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国际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便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种现象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城里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农村却是截然相反的一种情况。农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很多孩子早早地就辍学进入社会工作。所以在农村的孩子学历相比城市的孩子很低,而城市的孩子从出生后,父母都很注重培养孩子,甚至才刚刚上幼儿园的年纪就让学生去学习各种特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很多人鼓吹读书无用论
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几年才能出来一个大学生。于是这个大学生变成了全村人的希望,毕业之后,如果这个大学生并没有找到一份其他人认为很体面的工作,则会被众人瞧不起。很多人还会在茶余饭后谈论起那些接受教育的学生,觉得他们读再多书也没用,最终还不是要给别人打工。
之前网上有关于北大毕业生选择卖猪肉的新闻,这种情况只是个例,但是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无限放大。如果我们不能够亲身证实读书没用的话,在网上传播这样的言论,只会坑害了别人。
很多家长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的学习上也并没有花太多功夫。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非常容易叛逆,凡是在学校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或者是成绩不太理想,便会产生不想读书的想法。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觉得不读书也不是一件大事,于是便放任孩子辍学。有一些家长甚至认为,让孩子早一点进入社会工作,凭自己的本事赚钱,也能够为家庭承担一些压力,是一件好事。
二、经济条件不支持
小学到初中都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内,家长无须为孩子支付学费。但是到了高中,甚至是大学,学费只会越来越多。每年学费可能会成千上万,几年下来,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很多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在读完大学之后,甚至可以继续到国外留学深造。
但是相比之下,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很多家庭并不能为孩子承担高昂的学费,一些孩子原本成绩很不错,但由于家境不太好,非常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只能被迫早早地进入社会打工。并且在农村地区一个家庭的孩子较多,家庭经济情况又不好,实在是没有条件让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
三、农村教育资源比较贫瘠
首先,农村的教师资源与城市的学校相比,并没有那么丰富。很多教师并不愿意到农村的学校教书,收入不高,来回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而且学校的教学环境太差,一个学校的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师和生源质量。如果教师的质量和实力没能提升,作为学生也很难学好。
其次,城里的孩子除了接受学校的教育之外,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一步发展,会给孩子额外报补课班。如今一个特别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从小便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农村地区的孩子直到小学三年级左右才开始学习英文字母。这个差距是从一开始便形成了的。
最后,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凡是家庭条件不错的,并选择移居到城市。农村院校的学生严重流失,一所学校的每个班级人数只有十几个,一个年级可能只有两个班。长此以往,农村的学校可能会面临招不到学生的窘境。
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学历,可能真的寸步难行。即便我们早早地进入社会找到一份工作,也只能做着底层工作,稳定性不高。但是我们不能总拿自己的出身当挡箭牌,也有很多人来自于农村,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命运。
我们未来的生活如何取决于自己的态度,但是光有态度也不行,必须还要付出相应的行动。即便我们输在了起点,只要后天足够努力,奋力追赶,总有一天会获得我们想要的生活。
你觉得农村的孩子真的没出路了吗?
为什么大多数农村的孩子学历都低?难道真没出路吗?
农村孩子学历低的原因以下几点:
①没有重视教育的思想
在农村很多孩子的父母就是农民,没有多高学历,没有念过多少书,所以他们不觉得知识和教育很重要,也不会给孩子培养这种思想。所以自然,农村孩子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也不喜欢读书,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经历都会很少。很多孩子年纪轻轻就辍学结婚了。
②教育资源的短缺
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是存在的,尽管国家也在努力改变,但是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农村的教育资源就是很短缺的,我就是农村出来的,我觉得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我那个时候三年级才有英语课,然后后来英语老师又走了,就没有英语课了。其实在小学我没有学到什么英语知识,这就导致了我现在英语也不是很好。教育资源的短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孩子的学历。
③生存的需要
很多农民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那种植农作物最需要的就是劳动力。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在孩子们小的时候会让他们上学,大了以后很多就会辍学就帮助家里种地,解决生存需要,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但是农村孩子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不是的。尽管农村教育资源存在欠缺,有些孩子还会为了承担家里的重担去种地,但是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我们向往着走出农村,向往着发展的好以后改变家里改变下一代的生存条件,我们好好努力学习,我们就是有可能念一所好的大学的。很多时候,农村孩子并不是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只是他们安于现状了。我觉得农村带给孩子们的不是学习资源的资源的短缺,不是体力的劳动,而是思想上的禁锢。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多混得比较差?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输在哪里?
