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科幻大片《哥斯拉2》上映。这部片在北美市场目前是扑街状态,但是在国内的反响还不错。这个哥斯拉虽然是美国色彩的,但是历史上的哥斯拉实际诞生于日本,并且是日本迄今
最近,一部科幻大片《哥斯拉2》上映。这部片在北美市场目前是扑街状态,但是在国内的反响还不错。这个哥斯拉虽然是美国色彩的,但是历史上的哥斯拉实际诞生于日本,并且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电影怪兽形象。
它在历史上的诞生故事,本身就是包括了一件件鲜为人知的被笼罩于各种阴霾之下的事件的集合体,本期大锤说史,咱们就来讲述,哥斯拉怪兽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哥斯拉电影自从1954年11月在日本推出第一部以来,到目前日本和美国等拍摄的哥斯拉题材电影差不多已经有30部以上了,所以大锤说,哥斯拉怪兽形象是日本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怪兽形象之一。不过哥斯拉的诞生,却源于一件当时轰动一时的惨事。
这就是1954年3月1日发生的日本“第五福龙丸”事件。这个“第五福龙丸”是当时日本的一艘远洋渔船。当时这条船上共有23名船员,在南太平洋海域打鱼。具体在南太平洋哪个地方呢,说起来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就是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附近。
被污染的渔船“第五福龙丸”
对于这个名字,列位读者听友可能都不陌生,咱们生活中有一种特别节约布料的女士泳衣,就是用比基尼来命名的。这里大锤要说一句,之所以后来这种热辣的三点式泳衣要取名比基尼,就是因为当时比基尼环礁的另外一样“特产”——这就是美国在当时持续在比基尼环礁进行核弹爆炸实验,而当时比基尼泳衣的设计发明者认为,自己这个三点式泳衣设计,是可以在服饰领域构成原子弹那样的空铺冲击力的,所以才把核爆圣地比基尼用来命名这款泳衣。
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水下核试验
而我们之前说到的1954年3月1日那艘“第五福龙丸”号日本渔船,也成功赶上了比基尼环礁发放“特产”的日子——就在那一天,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氢弹水下爆炸实验。而且当时人们对核弹特别是氢弹威力的认知还不足,所以直接导致了一个危险事件:
美国虽然在当时提前标出了比基尼环礁氢弹试验的危险范围,但是,这个危险范围,画小了。结果就是,在危险范围外活动的“第五福龙丸”渔船,遭到了几个小时之久的致命核辐射,其中一名船员在遭受到致命剂量的辐射之后,于半年之后死于急性放射病。
这个恶性事件直接催生了日本的电影人想拍摄一部反核的电影,而很快,他们选择了比较擅长的科幻电影领域。制作人员受到之前一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原子怪兽》的启发,很快就想到,要制造一头巨型的怪兽,让电影观众也感受到科幻恐怖的魅力。他们设计出来的怪兽是一头高达50米的受到核辐射影响的超级巨兽,其造型设计参考了远古时代霸王龙、异特龙等食肉恐龙的凶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电影由于诞生时代的原因,不可避免地沾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的某些遗存。比如说,影片设定的哥斯拉怪兽首次出现的水域实际是日本硫磺岛附近。在1945年二战临近尾声之际,美日双方在这座硫磺岛上爆发了太平洋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斗,最终守岛日军全部被美军歼灭,而美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伤亡代价。
电影《原子怪兽》海报
而且,参加首部《哥斯拉》电影的制作人员中,也有一些人是与刚刚结束的那一场日本侵略战争有着不清不楚关系的。而且请注意,这不是大锤给人扣帽子,而是战后驻日美军专门给这些人发的帽子。比如,在《哥斯拉》系列电影中担任特摄工作的重要人物圆谷英二,他还参与制作了日本动漫史上另外一个重要形象——奥特曼。
圆谷英二在特摄领域具有非常优秀的才能,因此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军部法西斯相中了,操刀了多部日本军部鼓吹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电影,造成的影响可不咋地,因为这些电影普遍是忽悠日本民众,说日本侵略是多么威武正确之类的,比如圆谷英二用飞机军舰模型特摄拍出来的日本“国策电影”《大海战:从夏威夷到马来亚》就因为特效惊人而在战时轰动一时,这部电影就是宣传日本侵略军偷袭珍珠港等等“赫赫战功”的,据说甚至本片制片人的儿子都是因为看了这部片子,受了军国主义的忽悠,主动投身日本法西斯炮灰队伍上了太平洋战场,然后很快就得偿所愿——被美军直接送去靖国神社当牌位去了。
圆谷英二
因为有了这样的不良记录,所以在战后,圆谷英二就被驻日盟军总部给列入“公职流放”名单,也就是美军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过日本法西斯行动的那些灰色人员,不适合继续在关键岗位上工作,之后几年时间里圆谷英二就是无业状态。
后来美方的“公职流放”逐渐放松,圆谷英二才重返东宝,在拍摄《哥斯拉》时,圆谷英二终于有机会把他当年在水池里模拟珍珠港美军舰艇那一套特摄功夫,用在了这部反战反核的科幻电影上。
初代哥斯拉形象
应该说,这种灰色境遇,并不是圆谷英二一个人的特殊境遇,当时的日本电影工作人员中有不少人都有与法西斯交叉的经历,即便是后世著名的大导演黑泽明,也曾经在二战期间拍摄电影《最美》,描述日本法西斯在即将覆灭时组织女子挺身队的故事,因而受到非议。
1954年11月3日,《哥斯拉》电影正式上映,由于当时这部电影主打的反战反核主旨,尤其是当时的日本民众,对1945年广岛长崎两发人类历史上唯二的实战原子弹,印象深刻,而比基尼岛上的死光更是激发了日本民众更深层次的忧虑,各种复杂情绪的共同作用之下,《哥斯拉》票房爆棚。一个关于哥斯拉的历时数十年直至今天的电影传奇,就此开始了。
