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为什么攻打明朝,丰臣秀吉入侵明朝怎样失败的

作者:张嵚
首先说明,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前,日本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的胃口,可不止是“侵略明朝”。以他的原话说,“尽量把大明纳入版图之内”只是其中一步,等着朝鲜明朝全被日本吞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9 02:37:22

作者:张嵚

首先说明,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前,日本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的胃口,可不止是“侵略明朝”。以他的原话说,“尽量把大明纳入版图之内”只是其中一步,等着朝鲜明朝全被日本吞了后,他还要坐镇宁波府,然后“尊圣意,占领天苎印度”,也就是要把印度也吞了。

为什么偏偏盯上这几个国家?因为当时日本人的世界观,是“三国世界说”,即世界是由中国日本印度三个大国组成,其他国家都是这三个大国的附属国。所以,征服明朝?那只是丰臣秀吉先定一个小目标,他的终极追求,就是征服世界。

那为何会有如此狂妄念头,如果看看当时日本国情,必须承认,丰臣秀吉的这般狂想,确是有滋生土壤。

首先是丰臣秀吉的个人问题,他虽然结束了日本战国时代,成为日本实际统治者,但其麾下,有实力的诸侯也是极多。而他个人更只是个农民出身,放在讲门第的日本,这身份简直上不了台面。

所以自从掌握大权后,丰臣秀吉就一直玩命包装自己,大肆渲染日本是神国,自己是太阳化身,所以“日光所及,无不照”,凡是太阳照到的地方,就必须是“大日本”的地盘。既然说到了就要做到,当然要厉兵秣马,朝着“日不落帝国梦”撒腿狂奔。

这疯狂念头,也不止是丰臣秀吉一个人的痴想,更是当时刚结束战乱的日本,举国的狂想。别看日本战国时代结束了,可日本这么大的地方,好处实在不够分,当然要瞪圆了眼睛去抢。

所以丰臣秀吉这“日不落”口号一喊出来,日本国内的诸侯军将们,各个都狂热响应,加藤清正当场就狂呼,至少要给他明朝二十个县做领地,龟井兹矩倒“实诚”,表示到时候自己不要别的地方,就看中中国浙江台州府了……

也就是说,仗还没有打,这帮军将们就开始流着口水分中国的地盘了。

但对照日本此时的国家实力,也必须承认:他们生出这狂妄念头,也是有本钱的。

首先一个出名的本钱,就是日本此时突飞猛进的火器制造技术。自从葡萄牙火绳枪传入后,日本火枪的技术水准就青出于蓝。到了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前,日本已经造出了长145厘米发射12钱重弹丸的重型火枪,以及长185厘米发射6钱弹丸的常规火枪。

明军出征朝鲜前也做过测试:日本火枪可以在八十步外的距离上,一枪击穿双层湿毯被子,五十步的射程里更可击穿四层。如此杀伤力,堪称当时世界顶级。

而且,这般强悍的火枪,在当时的日本,已经成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日军不但有成建制的火枪部队,而且有成熟的三叠阵射击战术。以明朝军工强人赵士祯的形容说,日本火枪兵不但战术十分先进,而且执行力异常坚决,作战时“飙弛电击而前,从容振旅而退”,战术素质相当高,堪称无比凶悍的对手。

与这火枪作战能力一样凶悍的,还有当时日本蒸蒸日上的造船业。在之前持续上百年的倭寇之乱里,那些勾结倭寇的中国沿海士绅豪族们,非常“大方”的把明朝造船技术出卖给日本。充分吸取明朝福船广船技术优势的日本战船,实力也陡然升级。

这些日本“山寨中国船”,既拥有明朝战船的强大航运能力,更在船体上修筑楼阁式堡垒,发射汹涌火力,因此也被称为“安宅船”。拥有这种战船的日本海军,俨然已是东亚海洋猛兽。

更必须承认的是,想法狂妄的丰臣秀吉,做事却相当接地气,为了这场征服世界的战争,他自掌握日本大权起,就做着精心准备。著名的“太阁检地”运动,丰臣秀吉以强力手段掌控国家土地,铁腕的货币改革,让日本丰厚的白银储量,变成了源源不断的财富。甚至在十六世纪东亚海洋上,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丰臣秀吉,也把日本变成东亚贸易的重要一环,日本官方操控的海外贸易红红火火,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在战争爆发以前,丰臣秀吉其实已经积攒了雄厚的战争储备。比如他们的海军,就已有了七百艘战舰的规模,外加两千多条辅助预备战船,另有十五万人规模的一线陆军,十三万人之多的预备队。“征服世界”计划的第一步,即侵略朝鲜的战争,作战计划也十分明确: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

如此精细到家的准备,自然叫丰臣秀吉上下信心爆棚,所以也有了他那几句当时燃爆日本全国,却叫后人哭笑不得的呼号:“日光照射到的地方,都是我的统辖”,“以我军之战力,对付明君(明朝),那是大水崩沙,利刀破竹”。

