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反相机都是日本的,日本最好的相机品牌

#日本如何几乎垄断全球数码相机市场#
总是有人会问“为什么好的、知名的单反相机基本都出自日本?”下面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2020年相机市场占有率:
佳能:47.9%
索尼:22.1%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02:53:55

#日本如何几乎垄断全球数码相机市场#

总是有人会问“为什么好的、知名的单反相机基本都出自日本?”下面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2020年相机市场占有率:

佳能:47.9%

索尼:22.1%

尼康:13.7%

富士:5.6%

松下:4.4%

佳能、索尼、尼康占了80%以上的市场,而这三家都是日本企业,所以说全球相机市场日本一家独大不为过。

可能大家很困惑,日本一岛国论工业、论人才、论产业哪方面都比不上欧美国家啊,怎么做到一家独大的,这个就要从日本的历史说起了。

最早做相机的是德国,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徕卡、蔡司等等都是德国品牌,特别是蔡司,二战时期蔡司的光学技术可是站在世界顶端的。

而此时日本的Nippon相机品牌还是个不入流的相机制造商。

二战结束后德国的工业技术被公开,世界各国都在借鉴、模仿德国的工业技术。

比如:美国当时就借鉴了部分技术,推出了柯达。虽然柯达现在不行了,但当时可是风光无限的。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CCD技术是柯达发明的,但是柯达一直成谜于自己的胶片,没有用好CCD这个好技术。这技术反而被日本发扬光大,后面就是日本相机品牌发展壮大,而柯达逐渐落寞。

▲美国柯达工厂

日本是学习德国最猛的,还仿照着德国推出了一系列工业发展政策,从而催生出了精工、西铁城、日本电产等企业。

这些企业在借鉴德国技术的同时,还做了很多创新,让生产出来的相机更具性价比,这段时间日本相机市场逐渐完善成熟。

而这个时候的欧美国家都在着重发展重工业,忽视了精密技术这块的发展。等到回过神来时,日本的电子元件和光学镜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以及专利法律的完善,让日本的电子元件和光学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不再像德国那样被各国直接用。

▲佳能苏州工厂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日本和德国在材料和化工产业的布局都很完善,这一点为光学玻璃和镀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所以时至今日德国和日本仍是相机、镜头生产大国,其它国家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德国、日本这样的材料和化工布局很难。

▲日本名古屋工业区

最后说点可能会被骂的话,虽然我也不喜欢日本。

日本人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居然靠手工计算都能计算出如此精妙的光学结构,这个真的不得不佩服。

特别是日本这种靠学习和借鉴德国技术成长的,然后青出于蓝超过德国的水平,这种精神真的值得学习。

我们的很多东西都是学习、借鉴外国的,特别是像芯片、系统等核心技术还在别人手里;想要青出于蓝超过他们,真的很需要这种工匠精神。

为什么我们常用的单反都是日本品牌?

应该说常用的数码单反都是日本的。
我国目前没有自己生产的数码单反,之前有海鸥,凤凰,珠江这些品牌的单反相机,用胶卷的。
而欧美国家不是没有生产单反,是生产的单反价格太高,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比如徕卡,哈苏,价格十几万到几十万。
说起来日本从事单反也是从模仿德国开始的,当日本的尼康佳能做到快门十万次寿命开始,日本的单反就以价格低,产量大,售后完善等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我们常说抵制日货,可是很遗憾,我国没有技术生产自家的数码单反,能用上自己国家的生产相机,是每一个摄影师的夙愿。

好相机为什么都是日本的,其他国家没法生产吗?

许多人去买相机时会感叹,好相机为什么都是日本的。其他国家没法生产吗?想要知道原因,要从最初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工业中的许多专利技术都被公之于众。由于当时世界上没有专利法,许多模仿德国工业技术的制造商出现在不同的工业国家。


例如,美国的Kardon(相机),日本的Nippon(相机)和俄罗斯的IMZ-Ural(摩托车)。但事实上,从19世纪50年代初,能够生产从镜头到快门等完整产品的国家,与战前没有太大区别。当时德国蔡司在光学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战后,蔡司被分成了两家公司。东德的Vebcl Zeiss和西德的Optische Werke Oberkochen分别负责华约组织和北约的技术设计,并拥有相当高的位置。

就美国而言,美国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他们已经吸收了德国在涂层方面的一些技术,但是他们正在努力推进他们自己在快门和胶片规格方面的标准(如Bolsey的Set-O-Matic和柯达的Instamatic)。但显然他们没有成功。再看看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借鉴了德国的工业发展经验,复制了相当多的欧美产品。例如,战后发展起来的精工(Seiko)、西铁城(Citizen)在快门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日本光学和东京光学在镜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吉田内阁到鸠山由纪夫内阁期间,获得外资已成为日本的头等大事。日本逐渐形成了一批生产高质量快门和镜头的企业。

在此期间,国际市场几乎处于德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竞争的局面。此外,其他欧洲国家,如英国,战后将工业发展的重心从精密仪器转移到重工业,导致相机行业衰落。法国,由于其农业大国,专注于农产品出口和核能技术的发展,相机行业正在逐渐衰落。最后就只剩下日本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