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
这是来自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在古代君王不乏多情种,商纣王宠爱妲己,建筑露台,制造炮烙之刑以博爱妃一笑;春秋时期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
这是来自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在古代君王不乏多情种,商纣王宠爱妲己,建筑露台,制造炮烙之刑以博爱妃一笑;春秋时期周幽王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也只为博得欢心,但最终的都被称为红颜祸水,然而错的不在于其倾国倾城的美貌,而在于君王的荒淫无道、享乐安逸。
图1
杨贵妃作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素有闭月羞花的美称,最终也是难逃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宿命,而对于其死亡的版本也是众说纷纭,其间民间有一个传说就是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秘密逃到了日本,山口百惠就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人。
杨贵妃与唐玄宗公元734年,此时的杨玉环在参加一场婚礼,在婚礼现场被寿王李瑁相中,于是恳请其母亲武惠妃向唐玄宗成其好事,至此其成为寿王妃,本来两人婚后生活也算是幸福美满。
然而随着武惠妃的去世,打破了这个平静。唐玄宗对于武惠妃的故去郁郁寡欢,因为后宫中当时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突然的故去,让唐玄宗一下子心里空闹闹的。
图2
有人为了逢迎皇帝,竟然推荐了杨玉环,当时杨玉环可是唐玄宗儿子寿王的妃子。即使是皇帝也不能明目张胆地罔顾人伦,为此唐玄宗也是没少花心思,先是以祈福为由,硬是突然让杨玉环出了家,随后为了稳住儿子寿王,之后便给其寻了一门亲事。
一切办妥后,便名正言顺地把杨玉环召入了后宫,不久册封为杨贵妃。不得不说唐玄宗这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上演得确实精彩,大家也心照不宣,就是不知道他和寿王见面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尴尬。
当然唐玄宗对杨贵妃也确实极为宠爱,两人爱情故事也是不断。据说当时岭南有人上贡了一只白色鹦鹉,杨贵妃很是喜欢,唐玄宗也是爱屋及乌,后来被老鹰啄死了,还给其设立了鹦鹉冢,葬于御苑中。
图3
还有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其就从修建了一条栈道专门用来运输从南方摘取的荔枝,就是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程度。
随着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杨贵妃有时候也会有点恃宠而娇,两人也发生过矛盾。唐玄宗在把杨贵妃召入宫之前,宦官高力士深知唐玄宗所好,为缓解唐玄宗因武惠妃逝去的悲伤,于是举办了一场大型选美。
一个叫江采萍的女子被选入了宫中,唐玄宗也是一见倾心,因为其喜欢梅花,便封为梅妃,后来杨贵妃入宫后,渐渐就把梅妃丢在了一边。
图4
偶然唐玄宗有一次召见梅妃,杨贵妃得知后,醋意大发,对两人来语言来了番人身攻击。这么一来唐玄宗面子兜不住,于是一怒之下将其遣送回了娘家。但是走后不久又甚是想念,便又派人将其接回。
安史之乱,杨贵妃下落成谜另一方面随着杨贵妃的受宠,其外戚杨氏一族也得到了重用,其中以杨国忠为首,搞得朝廷乌烟瘴气,再加上唐玄宗本身好战,经常对外发动战争,边境战乱不断,国力日渐衰落,唐朝已是元气大伤。
此时安禄山和史思明实力日趋强大,于是在公元755年,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政变,史称安史之乱。
图5
此时朝廷已无力抵抗,唐玄宗携杨贵妃等逃往蜀中之地,途经马嵬坡,众将士逼迫唐玄宗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
而关于杨贵妃的下落成了未解之谜,众说纷纭。但根据史料《旧唐书》、《新唐书》记载,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坡,至于民间相传的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逃往日本,具体有这么证据呢?
