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至12世纪托宝钵释迦牟尼,尺寸:佛身高36.5厘米;连座42.5厘米,成交价: RMB 21,850,000
即便是不玩古玩收藏的圈外人,也知道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我国的许多珍贵文物都流传在外国人手
11至12世纪托宝钵释迦牟尼,尺寸:佛身高36.5厘米;连座42.5厘米,成交价: RMB 21,850,000
即便是不玩古玩收藏的圈外人,也知道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我国的许多珍贵文物都流传在外国人手中,并且其中是日本人收藏了最多的中国文物。那么为什么我国那么多文物都流入了日本呢?它们是什么时候流入日本的呢?
尼泊尔迦舍摩罗13/14世纪铜鎏金四臂观音(嵌银嵌松石),尺寸:高43.8厘米,成交价: RMB 21,850,000
中国文物大范围流入日本,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古时候,当时日本学习中国的文化思想艺术,一些名人画作流入日本供他们学习瞻仰;二是近现代中国国内战乱、国情动荡时期,日本趁机对中国文物进行的掠夺。二者一个表现了古中国文化的繁荣昌盛,另一个表现了近现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事实,虽然残忍,但它们都是我国艺术文化史中的重要一部分。
17世纪自在观音,尺寸:高31.9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5,500,000,成交价: RMB 21,850,000
首先,在古代,尤其是隋唐以来,一些日本人就开始小范围的引入中国文物,日本对于中国文物的引进开始了。而这一趋势在唐宋时期的影响力最大,此时日本举国派遣大量唐使、僧人、甚至一些留学生来我国,购买一些佛像、瓷器、以及名人墨迹的摹本带回日本。此时,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甚大,茶道等文化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并独树一帜。
十五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尺寸:高41厘米,成交价: RMB 21,275,000
如今我们知道,日本文化与我国唐宋代的文化风格很接近,这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我国的艺术品以及思想审美对日本的输出。
十七世纪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尺寸:高40.5厘米,成交价: RMB 20,930,000
然而到了近现代,与古代不同,我国的文物在此时却以一种十分屈辱的方式流入日本。二战时期日本在法西斯思想的驱使下,发动了大范围侵华战争。战争中遇到的文物通通被日本通过掠夺或是不正当交易抢回日本。甚至有些传世的珍贵文物,比如《唐鸿U卿崔忻题名刻石》,此为唐朝册封渤海国的重要见证,被日本军掠夺回日本,作为最重要的战利品献给日本天皇。
明十五/十六世纪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尺寸:94厘米,成交价: HKD 20,820,000
更可怕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有计划的在军队中配备“文物搜集员”,在所经之处搜集中国文物,通过大致鉴定,只要有一定价值就掠夺回日本。此时日本对于中国文物的搜集和掠夺,早已形成了有组织有安排的重要事物之一,实在是令人不齿。
宋代(960-1279)苏频陀尊者,尺寸:高78厘米,成交价: RMB 19,780,000
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日本还通过一些其他方式进行文物掠夺,比如日本商人来华,低价购买文物,而此时中国收藏家因为战乱动荡流离失所,为了生存不得不将文物甩卖。还有就是日本文物贩子在中国进行的成规模的强取走私。中国的积贫积弱不仅吸引来了日本的军队,这些无耻的小商贩也赶来,企图分一杯羹。
清顺治鎏金铜执莲观音坐像,尺寸:高107厘米,成交价: HKD 19,720,000
上边的两个时期,都造成了我国文物大量流入日本,不过一个是友好交流,一个是强取豪夺。这也证明了国家强大了,别人才会正眼看待我们,不然就只有吸血的分。不过如今,中国正在持续不断的面向全世界大范围收回本国的文物,已经有许多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但还有大批文物仍然被外国势力所掌控,它们是我们所有中国人都牵挂的国家宝藏。
#文物##回流文物##中国文物##古董##收藏#
谢谢邀请。
首先声明不懂也不收藏日本瓷器,也不了解日本人收藏日本瓷器的情况。早年刚开始在纽约周末跳蚤市场收中国瓷器的时候,常常碰到日本瓷器。由于不懂,也没兴趣去研究,基本上不看也不上手。
也有例外。在一个熟悉中国瓷器的古董商处,看到一件日本绶带葫芦瓶,器型仿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绶带瓶,造型画工都不错,还带蛤蜊光。据老板说是十九世纪的,福字款,在日本国内也少见。想想中国的绶带瓶都是天价,基本无缘,退而求其次,买个日本仿的,有中国元素在内,聊胜于无。开价$975,还价$650美金。二十来年了,一直摆在角落里,没有进一步研究过。借此机会,分享于下。如有更懂行的瓷友,也望不啬赐教。
印象中日本瓷器在海外较常见,但乏人问津,有些画工用彩都还不错,一般都很便宜,比普通工艺品稍高一点的价格。旧货市场基本上是半卖半送的,如下面两件蓝釉花瓶,是$10买来在卫生间装香料除味用的。也有高端古董商专营日本古董瓷器及艺术作品的,由于不懂,也不会欣赏,自然不会花更多的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