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向香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2日,日军向驻守香港的英军发出通牒,要求投降,遭到后者的拒绝。18日,日军在北角、不莱玛、水牛湾实现了登陆,英军凶多吉少。
即便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向香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2日,日军向驻守香港的英军发出通牒,要求投降,遭到后者的拒绝。18日,日军在北角、不莱玛、水牛湾实现了登陆,英军凶多吉少。
即便如此,面对日军的通牒,英军企图反攻,可惜还是以失败告终。25日,随着日军炮兵火力覆盖仓库山峡、湾仔山峡、歌赋山、扯旗山、西高山等,英军被迫投降。26日,香港彻底沦陷。
香港沦陷后,时人认为澳门将是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历史告诉我们,日军没有入侵澳门。不应该啊,我们知道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半个亚洲,中国东部沿海几乎都沦入日军之手。为何日军偏偏放过了澳门?
事实上,葡萄牙殖民者也很紧张,他们也担心日军入侵澳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说的是葡萄牙政府就让巴西方面给日本发出了一个照会,声称:如果日本人以武力的方式入侵澳门,那么巴西就会把所有的日侨都强制遣送回国。
上面这个说法靠谱吗?有一点是事实,葡萄牙不仅占领了澳门,而且也占领了巴西,日本在巴西也确实有300万侨民(其实可能只有20万)。但笔者提出三个疑点:
第一、1942年日军占领东帝汶,要知道当时的东帝汶是葡萄牙殖民地;第二、二战期间日本国内劳动力匮乏严重,妇女小孩都被迫参加劳动,如果在巴西的侨民能回国,日本政府求之不得;第三、日本占领香港直到1945年无条件投降时,而巴西则于1942年8月加入同盟国,都是敌人了,还要给面子?
因此,日本因巴西的照会而放弃占领澳门,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日军不占领澳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关键原因是占领澳门的战略意义不大,而且澳门海岸由珠江口的泥沙冲击而成,这意味着这里没有深水良港,日军的大型军舰根本无法停泊。
其次,1940年9月中旬左右,葡萄牙与日本签订了《日葡澳门协定》,葡萄牙宣布澳门中立,并表示“澳门远离重庆政府,与日本和新中国政府(汪伪)共维邦睦”。日本方面则回应,“日军维持澳门现状。”表面上日军没有入侵澳门,暗地里日军的特务机构却在澳门大行其道,先后在澳门创办报考,鼓吹“大东亚共荣圈”。
二战中日本唯独没有入侵澳门的原因是:澳门当时的统治者葡萄牙通过巴西与日本进行博弈,“如果执意要入侵澳门,巴西将遣返日本在巴西的300万侨胞”。
历史要从16 世纪说起。16世纪,葡萄牙,是海上把霸权国家,他们当探索新大陆当大佬到达美洲的时候占领了巴西,并将巴西纳为自己的殖民地。为了发展生产,而葡萄牙本国人少,便邀请我国,当时的朝代是清朝,一起开发南美进行经济建设。而在我国,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都习惯于安土重迁,不愿移民到巴西这块陌生的土地。于是便邀请日本,日本欣然前往,派遣侨民到达巴西。累积到二战时期,已达到300多万。
而19世纪80年代,近代中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葡萄牙趁火打劫将澳门化为自己的殖民范围进行殖民统治,成为澳门的实际控制人。1937年,日本挑起中日战争,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日本也提出过疯狂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徐州会战、,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日本步步紧逼。1942年,日本空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珍珠岛挑起太平洋战争,可谓对于中国和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洗劫。
日本也曾想入侵澳门,葡萄牙不愿看到被入侵的局面,便知会巴西和日本进行博弈和协商:“如果执意要入侵澳门,巴西将遣返日本在巴西的300万侨胞”。日本侵略者考虑到入侵澳门的后果和影响,再三权衡,最终放弃了入侵澳门的计划。
在近代和现代,日本曾经两次入侵我国。
第一次是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
甲午战争,大清完败。
抗日战争,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横行霸道14年之久,虽然最后被赶了出去,但实事求是地说不是中国一己之力。
抗日战争中,参加对日作战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苏联、美国、英国、英属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流亡政府、自由法国(流亡政府)、朝鲜流亡政府、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
日本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面积只有中国的30分之一。
因此很多人对日本非常不屑。
