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万历时期的明军为何打日军获胜打后金军队惨败而归

万历时期,明朝的内外战争非常频繁,但万历时期明朝的对外战争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结局:在1592年到1599年的明朝抗日战争中,明军和朝鲜军队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让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5:11:20

万历时期,明朝的内外战争非常频繁,但万历时期明朝的对外战争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结局:在1592年到1599年的明朝抗日战争中,明军和朝鲜军队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让日本300年内不敢窥视中华国土。

然而,在万历后期的萨尔浒之战中,明军打后金军队却惨败而归。一场萨尔浒之战,让明军付出了损失50000人的巨大代价。那么,同样是万历时期的明军,为何打日军大获全胜,打后金军队却惨败而归呢?

上图_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

第一,抗日援朝战争时期的明朝国力比萨尔浒之战时期的明朝国力强。

提到万历抗日援朝战争,我们不得不提到给万历皇帝雄厚家底的一代名臣张居正。

嘉靖皇帝在位中后期,明朝的土地兼并和财政问题日趋严重,军费日益紧张。为了挽救明帝国的统治危机,隆庆皇帝在位时期的著名内阁首辅高拱就对明帝国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高拱离开政坛后,独揽大权的张居正在高拱改革的基础上,对明帝国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改革。

张居正改革是涵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改革。在政治上,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在经济上,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经过高拱和张居正两代首辅的强势改革,嘉靖后期日落西山的大明朝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张居正改革后期,国库的白银有六七百万两之多,足够明帝国使用10年。储备的粮食达到了1300万石。雄厚的财政存款和粮食储备,为明帝国在抗日援朝战争中打败日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张居正改革的影响,抗日援朝战争时期明帝国的国力还是相对强大的。

上图_ 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

到了萨尔浒之战时期,明朝国力和万历抗日援朝战争时期不可同日而语。由于万历朝中期包含抗日援朝战争在内的“三大征”军事行动,明朝的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而万历皇帝采用加派田赋、派出矿税监使胡乱收税的方式挽救财政危机。但是,万历此举不仅没有挽救财政危机,反而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加剧了明朝统治阶层和平民百姓之间的阶级矛盾。

明朝国力的强弱在抗日援朝战争和萨尔浒战役的明军装备中也有充分的反应。在抗日援朝战争中,明军装备精良,拥有虎蹲炮、大将军炮、灭虏炮、神炮、佛郎机、三眼枪等火器,由于抗日援朝战争时期明帝国的国力相对强盛,财政相对充裕,明军的枪炮不仅性能优异,保养也非常到位。

在平壤之战中,明军依靠强大的火力仅以阵亡793人的微小代价歼灭日军10000多人,大获全胜。但在萨尔浒之战中,由于明帝国的财政困难,明军的火器陈旧不堪,明军的5000多名火枪兵就压根没开过火枪,明军的整体实力和抗日援朝战争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明朝国力的强弱,尤其是明朝内部财政是否充裕成为了明军在抗日援朝战争中获胜,在萨尔浒战役中失败的基本原因。

上图_ 丰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

第二,从重视程度上看,明帝国对抗日援朝战争的重视程度比对萨尔浒之战的重视程度高出许多。

1592年3月,丰臣秀吉出动动员15万日军入侵朝鲜。由于朝鲜军队抵抗不力,朝鲜国内大部分领土沦陷。朝鲜国王李昖认识到,如果没有明帝国的援助,朝鲜压根不可能复国。因此,朝鲜当局派出使臣来到北京递交国书,希望明帝国能出兵朝鲜,帮助朝鲜打败日军。

明帝国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明朝君臣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答应了朝鲜当局的出兵请求。1592年,明军将领祖承训带兵2000多人入朝参战。明军到达朝鲜后,祖承训指挥明军试探性的对平壤展开攻击,由于祖承训部不熟悉日军战法,明军的试探性进攻以失败而告终。

上图_ 万历朝鲜战争中的日本安宅船和朝鲜龟船

军情紧急,祖承训将明军前线的战况如实报告给总兵杨绍勋:1.朝鲜境内没有充足的粮草。2.情报出错,朝鲜给明帝国提供的情报说平壤城内有1000多日军,实际上平壤城内有10000多日军。3.指挥权不统一。

试探性进攻的失败让明朝认识到,侵朝日军是一支实力不可小觑的战争机器。万历皇帝随即展开较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在明军祖承训部进攻平壤失败到明军全面出兵的这段时间里,明帝国一面让沈惟敬和日本方面谈判拖延时间,一方面加紧做好战争准备。到了1592年10月,明帝国的战争机器全面开动,明军抽调辽东部队,宣府大同的骑兵,保定、蓟镇的步兵,江浙步兵,川军组成抗日大军,浩浩荡荡开入朝鲜。

上图_ 万历朝鲜战争 日军大举登陆朝鲜南端釜山边的海滩

值得一提的是,江浙步兵的前身就是明朝戚家军,曾在剿灭倭寇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明军能把拥有对日本人作战经验的戚家军投入到抗日援朝战争中,足以证明万历皇帝对抗日援朝战争是高度重视的。为了打败日本,明朝耗费了700万到800万两白银。

明朝对抗日援朝战争高度重视,对萨尔浒之战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如抗日援朝战争。万历皇帝统治后期无力顾及东北地区的防御,明军训练荒废,装备陈旧,军队将领虚报员额。在抗日援朝战争爆发前,明军官兵参战热情高涨。可在萨尔浒战役爆发前,明军官兵的参战热情就不如抗日援朝战争时期的明军。明军指挥官杨镐不愿意出关参战,明军下层官兵“勇者独进,怯者独退”的情况更加严重。

上图_ 萨尔浒战役示意图

第三,抗日援朝战争时期,张居正改革影响下明军严格训练的成果得到了全面体现,明军作战高效专业,技战术水平非常优秀。到了萨尔浒之战时期,明军荒废训练,连最基本的配合都出了问题。

张居正时期的改革涵盖军事方面,鉴于嘉靖后期明军训练松弛,战斗力差的情况,张居正采取“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的做法整顿明朝军队,提高明军的装备,加强明军的日常训练。

在抗日援朝战争中,张居正改革的成果在平壤战役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战斗打响后,明军以重炮猛烈轰击平壤城池。炮击结束后,明军集中兵力向日军展开猛攻。从战术角度看,明军步兵和炮兵之间的密切协同,各个主攻部队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显示出高超而专业的军事素养。最终,明军以阵亡790多人的微小代价歼灭了10000多日军。

