村人很少遛狗,可以理解;城里人天天遛狗,无须指责。遛狗虽然是件很好的娱乐活动,但它并不适合农村人。绝大部分农村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事要做,况且经济条件也不允许。那么遛狗这份闲情逸致,还是留给懂得享受生活的城里人吧。

城市有很多人遛狗,为什么在农村很少有人遛狗?

农村养的狗一般土狗比较多,因为农村养狗往往会将狗散养或栓在院子里。由与白天晚上狗都是待在室外或狗窝里,狗就会比较皮实、抵抗力强,基本上很少得病的。另外,农村土狗食物也没那么复杂,大多吃的是农户家的剩菜剩饭。以前狗主要是看家护院,由于很多农村人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小孩,狗狗就是他们忠诚的伴侣。

现在农村同龄孩子少了,基本上童年玩伴不多,对于农村老人也是如此。现在不仅会养猫狗,有时候也会喂养鸡鸭鹅,一样看家护院。目前,在村里养狗,很多农户还是散养方式。基本上这些散养土狗性格温顺,只要你不主动招惹它们一般是不会咬伤路人的。

有时候农户家的狗会自己跑出去,然后与村里其他狗友一起玩耍,或者去村外麦田里追逐野鸡野兔,大多部分狗是追不上的。对于一些经常下地干农活的中老年人,散养的狗也会陪他们一起下地,主人在地里干活,狗则会在地头玩耍或趴着睡觉。

而对于常年拴在农户院里的土狗,因为一年四季都在院里生活,往往经历了风吹雨打,冷暖寒暑。基本上身体特皮实,抵抗力也是很好,一年四季很少得病,而喂食方面也没有专用的狗粮。但农户喂它们的都是剩菜剩饭,基本上营养搭配与人们是一样的,自然也不会太差。农村土狗是不需要再遛狗提高其身体健康的,现在农村人打工挣钱,下地干活比较忙,也累,也没时间去遛狗,这种情况是很多的。

很多人说农民很苦,为什么很多农民还是不肯放弃农村生活?

农村是农民的家,更是农民的根!农民不肯放弃农村的生活,主要原因情感上不舍得放弃生长的土壤。加上农民进入城乡没有突出的技能很难生存。

还有主要的一点,现在的农村跟以前比起来,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农村条件不断得到提升,进入城乡改变生活不再是农民唯一的一条路。

01是什么原因让农民不愿意放弃农村的生活进入城乡?

上了年纪的中老年农民,他们习惯了围绕四季种粮食收粮食的节奏无限循环,农村里有太多他们放不下的牵挂。

农民的心里更是把土地当成了亲人。播种季节农田里没有粮食长满了杂草,农民的心里会特别地难受。

离开农村,家和土地都荒废了,这些都是农民感情上无法容忍的事!拿我的爸妈来说,他们早就习惯了在春夏秋冬里循环,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离开了这些事他们都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了。

他们太熟悉循环了半辈子的圈子,潜意识已经把他们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别说离开农村,就是跟他们说减少劳作面积就能轻松一点,他们都表示很难接受。

看着父母对种地执着的精神我们就能明白,他们的人生慢慢地跟爷爷奶奶一样,这辈子都离不开跟种地打交道了。

乡愁是农民对家乡孕育出浓厚的味道!不说农民在农村,任何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呆的时间长了,他都会产生依恋的感情,何况是农民从小土生土长的地方。

农民的心里对家乡的情怀更是无可比拟,也就不愿意离开养活自己半辈子的一亩三分地。

为什么农民明知道农村条件艰苦,仍不愿意离开?因为农村就是农民的窝,情感上他们不愿意离开,现实生活需要物质更是离不开!

让八零九零后新生代农民离开农村不难,他们从读书开始看惯了外面的世界,对家乡的依恋感没有那么浓,反而在农村他们不愿意去地里干活。

六七零后的中老年农民就不同了。他们一辈子围绕一个地方转,人老了就更不想挪动地方了。无论年轻时再怎么想出去闯荡,到最后转一圈转累了还会发现家乡的味道永远最好。

尽管家乡存在太多的不完美,有贫穷,有小气斤斤计较的兄弟姐妹,有喜欢背后嚼舌根的邻居,有互相攀比的亲戚,可感情里就是挡不住喜欢。

至于进入城乡打工为生的农民,他们出去打工也是生活所迫,心里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老家。造成六七零后到八九零后之间隔着一个跨时代。

中老年人拼命的干活,年轻人得过且过这都是普遍现象。踏实肯干的八九零后已经很少了。他们仍然扎根在农村的,要么家庭收入条件只够生活,要么懒惰年纪轻轻就开始啃老。

02为什么城乡的收入比农村高,农民还是舍不得放弃种地?

为什么农村生活很苦,农民还是不愿意离开?因为我们国家即将进入老龄化时代,中老年人占最大的比例。像七零后我们的父母辈,他们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农村,现在让他们离开能去哪里?

去城市,他们的能力只能做到摆地摊或去工地干活打工求生活,凭这些能力城市动辄几十万一套的房子能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吗?