但是就这么一个蕞尔小国,确确实实打败了我们泱泱大国。如果不是日本利令智昏,偷袭珍珠港,唤醒了美国这个巨人,它不会灭亡那么快;中国的抗日战争即使最后胜利,也会打得更加艰苦,战争时间也会持续更久。
战争打响之后,由寺内寿一指挥的日本南方军40余万人,分兵数路进攻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
12月8日,侵入泰国。
9日入侵马来亚。
10日在菲律宾登陆并进攻关岛。
19日占领香港,23日威克岛被攻克。
1942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军司令帕西瓦尔签订投降书,新加坡失守。
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岛的荷军投降。
1942年5月6日,美菲联军7万余人在巴丹投降,菲律宾沦陷。
1942年5月8日,缅北重镇密支那失守,中国远征军、英印军全面撤退,缅甸落入日军之手。
日本在征服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之后,控制了这个地域的1.5亿人口和386万平方公里土地。
连同以前侵占的地区,包括朝鲜、中国沦陷区和印支地区(泰国作为日本的盟友,没被侵略),总面积达700多万平方公里,是其领土的20多倍。人口约5亿,形成了一个北起阿留申群岛,南临澳大利亚,西迄印度洋的庞大殖民帝国,基本上实现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计划。
如果从纯军事角度讲,日军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完美无缺,是教科书式的经典军事行动。
作为一个岛国,它竟然在作战高峰时期,侵略的国家和地区数量高达20多个,(分别是中国大陆、蒙古、香港、澳门、菲律宾、马来亚(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印度支那(现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包括文莱、东帝汶、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缅甸等国,二战前已经吞并了朝鲜半岛和台湾。)其战斗力,也令人闻之色变。
但是看过上述数据后,你会发现,日本在二战中把亚洲领土几乎占遍了,中国的澳门日本却没有染指,得以幸免。
对此,网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说葡萄牙在二战中是中立国。
无论葡萄牙也好,西班牙也罢,并没有参加二战。
根据国际法,葡萄牙的租借地不容侵占,违者形同宣战。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就太高估日本侵略者的节操了。
日本的主战派也好,主和派也好;军事家也好,政治家也好;没有一个是遵守国际法的。他们都主张侵略;只是战略方针的分歧,大方向是一致的。
按照国际法,中国和亚洲各国的领土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香港是英国的租借地,日军不是照样入侵?
如果说中立国不能入侵的话,德国法西斯就不会入侵比利时和挪威。
荷兰曾经是德皇的亲戚和救命恩人,德军照样入侵。
由此可见,法西斯是不讲国际法的。
如果他们讲法律,就只能在家里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哪也别去。
跟侵略者谈国际法,等于跟西门庆谈道德,跟李逵讲法制。
还有人说“日本没有必要和葡萄牙宣战,因为葡萄牙跟日本八竿子打不着,没有招惹日本,跟日本没有现实矛盾。”
这话说得更离谱,好像被日本入侵的国家,都是因为招惹了它。
中国在甲午战争被其打败,割地赔款;之后中国招惹日本了吗?
越南、老挝、柬埔寨跟日本有 历史 矛盾还是有现实矛盾,招惹日本了没有?
所以说日本没有占领澳门,并非是因为日本人守规矩;也不是因为葡萄牙没有招惹它。
再说,葡萄牙在亚洲除了有澳门这块殖民地,在东帝汶也有,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也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但是在1942年,日军却占领了东帝汶,还在那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要想知道日本为什么没有占领澳门,先要了解亚洲那些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会被日本占领。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匮乏,石油、橡胶、煤炭、铁矿石和稀有金属等自然资源都非常短缺。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从传统的农业国家迅速转变成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工业的崛起,使其对资源的需求达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联合国没有成立之前,没有国际秩序,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
二战之前,各国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不侵略别人,就被别人侵略。
因此日本就将侵略扩张定为自己的基本国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开疆扩土、攫取资源。
日本入侵中国,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入侵东南亚各国?
