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推翻了德川幕府,幕府德川

春秋时期是中国的战国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不过,在日本也有一个战国时代,只是要从中国找出类似的历史时期的话,它倒与三国时期很像。与三国一样,日本的战国时代天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11:42:34

春秋时期是中国的战国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不过,在日本也有一个战国时代,只是要从中国找出类似的历史时期的话,它倒与三国时期很像。与三国一样,日本的战国时代天皇沦为傀儡,失去实权,大名们割据一方,争夺霸权,就连结束这个时代的枭雄德川家康,也与司马懿十分相像。

德川家康的家系是三河国的国人富豪松平氏,而松平氏又源自藤原氏,但德川家康却自称源自源氏,与天皇牵扯上了血缘关系,这一点和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很像。德川家康的祖先松平氏一开始只是一个弱国的小豪族,经过多年的打拼,才占据了整个三河。可是到了德川家康降生时,由于政治因素,德川家康的父亲被迫与妻子离婚,德川家康自此也不得不与生母分离。

天文十七年(1548年),今川义元要求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广忠将德川家康送到今川氏这里来作为人质。松平广忠为了依托今川氏对抗来犯的织田氏,只能同意这个要求。可由于消息走漏,德川家康在半路上被织田氏劫走,幸有生母於大的恳求,德川家康才得以免死,作为人质留在尾张国。

后来织田氏战败,织田信秀的儿子被今川氏捕获,今川氏提出交换人质,年仅八岁的德川家康这才平安离开死敌织田家。可是,即便是来到了今川氏这里,德川家康仍旧还是一位人质。

不过,在临济寺里,德川家康受到了太原雪斋的关照与教育。雪斋禅师是日本的宗师级人物,他精通琴棋书画,通晓孔孟学说,又是军事与外交的旷世奇才,在他的培养下,德川家康成长的很快,这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这段质子时光磨练了德川家康的意志,雪斋禅师的教授则增长了他的智慧,这让年轻的德川家康已经有了卓越的眼光和能力。在群雄争霸的时代,最优秀的投机者,往往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而德川家康,就是一位聪明透顶的投机者。

“本能寺之变”后,曾经的雄主织田信长自焚而死,他的势力一分为二,一份由他的儿子织田信雄继承,一份则由他曾经的家臣丰臣秀吉掌控。德川家康本希望织田信雄与丰臣秀吉斗个两败俱伤,他坐收渔翁之利,可事情的走向却出乎德川家康的预料。“土包子”丰臣秀吉竟然在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织田信长的实际继承者,并掌控着日本当时最强大的力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理智的选择了妥协,他向丰臣秀吉投降,成为丰臣秀吉的家臣。但是,野心勃勃的德川家康一直在等待机会,一个可以反败为胜的机会。丰臣秀吉执政后期,狂妄自大,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结果引起明朝反击,日军损失惨重。这导致大名们对丰臣家很不满。而且,丰臣秀吉为了拉拢德川家康,还在战争期间让他负责扫平领地内的后北条氏残党,这使得德川家的损失很小,德川家康也利用这段时间整顿军备,这为他在关原合战中取胜奠定了基础。

庆长三年(1598年)9月18日,丰臣秀吉病逝。德川家康趁势反叛,他率军与继承了丰臣家的石田三成在关原展开决战。经过惨烈的搏杀以后,德川家康赢得了这场关键战争的胜利,将石田三成击败。自此,权力落到了德川家康的手中,他消灭了敌对的诸侯,为德川家称霸全国奠定了基础。

当然,德川家康的称霸道路也非一帆风顺。在冈山·天王寺之战中,德川家康一度陷入生死危机。真田信繁击溃松平忠直带领的一万五千越后兵压进德川家康本阵,导致德川家康军崩溃,德川家康本阵仓皇撤退数里才勉强稳住阵脚。这一战打的德川家康差点切腹自尽,幸亏他在部众的拥护下逃出生天。而德川家由于总兵力占据优势,最终取得胜利,丰臣秀赖和淀殿自尽,丰臣家正式灭亡。此战以后,日本基本上再没有大的战事,德川家也正式称霸了日本。