上图_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

在1593年3月的碧蹄馆战役中,3000多明军被2万日军包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明军将领李如松向日军防御的薄弱之处——日本战国名将栗屋景雄的部队展开绝地反击。在冲锋过程中,明军战马陷入泥潭不便行动。骑兵果断放弃战马,以步兵战术和日军反复冲杀。

战斗打到最危急的关头,李如松的明军有被日军歼灭的危险。关键时刻,杨元率领1000多名骑兵赶来支援。杨元的骑兵非常熟练的用火器向日军射击,李如松部和杨元部里应外合,打得日军狼狈溃逃。最终,明军以阵亡264人的微小代价,歼灭日军数千人。仅日军立花宗茂部就损失2000人。

上图_ 萨尔浒之战

通过平壤战役和碧蹄馆战役明军的表现,我们就能看出:张居正改革的成果在抗日援朝战争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对抗日军的明军是高效专业的战争机器。但这种专业高效的作战却在萨尔浒之战中并没有体现出来。由于明军在万历后期训练松懈,装备保养较差,在萨尔浒战役中作战的明军连最起码的部队配合都出了问题。

具体说来,明军将领杜松贪功心切,带领部队和后金军展开拼杀。而杜松的行动过快把明军的精锐部队车营落在了后面,被浑河阻挡无法参战。车营有鸟铳、佛郎机炮等火器,战斗力精良训练有素,杜松的行动落下了车营,犯了兵家大忌。如果车营参战,明军很有可能在萨尔浒战役中翻盘。

上图_ 佛郎机大炮

第四,抗日援朝战争和萨尔浒战役,明军的对手不一样。

抗日援朝战争,明军的对手是日军,日军有较强的火器部队和海军,而明军也有火器部队和实力较强的海军。在平壤战役中,明军火器大显神威。在露梁海战中,明军水军大显神威。在整个抗日援朝战争中,明军和日军的实力大体相当,明军在重火器方面还超过日军。

在萨尔浒战役中,明军有火器参战,但明军碰到了后金军队的精锐骑兵——叶赫部骑兵和建州重装步兵。史料记载,后金军队“军士禁喧哗,行伍禁纷杂,当兵刃相接之际,披重凯执利刃者,令为前锋。披短甲(即两截甲也)善射者,自后冲击”。由于后金骑兵的参战,明军虽然在萨尔浒之战中用火器一度击退了后金军的进攻,但后金军队仍然取得了歼灭明军西路军,击溃明军其他部队的胜利。从军力对比看,后金的重骑兵对明军形成了绝对优势。

以上原因就是明军在抗日援朝战争中打败日军,但在萨尔浒之战中输给后金的深层原因。萨尔浒之战后,明朝虽然有熊廷弼、孙承宗等名将力挽狂澜,但腐烂的明帝国大厦将倾,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壬辰1592 决战朝鲜》 宋毅 陕西人民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在把日军赶下海之后为何见好就收,不接着打了?一个祖训朝鲜战役,明朝吃着亏呢朝鲜战役赢了,万历的脸上有面子日本的二把手会来事儿历史大鸭蛋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世界上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明军不继续打,日军溜回本岛,核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没钱了。

1、陷入朝鲜泥潭

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最后,不论是交战双方中日两国都是很疲惫的,两方都陷入在朝鲜这个泥潭中了。明廷在驱赶倭寇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钱,前线作战的士兵们连粥吃不上的时候,但依旧一直被后方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投诉。

日本这边的大名则是在无衣无食的朝鲜挨饿受冻,攻也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了,一群日本武将跟街头乞丐一样在帐营为吃的大吵大闹(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

哪怕到战争的最后,明廷的军队也是被日本惯战的武士军团搞得头疼,因为明廷的人数远没有日本人多,两国互有胜负,但是强势的明廷一直用国力强行支持着,不让明军败下阵来。

2、谜一样的朝鲜队友

朝鲜人在万历朝鲜战争只做了三件事:跑步,吵架,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基本没怎么打,就望风而降了。

朝鲜官军天生就是长跑健将,日军刚登陆的时候,打了一波,承平日久的朝鲜军队直接被很凶的日军一波带走,一个月就被攻陷王都,两个月连平壤都丢了,菜得连韩国人拍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

连妄言征服中国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都大跌眼镜(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中间笑的一脸诧异的就是认爹无门的丰臣秀吉,旁边一脸蒙蔽的大帅哥就是黑田官兵卫,素有智将之称的他也想不到朝鲜这么菜)。

当时的朝鲜王也不是没想过要挣扎一下,赶快叫世子临海君去搞军队,结果世子直接被抓了,吓得李昖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就差出差去北京避暑了。

朝鲜菜也就算了,还特别喜欢内乱吵架,国小还地域黑,分为南人党和北人党、西人党,小北党。这么分裂就导致力量,整个朝鲜不就剩下一个李舜臣能打嘛,结果打完第一仗,日本撤军了,朝鲜朝廷就把李舜臣送去监狱进修了,派了一个元均来接任,结果直接把朝鲜的家底玩空了,只剩下12条船,再灰溜溜把李舜臣叫回来。

还有一点就是朝鲜军队没有自知之明,看着明军一路凯歌杀到日本人的帐营里去,总是萌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完全忘了当初怎么被日本人跟赶猪一样赶到鸭绿江的。比如蔚山之战,朝鲜武官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权栗非常头铁,要求复克蔚山,指挥官麻贵却要求他撤回,他硬是要去,结果连累两军一起被宰。

3、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奸商们

第一次朝鲜战役打完以后,明廷和日本都死了不少人。明廷特别心疼,那可是李如松的家当啊,威震辽东的铁骑啊,打蒙古、干女真,都靠这家伙了。可比朝鲜人之值钱多了,死一队铁骑比死了朝鲜宣祖还让明廷心疼。日本那些大名也一样,饭都吃不上了,还整天得被朝鲜起义军骚扰,100个朝鲜义军比100个朝鲜官军难缠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想在这烂泥里玩。

所以明朝和日本也有想过不打了,因为不值得,在整个朝鲜大家挣得钱比花的钱多得多,所以有了第一次议和。但是这个时候,两个奸商戏弄两个国家,分别是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结果两国鸡同鸭讲,日本以为他打赢了,结果条件开的特别离谱。这边日本要朝鲜一半国土、要明廷嫁女儿过来和亲、要朝鲜王子过来当狗。

这边明廷以为日本是要过来让他收下当狗。两个奸商就互相糊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说对方答应了。