主要是因为美国中断了跟日本的贸易。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前,日本90%的废钢铁,90%的石油与石油产品,90%的铜和45%的铅,以及扩大军事工业所必需的70%的机床都来自一个国家,那就是美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贪得无厌面目暴露无遗。
美英两国认清了日本的侵略本质,对日本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
1940年7月26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对日本实行“道义禁运”、“出口许可证”、“经济禁运”等措施。
在日本进驻印度支那后,美国政府又宣布对日本实行废钢铁出口许可证制度。
与此同时,英国重新开放了滇缅公路,开始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援助。
1941年7月28日,美、英冻结了日本在美、英的资本,
1941年8月1日,美国使出最狠一招,宣布对日实行石油禁运。
9月美英两国停止了对日本的所有贸易。
美英的做法,等于紧紧扼住了日本的脖子;如果它无动于衷,等待它的只有两个结果:
一是像美国要求的那样,从其占领的中国领土全部撤军;二是继续在中国的侵略战争,等着被中国军队打败。
在没有战争资源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战斗力再差也能将日本打败;因为美国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的援助。
1939年2月和1940年3月,胡适和陈光甫分别同美方积极交涉,为中国争取到了两笔总额为4500万美元的贷款。
这笔贷款以出售桐油与锡矿作抵押,史称桐油贷款”和“滇锡款”。美国政府随后又给中国信用借款一亿元,其中包括5000万美元金属借款和5000万美元平准基金借款。
1942年,美方向中国政府贷款5亿美元,仅仅从40年9月到42年3月,美国给中国提供的借款总计为6.7亿美元。
如此下去,日本被赶出中国为期不远。
日本法西斯自然不会甘心失败,要孤注一掷,跟美英开战,以从东印度获取资源。
获取资源为什么要跟美英开战,因为东印度群岛有着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资源。
日本要占领东南亚,美英肯定会出兵;而且当时菲律宾就是美国殖民地;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两国在那里都有驻军。
所以日本要先下手为强,打残美国海军;所以日本就偷袭了珍珠港。
日本在二战中占领的国家和地区,都是跟日本的战略密切相关的。
要么是资源丰富的地区,要么是战略地位非常需要,属于日本海上运输线上附近的岛屿。即美英可以作为军事基地的岛屿。
日本占领香港,是因为香港是重要海港,是连接日占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桥梁,也是日本向侵华日军提供军事物资的中转站,还是日本海军停靠的港口;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与香港只有60公里之隔的澳门之所以没有被日本占领,主要原因有两个。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虽然没有占领澳门,但是澳葡当局屈服于日军淫威,对日本人采取了合作态度。
比如日本人在澳门柯高街修了一幢楼,日本特务机关就在此办公。
日伪特务在澳门也肆无忌惮追杀香港、澳门的抗日人士。
比如在1942年11月,澳门教育会长、爱国人士梁彦明被日本特务杀害。
1942年12月,港澳支部主任林卓夫被日伪刺杀等。
葡澳还充当日本人的宣传工具,对抗战言论严厉打击,并断绝和内地的新闻联系,在澳门大肆吹捧日军,《西南日报》、《民报》等都是日伪控制的舆论工具。
总而言之,日本当时的处境,没有必要去占领。如果它觉得有必要,即使澳门当局再配合,它也会占领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750条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葡萄牙是中立国。
当时无论葡萄牙也好,西班牙也罢,并没有参加二战。
根据国际法,葡萄牙的租借地不容侵占,违者形同宣战。
