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使用汉字而不说汉语「日本为什么使用汉字而不说汉语」

我们通常讲的“语言文字”这个词汇其实是由两个彼此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共同构成的:所谓语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文字则是一种用于书面记录的工具。事实上语言的历史远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9 00:15:53

我们通常讲的“语言文字”这个词汇其实是由两个彼此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共同构成的:所谓语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文字则是一种用于书面记录的工具。事实上语言的历史远比文字悠久:自300多万年前人类诞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聋哑人都会开口说话,然而文字的发明不过就是最近几千年的事。事实上迄今为止世界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只有口头语言而没书面文字。

我国的56个民族几乎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然而拥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个。美国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以及亚马逊丛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没自己的文字。目前全世界查明的语言一共有5651种,此外还有一部分不被视为独立语言的方言。19世纪比较学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种语言,结果发现有些语言的某些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于是他们便把这些语言归为同一语族。

有的语族与其他语族之间又有些对应关系,于是又归在一起称为同系语言。各种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由此形成。这实际上是基于生物学概念假设若干语种是由特定祖语演化而来。人类语言之间的具体谱系关系是如何划分的呢?首先按各种语言的亲属关系分为若干语系,每一语系之下又分为若干语族,每一语族之下分为若干语支,语支之下是语种,语种之下是方言。

这种划分模式就类似于生物学中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目前全世界5651种语言主要属于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这九大语系。我国56个民族各自的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作为我国官方语言的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是以汉语和藏语为代表的一个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分为汉语族、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四个语族。我国的汉语、藏语、苗语、壮语、土家语、瑶语均属于这一语系,我国南方的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的语言也多属于汉藏语系。非洲与东南亚等很多地方的语言受到殖民历史影响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目前的波斯语、乌尔都语等诸多语言都采用阿拉伯字母进行拼写。

可能有人会觉得日语也该和汉语一样属于汉藏语系,可实际上日语和汉语其实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日本列岛早期压根儿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日本也无法使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历史。据《古语拾遗》等古籍记载:日本人原本是采取结绳记事。日本早期的汉倭奴国、邪马台国的历史都是由中国史料所记载的。在那个年代中日之间的交流相当有限:只有当日本列岛的国家前来朝贡时中国史料才会记上一笔。

平时日本使节不来朝贡时中国的史料中就不会记载,因此主要靠中国史料记载的日本早期历史就处于一种混沌蒙昧的状态。直到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以后这个岛国的历史才开始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尽管日本与中国的官方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然而当时的日本尚处于原始的氏族部落社会形态,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日本列岛才有原始的氏族部落社会逐渐过渡到较为成熟的国家政权文明。

随着国家政权机器的日益完善导致日本对书面文字的需求日渐增长。中国汉字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传入日本的:汉字传入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武帝太康年间,然而汉字真正在日本普及开来大约是在中国隋唐时期。一开始日本人直接把从中国传入汉字拿来使用,后来逐渐在汉字的基础上发明创造了日文假名。中国唐代时期留学生吉备真备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片假名。

后来日本人又根据汉字草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平假名。发展至今的现代日文书写系统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当初直接从中国引入的汉字,一部分是根据汉字偏旁创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还引入了一部分罗马字。在古代日本的文化阶层普遍是认识汉字的。2001年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大河剧《北条时宗》中日本执政者能毫无障碍地阅读元世祖忽必烈命人传达的汉字国书。

直到唐代日本遣唐使才在引入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发明了日文,那么难道在此之前日本人就不会说话吗?毫无疑问在此之前日语早已存在,只不过没形成文字记录而已。很显然日语从日本民族诞生之日起就已存在,否则那时的日本人是用什么进行交流的呢?所以要弄清日语的起源就有必要回溯日本民族形成的历史。目前史学界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问题存在诸多不同说法。

目前考古学界最主流的观点一般倾向于认为:日本民族的祖先是由来自中国淮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地区的汉族移民与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古代朝鲜人等多个族群融合形成的。这其中有的族群甚至本身就是融合多个不同族群所形成的混血族群:当时迁徙到日本的古代朝鲜人本身就是朝鲜半岛土著和中国殷商移民、东胡人等族群所融合形成的。

由此可见日本民族其实是一个高度混血的民族,而日语其实也是一种带有各种语言与文化因素的高度混杂的语言。在进入日本列岛的早期移民中有操阿尔泰语系语言的通古斯人,有操汉藏语系语言的中原人,有操南岛语系语言的马来人。这些族群的融合就使日语同时兼具多种语系特征。在明治时代日本人一般把日语划为阿尔泰语系,但这种说法已遭到国际语言学界的普遍否定。

