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的钢琴都觉得是纯进口那个国家产的钢琴,其实并非如此,下面这篇文章就来讲解一下帮你分析你买的钢琴是纯进口还是代理制造的。 钢琴好比汽车,比如华晨宝马,320和纯进口的
很多人买的钢琴都觉得是纯进口那个国家产的钢琴,其实并非如此,下面这篇文章就来讲解一下帮你分析你买的钢琴是纯进口还是代理制造的。 钢琴好比汽车,比如华晨宝马,320和纯进口的320 您觉得差别大吗?
全世界有在生产钢琴的国家很多,但是大部分国家生产的钢琴仅限于内销。有出口钢琴的国家大概两只手可以数得完:德国、美国、日本、奥地利、意大利、爱沙尼亚、捷克、韩国、中国、和印尼(也许还有一些漏掉的)。
亚洲有出口钢琴的国家有四个:日本、韩国、印尼、和中国。日本是第一个出口钢琴的亚洲国家。日本的两大钢琴厂牌Yamaha和Kawai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多解释。
Yamaha和Kawai很多年前把他们低端的钢琴生产转移到中国和印尼,但是中高端的钢琴依然在日本生产。韩国是第一个帮日本代工钢琴的国家,后来韩国也发展出自己的钢琴品牌。
韩国的两家最大的钢琴公司是Samick(三益)和Young Chang(英昌)。过去10年韩国的钢琴生产大都已经转移到中国和印尼,如今韩国本身生产的钢琴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印尼是除了日本和韩国之外第一个出口钢琴的亚洲国家,但是印尼一直都是帮别人代工,他们从来没有发展出自己的钢琴品牌。
中国开始用现代化技术生产钢琴的年代大约比印尼晚了20年,但是中国除了代工也发展出了自己的品牌。而且由于中国的内销市场极大,因此中国的钢琴生产技术进步得非常的快。
十年前,大部分的国外钢琴评鉴都认为印尼制造的钢琴比中国制造的钢琴好上一些,但是十年后在2016即将进入2017的时候还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看印尼生产的钢琴由于印尼本身没有自己的钢琴厂牌,因此印尼的钢琴工厂都是外企。印尼最大的钢琴外企就是韩国的Samick。
Samick除了他们买下Seiler之后还留在德国的Seiler厂房和一条生产线(生产Seiler ES系列的钢琴),其他所有Samick旗下的钢琴都是在印尼生产的。
这些印尼生产的Samick钢琴包括Seiler的ED系列和Johannes Seiler、Wm. Knabe、Pramberger、和Samick全系列的钢琴。
Acoustic & Digital Piano Buyer给Samick旗下这些印尼制钢琴的评比是(由高至低):
中间级:Seiler (ED), Wm. Knabe (Concert Artist), J.P. Pramberger (Platinum)
高等消费级:无
中等消费级:Wm. Knabe (Academy), Pramberger (Signature), Johannes Seiler
初等消费级:Wm. Knabe (Baltimore), Pramberger (Legacy), Samick
Samick可以在同一个工厂里面生产出四个不同等级的钢琴(缺高等消费级)也算是不简单。
除了Samick,Yamaha和Kawai也在印尼设有工厂。 Yamaha的平台式钢琴只有最小号的GB1K是在印尼生产,直立式钢琴则是48英吋以下(包括最畅销的U1)都是在印尼生产。
Kawai的平台式钢琴也是最小的GM-10K, GM-11, 和GL-10在印尼生产。直立式钢琴则是Studio系列和比较小的consoles在印尼生产。 Acoustic & Digital Piano Buyer给Yamaha和Kawai旗下这些印尼制钢琴的评比是(由高至低):
高等消费级:Yamaha直立式, Kawai直立式, Kawai (GL)平台式
中等消费级:Yamaha (GB) 平台式, Kawai (GM)平台式
如果纯粹看评比,印尼制造的钢琴表现其实不错。至少有好几个Samick旗下的系列钢琴进入中端级的钢琴等级。
那中国制造的钢琴呢?中国制造的钢琴品牌太多,所以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以下是中国制造的钢琴进入中间级和高等消费级的品牌和系列:
中间级:凯撒堡Kayserburg (Artist), Perzina直立式
高等消费级:鲍德温Baldwin, Brodmann (PE), Cunningham, Hailun海伦, Irmler (Studio), Perzina平台式, Ritmuller (Premium), G. Steinberg