因为贫穷,大多数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既去不了远方,也回不了故乡。想放松,没时间,想改变,又没能力,除了拼命赚钱,人生基本没有假期。
很多人觉得穷不就是钱嘛,大学生出来还赚不到么。
不是的。
农村的穷,不仅仅是钱。
是父母僵化的思维,生活环境耳濡目染的教育。
是孩子的眼界,高中才知道什么叫教学楼,大学才生活在城市,可以去动物园,博物馆,以前那些只在书上。
我大一害怕做地铁,因为没坐过,怕不会操作,会丢人。
穷还是什么,城里的孩子从小可能就有家里给做人生规划,而村里只会说,你要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因为他们不会说别的,你谈规划,谈工作,都没有用。
穷还是什么,当毕业后城里孩子会在父母帮助下买房定居,村里孩子呢,家里紧巴巴凑一些钱加自己辛苦从高价房租省下来的钱也凑不够那首付,所以漂泊无定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难以追寻爱情,因为太累了啊。
而随着时间推移,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农村的经历以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要尽的义务,更多是一种负担,而不是助力。
诚然如此,我依然感谢他们从小带给我的质朴的教育,以及选择信任,给予我选择的自由。
现实中可能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孩子是初中或者高中就弃学选择工作或者其他的,如果没有义务教育,可能数字超越想象。
因为穷,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贫穷。
比如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的普及。
我父母坚持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供我去了大学,我才能看见外边的世界。
这世界可真大,我不记事了,但是当我第一次睁开眼睛打量人间,想必也是这种感觉。
而我可以坚持读书的代价呢?是我两个姐姐全都没有继续读,她们当时成绩也不错的。
家里是建议我读研的,是我自己没有接受。读研可能意味着我还要三年不能赚到钱养活自己,当然,这三年,于我的一生可能不大,而且以后的收益肯定要更高的,这是傻子才不会算的账,那我为什么坚持毕业工作呢,因为我需要,真的需要。
而人们关注的为什么农村大学孩子不怎么成功,是和从小受到开明教育,眼界宽阔,人生规划清晰,家庭是助力的城里大学孩子比较的。
这种比较,有意义么?
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像我这样平民出身,或者很多农村出身的年轻人,毕业进入社会发展时,真的是路途坎坷,一路艰辛。
要得到一样东西,会比那些大城市,家里有资源的二代们,付出数10倍的努力。
我们竭尽全力要达到的目标,可能只是别人的触手可及,甚至是出身的起点。
像贫穷就是原罪,穷人就是懒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反之那些有钱人,反复被大家叫做国民老公、XX爸爸,因为个人财富显赫,被大家反复吹捧励志、男神。
有钱=完美人格。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些家境优越的人,你现有的成绩,很大部分真的是中了卵巢彩票的。不要说你全凭个人奋斗。
有一段公开课演讲非常精彩:
即使是一些人所付出的努力,奋斗精神、职业道德,即使是努力本事,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无论是你,还是我们,都不敢妄自邀功。
01
读书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
其实有件事情真的很现实,尤其是家庭条件很一般的农村学生,除了好好读书,真的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所以鼓吹“读书无用论”简直荒唐,因为相对于城里的孩子,没有条件选择其他路走的农村孩子,不好好读书很可能就要当一辈子的苦力,最终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日子。
如果家里没矿,农村学生除了好好读书,别无选择。起码读了大学以后,还有可能改变命运。但是不读书,还不学习,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
02
生存问题限制了农村大学生的选择
因为没钱,还要靠自己,我们只能一次次因为现实的原因,被生活绑架,最终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农村的大学生,出社会以后,多半是要依靠自己才能把生活这掸子挑起来。因为背后的家庭能给你的帮助除了些许的生活费外,工作的事情他们也无能为力。
“有人住高楼,有人住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而你费尽心思想要得到的,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
也有人说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眼光短浅,可是如果你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不见得你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如果未曾感同身受,还是多一些理解。
很多人刚毕业拿着连自己都养活不起的实习工资时,有人坚持,有人放弃了。也许你会说放弃的人没眼光,可是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他们的选择也只有改变自己。有资源固然好,但现实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优越的资源可以耗得起。
当生存和理想发生冲撞时,有人选择活下来,先吃饭,这没有错,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也不要随便去劝别人,因为你不知道现在能和你站在一起的人,曾经究竟经历过什么。但行其事,管好自己,不渡他人。
03
从起跑线开始,就步步落后
几年前有篇文章叫《我用了十八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主人公用了很多年才能和出生在城里的大学生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因为出生在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从小就拉开了明显的差距。
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高考是选择题,而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参加高考是必选题。同样的事情,也许从一开始就能看结果,就像有人为了生存,而有人是为了生活。
同样的事情,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从起跑线就开始落后了。在未来也是如此,大部分人一步落后,将来也必定是步步落后。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城里孩子幸福的时期不止是童年,而是一生。他们从小就有着优越的经济条件,不会因为吃穿发愁,还可以在家庭的帮助下选择自己的人生。