这事瞒天过海,没人知道,露馅的时候明朝使臣团已经在朝鲜了,就准备去册封日本的丰臣秀吉时,使团长才明白被奸商们耍了,结果直接开溜。不过使团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团还是继续去日本册封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一开始还以为明廷打赢了,心里还美滋滋的,看见使臣团就纳闷,明廷公主怎么没来?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使臣团怎么说,结果穿好的明廷官服,看到明廷要他当狗的册封,直接发怒,第二朝鲜之役开启。

4、没有赢家的结尾

在被奸商搞了的情况下,两国主君都觉的对方是来搞笑的,只能打下去。结果就是两方军队在那里互砍,谁赢都是惨胜。不过日本更惨就是了,赢了还得撤,好不容易在蔚山打跑了麻贵的明军,结果吃的都没有了,13个日本武将直接电告日本中央,快点给我撤吧,不然收尸都不用来了。等下次明军再度围城直接就饿死,只得快撤。要明白一件事情,打仗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国力,毕竟士兵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吧,再猛的武将饿三天试试。

最终,日本的丰臣秀吉终于去领盒饭了,在朝鲜灰头土脸的日本大名终于看见晴天了,抓紧时间跑路撤退。在没有战心的情况下,日本人就快被明军赶下海了,毕竟当时的国力差距太大,也就是明军还有稀粥吃,日军还观音土都吃不上新鲜的,所以打不过明军是很显然的事情。

所以还继续打?明廷在朝鲜都打得贼垃圾,靠着国力硬耗死对面,就算打到本州去,蒙古一波偷家就直接中原易主了。但这一仗也打虚了明朝,后来朱家扑街的一大原因就是这场大战。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在把日军赶下海之后为何见好就收,不接着打了?一个祖训朝鲜战役,明朝吃着亏呢朝鲜战役赢了,万历的脸上有面子日本的二把手会来事儿历史大鸭蛋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世界上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明军不继续打,日军溜回本岛,核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没钱了。

1、陷入朝鲜泥潭

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最后,不论是交战双方中日两国都是很疲惫的,两方都陷入在朝鲜这个泥潭中了。明廷在驱赶倭寇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钱,前线作战的士兵们连粥吃不上的时候,但依旧一直被后方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投诉。

日本这边的大名则是在无衣无食的朝鲜挨饿受冻,攻也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了,一群日本武将跟街头乞丐一样在帐营为吃的大吵大闹(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

哪怕到战争的最后,明廷的军队也是被日本惯战的武士军团搞得头疼,因为明廷的人数远没有日本人多,两国互有胜负,但是强势的明廷一直用国力强行支持着,不让明军败下阵来。

2、谜一样的朝鲜队友

朝鲜人在万历朝鲜战争只做了三件事:跑步,吵架,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基本没怎么打,就望风而降了。

朝鲜官军天生就是长跑健将,日军刚登陆的时候,打了一波,承平日久的朝鲜军队直接被很凶的日军一波带走,一个月就被攻陷王都,两个月连平壤都丢了,菜得连韩国人拍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

连妄言征服中国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都大跌眼镜(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中间笑的一脸诧异的就是认爹无门的丰臣秀吉,旁边一脸蒙蔽的大帅哥就是黑田官兵卫,素有智将之称的他也想不到朝鲜这么菜)。

当时的朝鲜王也不是没想过要挣扎一下,赶快叫世子临海君去搞军队,结果世子直接被抓了,吓得李昖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就差出差去北京避暑了。

朝鲜菜也就算了,还特别喜欢内乱吵架,国小还地域黑,分为南人党和北人党、西人党,小北党。这么分裂就导致力量,整个朝鲜不就剩下一个李舜臣能打嘛,结果打完第一仗,日本撤军了,朝鲜朝廷就把李舜臣送去监狱进修了,派了一个元均来接任,结果直接把朝鲜的家底玩空了,只剩下12条船,再灰溜溜把李舜臣叫回来。

还有一点就是朝鲜军队没有自知之明,看着明军一路凯歌杀到日本人的帐营里去,总是萌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完全忘了当初怎么被日本人跟赶猪一样赶到鸭绿江的。比如蔚山之战,朝鲜武官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权栗非常头铁,要求复克蔚山,指挥官麻贵却要求他撤回,他硬是要去,结果连累两军一起被宰。

3、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奸商们

第一次朝鲜战役打完以后,明廷和日本都死了不少人。明廷特别心疼,那可是李如松的家当啊,威震辽东的铁骑啊,打蒙古、干女真,都靠这家伙了。可比朝鲜人之值钱多了,死一队铁骑比死了朝鲜宣祖还让明廷心疼。日本那些大名也一样,饭都吃不上了,还整天得被朝鲜起义军骚扰,100个朝鲜义军比100个朝鲜官军难缠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想在这烂泥里玩。

所以明朝和日本也有想过不打了,因为不值得,在整个朝鲜大家挣得钱比花的钱多得多,所以有了第一次议和。但是这个时候,两个奸商戏弄两个国家,分别是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结果两国鸡同鸭讲,日本以为他打赢了,结果条件开的特别离谱。这边日本要朝鲜一半国土、要明廷嫁女儿过来和亲、要朝鲜王子过来当狗。

这边明廷以为日本是要过来让他收下当狗。两个奸商就互相糊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说对方答应了。

这事瞒天过海,没人知道,露馅的时候明朝使臣团已经在朝鲜了,就准备去册封日本的丰臣秀吉时,使团长才明白被奸商们耍了,结果直接开溜。不过使团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团还是继续去日本册封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一开始还以为明廷打赢了,心里还美滋滋的,看见使臣团就纳闷,明廷公主怎么没来?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使臣团怎么说,结果穿好的明廷官服,看到明廷要他当狗的册封,直接发怒,第二朝鲜之役开启。

4、没有赢家的结尾

在被奸商搞了的情况下,两国主君都觉的对方是来搞笑的,只能打下去。结果就是两方军队在那里互砍,谁赢都是惨胜。不过日本更惨就是了,赢了还得撤,好不容易在蔚山打跑了麻贵的明军,结果吃的都没有了,13个日本武将直接电告日本中央,快点给我撤吧,不然收尸都不用来了。等下次明军再度围城直接就饿死,只得快撤。要明白一件事情,打仗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国力,毕竟士兵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吧,再猛的武将饿三天试试。