我想你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制造的钢琴在低端消费级的很多,但是能进入中间级的甚少,只有珠江钢琴的新品牌Kayserburg (Artist系列)和Perzina的直立式钢琴。
如果只看评比,大家应该都会觉得印尼制造的钢琴略胜一筹。但是我个人的经验并不是这样。
在我怎么多年弹奏钢琴的经验有Yamaha B1, Yamaha GB1K, Seiler ED-186, Seiler ED-168, JP Pramberger Platinum JP-208, Johannes Seiler GS-160还有其他很多台不记得型号的Wm. Knabe, Pramberger和Samick。
这一堆钢琴里面唯一让我印象还不错的只有Seiler ED系列和Johannes Seiler。其他的Samick旗下钢琴真的让我觉得很普通,甚至比同等价位的中国制钢琴差很多。
Yamaha B1和GB1K也很普通。如果不是因为挂着Yamaha的头衔,我觉得同样的价位可以买到比Yamaha B1或是Yamaha GB1K更好的钢琴。
至于中国制造的钢琴,我是没有试过Kayserburg。 Perzina直立式给我的印象是它的低音部表现得非常好,可以媲美中型的平台式钢琴,至于Perzina直立式的中高音部分其实和Hailun, Cunningham的直立式不相上下。
如果就音色和手感来说,我觉得Cunningham, Brodmann, Hailun,和Ritmuller (Premium)绝对是完胜Samick大部分中间级的钢琴,Seiler ED系列是唯一的例外。
我试过的Seiler ED系列的手感真的很好,可以胜过上面提到的四个中国制造的钢琴品牌。
音色是见仁见智,所以不予比较。我个人虽然不讨厌Seiler的音色,但是我也没有非常喜欢Seiler的音色(要不然我可能早就买了Seiler ED-186了)。
对于中国钢琴vs印尼钢琴这个话题,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生产的高档钢琴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胜过印尼制的高档钢琴。
如果把中国的钢琴产业进步的速度放进去考量,我觉得中国制造的钢琴大幅超越印尼制造的钢琴应该是不久的事。毕竟市场就是经济,市场总能换到高端技术的。任何事物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好了这篇文章就介绍这么吧!
我知道的日本乐器
日本乐器制造业主要是电子乐器是属于世界顶级水平,三大电子乐器及其周边产品KORG,雅马哈,罗兰都是日本的,其余的像管乐器,架子鼓,钢琴,吉他都有自己的自主品牌,雅马哈的最多几乎涵盖大部分主要的西乐,钢琴还有KAWI(卡哇伊),富士,吉他有依班娜,电子琴有卡西欧等等,这些品牌在品质上离欧美大品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日本货相比欧美大牌有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日本乐器制造企业和国内的乐器企业相比差别很大。
别人做的是百年企业,国人做乐器老想着赚快钱,什么赚钱就上马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乐器企业有名的也不多,但是他们一直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口碑和质量是一代代人不断努力慢慢做出来的,我们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赚钱就没有人做,赚钱的话不懂乐器的也来做乐器,一哄而上。
不能说全部都是这样,但是这种情况很有代表性,以前国内管乐器只有大连前进,天津津宝,广州鹦鹉,上海百灵这几个牌子,质量还是可以的,近年来山东,浙江一带大批的合资厂和私人小厂甚至作坊制作管乐器,质量哪里有保障,只能靠价格去竞争。
国内法律法规不健全,仿制品,假货横行
还是拿我知道的管乐器说事,仿制品,贴牌货偏地都是,某宝上面的卡尔沃兹,塞尔玛萨克斯管,巴哈小号,只要是现货的百分之百是假的,价格只有正品的10%不到。销量还不错,买的人和卖的人都知道是假货。国内品牌也有假货,同时国内品牌真假也更加难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够认真做产品做质量做品牌呢?
