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偷袭了旅顺的沙俄海军太平洋舰队。
日俄战争正式爆发,而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日本海军击溃了沙俄太平洋舰队、太平洋第二舰队,尤其是在对马
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偷袭了旅顺的沙俄海军太平洋舰队。
日俄战争正式爆发,而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日本海军击溃了沙俄太平洋舰队、太平洋第二舰队,尤其是在对马海战之中完胜沙俄海军,使得日本海军成为世界海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对马海战也催生了无畏型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将大炮巨舰主义推向颠峰。
01 3万公里远征战争开始,沙俄在远东的太平洋舰队龟缩在旅顺港内。沙俄为了扭转远东的局势,将本国的波罗的海舰队重组,更名为第二太平洋舰队,于 1904 年 10 月离开利巴港,横渡大西洋、印度洋和中国南海,驰援远东战场。
这趟航程长达18000海里,相当于34000公里。长达3万多公里的遥远航程,毫无疑问是当时海军史上的一次壮举。
不过遗憾的是,沙俄海军这次壮举对于1905年的这场战争来说只能是一次给日本联合舰队送人头,刷经验的悲惨行为。
“苏沃洛夫公爵”号战列舰
参加远征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拥有8艘战列舰,3艘海防舰,3艘装甲巡洋舰、2艘大型防护巡洋舰、3艘小型防护巡洋舰、1艘二等巡洋舰,1艘辅助巡洋舰,9艘驱逐舰,外加7艘辅助舰只。
日本联合舰队则有4艘一等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2艘大型防护巡洋舰、10艘小型防护巡洋舰、1艘二等战舰、3艘二等巡洋舰、3艘云雷巡洋舰、21艘驱逐舰、43艘鱼雷艇。
日本舰艇
02 俄国舰队完败1905年5月27日,日本联合舰队参谋秋山真之在发向国内大本营的作战电报里写道“天气晴朗波浪高”
这一天,万里而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终于和日本联合舰队相遇。
5 月 27 日清晨,俄国战舰进入对马海峡,陷入日本布设的伏击圈。
日本联合舰队
战前,秋山真之制定了在七十至九十个小时内全歼第二太平洋舰队的七段式作战方案
1.X日白天,首先争取在对马海峡以南,长崎县西部的五岛列岛进行战列舰决战。
2.X日夜晚,北上,在对马以南由驱逐舰和鱼雷艇进行夜战。
3.X 1日白天,在对马海峡西水道再进行白昼战。
4.X 1日夜晚,继续夜战。
5.X 2日白天,在郁陵岛附近继续白昼战。
6.X 2日夜晚,继续夜战。
7.X 3日白天,继续在海参崴外海白昼战。
秋山真之还制定了“丁字战法”,舰队在敌舰队前方进行“U”字形转弯,用于挡住敌舰队前进方向,集中火力炮击敌舰队的先头舰,实施各个击破。以当时的海战常识,大多数人认为舰队敌前调头非常危险干。但秋山真之经过反复兵棋推演,坚持认为战法可行。
最终,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采用了秋山真之的方案。
而最终结果,七段式实际上只进行到了第三阶段,就以俄国海军的投降结束了。
此役,俄国舰队完败:驶入对马海峡的38艘俄国舰船,沉没21艘,被俘7艘,中立国扣留6艘,逃跑途中损失1艘,损失吨位高达20万吨以上。而日本只损失了三艘鱼雷艇。
03俄国舰队为何完败为什么俄国舰队会遭遇如此的惨败呢?