日本没有必要和葡萄牙宣战,因为双方本来就八竿子打不着,并没有 历史 和现实的任何矛盾。
在日本试图涉足的太平洋、东南亚、东亚,葡萄牙除了小小的澳门以外并没有什么势力。
在日本看来,没有必要和葡萄牙翻脸。
第二,葡萄牙亲法西斯。
虽然和西班牙一样没有公开表示,但葡萄牙政府和纳粹德国关系亲密。
在二战爆发之前,葡萄牙就曾联手德国、意大利,一起对付西班牙的共产党政权,进行了战争。
二战期间,葡萄牙和纳粹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立国。
比如葡萄牙盛产钨矿,而命名钨矿就是战争工业的骨骼,葡萄牙仍然大量出口给德国。
一直到战争后期,德国节节败退,败局已定,葡萄牙迫于英美方面压力才停止出口。
葡萄牙同意大利关系也不错。
而日本是轴心国一员,同葡萄牙当然也没必要翻脸。
第三,日本完全可以操纵澳门为自己服务。
大家看看何鸿燊的回忆录,就知道抗战爆发以后,澳门根本就是日本人的天下。
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攻入香港,虽没有占领澳门,却实现了实际上的控制。
日本在澳门驻扎特务机构,可以肆无忌惮的逮捕抗日分子。
日本对于澳门的船只,可以随便征用,甚至用军舰武力押走。
日军对澳门政府多次恐吓,以他们占领葡萄牙殖民地东帝汶作为先例,宣称不配合就随时占领澳门。
为此,澳门政府从1942年开始,几乎事事遵从日军的命令。
澳门政府被迫征召了本地年轻人和大量澳门境内难民,组成劳工为日军服务。这些人被日军强行押解到海南岛等地,死亡很多。
日本在澳门公开开办所谓军用物资收购中心,半买半抢的通过葡萄牙中立国收购各种紧俏的物资,出售日本的商品。由于运输的船只都是葡萄牙的国旗,盟国不会进行攻击。当年何鸿燊就是在这种地方工作,还当做运输船只的押运员。
同时,也通过中国奸商进行各种非法金融活动,比如收购白银,将假法币送到国军控制区。
说来说去,澳门殖民地政府几乎成为日本的傀儡,还有什么必要彻底占领呢?
而且,保留澳门这样一个所谓的中立地区作为中间人,对战争中的日本也是有好处的。
只有有人说葡萄牙说,你要是占领澳门,我就把巴西的日本侨民全部抓起来,这是无稽之谈。
实际上,巴西早就从葡萄牙控制下独立,还在1889年建立了共和国。
巴西独裁者热图利奥·瓦加斯,同葡萄牙没有什么联系,不存在为葡萄牙去搞日本侨民。
葡萄牙政府对纳粹主义颇用认同感
与柏林暗通款曲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一时风光无限
明里没有举兵犯澳门
私下情冶部门入驻其中
借机捞取大量情报
故,日军没有明目张胆地占领澳门
#凌远长著#
先说结论,这是因为南美洲国家巴西的不允许 。在1941年,日本轰炸珍珠港,中国和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1941年的年底,日寇的第38师团侵占香港,而此时,日军距离澳门不过是咫尺之遥,澳门此时根本守不住,更没有军队。原本可以一步跨越的日军却停止了脚步。就是因为葡萄牙和巴西阻止了日本前进的脚步。
众所周知澳门当时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葡萄牙在二战时期保持中立, 二战时期,葡萄牙保持中立,并向各交战国进行战略物资的买卖。赚点差价,还有就是交战国之间的联系,有关人员的交换也需要字阿中立国进行,所以交战双方对此也睁一眼闭一眼 。但这也不足以让贪婪的日本人停下侵略的脚步。实际上真正阻止日本入侵的却是八竿子都打不到的南美洲的巴西。
巴西曾经是葡萄牙殖民地,虽然巴西在1822年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1825年,葡萄牙正式承认巴西独立。虽然如此,葡萄牙在巴西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巴葡两国政府经济,政治关系十分紧密。巴西官僚阶层和精英阶层基本上都是葡萄牙后裔。而日本却和巴西的关系十分紧密,巴西是个地大人稀的国家,十九世纪时,巴西刚刚立国的时候,向满清提出求助,让中国移民巴西,但满清没有同意,没有同而这时的日本却借机向巴西移民, 至二战时期,移民人数已达三百多万。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葡萄牙以此警告日本,你敢侵略澳门,我会施压巴西政府将你在巴西的侨民全部遣返,但就澳门而言,占领与否都对日本的都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而以此与葡萄牙和巴西闹僵得不偿失,所以日本就放弃了对澳门的入侵。