国外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罚款罚得你破产,但是国内这样做就是成功的企业家!
别人是掌握核心技术,是研发型企业,我们是生产型企业
日本的乐器企业都是技术型和研发型企业,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和一些抵挡乐器加工都尽量拿到中国大陆,东南亚,TW这些地方,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不断地以认真的态度进行产品研发,周期性地推出新技术产品。
我以前看过日本的电子乐器在进行音质采样的时候,采样条件十分的苛刻,比如西洋乐器的音色采样,需要欧美顶级品牌的顶级产品,再加上这个乐器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演奏还有完备的现场录音环境,做非洲一些乐器采样时,工作人员深入到非洲的原始部落中去,在非洲的最基层去冒着危险工作,这种敬业精神我们的乐器企业做不到。
我们最多做的只有不断降低乐器成本,不断降低价格,过渡营销,别人一两个工厂规模化生产,我们遍地开花家家都是生产作坊,品质这块难以保障。
我们不是做不好乐器,只是没有用心,缺乏工匠精神
我们大中国,航天技术,军工技术,5G技术这些尖端的东西都能搞上去,为什么乐器做不好呢?我认为不是做不好,是没有用心去做!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别的方面,或者说我们去搞出一个成功的乐器品牌出来花得成本太高,不如拿钱去买别人的,你看看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不都是这样?
当然国内的乐器也不全是这样,也有好的企业,本着工匠精神在努力做出自己的品牌,最起码民乐这一块还没有被歪果仁占过去,作为乐器爱好者,我们都希望以后能用上国产的高质量乐器,期待着这一天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我知道的日本乐器
日本乐器制造业主要是电子乐器是属于世界顶级水平,三大电子乐器及其周边产品KORG,雅马哈,罗兰都是日本的,其余的像管乐器,架子鼓,钢琴,吉他都有自己的自主品牌,雅马哈的最多几乎涵盖大部分主要的西乐,钢琴还有KAWI(卡哇伊),富士,吉他有依班娜,电子琴有卡西欧等等,这些品牌在品质上离欧美大品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日本货相比欧美大牌有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日本乐器制造企业和国内的乐器企业相比差别很大。
别人做的是百年企业,国人做乐器老想着赚快钱,什么赚钱就上马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乐器企业有名的也不多,但是他们一直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口碑和质量是一代代人不断努力慢慢做出来的,我们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赚钱就没有人做,赚钱的话不懂乐器的也来做乐器,一哄而上。
不能说全部都是这样,但是这种情况很有代表性,以前国内管乐器只有大连前进,天津津宝,广州鹦鹉,上海百灵这几个牌子,质量还是可以的,近年来山东,浙江一带大批的合资厂和私人小厂甚至作坊制作管乐器,质量哪里有保障,只能靠价格去竞争。
国内法律法规不健全,仿制品,假货横行
还是拿我知道的管乐器说事,仿制品,贴牌货偏地都是,某宝上面的卡尔沃兹,塞尔玛萨克斯管,巴哈小号,只要是现货的百分之百是假的,价格只有正品的10%不到。销量还不错,买的人和卖的人都知道是假货。国内品牌也有假货,同时国内品牌真假也更加难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够认真做产品做质量做品牌呢?
国外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罚款罚得你破产,但是国内这样做就是成功的企业家!
别人是掌握核心技术,是研发型企业,我们是生产型企业
日本的乐器企业都是技术型和研发型企业,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和一些抵挡乐器加工都尽量拿到中国大陆,东南亚,TW这些地方,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不断地以认真的态度进行产品研发,周期性地推出新技术产品。
我以前看过日本的电子乐器在进行音质采样的时候,采样条件十分的苛刻,比如西洋乐器的音色采样,需要欧美顶级品牌的顶级产品,再加上这个乐器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演奏还有完备的现场录音环境,做非洲一些乐器采样时,工作人员深入到非洲的原始部落中去,在非洲的最基层去冒着危险工作,这种敬业精神我们的乐器企业做不到。
我们最多做的只有不断降低乐器成本,不断降低价格,过渡营销,别人一两个工厂规模化生产,我们遍地开花家家都是生产作坊,品质这块难以保障。
我们不是做不好乐器,只是没有用心,缺乏工匠精神
我们大中国,航天技术,军工技术,5G技术这些尖端的东西都能搞上去,为什么乐器做不好呢?我认为不是做不好,是没有用心去做!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别的方面,或者说我们去搞出一个成功的乐器品牌出来花得成本太高,不如拿钱去买别人的,你看看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不都是这样?