但是自以为思虑充分准备精细的他,却并没有意识到,他即将要招惹的大明朝,是个怎样的对手。激怒看似“沉睡”的明王朝,会是怎样的后果。他心气极高,准备极精细,但是眼光,却堪称无知。接下来那场持续七年,实际与明朝作战不过两年的战斗里,精心准备的日军,面对只动用了部分战力的明军,那如同“大水崩沙,利刀破竹”般的溃败,还有凶残日本舰队埋尸露梁海的结局,说到底,都是无知惹的祸。

但是,如果细看前后历史,细看唐代的白江口烽火,或细看甲午战云,二战的炮火连天,就知道这样的野心与精心准备,乃至这样“无知”的眼光,放在日本历史上,却是经常出现的套路。以和平的名义,这样的“套路”,才永远值得警惕。

都说日本人只服强者,为何丰臣秀吉竟敢去攻打大明?

日本这个国家大家都知道吧,在当代也一直在国际上活跃,仗着他背后的老大哥美国可谓是嚣张至极啊。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通俗的讲就是谁的拳头硬就服谁,这似乎是他们的传统在很久以前就是这个样子。在古代我国唐朝的时候,他们就有使者拜访,因为当时我们国力强盛威震四方,而如今他们却又去崇拜西方,他们的性子可以的清清楚楚,但是在明朝时期这个日本出现了一个将领丰臣秀吉,他竟然去攻打大明朝,这让人费解,什么原因导致他去这样做呢?咱们来分析一下。

一、明朝的禁海政策。

明朝曾经实施禁海政策,这个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双方不了解对方的实力,日本对明朝根本就不了解,而明朝对日本也不了解,所以丰臣秀吉根本不会了解到自己的实力跟明朝的差距,这也是导致丰臣秀吉对明朝开战的一个原因。这也可以总结为丰臣秀吉的愚昧无知,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不认为明朝是一个强者,认为自己可以与之对抗。

二、盲目的自信。

丰臣秀吉是当时日本的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在日本可以算是最厉害的了。他当时也对朝鲜进行了进攻,并且打的也非常不错,这也就导致他认为那方的国家都不是特别强。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朝鲜和明朝的差距是那么的大,他的信心完全是在打日本国内和朝鲜积累的,所以他也就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有实力去进攻明朝,在他之前明朝也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情,就是日本一些流浪武士在明朝兴风作浪,这也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实力完全够打下一片领地。 

三、需要扩张领土。

当时日本刚刚完成了统一,对各方将领的封地问题出现了矛盾。因为日本国非常的小,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对每个人都分到属于他们的土地,所以也就激发了他们下对外扩张的野心,所以他们就战略指向了与他们相近的明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后来的战役中他尝到了大败的滋味。


丰臣秀吉敢于侵略明朝,到底是出于无知,还是具备客观物质基础?

应该是两者都有吧。相对于中原,日本列岛似乎的确不值一哂,然而事实当真如此么?不,古代的日本在世界范围内也算得上是个相当强大的国家。丰臣秀吉之所以胆敢进攻明朝,甚至梦想“坐镇宁波府,君临印度”,也是有一定实力基础的。

日本列岛面积的确不算太大,尤其在近代以前,如今的北海道并不在当时日本的实际管理范围之内。不过随着日本战国时代的结束,15世纪中后期,日本人口膨胀到了1400万以上,相当于中亚强国帖木儿帝国的一半,大约是明朝的四分之一。虽然不能与明朝等相比,可纵观当时全世界,像明朝、帖木儿帝国这样的国度屈指可数,日本在当时,有充足的理由成为“大国”。

农耕文明与冷兵器时代,充足的人口就意味着粮食生产与足够的兵源,这也极大刺激了日本的经济与军力发展。虽然今天说到日本都会带上一句“资源匮乏”,然而古代的日本被称作“金银岛”。美洲大陆发现之前,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与白银的产地,甚至中原王朝也会从日本购入大量的铜矿用以铸币。

很多人嘲讽日本的“战国时代”其实就是村长打架,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尤其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当时日本所拥有的军队超过40万,而且大多都是经历多年征战的人。更何况,日本人向来崇尚武力,战斗力还是相当惊人的。

日本战国时代结束以后,其内部庞大的武士阶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日本将目光投向了大陆地区。

在动手之前,日本也是做出了各种了解,不过很显然日本人的脑洞实在是太大了。在日本人当时的世界观中,朝鲜王朝大小大概是日本的一半,日本人也知道明朝是个很大的国度,却没想到明朝会那么大。明朝时代,日本地图中的明朝疆域其实也没有与日本列岛有那么可怕的悬殊对比——不知道日本是自欺欺人还是真的夜郎自大。

进攻李朝以后,日本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入了汉阳。毕竟被明朝宠坏了的李朝多年不闻兵戎之声,早就已经不堪一击。后来虽然明朝支援朝鲜击退了日本,但客观来说万历朝鲜战争僵持许久,而且几乎耗尽了明朝国力,当时的日本也的确不是省油的灯。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