最终,日本的丰臣秀吉终于去领盒饭了,在朝鲜灰头土脸的日本大名终于看见晴天了,抓紧时间跑路撤退。在没有战心的情况下,日本人就快被明军赶下海了,毕竟当时的国力差距太大,也就是明军还有稀粥吃,日军还观音土都吃不上新鲜的,所以打不过明军是很显然的事情。

所以还继续打?明廷在朝鲜都打得贼垃圾,靠着国力硬耗死对面,就算打到本州去,蒙古一波偷家就直接中原易主了。但这一仗也打虚了明朝,后来朱家扑街的一大原因就是这场大战。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在把日军赶下海之后为何见好就收,不接着打了?一个祖训朝鲜战役,明朝吃着亏呢朝鲜战役赢了,万历的脸上有面子日本的二把手会来事儿历史大鸭蛋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世界上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明军不继续打,日军溜回本岛,核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没钱了。

1、陷入朝鲜泥潭

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最后,不论是交战双方中日两国都是很疲惫的,两方都陷入在朝鲜这个泥潭中了。明廷在驱赶倭寇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钱,前线作战的士兵们连粥吃不上的时候,但依旧一直被后方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投诉。

日本这边的大名则是在无衣无食的朝鲜挨饿受冻,攻也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了,一群日本武将跟街头乞丐一样在帐营为吃的大吵大闹(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

哪怕到战争的最后,明廷的军队也是被日本惯战的武士军团搞得头疼,因为明廷的人数远没有日本人多,两国互有胜负,但是强势的明廷一直用国力强行支持着,不让明军败下阵来。

2、谜一样的朝鲜队友

朝鲜人在万历朝鲜战争只做了三件事:跑步,吵架,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基本没怎么打,就望风而降了。

朝鲜官军天生就是长跑健将,日军刚登陆的时候,打了一波,承平日久的朝鲜军队直接被很凶的日军一波带走,一个月就被攻陷王都,两个月连平壤都丢了,菜得连韩国人拍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

连妄言征服中国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都大跌眼镜(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中间笑的一脸诧异的就是认爹无门的丰臣秀吉,旁边一脸蒙蔽的大帅哥就是黑田官兵卫,素有智将之称的他也想不到朝鲜这么菜)。

当时的朝鲜王也不是没想过要挣扎一下,赶快叫世子临海君去搞军队,结果世子直接被抓了,吓得李昖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就差出差去北京避暑了。

朝鲜菜也就算了,还特别喜欢内乱吵架,国小还地域黑,分为南人党和北人党、西人党,小北党。这么分裂就导致力量,整个朝鲜不就剩下一个李舜臣能打嘛,结果打完第一仗,日本撤军了,朝鲜朝廷就把李舜臣送去监狱进修了,派了一个元均来接任,结果直接把朝鲜的家底玩空了,只剩下12条船,再灰溜溜把李舜臣叫回来。

还有一点就是朝鲜军队没有自知之明,看着明军一路凯歌杀到日本人的帐营里去,总是萌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完全忘了当初怎么被日本人跟赶猪一样赶到鸭绿江的。比如蔚山之战,朝鲜武官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权栗非常头铁,要求复克蔚山,指挥官麻贵却要求他撤回,他硬是要去,结果连累两军一起被宰。

3、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奸商们

第一次朝鲜战役打完以后,明廷和日本都死了不少人。明廷特别心疼,那可是李如松的家当啊,威震辽东的铁骑啊,打蒙古、干女真,都靠这家伙了。可比朝鲜人之值钱多了,死一队铁骑比死了朝鲜宣祖还让明廷心疼。日本那些大名也一样,饭都吃不上了,还整天得被朝鲜起义军骚扰,100个朝鲜义军比100个朝鲜官军难缠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想在这烂泥里玩。

所以明朝和日本也有想过不打了,因为不值得,在整个朝鲜大家挣得钱比花的钱多得多,所以有了第一次议和。但是这个时候,两个奸商戏弄两个国家,分别是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结果两国鸡同鸭讲,日本以为他打赢了,结果条件开的特别离谱。这边日本要朝鲜一半国土、要明廷嫁女儿过来和亲、要朝鲜王子过来当狗。

这边明廷以为日本是要过来让他收下当狗。两个奸商就互相糊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说对方答应了。

这事瞒天过海,没人知道,露馅的时候明朝使臣团已经在朝鲜了,就准备去册封日本的丰臣秀吉时,使团长才明白被奸商们耍了,结果直接开溜。不过使团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团还是继续去日本册封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一开始还以为明廷打赢了,心里还美滋滋的,看见使臣团就纳闷,明廷公主怎么没来?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使臣团怎么说,结果穿好的明廷官服,看到明廷要他当狗的册封,直接发怒,第二朝鲜之役开启。

4、没有赢家的结尾

在被奸商搞了的情况下,两国主君都觉的对方是来搞笑的,只能打下去。结果就是两方军队在那里互砍,谁赢都是惨胜。不过日本更惨就是了,赢了还得撤,好不容易在蔚山打跑了麻贵的明军,结果吃的都没有了,13个日本武将直接电告日本中央,快点给我撤吧,不然收尸都不用来了。等下次明军再度围城直接就饿死,只得快撤。要明白一件事情,打仗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国力,毕竟士兵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吧,再猛的武将饿三天试试。

最终,日本的丰臣秀吉终于去领盒饭了,在朝鲜灰头土脸的日本大名终于看见晴天了,抓紧时间跑路撤退。在没有战心的情况下,日本人就快被明军赶下海了,毕竟当时的国力差距太大,也就是明军还有稀粥吃,日军还观音土都吃不上新鲜的,所以打不过明军是很显然的事情。

所以还继续打?明廷在朝鲜都打得贼垃圾,靠着国力硬耗死对面,就算打到本州去,蒙古一波偷家就直接中原易主了。但这一仗也打虚了明朝,后来朱家扑街的一大原因就是这场大战。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在把日军赶下海之后为何见好就收,不接着打了?一个祖训朝鲜战役,明朝吃着亏呢朝鲜战役赢了,万历的脸上有面子日本的二把手会来事儿历史大鸭蛋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世界上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明军不继续打,日军溜回本岛,核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没钱了。

1、陷入朝鲜泥潭

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最后,不论是交战双方中日两国都是很疲惫的,两方都陷入在朝鲜这个泥潭中了。明廷在驱赶倭寇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钱,前线作战的士兵们连粥吃不上的时候,但依旧一直被后方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投诉。

日本这边的大名则是在无衣无食的朝鲜挨饿受冻,攻也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了,一群日本武将跟街头乞丐一样在帐营为吃的大吵大闹(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