当然国内的乐器也不全是这样,也有好的企业,本着工匠精神在努力做出自己的品牌,最起码民乐这一块还没有被歪果仁占过去,作为乐器爱好者,我们都希望以后能用上国产的高质量乐器,期待着这一天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我知道的日本乐器
日本乐器制造业主要是电子乐器是属于世界顶级水平,三大电子乐器及其周边产品KORG,雅马哈,罗兰都是日本的,其余的像管乐器,架子鼓,钢琴,吉他都有自己的自主品牌,雅马哈的最多几乎涵盖大部分主要的西乐,钢琴还有KAWI(卡哇伊),富士,吉他有依班娜,电子琴有卡西欧等等,这些品牌在品质上离欧美大品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日本货相比欧美大牌有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日本乐器制造企业和国内的乐器企业相比差别很大。
别人做的是百年企业,国人做乐器老想着赚快钱,什么赚钱就上马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乐器企业有名的也不多,但是他们一直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口碑和质量是一代代人不断努力慢慢做出来的,我们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赚钱就没有人做,赚钱的话不懂乐器的也来做乐器,一哄而上。
不能说全部都是这样,但是这种情况很有代表性,以前国内管乐器只有大连前进,天津津宝,广州鹦鹉,上海百灵这几个牌子,质量还是可以的,近年来山东,浙江一带大批的合资厂和私人小厂甚至作坊制作管乐器,质量哪里有保障,只能靠价格去竞争。
国内法律法规不健全,仿制品,假货横行
还是拿我知道的管乐器说事,仿制品,贴牌货偏地都是,某宝上面的卡尔沃兹,塞尔玛萨克斯管,巴哈小号,只要是现货的百分之百是假的,价格只有正品的10%不到。销量还不错,买的人和卖的人都知道是假货。国内品牌也有假货,同时国内品牌真假也更加难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够认真做产品做质量做品牌呢?
国外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罚款罚得你破产,但是国内这样做就是成功的企业家!
别人是掌握核心技术,是研发型企业,我们是生产型企业
日本的乐器企业都是技术型和研发型企业,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和一些抵挡乐器加工都尽量拿到中国大陆,东南亚,TW这些地方,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不断地以认真的态度进行产品研发,周期性地推出新技术产品。
我以前看过日本的电子乐器在进行音质采样的时候,采样条件十分的苛刻,比如西洋乐器的音色采样,需要欧美顶级品牌的顶级产品,再加上这个乐器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演奏还有完备的现场录音环境,做非洲一些乐器采样时,工作人员深入到非洲的原始部落中去,在非洲的最基层去冒着危险工作,这种敬业精神我们的乐器企业做不到。
我们最多做的只有不断降低乐器成本,不断降低价格,过渡营销,别人一两个工厂规模化生产,我们遍地开花家家都是生产作坊,品质这块难以保障。
我们不是做不好乐器,只是没有用心,缺乏工匠精神
我们大中国,航天技术,军工技术,5G技术这些尖端的东西都能搞上去,为什么乐器做不好呢?我认为不是做不好,是没有用心去做!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别的方面,或者说我们去搞出一个成功的乐器品牌出来花得成本太高,不如拿钱去买别人的,你看看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不都是这样?
当然国内的乐器也不全是这样,也有好的企业,本着工匠精神在努力做出自己的品牌,最起码民乐这一块还没有被歪果仁占过去,作为乐器爱好者,我们都希望以后能用上国产的高质量乐器,期待着这一天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