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在近代史上发动过罪恶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对此不少人认为古代中国没有出兵灭掉日本是一大战略失误,非常遗憾。不过这种想法有些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在近代史上发动过罪恶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对此不少人认为古代中国没有出兵灭掉日本是一大战略失误,非常遗憾。不过这种想法有些想当然了,非常不靠谱。
开门见山,对于古人而言,日本列岛就是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没有什么价值。
先不说日本,在地理上朝鲜半岛距离中国更近,今天过了鸭绿江,古代过了大同江就是朝鲜半岛,可以用近在咫尺来形容。
(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示意图)
但是面对这么一块嘴边肉,中原王朝却极少提起兴趣,因为在古人眼中,这哪里是肉,分明就是一根鸡叉骨。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边缘地带,位置比较偏僻,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从军事角度上没有争夺的必要。
而从经济角度上看,朝鲜半岛就更是食之无味了。
放眼望去,半岛几乎全是山,平原很少且很小,不利于发展农业,也没啥其他资源,冬天还特别冷,在古代非常贫穷。
当年志愿军入朝参战,一路上都被朝鲜农村落后的样貌给穷哭了,目光所及之处,除了石头啥也没有,有些地方的山上连树都没几棵,都被老百姓砍光了。
(古代半岛农村,窝在山沟沟里)
(如今韩国农村,房子好多了,但还是在山里)
试想,如此一个贫穷的山沟沟,古人会对它感兴趣吗?
要知道蒙古人和满洲人都曾攻打并拿下过朝鲜半岛,但二者最终都放弃了占领半岛,为啥?
太穷,太穷,实在太穷,统治成本高,收益却很小,索性让它做个藩属得了。
(蒙古人曾征服高丽)
朝鲜半岛尚且如此,日本的价值还不如朝鲜半岛呢。
和朝鲜半岛一样,日本列岛同样是山地为主,到处都是山,只不过日本面积大一些,可以看成放大版的朝鲜半岛。
但相比朝鲜半岛,日本还有很多自然灾害,火山、地震、海啸、雪灾,轮流上阵,古人要这块地方干嘛?去扶贫?
而且日本是个岛国,和中国隔着宽广的黄海和东海,这对于古代来说战争成本和通行成本都太高了。
当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六次才成功,其中两次都是因为恶劣的天气而失败,有一次更是被吹到了海南岛,可见海路航行之艰难。
(千万不要低估航海的危险性)
其实不要说朝鲜半岛和日本了,咱们国家云南、贵州、川西等西南地区也是直到明朝时才开始纳入中央直接统治的,以前基本上都是土司自治。
到雍正时期,川滇黔三省还有大量土官,雍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改土归流。可即便如此,雍正的改土归流也不是非常彻底,土官依然遍布云南边境、西藏等地。
明清的土官地盘跟独立王国没有太大区别,有时甚至不遵中央号令,与中央大打出手。
作为乾隆十大武功之一的清军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就是中央政府和川西藏区土官之间的战争。
此战断断续续持续30年时间,清廷前前后后投入60万军队,耗费白银7000万两,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要知道大小金川也就是两个藏区土司,所赖者不过是山高险峻,碉楼林立,清军打起来都如此费劲,若是跨海打日本,那个难度绝对直线飙升。
(川西的碉楼,清军的火炮根本够不着,只能硬攻,损失惨重,直到后期改进火炮技术,才攻克这些据点)
实际上元朝曾经攻打过日本,当时的日本正处于镰仓幕府时代,日军的军事素养和技战术与元军完全没法比,日军在正面战场上也确实打不过元军。
但是日本多山的地形给登陆元军造成了极大的阻力,日军据险死守,元军只能占据沿海地区,短时间内无法向内陆推进。
加之台风突然来袭,摧毁大量元军战舰,致使元军被迫撤退。
元日战争共计打了两次,元军都因为台风袭击和地形复杂而惨败,说明打日本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明初也是鉴于元军的失败,朱元璋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再举个例子,相比于日本列岛,台湾岛距离内地要更近一点,并且台湾岛靠近内地的一侧都是大平原,便于登陆,按理说台湾岛很早就应该划入中国版图。
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原政权都没有拿台湾岛当回事,直到明末为了防御日本人和荷兰人,明军才攻占台湾。
清兵入关之后,郑成功退守台湾,建立明郑政权,当时台湾岛汉人只有约20万。
注意!25万是总人口数量,不是军队数量,郑军兵力只有三四万。
依靠这点人想守住台湾,似乎不够看。
(郑成功、郑经父子实际控制区域很小很小,只占据了台湾岛西南一隅之地)
然而就是这区区20万人,利用台湾海峡愣是和清朝对峙了20年!期间还逼得清廷迁界禁海,让康熙一度想放弃台湾。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越海打日本是有多困难。
总的来说,古代王朝不打日本的原因有二:
其一、跨海远征难度大
其二、地贫人穷没油水
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屈辱史,晚清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列强侵华,晚清无能只有割地赔款,更可气的是邻海小岛国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我们的先辈用血水和生命赶跑了侵略者,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在清之前,我中原王朝都是傲然于世界的,那么,为何古代中华强盛时期不攻打日本,将其变为我国固有领土呢?简单的来说,不屑于日本的领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那时候的日本是蛮夷之地。
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地大物博,始皇帝创立了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汉王朝打的周边无不臣服,强汉名不虚传。打出了汉家的威严。汉光武帝时,日本国当时叫倭奴国,曾朝奉贺,入使者自称大夫,当时认为日本在很遥远的地方,光武帝赐给他印绶。
汉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献上自己所有的百姓的花名册,希望得到皇帝的接见。可以看出来,在汉朝时期,日本是来请求中原皇帝接见的,而中原王朝叫日本倭奴国就知道对日本啥心态了。东汉末年,当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日本其实还在青铜器时代的原始部族里打拼,那些匆匆忙忙的印记曾经昭示着岁月的洗礼。
唐宋时期,这完全不用说啊,唐朝时期,大唐帝国征伐高句丽,高句丽被打的脑袋发热求援于日本,这可以算是中原王朝和日本的第一次交手——白村江之战。
结果就是,高句丽被灭,日本把大唐当神。从这一战之后,日本就开始不断的派遣人员来中华学习,学习唐朝的文化,政治制度,仿照唐朝的建筑,同时官方之间亦展开贸易往来。这样一个国家,大唐看的得上吗?堂堂天朝上国,不屑于一个远在海上,啥都不如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