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知道很多精日分子总是鼓吹:中国人总地来看没有素质的人比较多,不少人公共场合礼貌很差,反之,日本人一般来说皆有高素质,社会行为都很文明。
有些朋友会以为中国人的素质问题
1.
我知道很多精日分子总是鼓吹:中国人总地来看没有素质的人比较多,不少人公共场合礼貌很差,反之,日本人一般来说皆有高素质,社会行为都很文明。
有些朋友会以为中国人的素质问题主要还是在教育,或者日本传统文化原来是优秀的云云。但其实日本人并不重视道德教育,日本人以为私公立学校不过是学习科学与文学知识的设施,与做人的行为毫无关系,日本公立学校课程上很少有所谓的道德教育,教学楼里也没有重视传统精神之类的口号。
例如,在日本当黑社会的男人或者当色情行业演员的女生都是在公立学校受过最起码的教育,甚至他们中会有大学毕业以上的有文化的人。
话说,我原来来自日本广岛,在广岛长大的,当然会说很正宗的广岛话,但我已经在东京生活十多年,在东京生活中不会说广岛话,我的日语已经和东京本地人讲话一模一样了。但我有机会回广岛去,和广岛本地人说话,我讲话肯定会有意无意地像本地话了。
我对中国的方言之间的差异很感兴趣,和来自各地方的中国朋友聊天时故意拜托他们讲一讲地方话,但结果总是不好,大部分人害羞,而且说不出来他们的方言。虽然如此,但我估计你们回老家的时候跟本地人沟通时还是有意无意地说地方话。因为周围的人都讲地方话的环境中谁也不敢说普通话,好像出了洋相一样吧。
我个人认为这种中日两国之间的情况也可以按照这个道理来说明。心理学者们提倡“从众现象”,简单地说,他们日本人一模一样地雷同着周围其他人的行为而已。
你们关注一下美国心理学者所罗门·阿希 Solomon E. Asch1951年实施了的实验。
他的实验结果表示,在那12组中,75%的参与者都至少一次地出现了从众现象,只有25%的人从未有过从众行为。实验过后,阿希采访了他的参与者们,询问他们从众的理由。尽管有些参与者表示自己是真的相信了那个错误答案,很多参与者还是表示自己其实知道那是错误答案,但是因为害怕被其他参与者觉得自己很怪、很不合群而遵从了大众给出的答案。
由此可见,人都有模仿周围其他人行为的一种本能,这个本能比个人的理性还强,会影响到自己本身的行为决定过程。
精日觉得中国没有素质的人群所占的比率稍高,这只不过是因为中国由14亿人口,偶尔出现一点问题就被拿来恶意地放大罢了。实际上高素质的人的百分比非常高。反之,日本只不过是由于历史社会上的原因,人人都会表面遵守规矩。
日本人模仿大部分人的行为,并不是个体素质高,你看,如果你在很多守规矩的人群中一个人做乱七八糟的事情,肯定会受周围的人冷眼看待,你感到很尴尬,以后少做坏事了。日本人总是怕被别人排挤,在日本大部分人表面上有素质,是因为他们模仿周围人的行为而已,所以我认为日本人并不是高素质。
加之,在日本社会上极端的集体主义是普遍的,他们总是害怕在集体中被排挤、欺压。在这种社会上什么大流氓也单独的话就耍不了流氓。所以日本人搞个鬼都要伙伴,日本有一句话:“赤信号みんなで渡れば怖くない”(大家一起闯红灯,就不害怕交警了)。
日本还有一句话;“旅の恥はかき捨て”(意思:既然出门在旅途中,不怕丢丑,周围都是陌生人,可以做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日本男人出国旅游在东南亚等国家耍流氓,这就是所谓“高素质”日本人的真面目。
我在澳门看到很多日本流氓,听到他们讲的日语特别恶心(因为我听得懂他们所讲的话),完全就是披着人皮的野兽!