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有着几千颗星星奖章,除了现实世界的演员以外,你还可以看到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熟悉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哥斯拉”。这个哥斯拉不是别的,就是那只体态臃肿的怪兽,主要的活动的区域在日本,最大的爱好是毁灭城市,这是我们对哥斯拉的基本印象。
哥斯拉是一个虚构的生物,但很多日本人还是喜欢将它看成是一种文化象征,毕竟它还是能以皮套的形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现在怪兽电影虽然还保有着一定热度,但哥斯拉这个经典形象的出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态各异的新物种。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哥斯拉电影的历史,看看这个日本人曾经的噩梦。
怪兽电影的诞生的哥斯拉
电影诞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的思想依旧被束缚着,拍出来的东西也比较单一,无非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些事。到了1933年,一部电影的上映彻底打破了这种守旧的观念,它就是《金刚》,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它是历史上第一部怪兽电影。在之前倒是有吸血鬼和狼人的电影,不过在破坏力上没法和金刚相比。
上世纪五十年代,《金刚》这部电影传到了日本,当地人看完之后,便觉得自己的国家也应该出现一个怪兽,而且一定要比金刚凶猛。负责这项任务的就是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它在三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成立,到了今天也是日本规模最大的电影公司。其开头动画我们应该都见过,就是东宝两字在中间,周围绽放着光芒,土得掉渣但是很经典。
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诞生了,剧中哥斯拉的形象是一只站立的巨型蜥蜴,足足有50米高。这个形象的设计灵感是根据当时的真实事件而来,1954年美国在比基尼岛实爆新式武器,所产生的巨大辐射直接笼罩了一艘名为“第五福龙丸”的日本远洋渔船,这一情节在电影的开头就有所体现,而哥斯拉就是这次事故的附属产物。
首部哥斯拉并没有任何拟人化的设计,在之后的几部也是这样,它的出现只是单纯的为了破坏,为了杀虐,不过该影片的表现手法非常有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因为这部电影和第五福龙丸紧密结合,所以它也因此具有了相当强烈的反战意味,并在当时受到了一系列的好评。
哥斯拉之后的发展与演变
哥斯拉电影在1954年推出了第一部,到2004年哥斯拉系列的电影已经出了28部,这些数字仅限于日本版的哥斯拉,在这期间和之后,美国也贡献了不少哥斯拉电影。但日本的观众很不买单,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哥斯拉才正宗,毕竟从1954年之后,日本人在塑造哥斯拉上可是下了大工夫的。
在首部哥斯拉电影获得成功之后,东宝电影公司就开始着手这个怪兽的后续故事,并对哥斯拉本身进行了加强,至此第二代哥斯拉诞生了,别看诞生的年代很早,第二代哥斯拉也是最经典的一代。它不仅有了全新的技能,而且在后续的拍摄中还逐渐洗白了,同时它也变得不再孤单,因为多了很多和它同吨位的敌人和朋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摔跤在日本兴起,其火爆程度甚至都影响了哥斯拉电影。在1962年上映的《金刚大战哥斯拉》中,两只巨型怪兽首次碰面,而且还出现了摔跤的镜头,这也是哥斯拉首次被拟人化。两年之后,哥斯拉迎来了它的十周年,东宝电影公司决定送它一份大礼。在这一年《三大怪兽 地球最大决战》上映,剧中不仅仅出现了摩斯拉、拉顿、基多拉来为哥斯拉“庆祝”,同时根据剧情的走向,哥斯拉的敌人也再限于人类,反而还会做出拯救人类的举动。
后来随着电视机在日本普及,外加《奥特曼》的诞生,哥斯拉电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东宝决定让哥斯拉电影变得适合儿童观看。因此哥斯拉拟人化的程度被进一步的加强,甚至它还有了儿子“迷你拉”,这种突出亲情的电影,很容易吸引家长带孩子来电影院观看。后来在外界和内部的双重影响下,哥斯拉电影以及怪兽电影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八十年代之后,在哥斯拉三十周年纪念的时候,东宝一度复活了这个经典的形象,到了在1995年的《哥斯拉 vs 戴斯特洛伊亚》中,制作商决定以哥斯拉的死来结束这个系列电影。
美国哥斯拉以及哥斯拉的延伸
1998年,美国版的哥斯拉电影上映,这一行为引起了日本人的不满,其原因倒不是版权问题,是因为美国人给哥斯拉改的完全不符合原版。在美版哥斯拉开拍之前,曾收到了日方的一本说明书,准确点说是哥斯拉制作手册,上面明确的标注了哥斯拉的各种属性,甚至连几根脚趾头都有标注。但结果很明显,美国人主动忘掉了他们有这本说明书的事情,直接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了起来。
因此东宝公司决定重新启动哥斯拉电影的拍摄,不止是为了打击美版哥斯拉,也是为了再蹭一下怪兽电影的热度。1999年到2004年的期间里,哥斯拉再度复活,其特征继承了八十年代的风格,哥斯拉不再拟人化,而是专注于对城市的破坏以及和人类之间的战争,并将人类文明与自然界的冲突展现的淋漓尽致。
中岛春雄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在这篇文章出现的日本人名字必定和哥斯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有人已经猜到了,中岛春雄就是皮套下面的那个人,他也有着“哥斯拉先生”的称号。从第一部哥斯拉电影诞生起,他就负责饰演哥斯拉,期间还参演过不少其他的电影,直到1972年的《哥斯拉对盖刚》上映之后,他才彻底的脱下了哥斯拉的皮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