长大以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当中确实会有混得不错的,但这只是个例。大多数的农村孩子还是要靠自己,因为他们除了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帮助他们。
想起之前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在雨中拼命的奔跑。”出身在农村不是放弃改变的借口,而是挣脱命运的开始。
纪录片《人生七年》里,有一个孩子最终通过努力成为了上帝的“漏网之鱼”,就说明上帝也会有打盹的时候,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努力活成一道光,才能照亮未来的路。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起跑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努力改变自己的过程。在未来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赢。
04
巨大的试错成本
让人迈不开腿脚
失去很多潜在机会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她的家族背景很雄厚。毕业后,因为兴趣她选择在一家互联网公司画漫画。
我平时跟她接触,她总是乐呵呵的,好像从来没有烦恼。
我问她:
互联网公司生命周期不稳定,说不定哪天就垮了,你不怕失业吗?为什么不让家里帮忙,找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呢?轻松又安慰,多好啊。
没想到她说:
失业就再找一份工作啊,自己干得开心就好,大不了自己做生意咯,反正饿不死吧。在体制内有什么意思啊。
我真的很羡慕很羡慕她这种无忧无虑的心态,因为我知道我自己没有退路。
而我的这位二代朋友,她从来不会担心失业,因为关键在于她说的:反正饿不死啊。大不了自己做生意。
你看,区别就在于:
她哪怕失败了,还有很多退路,甚至退路比现在更好,她的背后是海阔天空。而我不能后退,也没有很多选择,因为我的背后是万丈深渊。
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处境就更艰难了。他们在做选择时,几乎都是以风险为第一考虑因素,主观倾向于选择公务员、国企这样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因为这样看起来比较稳定。
放手一搏去创业,成功了财富倍增,失败了一无所有。那是有钱人的游戏,他们玩不起。
从投资学的角度看,低风险,就意味着低收益。哪怕一个未来前景可能很丰厚的机会,只要超过了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一定是被放弃掉的。
这就是底层孩子的悲哀,必须要放弃高风险高收益的机会,选择一条缓慢和安稳的坦途。
同时,因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他们必须向生活低头,放弃很多自己喜欢的志趣,保证自己全家能够吃饱饭。
所以客观上,他们也会过得更加辛苦、焦灼,减少很多生活的幸福感。
05
我想说的
小时候盼着长大,希望能快点出去赚钱,想让父母可以不用那么辛苦。长大了才发现,有时候生活就能把我们压的喘不过气。
前些天看了一个年轻人买房的视频让人触景生情,视频里说发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可能连房子的首付都凑不齐。
父母那一辈人吃过的苦很多,也吃了没文化的苦,但是他们却用一双勤劳的手撑起了整个家,让我们能有条件好好读书。
对于我们来说父母一生倾尽了所有,才有了现在能让我们上大学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此生的梦想理想也最终成为了过眼云烟,为了孩子,他们能做到的都做了。
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虽然在部分条件上落后于城里的大学生,但是也可以凭借在后天的努力脱颖而出。
虽然有人一出生就站在了终点,但是在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最终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慢慢地你会发现,有些比较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条路适合你走。
最后,有句话送给大家:“世人千万种,浮云莫去求。”不论出身何处,都不要看轻自己。
这个世界上的奇迹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把心愿化作行动了而已。
赠人一赞,手有余香。祝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以后听到关于你的消息,都是好消息。
06
命运给了我们一个较低的起点
是让我们上演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虽然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因为家庭原因,确实在起点上,落后同龄人一大截,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任何机会了;
相反,这更应该激励我们,去超越家族的束缚,赢得你想要的人生。
要相信:命运给了我们一个较低的起点,是让我们上演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我觉得我们不要跟优越家境的同龄人相比,因为撇开家庭因素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只会徒增焦虑。
我们跟自己的过去比,我们的奋斗,只要能够让家庭比以前过得更好,尤其是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更高的起点,就间接改变了家族的命运,这不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立足现实,心态坦然地向未来的日子迈进,这才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应该有的姿态。
07
个体的差异不足以代表整体。所以很多人反驳我的,说我混得不好不代表别人混得不好,说谁谁谁是农村的但是现在混得很好。但是有什么意义么?从普遍上来说,依据世俗所定义的,成功的概念,城里的孩子普遍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也拥有更轻松幸福的生活,你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也可以,但是请别用个体回应我。
农村的孩子上了大学才体会到世界的广阔,那广阔是无限的,我们怀揣着巨大的希望,立志为后代创造更好的环境,而盲目的攀比是没有意义的,事实就是你很难超越家境富庶的同学。即使他们不如你努力,而你在沮丧的同时,能不能回想起自己的本心?
我们从山里走出来,就已经是看见了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