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悠悠
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望,人寰无限
丛生哀怨
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骤起烈烈风
尽吹散”
即便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每当听到这首《满江红》,总能想起那部
“千古悠悠
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望,人寰无限
丛生哀怨
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骤起烈烈风
尽吹散”
即便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每当听到这首《满江红》,总能想起那部案件离奇、破案精彩又悬疑惊险的《大宋提刑官》,不自觉身上冒出丝丝凉意。
该剧由阚卫平执导,何冰、罗海琼、沈傲君等主演,讲述的是南宋提刑官宋慈在任期间,勘破冤假错案,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破获了一起又一起疑难案件的故事。
《大宋提刑官》于2005年一经播出便迎来收视爆火,其收视率甚至一度超过《新闻联播》。
豆瓣评分高达9.2分,超过《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等其他悬疑探案剧,凭借一个个离奇怪异的案件,闻所未闻的破案手法,悬疑惊险的破案过程,被观众评价为“国内第一侦探剧”。
与其他悬疑探案剧不同,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的案件以及勘探、取证、破案手法并非杜撰或者借鉴,那些看似神乎其技的方法都是有据可循的,正是剧中提到的那部《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它的作者正是剧中何冰饰演的“大宋提刑官”——法医鼻祖宋慈。
宋慈
南宋福建建阳人,今福建南平人,朱熹的老乡。
曾任广东、湖南等地提点刑狱官,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
被称为“法医学之父”。
在著作《洗冤集录》中宋慈提到“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并以此思想为核心深入到探案勘验之中。
宋慈在为官提点刑狱期间,为探明案情真相,将证据摆在首要位置,提倡
“遇有死者,必根究其所以致死”;人命之案,须查获凶器;凶手定罪,须查获尸体;尸体检验,须查验到致命伤,否则不易结案,便为疑案。”
于是南宋刑狱案件开始重证据轻刑罚,尤其遇到大案要案,必然要有据所依。
另外,在《洗冤集录》的记载中,宋慈对尸体的勘验亦十分细致,他打破了传统勘验伦理规则,在实际勘验中追求客观有效,运用自己所学习的医药知识和生理知识进行检测。
虽然宋慈的许多检验方法尚属于经验总结的范畴,但他在法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唯物主义倾向却与现代科学相吻合。
比如在《大宋提刑官》中曾经提到的“明油伞验骨法”,该方法确实记载于《洗冤集录》中
“验尸并骨伤损处,痕迹未现,用糟、醋泼罨尸首,于露天以新油绢或明油雨伞覆欲见处,迎日隔伞看,痕即现。”
“将红油伞遮尸骨验,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路,微荫;骨断处,其拉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活乃是生前被打分明。骨上若无血荫,纵有损折,乃死后痕。”
这种用明油伞检验尸骨伤损的方法,与现代法医用紫外线照射一样,都是运用光学原理。
从《洗冤集录》中记载的勘验方法来看,宋慈在勘验尸体方面的方法多样,精确度极高,且蕴含了大量科技成分。
在现代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对悬疑探案剧感兴趣的朋友们,@脑壳秀逗强烈推荐这部《大宋提刑官》,绝对让你一饱眼福。
此外,在宋慈的故乡福建南平还坐落着宋慈墓以及宋慈故居,在当地有“朱熹故里宋慈故居”之称,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全福游、有全福#
“滂沱雨,无底涧
涉激流,登彼岸
奋力拨云间
消得雾患
社稷安抚臣子心
长驱鬼魅不休战
看斜阳,照大地阡陌
从头转”
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
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宋慈在法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唯物主义倾向。在对尸体的具体检验方面,即给死者诊断死因,技术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难于为活人诊病。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必须具备深厚的医药学基础,把握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
儒者出身的宋慈,本无医药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为弥补这一不足,他一方面刻苦研读医药著作,把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知识及诊察方法运用于检验死伤的实际;另一方面,认真总结前人的的经验,以防止“狱情之失”和“定验之误”。
在多年的检验实践中,力求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在此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仅从流传至今的《洗冤集录》一书来看,其中所载检验方法之多样、全面,其精确度之高,都是前无古人的。这也是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最精彩的内容。
宋慈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简介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在他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可见宋慈一生从事司法刑狱。长期的专业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的心得。宋慈平反冤案无数,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出自《洗冤集录》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宋慈的《洗冤集录》产生了哪些影响?《洗冤集录》在中国从13世纪到19世纪沿用了600多年。这本书不但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享誉世界。公元1862年,荷兰人曾把它译成荷兰文本。1908年,法国人又把这本书译成法文本。以后,《洗冤集录》又陆续被翻译成德、朝、日、英、美、俄等各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