可是距离香港仅有一海之隔的澳门,却被日本人轻轻的放过了,这是为什么呢?是日本人记性不好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澳门不值一打。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却要先弄明白日本人为什么打仗。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迅速的工业化,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列强之一。实现工业化之后,对于各种各样的资源的需求量暴增,可是偏偏日本是个岛国还是一个特别贫瘠的岛国,要啥没啥。
面对嗷嗷待哺的国内工业,日本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大贸易,第二就是对外掠夺。和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成为了日本首选的对象。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土,庞大的人口,海量的资源,搞定中国能够获得巨大的市场以及梦寐以求的资源。所以日本人从一开始就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
眼看着日本人在中国势力的逐渐壮大,美国人坐不住了。日本人侵犯了美国人在华的既得利益。同时美国政府中的一些人也看清了日本人的嘴脸,觉得应该帮助当时的国民政府,制约日本。于是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各种各样的制裁。其中最狠的一招就是石油禁运。
要知道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没有石油整个工业体系将无法运转,更别谈打仗了。而日本恰恰就是一个没有石油的国家,他们的石油严重依赖进口,而美国出口的石油及石油制品占日本市场的90%以上。
也就是说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日本就面临无油可用的局面,没有了石油,日本在中国的数10万大军将举步维艰,强大的联合舰队只能在海上随波逐流,要想乘风破浪,几乎不可能。
美国人的举动可以说是打中了日本这条毒蛇的7寸,在美国人看来,日本人除了全盘接受美国人提出撤出中国大陆的条件之外,别无选择!可是美国人低估了日本人的二杆子精神。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的一系列军国主义冒险都取得了成功,这让日本人信心大增,他们以为美国也只是一只纸老虎,不惜与美国翻脸。只可惜美国非但是一只真虎,还是一只有两颗核蛋蛋的猛虎。
只是此时此刻被眼前胜利冲昏头脑的日本人早已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们决定南进和美英等西方国家撕破脸。为了赢得在东南亚行动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了珍珠港。偷袭珍珠港的目的就是为了瘫痪美军,为日本海军赢得1~2年海上无敌的时间。
有了海上的优势之后,就切断了美英等国前来东南亚支援的海上通道,这就给了日本人两年割韭菜的时间,日本人确实席卷了东南亚,夺得了日本人梦寐以求的石油资源。
可见日本人搞侵略归根到底的目标还是资源。而澳门恰恰就没有资源。同样没有资源,香港和澳门又不一样,香港是一个良港,通过香港能够沟通祖国大陆和台湾,同时也能够为日军提供一个转运物资的中转站。
所以日本人二话不说就站在香港,但是对于近在咫尺的澳门,日本人却没有动手。一个没有资源又没有什么战略价值的,澳门对于日本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而且凭借日本人强大的武力,澳门虽然没有被日军占领,但是和受到日本直接控制区别不大。
慑于强大的日军,控制澳门的葡萄牙人早就对日本人跪了,给日本人在澳门的进出大开绿灯。日本臭名昭著的特高科就在澳门办公,在澳门,日本人想抓谁就抓谁,完全不必顾及葡萄牙人的脸色。澳门政府还组织了一部分青年人作为劳工为日军服务。
这样的一个澳门对于日本人来说,有没有实行军事占领,有区别吗?