首先,我们来看两支舰队总体实力的对比。
尽管从纸面上看来,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并不弱,但是细看下来却有很多问题
比如俄国第2战列中队的4条博罗季诺级战舰,购自法国的皇太子号战列舰的复制品。虽然是新式战舰,但是问题也在于他们太新了——1904年10月8日第二太平洋舰队启航的那一天,鹰号战列舰舾装是没有完成的,只能一边开一边完成剩下数百吨舾装品的安装。
“奥斯利雅维亚”号战列舰
奥斯利雅维亚号战列名义上是高速战舰,但实际上只有18节,而伟大的西索伊号设计航速不到16节。纳瓦里诺号的火炮、防护、动力完全是旧式的。俄国舰队里的驱逐舰性能不错,但是数量太少了。而第3战列舰中队的四条战舰被罗杰斯特文斯基私下称作“自沉舰”,原本不想要的。
俄国舰队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超重。由于远航,俄国人必须带上比平时更多的煤炭、锅炉水、润滑油等等物资。以博罗季诺级为例,其正常排水量应为13500吨,实际却达到了15300吨。
相比之下,日本联合舰队则显得新锐、高效,整齐划一。联合舰队的核心是4条战列舰和8条装甲巡洋舰。战列舰的航速均为18节,装甲巡洋舰则是20~21节。速度上不存在彼此拖后腿的情况。
第二,人员和训练的对比。
俄国跨越万里远征,舰艇和人员主要从波罗的海舰队抽调。结果抽调上来的并不是原先的精锐,而是舰队里的各种“烂人”,新兵,老兵混子等等,被谑称为“劳改团”。
第二太平洋舰队带着这样一群人,开着混乱的舰艇跨越万里,漫长的时间、逐渐变热的天气、途中各种不顺利(加不到煤,和英国的矛盾)让俄军士兵士气低落,航行到马达加斯加的时候,他们得到了旅顺陷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消息,这对整个舰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远征的目的都没有了。
“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
在航行过程中,俄国舰队的士兵们反复练习。他们练习的是什么呢?是操舵、编队航行、队形变换等这些基础内容,当然炮术练习也在其中。但是在航行过程中怎么会有足够的炮弹用来训练呢。
这样的训练水平在后面的海战中给了俄国人致命的伤害——联合舰队的敌前转向持续了十几分钟,这个过程中全部12条主力舰都近乎活靶子,然而俄国人根本就没有打出值得一提的战果;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俄国人跌跌撞撞地走向了他们的坟墓。
他们的敌人——联合舰队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休整和训练,毕竟他们在主场。
第三、炮弹方面
俄国人炮弹哑弹概率高,为了防止炸药早炸,俄国人不仅使用相对更迟钝的黑火药以获得延迟爆炸能力,更在黑火药装药前部垫入大量软木进一步缓冲,导致装药系数更低威力更差。而日本联合舰队所使用炮弹填装的是燃烧性与杀伤力都极强的硝化甘油,威力远超俄国舰队。
第四,运气
运气确实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
对马海战中,罗杰斯特文斯基下达了向东北转向的命令。这本是一个出色的动作,完全可能改变整个战局,最差俄国舰队也有机会逃离战场。因为如果俄国舰队向东北转向,联合舰队要是不改变航向,就会直接撞到俄国舰队的火网中;而一旦改变航向,俄国人可以立刻转回东南从而脱离战斗,联合舰队很难再追上。
日剧里的东乡平八朗
但是偏偏就在命令下达后的几秒钟内,罗杰斯特文斯基的旗舰被连续多次命中,罗杰斯特文斯基受重伤,整个舰队立刻陷入混乱。
原本可以改变战局的转向也自然没有做。
而后俄国人原本还有机会逃跑,因为东乡平八郎犯了日本海军海战中最大的错误。15:00三笠号升起“一起左转”的信号,然后在15:06三笠的信号再次为“一起左转”,这样第一战队经一路横队变换回一路纵队,只不过变后列为前列,行进方向相反,准备继续拦住罗杰斯特温斯基。
但是此时已经头部及全身身负重伤了的罗杰斯特温斯基并没有做出任何指令,只不过是无法操作的舵机带着苏沃洛夫公爵号(旗舰)在转圈。
15:08分亚历山大三世舰长布夫沃斯托夫上校判断出苏沃洛夫公爵号的行动是由于舵机发生故障,而升起了信号旗“跟我前进”,维持着原来的航向。
但这个时候联合舰队已经转了180度,现在朝着的是波罗的海舰队前进的相反方向,等到再转回来,波罗的海舰队肯定已经逃之夭夭。
命运之神再次站在了日本人这一边。
联合舰队第二战队看出了苏沃洛夫公爵号的故障,他们没有服从东乡的命令,而是直接插了下去,还是压在俄国舰队的前面。
俄国人最后的机会也没有了。
对马海战的完败,使得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 的统治。日本通过此战进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