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说的“神化效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因为特定的原因,发生认知错觉,接受了大脑的欺骗,对认知的对象“神化”了,因而出现正常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陆俊的老婆是电台主持人
本文所说的“神化效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因为特定的原因,发生认知错觉,接受了大脑的欺骗,对认知的对象“神化”了,因而出现正常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陆俊的老婆是电台主持人,才貌双全,声音迷人,而陆俊在一家小公司做设计,颜值一般,家境平常,他追到了电台主持人,在别人的眼里,是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而他的老婆,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
可就这样的婚姻,最近出现了状况,并且,不是主持人有了外遇,而是陆俊有了“小三”。
老婆断然要离婚,她说:我想不通,他那个小三,比我强在哪里?比颜值,比才能,比财富,哪样比得上我?比我好也就罢了,真想不通……
我不服啊,渣男一个,要他干啥?
陆俊与我谈心,他说:掏心窝的话,她关心我,理解我,颜值也不差,特别在那方面,非常照顾我的感受,和她在一起,我才找到做男人的感觉,比跟我老婆幸福多了,你是男人,你懂的……
离婚就离婚!
“小三”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除却社会原因以外,另外“神化效应”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情人在一起,往往逃离了枯燥、繁琐的实际生活,不要为“柴米油盐”所累,也无需暴露生命“丑陋”的一面,主要是互动与谈吐,双方都可以包装或者说伪装自己,表现出“情深意长”和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且往往双方相会都在美好的环境里。
这样,距离产生了不一样的美感,双方在脑子里,很容易将对方“神化”,虚夸了对方的优点,把虚幻的东西误为真实,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大概就是这个原理。
讨论“神化效应”,就想起与此相关的“明星效应”与“名人效应”, 明星的头上都有闪亮的光环,心理学上叫做“光环效应”。大凡明星都有难以数计的粉丝,其实明星也是普通人,他们的“光环”,是粉丝们的感官赋予的,也就是说,粉丝们在心中造出了一个“神”,然后自己去顶礼膜拜。
粉丝们对明星的崇拜、追踪,是失去自我、没有理性的,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收集明星的信息、照片,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明星的照片,明星出唱片,不吃饭也要花钱去买,甚至不远万里,去观摩演唱会,与明星同忧同乐。若明星出现了出轨、吸毒、逃税的丑闻,尽管与他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他也痛苦万分。
曾经有个明星来合肥开演唱会,我亲眼看见成千上万的粉丝,到飞机场欢迎,前呼后拥,人山人海,然后又到明星下榻的宾馆,等在宾馆门前,只为了亲眼看一眼明星的尊容,造成交通堵塞,甚至惊动了警察。
自己特别拥戴的明星,在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完美无缺的,若听见身边人对这位明星的非议,他必定义愤填膺,予以抨击,即使因此失去朋友的情谊,也在所不惜,双方大打出手也不少见。
粉丝的忠诚,是非理性的,盲目的。
明星,是粉丝心中的另一个“情人”。
毋庸讳言,明星效应也是一种资源。许多商家利用明星效应,做广告,做代言,确实产生出了不一般的商业价值。如赵丽颖为德芙巧克力做的广告,迪丽热巴为飘柔做的代言,都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边际效应。
“神化”明星的“追星族”,虽然多数是青少年,可以说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但其中也有中老年人,甚至是居于高位的官员,有的甚至冒着丢掉乌纱帽的风险,只为拥抱一下偶像。
至于“神化”名人或者领袖级的人物,就更是与年龄关系不大;“神化”异性以至鸠占鹊巢,应该都是成熟的人了。
人性是有弱点的,人生活在现实与虚幻的双重世界里:
现实的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人就很容易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求安慰,所以许多虚幻的故事,吸引人趋之若鹜;
人的潜意识里,都蛰伏着与生俱来的莫名恐惧,需要在虚幻的世界里造“神”,来作为生命的支撑,麻醉自己的神经,甚至让生命处在一定的亢奋状态。
“神化效应”作为一种人际资源,商家运用这种资源开展产品促销,只要不是虚假的广告,便无可厚非。
但作为生命的个体,便要尽力摆脱这种效应的影响,如何摆脱呢?主要是丰富自己的学养,学一些科学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争取做到“三省吾身”,发现有“神化”别人以及沉溺虚幻世界的现象,就要以坚强的意志力,努力走出来。
作者,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史馆研究员,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诗文近千首(篇)。文学之外,喜爱心理学、新媒体写作,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
一、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社会关系的神圣化
1、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
“关系”的根本规定性在于它之为主体而存在的性质。而世 界各地的原始宗教最初都主要地是从人对自然界的这种“关系”中产生的,人对自然的 依赖感和恐惧感是宗教观念产生的重大动因。
2、社会关系的神圣化
人为了从事生产活动必须成为社会存在,必须同他人发生关系,产 生社会联系。 这样,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或欲望的过程中, 便不仅感到有 “神化” 自然的需要,而感到有“神化”社会关系的需要。 (原始人为了生存,要与他人合作, 因此认可“神圣化”的氏族制度)
二、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
1、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不足
2、对自然认识不足
3、人类对自然的精神活动和机体活动的关系认识不足
4、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生与死的区别
扩展资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原始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