杨贵妃秘密逃往日本的传说当时唐朝有一个日本的遣唐使,名叫阿倍仲麻吕,其当时在唐朝为官,据传其也随杨贵妃一干人等逃亡至在马嵬坡,之后秘密带着杨贵妃东渡到逃亡至日本。
图6
这段传说在20世纪曾被历史学者俞伯平提出可能,而且在日本有一个叫“久津”的村子还被称为“杨贵妃之乡”,同时考古学家在日本发现了大量杨贵妃的塑像,甚至还有杨贵妃的墓地。
著名的日本女星山口百惠,也声称是杨贵妃的后人,查其族谱其祖辈确实有杨姓之人。包括日本的一些文学作品中都有杨贵妃的印迹。像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以及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小说表明有此迹象。
但是否真实,我们已无法去考证,这样的一个传说,或许更多的是人们对于杨贵妃命运的一种美好憧憬。亦可作为酒后饭饱后的一种闲谈。
图7
结语:
人们都说自古红颜多祸水,很多人都将唐朝的衰败归咎于杨贵妃的出现,但她又是何其的不幸。所有的事情并不都是她杨贵妃其所能控制的。而真正祸在于唐玄宗晚年的骄奢淫逸,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是如此。就让其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杨贵妃没死,让其化为一种美好的念想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吧。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后,强盛的大唐一去不复返,从此国内硝烟四起,四分五裂。在这场纷争中,无力回天唐玄宗带着他最心爱的杨贵妃一起逃离长安城一路入蜀。
杨贵妃杨玉环,本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寿王的王妃,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斗垮了奶奶(武则天)又搞定了姑姑(太平公主)跟伯母(韦后)的李隆基开始沉溺享受,在他看来不就是个女人嘛,儿子孝敬父亲天经地义,于是那个含羞带怯的寿王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雍容华贵的杨贵妃。
人一旦有了权力欲望就会开始膨胀,杨贵妃一人得势,杨家全家升天,满肚子草包的杨国忠还因此当上了宰相。安禄山为什么会受重用?还不是走了杨家的关系。
因此在逃到马嵬坡这个地方的时候,兵变爆发了。士兵们普遍认为是杨玉环的美色祸害了这个国家,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他们要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否则无法平息他们的怒火。最终为了平息这些兵蛋子的怒火,唐玄宗赐白绫勒死了杨玉环而告终。
杨贵妃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祖上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入朝为官。在开元年间,唐玄宗的公主大婚,杨玉环身为大家闺秀自然也受邀参加。在婚礼现场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给看上了,随后就嫁给了他当了王妃。
再到后来李瑁的老妈武惠妃去世,李瑁夫妻二人就经常进宫办事。谁知道这一来二去跟皇上见面的次数多了,这皇帝竟然就看中了杨玉环这个儿媳。
唐玄宗为了能够得到杨玉环想了各种办法。先是安排杨玉环出家当个道士,这样,杨玉环自然就不再是李瑁的老婆了。在道观里待了一两年之后,唐玄宗就直接光明正大的把杨玉环给娶了回去。至于苦主李瑁是什么感受?父亲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他根本不敢有半句怨言。
杨玉环当时有多受宠呢,据说她特别喜欢吃荔枝,就专门安排人从广州一天之内跑死几匹马也要送来新鲜的荔枝吃。“一骑红尘妃子,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就是根据这个典故产生的,如今还有种荔枝的品种就叫做“妃子笑”呢。
由于皇帝沉迷杨玉环的美色而不愿理政,国家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杨国忠一手把持。而杨国忠是个德不配位的人,只知道以权谋私,没过几年就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出身胡人的安禄山,也在这段时间里逐渐积蓄起了自己的力量,并投身边塞军营,培养亲信。
终于在天宝年间,安禄山发兵,以斩杀杨国忠为名号发动了安史之乱。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强悍的大唐并不是从外部开始崩溃的,而是被杨国忠这样的奸诈小人从内部开始腐烂。在大唐崩溃的过程中,沉迷女色不理朝政的唐玄宗当然也要付出非常重要的责任。
而杨玉环只不过因为自己的美色而不小心卷入了政治中心,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做错过什么事情,但是人们却要她付出代价。
但有关杨玉环的死其实有很多疑点,她真的死在了马嵬驿吗?要知道之后大家根本没有找到她的遗体,因此有非常多的文学作品在描写杨玉环与唐玄宗爱情故事的同时,也猜测杨玉环很有可能秘密前往了日本。
山口百惠这个名字相信不少人都有听说过,这可是曾经红透了日本半边天的女星,她曾公开表示自己就是杨贵妃的后代,山口家族中还有一本《杨氏族谱》,甚至她还亲自前来中国寻根问祖。
说起来日本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可真不少,日本有个名为"久津"的沿海村落,一向以杨贵妃之乡而出名;日本境内还有杨贵妃墓以及各种杨贵妃雕像。
说起来哪怕在正史当中,不同的史书对于杨玉环的死有不同的记载。《新唐书》和《旧唐书》认为杨玉环死在了马嵬坡,《资治通鉴》则记载,杨玉环死于佛堂。但无论如何,杨玉环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她的去向或许永远都是个谜吧。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听过杨玉环和唐玄宗-李隆基的故事。杨玉环本是宫廷里的音乐师和舞蹈家,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音乐才华在后妃中数一数二,或许也是李隆基宠幸她的一个方面。而李隆基在开始上位的时候,励精图治,精心治国,开创了唐朝的一大盛世,但不知怎的,到了后期的时候,他荒淫无度,荒废朝政,重用奸佞,导致百姓名不聊生,因此爆发了安史之乱。
也是因为李隆基后来宠幸杨贵妃,荒淫无道,不思进取的表现,所以爆发了安史之乱。按照正史的记载,在他们匆忙逃窜过程中,李隆基被自己的将领胁迫赐死杨玉环在“马嵬驿”。这个结果似乎是众人皆知,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杨贵妃没有死,趁机逃到海波汹涌的日本了,这个现在也无从考证,不过也是有可能的。
值得提及的是,在2002年,日本著名女星山口百惠突然说自己是杨玉环的后裔,这个说法也没有得到证实。关于杨玉环之死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些。有人认为她死于佛堂,而且是自刎而死,还有人说她是死于乱军,主要是在一些诗句中看出,还有人说她是吞金而死,主要是从刘禹锡的《马嵬行》中猜测。
杨玉环的死一直以来都是个谜,但备受大家接受的还是马嵬之乱中被唐玄宗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