哪怕到战争的最后,明廷的军队也是被日本惯战的武士军团搞得头疼,因为明廷的人数远没有日本人多,两国互有胜负,但是强势的明廷一直用国力强行支持着,不让明军败下阵来。

2、谜一样的朝鲜队友

朝鲜人在万历朝鲜战争只做了三件事:跑步,吵架,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基本没怎么打,就望风而降了。

朝鲜官军天生就是长跑健将,日军刚登陆的时候,打了一波,承平日久的朝鲜军队直接被很凶的日军一波带走,一个月就被攻陷王都,两个月连平壤都丢了,菜得连韩国人拍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

连妄言征服中国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都大跌眼镜(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中间笑的一脸诧异的就是认爹无门的丰臣秀吉,旁边一脸蒙蔽的大帅哥就是黑田官兵卫,素有智将之称的他也想不到朝鲜这么菜)。

当时的朝鲜王也不是没想过要挣扎一下,赶快叫世子临海君去搞军队,结果世子直接被抓了,吓得李昖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就差出差去北京避暑了。

朝鲜菜也就算了,还特别喜欢内乱吵架,国小还地域黑,分为南人党和北人党、西人党,小北党。这么分裂就导致力量,整个朝鲜不就剩下一个李舜臣能打嘛,结果打完第一仗,日本撤军了,朝鲜朝廷就把李舜臣送去监狱进修了,派了一个元均来接任,结果直接把朝鲜的家底玩空了,只剩下12条船,再灰溜溜把李舜臣叫回来。

还有一点就是朝鲜军队没有自知之明,看着明军一路凯歌杀到日本人的帐营里去,总是萌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完全忘了当初怎么被日本人跟赶猪一样赶到鸭绿江的。比如蔚山之战,朝鲜武官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权栗非常头铁,要求复克蔚山,指挥官麻贵却要求他撤回,他硬是要去,结果连累两军一起被宰。

3、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奸商们

第一次朝鲜战役打完以后,明廷和日本都死了不少人。明廷特别心疼,那可是李如松的家当啊,威震辽东的铁骑啊,打蒙古、干女真,都靠这家伙了。可比朝鲜人之值钱多了,死一队铁骑比死了朝鲜宣祖还让明廷心疼。日本那些大名也一样,饭都吃不上了,还整天得被朝鲜起义军骚扰,100个朝鲜义军比100个朝鲜官军难缠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想在这烂泥里玩。

所以明朝和日本也有想过不打了,因为不值得,在整个朝鲜大家挣得钱比花的钱多得多,所以有了第一次议和。但是这个时候,两个奸商戏弄两个国家,分别是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结果两国鸡同鸭讲,日本以为他打赢了,结果条件开的特别离谱。这边日本要朝鲜一半国土、要明廷嫁女儿过来和亲、要朝鲜王子过来当狗。

这边明廷以为日本是要过来让他收下当狗。两个奸商就互相糊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说对方答应了。

这事瞒天过海,没人知道,露馅的时候明朝使臣团已经在朝鲜了,就准备去册封日本的丰臣秀吉时,使团长才明白被奸商们耍了,结果直接开溜。不过使团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团还是继续去日本册封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一开始还以为明廷打赢了,心里还美滋滋的,看见使臣团就纳闷,明廷公主怎么没来?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使臣团怎么说,结果穿好的明廷官服,看到明廷要他当狗的册封,直接发怒,第二朝鲜之役开启。

4、没有赢家的结尾

在被奸商搞了的情况下,两国主君都觉的对方是来搞笑的,只能打下去。结果就是两方军队在那里互砍,谁赢都是惨胜。不过日本更惨就是了,赢了还得撤,好不容易在蔚山打跑了麻贵的明军,结果吃的都没有了,13个日本武将直接电告日本中央,快点给我撤吧,不然收尸都不用来了。等下次明军再度围城直接就饿死,只得快撤。要明白一件事情,打仗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国力,毕竟士兵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吧,再猛的武将饿三天试试。

最终,日本的丰臣秀吉终于去领盒饭了,在朝鲜灰头土脸的日本大名终于看见晴天了,抓紧时间跑路撤退。在没有战心的情况下,日本人就快被明军赶下海了,毕竟当时的国力差距太大,也就是明军还有稀粥吃,日军还观音土都吃不上新鲜的,所以打不过明军是很显然的事情。

所以还继续打?明廷在朝鲜都打得贼垃圾,靠着国力硬耗死对面,就算打到本州去,蒙古一波偷家就直接中原易主了。但这一仗也打虚了明朝,后来朱家扑街的一大原因就是这场大战。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在把日军赶下海之后为何见好就收,不接着打了?一个祖训朝鲜战役,明朝吃着亏呢朝鲜战役赢了,万历的脸上有面子日本的二把手会来事儿历史大鸭蛋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世界上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明军不继续打,日军溜回本岛,核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没钱了。

1、陷入朝鲜泥潭

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最后,不论是交战双方中日两国都是很疲惫的,两方都陷入在朝鲜这个泥潭中了。明廷在驱赶倭寇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钱,前线作战的士兵们连粥吃不上的时候,但依旧一直被后方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投诉。

日本这边的大名则是在无衣无食的朝鲜挨饿受冻,攻也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了,一群日本武将跟街头乞丐一样在帐营为吃的大吵大闹(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

哪怕到战争的最后,明廷的军队也是被日本惯战的武士军团搞得头疼,因为明廷的人数远没有日本人多,两国互有胜负,但是强势的明廷一直用国力强行支持着,不让明军败下阵来。

2、谜一样的朝鲜队友

朝鲜人在万历朝鲜战争只做了三件事:跑步,吵架,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基本没怎么打,就望风而降了。

朝鲜官军天生就是长跑健将,日军刚登陆的时候,打了一波,承平日久的朝鲜军队直接被很凶的日军一波带走,一个月就被攻陷王都,两个月连平壤都丢了,菜得连韩国人拍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

连妄言征服中国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都大跌眼镜(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中间笑的一脸诧异的就是认爹无门的丰臣秀吉,旁边一脸蒙蔽的大帅哥就是黑田官兵卫,素有智将之称的他也想不到朝鲜这么菜)。

当时的朝鲜王也不是没想过要挣扎一下,赶快叫世子临海君去搞军队,结果世子直接被抓了,吓得李昖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就差出差去北京避暑了。