日本学者西田龙雄认为日语属于汉藏语系,大野晋则认为日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2007年美国学者Leon Serafim提出“日本语系(Japonic languages)”(或称“日本-琉球语系”)这一概念。Leon Serafim认为日本语系共有的原始语言是原始日本语(Proto-Japonic)。这一语系包括日语和琉球语两大语言及它们的各种方言。此外也有关于日语属于南岛语系的说法。

迄今为止学术界始终没对日语的语系归属达成统一认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日语同时兼具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等多个语系的语言特征,所以单独划入任何一系似乎都欠妥。事实上日语和汉语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接近。日语并不是由汉语演化而来的:日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发生学上并没传承性。之所以有人会觉得日语是汉语的方言变种主要是因为日文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日语不是由汉语演化而来这一观点,也许有人会以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中出现的相同词汇作为反例。然而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承性和亲缘性。尽管没任何证据显示日语是由汉语直接演化而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日语本身就是同时受到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等多个语系影响的,所以在日语中出现一些与汉语相似的词汇似乎并非完全无法理解。

日本古代曾长期以中国为师。在这一过程中日语也借鉴了不少的汉语词汇,然而能就此认定日语是由汉语演化而来的吗?如今汉语中的“沙发”、“吉普”、“因特网”、“粉丝”、“的士”这些词汇都是直接借用的外来词,那么难道汉语是由英语演化而来的吗?到了近代中国又从日语中引入了法律、法人、干部、电车、财团等词汇。不过历史上汉语和日语之间这种借鉴词汇的现象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传承关系。

早在汉字传入以前日本人就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在语序是是主谓宾,而且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思。日语在语法和结构上与同属于粘着语的阿尔泰语系较为相似:其语序为主宾谓,而且每个句子都需要用助词来提示。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所引入的是文字(而不是语言):在此之前日本人早就有自己的语言了,而他们所缺乏的一种能用来记录自己语言的书写系统。

日本实际上是通过用汉字来拼写标注日语这种方式解决了书写系统的问题。事实上这种借鉴别国的书面文字体系用来记录本国语言的例子并不少见:土耳其在1928年以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在1928年以后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伊朗的波斯语也是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蒙古国在1937年以后开始采用苏联传入的西里尔字母拼写蒙文以代替从成吉思汗时代流传下来的回鹘式蒙古文。

波斯语在书面文字形式上借用了阿拉伯文,可这并没改变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是两种不同语言的本质。蒙古国的文字借用了苏联传入的西里尔字母,然而我们能说蒙古语和俄语是同宗同源吗?日本法隆寺的金堂药师佛像背后有一段公元7世纪的铭文。尽管其中内容全是用汉字书写的,然而却充斥着大量的“药师像作”、“造不堪”、“大命受”之类的汉式日文,而且整段铭文是按日语的语序书写的。

古代日本一度颇为推崇汉字:当时日本贵族阶层普遍热衷于用汉字作诗,然而日本人作的汉诗还是按日语的语序所作。表面上汉式日文全都用汉字书写,但语序结构与汉语截然不同,甚至按照汉语的思维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也是日文汉字很多字面意思与我们知道的不一样的原因。比如中国汉字中的“娘”指的是妈妈,日文汉字中的“娘”指的是女儿、姑娘。

再比如“大丈夫”这个词在中国汉字里指的是男子汉,可在日文汉字里这个词的意思是没关系。另外汉字传入日本时中国人用的还是繁体字,可如今中国大陆已将繁体字简化。日本人在使用汉字时也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了一定的演化,然而日文汉字的演化并没参照中国汉字简化,因此如今日文中的汉字与当初日本遣唐使引入的原始汉字已出现了一定的差别。

尽管古代日本的贵族阶层一度颇为推崇汉字,可汉字对他们而言终究是一种外来文字,而且日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体系,因此日本人在用汉字书写日语时常遇到各种困难。日语中存在大量的助词与敬语,可这些在汉语中的没有的,所以无法有效表达出来,这就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与误会。日本人为了更好地标注日语就索性去掉汉字的意义,只是单纯借用汉字来标注日语读音。

日本人本来就有自己的语言,引入汉字只是为了标注传承日语而已。因此就形成了日本人在使用汉字的同时不会使用汉语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其实并非只存在于日本:在朝鲜、越南等同样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汉字文化圈地区几乎普遍存在这种会写汉字而不会说汉语的现象。因此在当时的汉字文化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笔谈。所谓笔谈是指汉字文化圈内不同地域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通过书面文字进行交流。