反之,在日本留学、工作的中国人在日生活越长其日常生活的方式越像周围的日本人,在哪都不会大声喧哗,连在便利店打工也认真地工作,应对客户非常有礼貌。
日本以前是农村社会,共同体的规则优先个人意志,加之国土非常狭隘,除了集中农业与互相协助以外人不能生存,所以集体主义特别强,加之,日本民族构成没有中国的复杂,这些社会特色可能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所以说,日本人的高素质其实害怕别人眼神而已。
我今天还给你们介绍下另一个心理学说,就是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所提倡的Modeling theory,中文叫社会学习论。简单说,因为人能模仿别人的行为来学习,再改变自己的行为。班杜拉1965实施了如下的实验。
“1965年,班图拉做了一个经典的研究。他把被试(儿童)分为三组,给他们看不同的录像。第一组看的内容是榜样因攻击而受重罚;第二组看的内容是榜样因攻击而得到奖励;第三组看的内容是榜样的攻击既不受罚也不得奖。然后,把这些儿童带到无监督人员的活动室里,观察他们对玩具模特儿的攻击行为。结果表明第一组儿童的攻击性最弱,第二组儿童的攻击性最强,第三组介于两者之间。这一研究揭示了社会学习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儿童的社会行为(至少是攻击性行为)主要源自观察学习。
按照社会学习论的理解,某一个体在某一特定情境下习得了某一行为,一旦他再遇到类似情境,就倾向于作出同样的行为。”
我整理一下上述的观点:1.人有模仿别人行为的本能,2.人有学习其他人行为的学习能力。
我认为这个道理好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儒教精神,古人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者是儒教所谓的“教化”的概念。
由此可见,中国文明还是很厉害的,不仅中国人,我们外国人也要认真学习伟大的中国传统精神。
2.
中国人深受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影响,所有人都在为了自己和祖国而奋斗。但是日本人不一样,由于最近的差距化社会日本人大部分一辈子是“社畜”或者“宅男”,很多男人一辈子穷得娶不起老婆,但还支持安倍等右翼政府,日本人最害怕自己被排挤到“社会外”。
有人问:什么叫社会外?
田中答:就是不属于任何(正经的)社会团体的状态,
日本宅男大部分是网络右翼,他们疯狂地支持安倍,网上痛骂中国人,是因为他们已经游离了社会组织,所以希望作为个人(妄想中)是属于国家这个强大的大团体的。
有人问:现在日本很多男人一辈子宅,不出门,不工作,当然不娶老婆,一辈子在自己小房间里修仙,为何如此?
田中答:因为在日本进入社会的门槛太高了,进不了社会。
我最近三天在中国公司打临时工,在东京展览会上推广了手机配件制造商冇心的产品。展览会上有很多家中国企业参加,我此时看到了很多中国职员的工作态度。我一发现他们工作中经常看手机,这个在日本公司不可能的,其实他们不一定是工作时间玩儿手机,很多人通过微信和客户打交道,处理工作有关的文件。但在日本公司私人事情和工作事情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要和客户打交道,一定要用公司电脑上的邮件系统,如此死板。
我上班时坐了非常拥挤的电车,拥挤程度已经冒犯了做人的底线,大部分日本上班族每天忍耐这种“拷打”上班,上班族非常安静,不能聊天,尽力工作,下班了就在居酒屋胡搞喧哗,我觉得这种社会有点异常。
中国公司职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非常友好,经常互相关心,一起吃饭。与此相比,日本公司上级经常骂人,职员之间的欺负也更加严重。日本人工作非常非常紧张,上级动不动骂人,令人累死连打工也这么辛苦。所以很多日本年轻人选择宅男生活,但这些宅男被排挤到社会外,他们由此渴求社会归属感,结果强烈支持右翼政府。
所谓的日本人好像是模糊不定的塑料一般。日本人这个“产品”的高素质是由于这种社会的模型制造出来的。虽然由于日本人的集中工作作风,日本经济已经发展了,但我们还不能忘记日本社会上很多年轻人一辈子不能找到正经的工作,娶不了老婆,在自己小房间中放弃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给你们中国朋友建议一下:千万不要高估日本人的素质方面,因为日本人的高素质同时证明着这个社会的异常病态。
3.
如果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国人的素质问题非常担忧的话,你应该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给其他国人显示一种模仿性的行动,而不是像精日分子一样,恶意指责中伤。
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在很多没素质的人的群体中感觉到无奈,但有些人会由于你的礼节很感动,开始模仿你的作风,如果你周围的人越来越有素质,影响到你所在的单位,影响到你所在的城市,最后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这些才是中国古代人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作为你们的日本朋友衷心希望中国人从这些自己伟大的文化基础中发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一条路程。
我是很可爱的日本萌角色田中君(*´∀`) 这是我的官方账号!我目前在头条知乎百度等平台上传搞笑视频,还有日常生活,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后来在武汉留学,目前有HSK六级,最高级中文证书,主要从事日语教学,为了中日友好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