朝鲜菜也就算了,还特别喜欢内乱吵架,国小还地域黑,分为南人党和北人党、西人党,小北党。这么分裂就导致力量,整个朝鲜不就剩下一个李舜臣能打嘛,结果打完第一仗,日本撤军了,朝鲜朝廷就把李舜臣送去监狱进修了,派了一个元均来接任,结果直接把朝鲜的家底玩空了,只剩下12条船,再灰溜溜把李舜臣叫回来。

还有一点就是朝鲜军队没有自知之明,看着明军一路凯歌杀到日本人的帐营里去,总是萌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完全忘了当初怎么被日本人跟赶猪一样赶到鸭绿江的。比如蔚山之战,朝鲜武官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权栗非常头铁,要求复克蔚山,指挥官麻贵却要求他撤回,他硬是要去,结果连累两军一起被宰。

3、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奸商们

第一次朝鲜战役打完以后,明廷和日本都死了不少人。明廷特别心疼,那可是李如松的家当啊,威震辽东的铁骑啊,打蒙古、干女真,都靠这家伙了。可比朝鲜人之值钱多了,死一队铁骑比死了朝鲜宣祖还让明廷心疼。日本那些大名也一样,饭都吃不上了,还整天得被朝鲜起义军骚扰,100个朝鲜义军比100个朝鲜官军难缠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想在这烂泥里玩。

所以明朝和日本也有想过不打了,因为不值得,在整个朝鲜大家挣得钱比花的钱多得多,所以有了第一次议和。但是这个时候,两个奸商戏弄两个国家,分别是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结果两国鸡同鸭讲,日本以为他打赢了,结果条件开的特别离谱。这边日本要朝鲜一半国土、要明廷嫁女儿过来和亲、要朝鲜王子过来当狗。

这边明廷以为日本是要过来让他收下当狗。两个奸商就互相糊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说对方答应了。

这事瞒天过海,没人知道,露馅的时候明朝使臣团已经在朝鲜了,就准备去册封日本的丰臣秀吉时,使团长才明白被奸商们耍了,结果直接开溜。不过使团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团还是继续去日本册封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一开始还以为明廷打赢了,心里还美滋滋的,看见使臣团就纳闷,明廷公主怎么没来?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使臣团怎么说,结果穿好的明廷官服,看到明廷要他当狗的册封,直接发怒,第二朝鲜之役开启。

4、没有赢家的结尾

在被奸商搞了的情况下,两国主君都觉的对方是来搞笑的,只能打下去。结果就是两方军队在那里互砍,谁赢都是惨胜。不过日本更惨就是了,赢了还得撤,好不容易在蔚山打跑了麻贵的明军,结果吃的都没有了,13个日本武将直接电告日本中央,快点给我撤吧,不然收尸都不用来了。等下次明军再度围城直接就饿死,只得快撤。要明白一件事情,打仗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国力,毕竟士兵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吧,再猛的武将饿三天试试。

最终,日本的丰臣秀吉终于去领盒饭了,在朝鲜灰头土脸的日本大名终于看见晴天了,抓紧时间跑路撤退。在没有战心的情况下,日本人就快被明军赶下海了,毕竟当时的国力差距太大,也就是明军还有稀粥吃,日军还观音土都吃不上新鲜的,所以打不过明军是很显然的事情。

所以还继续打?明廷在朝鲜都打得贼垃圾,靠着国力硬耗死对面,就算打到本州去,蒙古一波偷家就直接中原易主了。但这一仗也打虚了明朝,后来朱家扑街的一大原因就是这场大战。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在把日军赶下海之后为何见好就收,不接着打了?一个祖训朝鲜战役,明朝吃着亏呢朝鲜战役赢了,万历的脸上有面子日本的二把手会来事儿历史大鸭蛋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世界上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明军不继续打,日军溜回本岛,核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没钱了。

1、陷入朝鲜泥潭

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最后,不论是交战双方中日两国都是很疲惫的,两方都陷入在朝鲜这个泥潭中了。明廷在驱赶倭寇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钱,前线作战的士兵们连粥吃不上的时候,但依旧一直被后方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投诉。

日本这边的大名则是在无衣无食的朝鲜挨饿受冻,攻也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了,一群日本武将跟街头乞丐一样在帐营为吃的大吵大闹(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

哪怕到战争的最后,明廷的军队也是被日本惯战的武士军团搞得头疼,因为明廷的人数远没有日本人多,两国互有胜负,但是强势的明廷一直用国力强行支持着,不让明军败下阵来。

2、谜一样的朝鲜队友

朝鲜人在万历朝鲜战争只做了三件事:跑步,吵架,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基本没怎么打,就望风而降了。

朝鲜官军天生就是长跑健将,日军刚登陆的时候,打了一波,承平日久的朝鲜军队直接被很凶的日军一波带走,一个月就被攻陷王都,两个月连平壤都丢了,菜得连韩国人拍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

连妄言征服中国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都大跌眼镜(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中间笑的一脸诧异的就是认爹无门的丰臣秀吉,旁边一脸蒙蔽的大帅哥就是黑田官兵卫,素有智将之称的他也想不到朝鲜这么菜)。

当时的朝鲜王也不是没想过要挣扎一下,赶快叫世子临海君去搞军队,结果世子直接被抓了,吓得李昖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就差出差去北京避暑了。

朝鲜菜也就算了,还特别喜欢内乱吵架,国小还地域黑,分为南人党和北人党、西人党,小北党。这么分裂就导致力量,整个朝鲜不就剩下一个李舜臣能打嘛,结果打完第一仗,日本撤军了,朝鲜朝廷就把李舜臣送去监狱进修了,派了一个元均来接任,结果直接把朝鲜的家底玩空了,只剩下12条船,再灰溜溜把李舜臣叫回来。

还有一点就是朝鲜军队没有自知之明,看着明军一路凯歌杀到日本人的帐营里去,总是萌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完全忘了当初怎么被日本人跟赶猪一样赶到鸭绿江的。比如蔚山之战,朝鲜武官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权栗非常头铁,要求复克蔚山,指挥官麻贵却要求他撤回,他硬是要去,结果连累两军一起被宰。

3、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奸商们

第一次朝鲜战役打完以后,明廷和日本都死了不少人。明廷特别心疼,那可是李如松的家当啊,威震辽东的铁骑啊,打蒙古、干女真,都靠这家伙了。可比朝鲜人之值钱多了,死一队铁骑比死了朝鲜宣祖还让明廷心疼。日本那些大名也一样,饭都吃不上了,还整天得被朝鲜起义军骚扰,100个朝鲜义军比100个朝鲜官军难缠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想在这烂泥里玩。