明末遗民朱舜水在参与抗清复明运动失败东渡日本,当时日本水户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就常去拜访他。由于二人语言不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书面文字交流。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也常和朝鲜通信使用汉字笔谈的方式来争论儒学问题。在标志着日本进入近代史的美国黑船来航事件中笔谈又一次发挥了作用:由于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历两百余年的锁国时期,因此在美日谈判中几乎找不到一个懂英语的日本人。

当时造访日本的美国舰队中也无人精通日语。恰巧当时随美国舰队前往日本的传教士卫三畏是一个多年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精通汉语汉字的卫三畏还邀请了自己在香港认识的中国人罗森一同前往日本。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份国际条约的谈判过程其实是这样的:美方谈判代表说英语,由卫三畏翻译为汉语,再由罗森写下来交给日本官员看,日本官员看了以后再让罗森和卫三畏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美方。

日本为什么要用汉字啊?

日本继续用汉字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单纯是用假名会造成很多歧义,比如朝语中韩汉都是一个发音是一样的。

现在日本直接用片假名音译一些新词汇,根本不影响使用,日语继续使用汉字尤其是正式文件大部分都是汉字就是因为汉字表达清楚无歧义,仅此而已。

日本为什么要引用汉字?

语言学上,将世界语言划分为十大语系:1)汉藏语系;2)印欧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乌拉尔语系;6)高加索语系;7)南岛语系;8)南亚语系;9)达罗毗荼语系;10)壮侗语系。但是,日语和朝鲜语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语系,属于独立语言。日语在引进汉字之前,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文字呢?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日本曾经出现过“神代文字”,而且在上古日本有结绳记事以及文字符号,这些符号发展为“神代文字”,但是体系尚不完全,后被汉字取代。

第二种,原始日语是南岛语系被阿尔泰人征服后原始日语阿尔泰化阿尔泰化的日语接受朝鲜半岛及中国的移民影响而引进汉语词汇及日语的音韵汉化。

无论哪种说法,都承认汉字对日语的强大影响。日语大规模学习汉语发生在隋唐,也就是历史上的遣隋使、遣唐使制度(实行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如果日本不引进汉字,也是有可能创立完整的语言书记体系的(参照1446年朝鲜的世宗大王创造朝鲜文字母,后成为朝鲜语的书记方式),不过肯定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汉字的引入对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日语书记体系的确立。

远古之时,日本人虽有自身的语言,却没有记录的方法,利用口耳相传来传述古事。汉字传入之后,日本以汉字为用,兴起了“文言二途”之制(即口语使用本民族语言,书写时则只能使用汉文),以补足用汉文纪录日语之不足。日本流传至今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文学作品------《古事记》、地方志------《风土记》全部用汉语写成。

日本人的汉语水平有多高呢?有智子内亲王(第52代嵯峨天皇第八皇女)被称为日本平安朝(794年~1192年)第一女诗人,在嵯峨天皇驾临她居住的山庄时应命而作《春日山庄》一首,借咏山庄景色表达了她对父皇垂顾的感激之情。

《春日山庄》有智子内亲王

寂寂幽庄水树里,仙舆一降一池塘。

栖林孤鸟识春泽,隐涧寒花见日光。

泉声近报初雷响,山色高晴暮雨行。

从此更知恩顾渥,生涯何以答?F苍?

有智子内亲王在诗歌上的造诣承自她的父亲。嵯峨天皇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唐化”,从礼仪、服饰、殿堂建筑一直到生活方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他曾作《长门怨》、《婕妤怨》、《王昭君》等悲悯女性命运的诗,写得催人泪下。如果去看一些日本古人的展览,会发现贵族大名,都能写得一首好诗。可能那时候汉语学得好就是上等社会的必备技能。

日语中的“假名”是后来发明的。古代汉文经典的文言文极为难解,汉字笔画又多,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非常难学,便间接造成只限一小部分耐得住十载寒窗的书生,或有钱有势、能雇家庭教师让子女进修的贵族阶层,得以识字书写外,其余大部分民众均是汉文文盲的结果。此外,更衍生“精通汉文的文人”掌握政治的弊害。于是,“脱汉”风潮也就油然而生。

日本“脱汉”成果就是“假名”(,kana),假名主要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平假名源于汉字草书,正式使用约从公元九世纪起;片假名源于汉字楷书,正式使用约从公元十世纪起。“假”即“借”,“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汉字为“真名”。

现代日语书写一般为汉字和假名混合书写。日语极富变化,明治维新后,日本学习西方,大量的欧美词汇被引入日本(主要是英文,当然也有德文和法文),这些词汇用片假名表示。

1964年,日本国立研究所对90种杂志用语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和语占36.7%、汉语占47.5%、西洋语占近10%的结论。可以看出,汉语竟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而且用于表记和语和西洋语的假名也是由汉语演化而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