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面积不到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资源匮乏,却敢发动侵华战争,而且能持续14年之久,攻占大半个中国。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会觉得匪夷所思,得知后往往犹如当头棒喝!我希望每一个中国人
日本面积不到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资源匮乏,却敢发动侵华战争,而且能持续14年之久,攻占大半个中国。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会觉得匪夷所思,得知后往往犹如当头棒喝!我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了解这场侵略战争的起因和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事。
一、日本取得甲午战争胜利后对外扩张的野心膨胀,日本民族的侵略本性和军国主义作祟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最后从中国手中夺取了台湾岛、澎湖列岛和数目空前的2亿两白银赔款。日本因此国力大增,为跻身世界列强奠定了基础,这场胜利让日本国民陷入了“崇军尚武”的癫狂,对外扩张的心理优势和野心急剧膨胀,认为自己能取代中国称霸亚洲,也更加认同自己对外扩张的战略,开始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把实施鲸吞中国的侵略计划迫切地摆上了日程。
日本因为国土资源匮乏,生存空间局限,危机感强烈,造就了日本民族的侵略扩张野心和虚伪奸诈本性,这种人格经过长期历史演变而成,已是积重难返。我们不要轻信他们的道德标杆和诚意,不要被他们表面的友好迷惑!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这样说,“在我50年的公职生活中,从未见过这样厚颜无耻、充满虚伪和狡辩的文件;到目前为止,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星球上,竟有如此牵强附会和说出这么多谎言的国家”。
二战前夕的日本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军国主义是一种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军国主义充满残酷性和反动性,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纵观历史,从明朝的倭寇到近代中日甲午战争、侵华战争,日本从未停止过侵略中国的脚步,他们的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时至今日,日本军国主义仍旧贼心不死,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屠杀和挑起钓鱼岛争端。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已然从娃娃抓起,不仅仅是修改历史教科书, 近期,日本防卫省首次发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儿童版《防卫白皮书》,其中包括就中国军力发展、钓鱼岛、南海等问题对中国强加指责的内容。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还表示,必须让担负国家未来的孩子们也能够理解和支持日本国防。其侵略本性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
二,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府腐败无能
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以来 ,昏暗腐朽的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从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变成了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被辛亥革命赶下了历史舞台,留下满目疮痍。紧接着,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弄权卖国,加上军阀割据混战,进一步将中国推入苦难深渊。
1925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在国共两党的合作下建立了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取得胜利,基本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孙中山逝世后,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争夺革命领导权,于1927年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新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在国民政府庇护下,“四大家族”暴敛财富,国家的金融命脉被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掌控在手里,苦难的旧中国刚逃离封建旧军阀虎口,又落入蒋介石的国民党新军阀狼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当时民众的悲惨生活写照。
国民政府倒行逆施,尽失人心,社会四分五裂,整个国家犹如病魔缠身,羸弱不堪!无论你个头多大,若软弱,谁都会来欺负,当时的中国就是这个状况。
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的领导人,却错判形式,低估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把“剿共”放在第一位,把抗日一直放在第二位,幻想美英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持公道出面调停(这一点,蒋介石犯了和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同样的错误 ),竟然命令东北军政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三省全境沦陷。由此,日本看清了国民政府和清政府一样软弱无能,并且知道西方国家因欧洲经济危机而无暇东顾,于是在1937年发起全面侵华战争。
三、美国全力支持了日本侵华
中美是反法西斯战线同盟国,同在一个战壕里,而且在抗日战争期间美国给予了中国一些帮助,所以很多人对山姆大叔心存好感,甚至感恩戴德。可是,在我们了解过这段真实的历史后,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与其说美国是中国人的盟友,倒不如说美国是日本人的盟友更为贴切,如果没有美国的钢铁和石油供应做后盾,日本侵华战争不但无法持续14年,而且会因中途战略资源枯竭而撤退或战败,甚至连一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念头都不敢有。
就拿钢铁来说,1931年日本钢铁年产量只有130万吨,之后逐年高幅递增,到了二战结束前夕1943年年产量高达765万吨,如果没有美国的原料供应支持,日本根本无法生产如此大量的钢铁用于战争,当时日本70%的钢铁、90%的铜都进口自美国。
二战期间,日本的石油年产量不足40万吨,相比500万吨的年需求量,自给率不足10%,于是从美国大量进口,仅1939年从美国进口石油的百分比竟高达90%之多。 中国人民在日寇大炮和飞机轰炸下的伤亡,大部分是美国钢铁和石油的“功劳”。
1931年10月,美国总统胡佛公开发表讲话:日本为保卫日侨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对满洲的进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不能提出异议的 ( 这是美国赤裸裸的公开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从1931年到1932年底,美国政府凭借“商业法案” 向日本输送了1.81亿美元军火。自1932到1937年,美日贸易额从6400万美元攀升至6.3亿美元,5年增长了10倍,几乎是军火和战略物资贸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对日本战略原料的输出大幅增加。从1937年到1940年,美国供给日本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占7.039亿美元。
这就是美国,许多中国人心中的良友或恩人,公开输送海量的军火物资给日本,用来残忍屠杀中国人民。
为什么美国如此不道义?
