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为什么没有攻下莫斯科「二战时德军都已经打倒莫斯科为什么日本都没有出手帮一下德国」

日本虽然与纳粹德国同属一个阵营,但从根源上讲他们也只是有着利益关系的“酒肉朋友”罢了。既是酒肉朋友,那么帮不帮忙自然得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尽管苏联也是日本的大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3 13:31:08

日本虽然与纳粹德国同属一个阵营,但从根源上讲他们也只是有着利益关系的“酒肉朋友”罢了。既是酒肉朋友,那么帮不帮忙自然得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尽管苏联也是日本的大敌,但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与苏联开战只能是一桩赔本的买卖,最后也会白白便宜了德国人,而这显然是日本人所不愿意的。

▲红场阅兵

西伯利亚资源匮乏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他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他国的自然资源。然而苏联的战略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在西伯利亚地区既没有石油也没有粮食,这自然不适合“以战养战”的日本。况且即便日本真的帮了德国的忙,打败了苏联,希特勒难道真的舍得拿出高加索油田和乌克兰“粮仓”与日本人平分么? 而且万一分赃不均,打了起来,岂不是更伤“感情”?

▲太平洋战争盟军攻势图

东南亚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战略资源,还可以免去与人分赃的麻烦。只要占领这些地区,日本就可以迅速地获得回报,从而将“以战养战,瓜分世界”策略进行下去。总之一句话,“北上”远没有“南下”来得实惠!

诺门罕战役的阴影

1939年,日本开始试探性地“北上”,最后日苏双方在诺门罕爆发了相当规模的武装冲突。在苏军的钢铁洪流下,狂傲的日军很快就败下了阵,从此再也不敢轻视苏联红军。诺门罕一战日军损失6万余人,此后日本便彻底放弃了进攻苏联的念头,并与苏联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

▲诺门罕战役中日军炮兵阵地

日本政府对陆军信心不足,再加上自身利益的考量,最终让日军决定放弃北上进攻苏联的计划。日军的这一决定让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莫斯科战役的走向:战役的关键时刻,35个远东师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苏德的力量对比。

二战中,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可日本并未出手帮助,这是为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和德国作为轴心国,签订了互帮互助的条约,两国在战争期间都曾向对方输送了大量的军事物资。

不过,两国虽然签订了互助条约,可日本却从未向欧洲派兵帮助德国,更是在德国打到莫斯科时,也没有出手帮助,这是为何?

当年,德国攻打莫斯科是从西边向其开战,要知道,此时的苏联几乎将所有兵力都派遣到了前线,参与莫斯科保卫战,要是此时的日本偷偷从东边进犯,莫斯科腹背受敌,那么苏联必败,莫斯科也保不住,为何日本会选择袖手旁观?

这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苏联。其实早在沙俄时期,日本就和沙俄爆发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沙俄占据了我国东北地区,日本狼子野心,为了抢夺东北,与当时积弱的清廷签署了条约,表示愿意出兵驱赶沙俄士兵,成功后要划分一部分土地给他们,这是两国第一次交锋,最终以沙俄失败,日本成功占领部分东北地区结束。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一直担忧日本会从东边入侵自己,毕竟日本最强的军队——关东军,就驻扎的东北,随时都有可能举兵来犯。那时,苏联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因此苏联在东部战线上也部署了近百万的军队,以此来防止日军从东边偷袭。

这近百万的军队在莫斯科保卫战时也并未被调走,就是为了随时抵抗日本的偷袭。而当时的日本自然也了解到了苏军这一动向,贸然出兵不仅无法给德国带来实际性的帮助,还会给自己的军队带来不必要的伤亡。

第二方面就是日本。当时日本的主要战场是中国,他们的大部分兵力都分散在中国的各个地区,想要在短时间内集结大军向苏联发动攻击根本不可能。而随着我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日军已经无力抵抗我军的进攻,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日本已经无暇顾及自己的盟友德国了。

除此之外,日本还在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但因为日本海军思想僵化,战术落后,导致日本海军被美国海军舰队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不得不退回国内,进行防守,而冲绳也被美军攻破,日本内部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再支撑自己发起一场大型战役了。

第三方面就是我国。抗日战争中后期,随着我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全军大反击正式开始。日军在我军的进攻中节节败退,我军成功收复了大片沦陷的土地。

除此之外,苏联和美国源源不断地向我国输送物资,有了这些帮助,加上我国军民万众一心,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大部分兵力被我军死死的牵制在亚洲,日本根本无法分心去攻打苏联。

其实日本曾制定过“北上”的计划,是为了夺取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攫取大量的矿产资源。可这个计划很快就破产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军队根本不是苏军的对手。

当初,日本集结重兵向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进犯,却在半路遭遇了苏联守军,最终结果是,日本还没有看到西伯利亚的样子就被苏军给打跑了。可以说,也正是两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让日本迟迟不敢出手帮助德国。

事实上,俄罗斯东部地势陡峭,战略纵深度很大,不了解地形的日军想要快速出兵攻打莫斯科是不可能的,所以就算日本想要出兵帮助德国,日军估计还没到莫斯科城下,战争就结束了。

二战中,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可日本并未出手帮助,这是为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距今最近的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德国、日本、意大利组成轴心国阵营,与英美等国家组成的盟军大战。二战初期,德国在欧洲战场几乎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依靠着先进的闪电战,闪击波兰,在进攻苏联的时候,同样十分迅速,一度打到了苏联首都莫斯科,苏联军民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死守莫斯科,与德国军队展开了巷战,最终击退了德军。二战中,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为何日本并未出手帮助? 

日本作为德国的盟友,占领着中国东北地区,与苏联东部距离非常近,如果此时日本从东线发起进攻,苏联腹背受敌,莫斯科必然不保。话虽这样说,但当时的日本并没有采取行动,德国方面也没有请求日本支援的意思。 

而其中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苏联虽然与德国战事吃紧,在东部边境仍然部署着大量防御军队,早在沙俄时期,俄国东部地区驻军与日本关东军之间就经常有摩擦,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因此苏联一直在东部边境驻扎了大量军事力量。苏联国境面积大,西线被德国突破到莫斯科,根本没有影响到东线的防御,因此日本就算出手,想要起到策应德国的目的也不简单。 

另一方面,日本军队虽然在中国战场十分勇猛,但是他们遇上苏联的新式坦克并不占优势,关东军虽然装备精良但也不敢保证能够突破苏军防线。更何况日本已经被中国战场拖得筋疲力尽,很难抽出更多的陆军来开辟新的战场。

苏联与中国都是领土广阔的国家,战略纵深大,如果不能快速取得胜利,就只能被拖垮。日本当时并不具备快速打败苏联东线部队的能力,因此并没有进行无意义的支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