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听不少人吐槽过,说在日本交友难,还有的说,在日本十来年了,一个好朋友没交到。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你会想要跟你单位的领导交朋友吗?
或者说,你会想要跟你的上司交朋友吗?
阿城听不少人吐槽过,说在日本交友难,还有的说,在日本十来年了,一个好朋友没交到。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你会想要跟你单位的领导交朋友吗?
或者说,你会想要跟你的上司交朋友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
除非,你的领导或者上司,释放出愿意跟你交朋友的信号,那才有戏。
理解了这个,就能理解日本的人际关系了。
日本人之间,大多数,用咱们文明古国的视角看,都有些虚伪。
明明心里不是这么想的,表面文章做的那叫一个好。
很多岗位上都在努力的敷衍就不用说了。陌生人之间的相互点后头哈腰更不用说,就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之间,也充满着虚情假意的客套。
这种客套的本质,就是相互视对方为领导,为上司。
为什么要搞成这样?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周全是海,古代路上俩人相遇,一言不合拔刀相助插对方两肋丢进海里这事儿就结束了,翻篇儿了。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人和人之间逐渐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客套,陌生人见面,哎哟,这不是领导您吗?赶紧的,您坐,您需我干点啥尽管言语,阿里嘎道搞砸一马撕。
每个人跟别人客套,本质是为了不让别人插自己两刀,日本的这种贪生怕死的危机控制行事方式,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这种虚头八脑的社会氛围。
有人也许会不服气,说这都现代社会了,日本都被米国改造了,怎么这些玩意没改造掉呢?
混过故土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其实都知道,在故土的体制内,这种视别人为上级的尊卑感,也是非常明显的,职位越往上,陌生的俩领导之间越谦卑恭敬,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万一暴露出傲慢与自大,被穿了小鞋那可就不划算了。
阿城有一个朋友的朋友,管着几百人的一个国企,有一次问我,跟另一个级别比自己低两级,但实际后面能量比自己强的后辈相处,应该怎么把握?
阿城的回答是:你参考日本的领导就行。
日本的领导咋处理?
级别如果高,那就有个高的样子,对级别低的下级,不说敬语。
但是,这个下级如果后面实力强,那你还要做到表面的客气和谦逊,要下级感受到你虽然级别高,但你在托着他的感觉。总之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尺度,互相一交手,互相就有了斤两。这位朋友莞尔。
一般来说,说在日本很难交到朋友的,大多数都是没有接受过故土的国企和事业单位洗礼的,留学或者技能签或者技术类工种到日本,不适应日本的这种尊卑礼仪感,很正常。
人和人之间有边界感,是高阶社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