当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美国在华的利益也受到了威胁,但相比之下,源源不断供给日本战略物资所带来的利益更大,美国宁可牺牲在华利益也不愿意叫停日本侵略中国。随着淞沪会战爆发,战事升级,美国才迫于形式和舆论压力,出面对日本的侵略进行干涉,但只是流于形式,并未阻止日军扩大侵华战争态势。
随后,时任美总统罗斯福做出不向交战任何一方输送武器装备的声明,表明美国立场的中立性。明明是武装到牙齿的强盗闯入缺乏自卫武器的人家里烧杀抢掠,美国却表示中立而袖手旁观,这种做法无异于“拉偏架”,这是对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默许。
更虚伪的是,表面上美国官方保持中立并暂停对日本供应战略物资,暗地里却通过民间贸易的形式继续对日本提供战略物资,直到1939年,日本从美国进口钢铁还比1938年多出9倍。
虽然美国政府对外宣称不向轰炸平民的国家出口飞机和航空器材。然而1937年,美国仍出售给日本248.4万美元飞机,到了1938年,美国供应的飞机总额更是增加到1745.4万美元。
事实证明,在美国人眼里,只有利益,毫无道义。
蒋介石曾多次要求美国禁运军用材料与器具给日本,尤以钢铁、煤油为最,但美方对此置之不理。为此在1937宋美龄先后发表了《令人失望之美国态度》和《中国固守立场》,宋美龄强烈谴责美国政府撤退上海侨民,禁止船舶运输军火来华,并且拒绝颁发美籍教练员来华的护照,蓄意阻止中国获得自卫武器的不道义做法!揭露美国通过日本侵华战争来大发战争财,把汽油﹑轻重武器﹑军用物资大量卖给日本,完全是一种支持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恶劣行径。
当时就连美国自己的一些人也看不下去,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史汀生在《纽约时报》发表了对美支持日本入侵中国的看法: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停止供应物资给日本,日本在中国的进攻将举步维艰,甚至会很快被中国打败。美国31名议员联名指出:“我们说日本有德意两个盟国。事实上,我们正在积极参加日本在华进行的战争,我们才是日本最好的同盟国。”美国议员司克脱在1938年5月4日的洛杉矶集会上这样说,请大家看清楚,日本目前在中国杀死一百万人的时候,有五十四万四千是被美国资本作为帮凶杀死的。
直到1941年,美国发现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失败后,日本将战略重点转移至东南亚,并以抢夺东南亚资源为目的,而且当时日本的海陆空军实力变得越发强大,美国发觉自身在东南亚的利益受到巨大威胁,于是调整对日政策并对日做出石油禁运和冻结日本在美国资产的决定。
日本当时的石油储备只够维持两年,剩下这点石油还怎么打仗?日本感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对美国不再百般讨好,食碗面反碗底的嘴脸暴露无遗,决定和美国争夺东南亚的战略要地。
想要战胜美国,首先要对付美国强大的海军力量,就得先消灭美国海军的主力,于是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成功偷袭了珍珠港,让美国付出了损失8艘战列舰和其他若干舰船共计30万吨载重量,死亡2403人,188架飞机的巨大代价,美军因此转入战略防御调整状态。日本得到了大半年的宝贵喘息时间,同时从东南亚获得了大量的资源。
让美国人胸口阵痛的是日本人用来轰炸珍珠港的飞机和石油都是由美国提供的。这完全是美国养虎为患、咎由自取的结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毫不值得同情。
今天,美国并未吸取二战的教训,对待日本还在走养虎为患这条老路。在美国的庇护之下,近几年,日本通过不断参与美军组织的多国军演和多边军事行动,军事实力悄然间得到了大力提升,已经不是之前只有简单自卫队的国家。日本最新出台的2020年自卫队发展规划纲要非常庞大,内容中涵盖了日本海陆空三大军种的自卫队。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自卫队,这一庞大的军事装备换装过程很快在数年内完成,届时日本将成为亚太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强大军事力量。
对于日本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美国为了利益而坐视不理,俄罗斯专家扎瓦西里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基于二战胜利结果衍生出的对日本战败条约束缚目前已经非常宽松,这毫无疑问全都是美国一手造就的结果。美国为了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不断放松对日本的束缚、用更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武装日本。这样的做法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实际上在当年二战时已经有很明显的例子”【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 】。美国这么做最终会迎来养虎反被虎噬的可怕后果。
日本法西斯侵华历时14年,对中国人民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 三光政策、济南惨案……活人解剖、毒气战、细菌战…… 烧杀抢夺、奸淫掳掠、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日军制造了无数的“万人坑”、“无人村”,真可谓:丧尽天良、罪恶滔天。期间造成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间接财产损失6000多亿美元。
距离“二战”结束已77年!日本却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强征“慰安妇”,否认731部队的一切惨无人道罪行……。他们混淆视听,恶意歪曲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把“侵略”称之为“被邀请进入”,把发动“二战”的丑恶行径,美誉为“维持大东亚共荣”;把这场血债累累的侵略战争,堂而皇之说成是“一场为了自存自卫、为了解放亚洲的民生自由”他们不正视历史,把明治维新以来的“战犯”,一概尊崇为“英雄”待奉在靖国神社,日本政客以参拜靖国神社为重要责任,目的都是为了美化他们二战所犯下的恶行,并想以此来复辟军国主义。