所以明朝和日本也有想过不打了,因为不值得,在整个朝鲜大家挣得钱比花的钱多得多,所以有了第一次议和。但是这个时候,两个奸商戏弄两个国家,分别是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结果两国鸡同鸭讲,日本以为他打赢了,结果条件开的特别离谱。这边日本要朝鲜一半国土、要明廷嫁女儿过来和亲、要朝鲜王子过来当狗。

这边明廷以为日本是要过来让他收下当狗。两个奸商就互相糊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说对方答应了。

这事瞒天过海,没人知道,露馅的时候明朝使臣团已经在朝鲜了,就准备去册封日本的丰臣秀吉时,使团长才明白被奸商们耍了,结果直接开溜。不过使团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团还是继续去日本册封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一开始还以为明廷打赢了,心里还美滋滋的,看见使臣团就纳闷,明廷公主怎么没来?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使臣团怎么说,结果穿好的明廷官服,看到明廷要他当狗的册封,直接发怒,第二朝鲜之役开启。

4、没有赢家的结尾

在被奸商搞了的情况下,两国主君都觉的对方是来搞笑的,只能打下去。结果就是两方军队在那里互砍,谁赢都是惨胜。不过日本更惨就是了,赢了还得撤,好不容易在蔚山打跑了麻贵的明军,结果吃的都没有了,13个日本武将直接电告日本中央,快点给我撤吧,不然收尸都不用来了。等下次明军再度围城直接就饿死,只得快撤。要明白一件事情,打仗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国力,毕竟士兵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吧,再猛的武将饿三天试试。

最终,日本的丰臣秀吉终于去领盒饭了,在朝鲜灰头土脸的日本大名终于看见晴天了,抓紧时间跑路撤退。在没有战心的情况下,日本人就快被明军赶下海了,毕竟当时的国力差距太大,也就是明军还有稀粥吃,日军还观音土都吃不上新鲜的,所以打不过明军是很显然的事情。

所以还继续打?明廷在朝鲜都打得贼垃圾,靠着国力硬耗死对面,就算打到本州去,蒙古一波偷家就直接中原易主了。但这一仗也打虚了明朝,后来朱家扑街的一大原因就是这场大战。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在把日军赶下海之后为何见好就收,不接着打了?一个祖训朝鲜战役,明朝吃着亏呢朝鲜战役赢了,万历的脸上有面子日本的二把手会来事儿历史大鸭蛋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世界上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明军不继续打,日军溜回本岛,核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没钱了。

1、陷入朝鲜泥潭

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最后,不论是交战双方中日两国都是很疲惫的,两方都陷入在朝鲜这个泥潭中了。明廷在驱赶倭寇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钱,前线作战的士兵们连粥吃不上的时候,但依旧一直被后方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投诉。

日本这边的大名则是在无衣无食的朝鲜挨饿受冻,攻也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了,一群日本武将跟街头乞丐一样在帐营为吃的大吵大闹(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

哪怕到战争的最后,明廷的军队也是被日本惯战的武士军团搞得头疼,因为明廷的人数远没有日本人多,两国互有胜负,但是强势的明廷一直用国力强行支持着,不让明军败下阵来。

2、谜一样的朝鲜队友

朝鲜人在万历朝鲜战争只做了三件事:跑步,吵架,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基本没怎么打,就望风而降了。

朝鲜官军天生就是长跑健将,日军刚登陆的时候,打了一波,承平日久的朝鲜军队直接被很凶的日军一波带走,一个月就被攻陷王都,两个月连平壤都丢了,菜得连韩国人拍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

连妄言征服中国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都大跌眼镜(截图出自日本大河剧《黑田官兵卫》,中间笑的一脸诧异的就是认爹无门的丰臣秀吉,旁边一脸蒙蔽的大帅哥就是黑田官兵卫,素有智将之称的他也想不到朝鲜这么菜)。

当时的朝鲜王也不是没想过要挣扎一下,赶快叫世子临海君去搞军队,结果世子直接被抓了,吓得李昖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就差出差去北京避暑了。

朝鲜菜也就算了,还特别喜欢内乱吵架,国小还地域黑,分为南人党和北人党、西人党,小北党。这么分裂就导致力量,整个朝鲜不就剩下一个李舜臣能打嘛,结果打完第一仗,日本撤军了,朝鲜朝廷就把李舜臣送去监狱进修了,派了一个元均来接任,结果直接把朝鲜的家底玩空了,只剩下12条船,再灰溜溜把李舜臣叫回来。

还有一点就是朝鲜军队没有自知之明,看着明军一路凯歌杀到日本人的帐营里去,总是萌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完全忘了当初怎么被日本人跟赶猪一样赶到鸭绿江的。比如蔚山之战,朝鲜武官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权栗非常头铁,要求复克蔚山,指挥官麻贵却要求他撤回,他硬是要去,结果连累两军一起被宰。

3、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奸商们

第一次朝鲜战役打完以后,明廷和日本都死了不少人。明廷特别心疼,那可是李如松的家当啊,威震辽东的铁骑啊,打蒙古、干女真,都靠这家伙了。可比朝鲜人之值钱多了,死一队铁骑比死了朝鲜宣祖还让明廷心疼。日本那些大名也一样,饭都吃不上了,还整天得被朝鲜起义军骚扰,100个朝鲜义军比100个朝鲜官军难缠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想在这烂泥里玩。

所以明朝和日本也有想过不打了,因为不值得,在整个朝鲜大家挣得钱比花的钱多得多,所以有了第一次议和。但是这个时候,两个奸商戏弄两个国家,分别是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结果两国鸡同鸭讲,日本以为他打赢了,结果条件开的特别离谱。这边日本要朝鲜一半国土、要明廷嫁女儿过来和亲、要朝鲜王子过来当狗。

这边明廷以为日本是要过来让他收下当狗。两个奸商就互相糊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说对方答应了。

这事瞒天过海,没人知道,露馅的时候明朝使臣团已经在朝鲜了,就准备去册封日本的丰臣秀吉时,使团长才明白被奸商们耍了,结果直接开溜。不过使团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团还是继续去日本册封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一开始还以为明廷打赢了,心里还美滋滋的,看见使臣团就纳闷,明廷公主怎么没来?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使臣团怎么说,结果穿好的明廷官服,看到明廷要他当狗的册封,直接发怒,第二朝鲜之役开启。