二战时期,澳门未被日军侵占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至于什么原因呢?这个说法就比较多了。
有人认为,那是因为葡萄牙的存在。葡萄牙是中立国,而且比较亲纳粹,而澳门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日军放了一马。这就说不过去,同样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东帝汶不还是于1942年9月2日被占领了。
也有人认为,澳门没有战略价值,在地理位置上无足轻重,日军占领徒增军费消耗。
当然,通用的解释是,日本之所以没对澳门下手,主要是因为巴西的一个照会。
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刘成禺在其《世载堂杂忆》载:
上述观点大家都能看懂,我们不做解释。刘成禺是晚清以至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亲身经历了许多 历史 大事,他的著述是可以采信的。
这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有关的照会原始档案缺失严重,其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不过,有日本学者指出了其中的漏洞:
一是据巴西移民当局的统计,当时在巴西的日侨只有20余万,远没有300万那么多;
二是巴西在1822年已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而独立,再发一个照会也不符合巴西的利益。
以上漏洞的确存在,所以我们对照会说持保留态度。不过,我们从另一种角度分析,或许会得出答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澳葡当局的本能反应就是寻找生存空间,继续维持葡萄牙在澳门的统治。所以,标榜中立便成了最好的选择。一方面,不得罪日本军方,对亲华行为采取容忍态度;另一方面,对中国方面给予医疗救助等必要的帮助。
广州沦陷之后,澳门形势岌岌可危。当时,日军飞机有意低飞掠过澳门上空,以示威胁。澳葡当局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日本的威胁和拉拢下,澳葡当局逐步倒向了妥协附日以求自保这一边。
在此期间,日本设立驻澳门领事馆、特务机关,并实行新闻管制。有资料显示,日本这么做就是迫使澳葡当局与汪伪政权合作,而远离重庆政府。
从上可以看出,在日本的打压和拉拢下,澳葡当局逐步走向了妥协附日的“中立”道路,日军最终没有实行军事占领。
值得一说的是,日本虽然没有对澳门军事占领,但对其进行了经济封锁,还有意将其打造成重要的军事情报基地。
事实上,战争时期的澳门,南北人员来往,各类信息交织,成为重庆与日伪传递讯息与沟通的管道,俨然是亚洲的卡萨布兰卡。
我记得曾经有一种说法,直指当时的日本政府和葡萄牙政府曾经达成秘密协议。
二战之前,日本在南美洲,特别是巴西有大量的移民。而巴西的宗主国就是葡萄牙。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香港后,也曾威胁要占领澳门。但却被葡萄牙政府的警告所喝退。当时葡萄牙政府就告诉日本人,一旦澳门被日本占领, 葡萄牙将立即驱逐所有在南美地区葡属殖民地内的日本人。而当时的南美是日本仅存的十分重要的原材料来源地。一旦失去那里日本移民的帮助,日本发动战争的资源将很快会枯竭。
于是在强龙斗不过地头蛇的情况下,日本与葡萄牙政府达成秘密协议:日本不威胁占领澳门,而葡萄牙政府确保澳门不进行反日行动,同时确保日本可以从南美继续获得战争物资。
什么叫不敢侵略澳门?日本军队虽然没有踏入澳门,但是日本的情报系统公然进入澳门,并且得到葡萄牙政府的默认。
首先,葡萄牙政府独裁统治,意识形态上和日本德国雷同。
其次,日本需要葡萄牙作为中立方,就相当于德国利用瑞士一个道理。
葡萄牙政府当时和德国关系良好,而且澳门战略地位对于日本来说无足轻重。
澳门对日本没啥价值。
咱可以拿香港来对比一下,二战那会儿,日本是侵占了香港。那会儿香港是英属殖民地,而日本南进战略下,针对的主要就是英美,日本要的就是把英国肃清掉。而且香港本身,也是英国在这一片的一个重要据点。
那你再看澳门,那会儿葡萄牙和纳粹走的非常近,当年伊比利亚半岛那两位,都属于是半个轴心国成员,和日本的关系差不多就是半个盟友的关系了。再加上葡萄牙保持中立,日本没打他。而且,那地当时居然还有个日本领事馆,但是那地方基本没日本人,他这个领事馆是作为情报站用的。
澳门本身比较小,115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个面积非常小的。深圳宝安区的西乡街道,面积是55平方公里,澳门差不多就是两个西乡那么大了。人口也少,现在澳门70万人,西乡街道95万人。香港面积多大,总面积2700万平方公里,750万人口。
这么一对比,天差地别了。价值不高,关系暧昧,没事占领他干嘛呢。
不到时候,一口一口吃,到时再吃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