曾经的侵略者又在磨刀霍霍,我们怎敢丝毫懈怠?勿忘国难,铭记弱国无外交, 落后、不团结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让我们时刻看清帝国主义唯利是图、毫无道义的嘴脸,高度警惕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吾辈当自强!我们要积蓄起强大的力量,猛击来犯之敌,我们要吸取侵略者死而不僵的历史教训,不能以礼仪之邦的仁慈对待侵略者,而应彻底击溃他们,永远不让他们有胆量滋生犯我中华的念头!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1、 日本综合国力的提高,迫切想改变战后对它的一些应有的限制,发展成军事大国。
2、在世界经济快速发挥的情况下,日本向海外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
3、 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在日本普遍抬头。
4、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想借战争来缓解本国的阶级矛盾,转移国内视线。
扩展资料:
日本侵华战争最终以无条件投降结束: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从1874到1945日本侵华时期,中国非正常死亡累积人数至少达2.8亿,经济损失50万亿美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其长期奉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
1868年实现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日本明治政府明确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到国外去“抢”。
当时,明治政府积极推行“国民皆兵主义”,以实现向外去抢的战争准备;通过军事改革确立军国主义体制,以实现“对外用兵”的指挥领导;明确侵略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因为清国“地泽财丰”;根本遵循即所谓的“大陆政策”。日本对华“兵备之急,犹如渴饮饥食”。
1895年4月,挟甲午战争大败清军之势,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勒索白银2.3亿两,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凭借这笔赔款,日本建立了金本位制度,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由此,日本继续侵略中国的野心大大膨胀,其后的历届政府无不积极谋划推动侵华之准备。
2、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借用“提携”“共荣”“防共”等口号,这些都是欺骗或借口,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
七七事变前,日本为了攫取华北的经济利益,一方面不断增兵,另一方面不断增设主导侵略的机构。如日本大藏省增设了东亚经济调查课,华北驻屯军设置了经济顾问部,满铁株式会社在华北设立了“兴中公司”。
另外,日本还通过汉奸和买办拼凑成“东亚经济协会”、“华北经济委员会”等机构。日本通过这些机构虎视眈眈,对华北经济进行肆意调查和渗透。同时,日本打着“日中经济提携”、“双方合作”的招牌。
逼迫华北当局把航空、铁路、煤炭、铁矿、港口、电力、通讯、农业、渔业等多种行业的开发权让给日本。与此同时,日本人在驻屯军的武装支持下,以“特殊贸易”为名,在冀东大规模地走私,明目张胆地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严重地危害中国经济。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历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即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实现其将东北与中国内地相分割的计划。随后借故发动一二八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日军通过对上海的进攻,实现了扭转国际舆论关注东北问题及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的战略目的,通过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压力强化了在东北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淞沪抗战中,处于劣势的中国军队,在全国民众的热情支持下顽强抵抗一个多月,虽蒙受惨重损失,却重创日军,振奋了全国民众的抗战士气。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大举进攻上海,完全是非法的,是灭绝人性的,是没有任何国际法根据的。
如果说日本在天津驻军还符合《辛丑条约》的话,1932年后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山海关事变,配合日本关东军逐渐蚕食长城内外,把军队移驻到北平西南丰台,就是完全违反国际法的。
这是造成卢沟桥事变的根源。日本学者争论宛平城的第一枪是谁开的,这在纯战争史或者军事学角度看可能有某种意义,但在日本侵略中国这个大主题上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日军到了北平附近的丰台,本身是完全非法的,除了肆意侵略,难有更准确的解释。即使第一枪不是日军开的,也改变不了日军侵略的本质。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燃起的第一把战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人类公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与贪婪。日本的失败结局是必然的。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段历史应该被世人永远铭记。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当年的血与火,但要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要为捍卫人类和平尽心竭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真实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日本侵华战争反思:蓄谋已久的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