再者说,城乡的每个岗位都竞争激烈,像摆地摊这些摊位早就形成了成熟的规模化,陌生的农民很难融入进去。

加上人一旦到了五六十岁的年龄,身体灵活力或持续做体力活的忍耐力,都已经大幅下降比不上年轻的时候。

农村的收入虽然没有城乡打工高,但开支也比城乡低很多。只要不生病,农民只需要买米油盐就能生活。像肉类,瓜果蔬菜农民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自己种出来吃得也放心,压力也比较小,农村中老年人的生活成本都很低。

农村别的比不上城乡,论新鲜空气和没有噪音这些都要远远的优于城乡;习惯了农村平静生活的农民,根本受不了城乡的烦躁。

综合以上观点,农民离开土地很难生存。让他们离开农村根本不现实。

换言之农民全部涌入城市,城市也装不下那么多的人。农民都离开农村不种地种菜了,城市需要的瓜果蔬菜哪里来?

农民只有看见农村的土地,农作物的生长心里才踏实。像我们这里,建档立卡户国家专门为他们建立新房子,把他们从散落的山上乔迁到村里或城乡的集中搬迁点住。

对于那些想搬迁进城乡的农民来说,这样的好事可是望眼欲穿。可是对于能进入城乡的贫困户,上了年纪的农民非但没有享受的感觉,反而觉得去城乡的生活很煎熬!

农民进入城乡的第一个问题,拿什么生活?有房子住不代表不愁吃穿。即使相关部门给他们安排打工的岗位,他们也会因为不习惯而无所适从。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依然选择回以前居住地继续跟土地亲近。因为搬迁进城乡,对于农民无论是生活还是邻居都是陌生的,自由洒脱惯了的他们根本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可以说,城乡的生活中老年农民无福消受。

回到农村至少他们能感受到熟悉的滋味,见到熟悉的人。所以说,中老年农民虽说干活很苦,让他们休息的生活未必也是他们需要的。他们这辈子注定是离不开农村的山水和土地了。

城乡的生活让农民赶集观望还可以,一旦住进去就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对于即将步入老龄化的中老年,养老什么的最好能以就地的方式解决。

不然惠民政策也会演变成一种折磨!农民就喜欢踏实过日子,他们不想折腾来折腾去了。

03除却贫困山区,现在的农村生活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正如网友所言:农村虽然没城里好,但农村有农村的好处;比起城里来说,农村还是比城里强多了。单粮食不说,就是蔬菜,鸡,鸭,鱼肉这些都比城里好吃。

因为城里好多都是大棚种菜得来的,比起自己种的还是差远了。农村人不想放弃农村生活,到城里也不习惯。农村自由,城里光有房子能自由吗?不自由吧。打开门一个都不认识,到城里什么都要买,在农村什么都有,比较好。

现在还有谁觉得农村条件脏乱,面对农民心里还有优越感,认为农村生活困难,交通不方便的话;只能说他太不了解现代化的农村新面貌。

农村的基础建设比起城市相差依然很大,但现如今的农村不再是过去邋里邋遢的模样!随着经济条件不断提升,融入城乡不再是农民唯一的选择!

农村发展提升的空间仍然巨大。未来农民在家里就能过上城乡般的生活。不论别的,就网购这一块,现在的农民操作起来都是游刃有余。既然在家里就能买到城乡能买的一切,干嘛还非要去城里添堵不可。

可以说,现在大部分村民的生活已经超过了城乡的底层工人。现如今的农村真的今非昔比了。

像云南以前贫困的地方,早几年前就已经水泥路到村公所,4G无线网络覆盖到家!每家每户都拿国家补贴建厕所,焚烧垃圾的垃圾池。农村的绿水青山越来越绿。

关于住房,前几年国家出台危房改造政策,农民的家经过重新建设,早就由土木结构改造成砖木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再经过装修已然焕然一新。

这几年房价猛涨就谈不上了。按照前几年的差价比,在农村建好房子的价格足够在城乡买一套房子。

比起硬要融入到城乡,离城乡近一点的农民生活在农村更容易。多数农民现在都已经有摩托车小货车,去一趟城乡赶集也就半个小时就能到,早上去买几个包子回到家里还是热乎乎的。

现在临近城乡的农村,保留农村生活不变的同时,生活水平离城乡也越来越近了。既然情感上农民离不开农村,条件上开始接近城乡,干嘛还要难为自己离开农村。

就拿节假日城乡工作人员纷纷喜欢往农村跑,这些都是农村变好的积极信号。

写在最后:

虽然农村的生活比起城乡高不出低不就,除了过日子很难攒起多少钱,但农村有农村的优点。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的提升,未来的农村仍然值得期待。

只要能过上理想的生活,那么生活在农村跟城乡又有什么区别呢?

农民只要对自己的生活多点认可,就不会觉得农村生活那么难了。

同样的一种生活,我们拿嫌弃的心里对待它,生活就回馈给我们苦涩;倘若我们能以享受发现的心态面对它,即使再难的生活有家里人的笑容依旧很甜美!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