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征夷大将军,并在这里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德川幕府是日本最强盛也是最后一个武家政治组织,它一共延续了二百六十多年,直到黑船事件以后日本发起倒幕运动,它才退出历史舞台。

而在这二百多年间,德川幕府对于日本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从利处来讲,德川幕府彻底结束了战国时代群雄争霸的混战局面,建立起统一的政权,让日本进入和平时代。

然而,德川幕府为了防止西部大名通过与外国的交流壮大实力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日本在大航海时代落后于时代潮流,限制了日本的发展。而且,德川幕府为巩固幕府统治,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大名、武士只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但他们属于统治阶级,把持着大部分的财富。工商业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他们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他们是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的主要对象;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则是“贱民”,他们没有任何人权。日本的这套制度下,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这些举措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除此以外,德川幕府宣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促使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黑船事件发生以后,日本民众认识到了幕府的压迫性质和落后性质,他们掀起倒幕运动,将德川幕府推翻。1868年,德川幕府彻底垮台,德川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家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丰臣秀吉为什么不能建立幕府,德川家康为什么能够建立幕府?

一、丰臣秀吉没有建立幕府的原因:
1.丰臣秀吉为了避免自身成为众矢之的而采取的措施。丰臣秀吉作为日本最强大的大名控制了天皇,可以挟天皇以令诸侯。若是为了虚名而设立幕府征夷大将军,会激起其他大名的反对。
2.自身出身的局限。建立幕府成为征夷大将军必须要有源氏或者平氏家族的血统。而丰臣秀吉的生父是农民,出身的低微使之不敢建立幕府。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的原因:
1.出身高贵。德川家康是源氏后人,可以建立幕府成为征夷大将军。
2.德川家康自从关原合战后消灭丰臣家族,在诸侯中取得了统治。
丰臣秀吉(天文6年2月6日- 庆长3年8月18日,即1537年3月17日- 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封建领主,继室町幕府之后,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原姓木下,晋中之窗之后将丹羽长秀和柴田胜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将改姓羽柴。农民家庭出身,本是一足轻(下级步兵),晋中之窗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长死后在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
他是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晋中之窗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获赐氏姓丰臣,被称为“太阁”。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后病逝。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的武将、战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英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于大之方(传通院)。晋中之窗原姓松平,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狭间之战晋中之窗后与织田信长结为同盟,本能寺之变后先与羽柴秀吉晋中之窗(即丰臣秀吉)敌对,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晋中之窗小田原之战后被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晋中之窗但得到丰臣政权下外样大名中最大的领地。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之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晋中之窗确定了霸权。自此一步步摧毁了丰臣家势力。晋中之窗庆长19年(1614年)至庆长20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晋中之窗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后,日本进入暂时的和平。晋中之窗元和2年(1616年),在骏府城死去。享年74岁。遗体埋葬在骏府的久能山,晋中之窗一年后被改葬到下野国日光。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丰臣秀吉为什么不能建立幕府?德川家康为什么能够建立幕府?

这话就要看怎麼说了:
1、出身高低(血统)是最经常拿出来说事的东西,比如徵夷大将军必须是清河源氏的後人——但是反过来说,德川家也是杜撰自己出自清河源氏,可知出身原本也不是完全拿来说事的。而且丰臣秀吉当上关白也也是费了老大波折,又是自称天皇落胤又是给摄关家当义子,倘若他真有心当徵夷大将军的话,费同样的力气大概也能搞定源氏出身问题。
2、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是个巧合:足利义昭不愿意收秀吉当义子,而摄关家愿意,而且天皇最後用直接赐姓的终极办法解决了出身问题——倘若足利义昭愿意收他当养子呢?那历史上的桃山政权就会变成一个短命幕府了。而倘若摄关家和天皇不愿意配合呢?那或许桃山政权就会往织田信长向往的道路上走了。
3、如果说有必然的话:天皇公卿体系远离政治实权已经可以用百年做单位了,所以对於这种借壳上市的机会势必比武家长者(虽然已经落魄)要渴望得多,所以愿意配合。而德川家康早早附会了清河源氏,所以可以直接选择徵夷大将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