4、没有赢家的结尾

在被奸商搞了的情况下,两国主君都觉的对方是来搞笑的,只能打下去。结果就是两方军队在那里互砍,谁赢都是惨胜。不过日本更惨就是了,赢了还得撤,好不容易在蔚山打跑了麻贵的明军,结果吃的都没有了,13个日本武将直接电告日本中央,快点给我撤吧,不然收尸都不用来了。等下次明军再度围城直接就饿死,只得快撤。要明白一件事情,打仗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国力,毕竟士兵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吧,再猛的武将饿三天试试。

最终,日本的丰臣秀吉终于去领盒饭了,在朝鲜灰头土脸的日本大名终于看见晴天了,抓紧时间跑路撤退。在没有战心的情况下,日本人就快被明军赶下海了,毕竟当时的国力差距太大,也就是明军还有稀粥吃,日军还观音土都吃不上新鲜的,所以打不过明军是很显然的事情。

所以还继续打?明廷在朝鲜都打得贼垃圾,靠着国力硬耗死对面,就算打到本州去,蒙古一波偷家就直接中原易主了。但这一仗也打虚了明朝,后来朱家扑街的一大原因就是这场大战。

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是如何败给了后金的呢?

明朝的万历皇帝被后世称为半个明君,他的前半生在张居正的辅助下,让明朝出现了中兴之象,府库充盈,军队战力彪悍。然而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却突然性情大变,躲在后宫中再也没有出现在臣民面前。

《明史》评价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虽然明朝在万历朝后期再次走上了下坡路,但明朝在万历的带领下,还是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抗倭援朝。

公元1592年,刚刚完成统一的日本,在丰臣秀吉的带领下,发起了对朝鲜的战争。在装备精良火器的日军面前,朝军不堪一击,国都沦陷,万历皇帝一声令下,明军抗倭援朝战役打响。

前后耗时6年,明军成功击退了倭寇,挽救了风雨飘摇的李氏王国。但仅仅过了20余年,当年的那支明军却在萨尔浒一役,惨败给了只有冷兵器的后金军队。

为什么明军可以打的赢拿着火枪的日军,却在萨尔浒中被拿着冷兵器的后金军队击垮了呢?

首先,万历抗倭时,日本并非不堪一击,明朝打的其实非常艰难,这个时候明朝赢得已经非常吃力了。

万历朝后期,承平日久,国力衰退,军队战斗力也在下降。而日本刚刚经历了战国时代,从战火中走出,士兵的嗜血欲望和掠夺欲望非常强烈。

此外,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日本当时所用的火绳枪是要比明朝的鸟铳先进的,这也让初期入朝作战的明军吃了大亏。第一阶段失利后才引起了明朝上下警觉,调集重炮入朝,由于明朝的火炮性能远比日本先进,所以靠火炮压制了对方。

从1592年到1598年,明朝的抗倭战争断断续续打了6年,最后直至丰臣秀吉病死,日军才彻底退出朝鲜半岛。不仅如此,明朝打这场仗时,无法就地取得补给,反而要长途跋涉从国内运输粮草军需,此外,朝鲜国王也不断上书要求明朝援助自己粮食,这更加重了明朝负担。

其次,由于抗倭战前,萨尔浒之战在后,所以为后金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明朝虽然打赢了抗倭战争,但却也耗费了大量国力,同期爆发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更是进一步拖垮了明朝经济,使得张居正改革后给明朝留下的家底全部耗光。

所以,当后金崛起时,明朝精锐多半已经丧失在朝鲜半岛,而国内经济又出现了严重问题,使得明朝拖不起,在对后金的战略选择上也就被迫采取了速战,这也为失败埋下了伏笔。事实上,明朝对后金的最佳策略应该是持久战,毕竟后金的国力远远比不上明朝。

第三,对后金作战时,明朝战略失误太多。

战争的胜败要受到战术、将领、兵力、粮草甚至是天气等诸多因素影响,明朝对后金的萨尔浒之战之所以失败,有轻敌冒进和配合不畅等多种原因在内,但这并不代表明朝打不过后金。

事实上,在明末时,袁崇焕坚城大炮战术就曾击溃了清军,还击伤了努尔哈赤,而后来洪承畴采取的稳扎稳打战术也成功击退了八旗兵的多次进攻,只可惜在朝廷催促下,洪承畴被迫改变策略,急打急攻,导致惨败。

清朝立国之初存在一大弱势:火器。清军在对明朝的战役中,多次因火炮不行而被打的大败,这种情况直到孔有德叛变投降,将明朝最先进的火炮技术带到了清朝才改变。

明末对后金的战争为何频频失败,明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明末军队的战斗力为何会那么不堪,这和大明朝初期明军打的蒙古人狼狈逃窜,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军队表现,说起原因这主要还是明初实行的军制有关,明朝对户籍和管理非常严,军队实行的是卫所制度,战时打仗,没有战事时,就在卫所屯田,并且卫所的军籍还是世袭。

这个在开国初期问题不大,还能解决庞大的粮草开支问题,但是到 时间久了,因为世袭,上级对下级总是剥削的,卫所闲事没有军饷,只能通过屯田糊口,再加上长官的剥削,所以卫所士兵到后期根本就活不下去了,自加上当时的世袭制度,军人的地位又低下,所以到嘉靖时期,全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卫所士兵都逃跑了,这下子国家要是打仗那就完了,最后没办法就又把募兵制度捡了起来。

但是明朝后期,国家财政困难,没钱还上哪里募兵?特别是万历时期的三次大的战争,不仅耗光了帝国的银子,还把一批战斗力强悍的明军士兵败坏光了,只剩下几只软脚虾,所以后来萨尔浒之战明军才会表现的那么差。

再有就是后勤保障问题,明末时官员腐败严重,明军又非常依赖火器,而且火器又和后金的大刀片子不一样,刀片豁个口子,照样砍死人,火器大炮你要是质量不过关,那家伙是谁用要谁命,炸膛是经常发生的事,所以导致明军都有心理阴影了。

最后就是指挥军队的人有问题,还有官员之间的龌龊往往也是导致失败的最大原因,比如萨尔浒之战的指挥杨稿就是一个文人,啥都不懂举兵分四路,最后导致明军大败,还有天雄军的卢象升被围,旁边的友军就看着人家被消灭,只看戏不救援,还有汪乔年在解救被围的左良玉时,左良玉转手就把人家卖了,最后坑死了人家。

可以说明军的战斗力后期那么差,主要还是没钱,还有局势内部倾轧严重,战斗力最强的往往就只有家丁和亲军,其他士兵是一触即溃,战斗力这么差,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欢迎留下评论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