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退出乒超联赛,乒乓球波尔现状

乒乓球世界杯刚结束,国际乒联一反常态在2月27日提前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女子方面,国乒牢牢占据前两位,只不过是在世界杯夺冠的朱雨玲取代陈梦重回榜首,而男子方面,缺战世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10:54:04

乒乓球世界杯刚结束,国际乒联一反常态在2月27日提前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女子方面,国乒牢牢占据前两位,只不过是在世界杯夺冠的朱雨玲取代陈梦重回榜首,而男子方面,缺战世界杯的德国老将波尔取代了同胞奥恰洛夫,以37岁的年龄重返世界第一,世界杯夺冠的樊振东以60分之差位居第二。

在3月8日将满37岁的波尔在2017年找回了职业生涯第二春,做到连胜国乒主力。波尔的好状态也延续到了今年,在2月5日结束的乒乓球欧洲杯男单决赛中,波尔4-0横扫时任世界第一奥恰洛夫取得自己的第六个冠军,终结对手三连冠的同时也送给奥恰洛夫成为世界第一后首场败绩。

凭借着这次胜利,波尔时隔7年重返世界第一宝座,同时也以36岁357天的年纪成为乒乓球最年长的世界第一。由于其超长的职业生涯,在如此“高龄”创造了与其对抗的几代国乒人都无法实现的记录。波尔此次能再登王座,就是得益与欧洲杯上的夺冠。根据国际乒联新规,每名球员只计算一年内8个有效成绩积分,波尔凭借欧洲杯冠军积分替换了此前较低的日本公开赛积分,一下子从第三位跃居第一。

重返世界第一的波尔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发表了自己的喜悦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国际乒联新规则的不满与质疑。在今天晚上,波尔就在微博上用中德双语再次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直言不想掩饰自己的喜悦,这个排名是对他过去几个月艰苦训练和比赛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他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肯定。同时波尔也再次抨击了国际乒联的新积分规则,坚持认为新的排名系统就是个“笑话”,在自己心目中,马龙,樊振东或者奥恰洛夫都是最好的乒乓球运动员。

波尔的声音一出,引起了球迷的广泛讨论,不少人认为新科世界第一是红果果的在打国际乒联的脸,同时也为这位老将谦逊的性格与作风点赞。

他们都曾是世界第一!盘点8位外国乒坛“大魔王”,国乒甘拜下风

8.奥恰洛夫(德国)

在不久前的东京奥运会赛场,奥恰洛夫拿到一枚男单铜牌,还和老将波尔、弗朗西斯卡一起帮助德国男团拿到一枚银牌,是除了国乒队员之外,表现最好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奥恰洛夫于2018年1月登顶世界第一,不过只保持了2个月,他也是近两届奥运会的男单季军蝉联者,国乒未来想要统治男单赛场,必须对33岁的奥恰洛夫加倍小心。

7.施拉格(奥地利)

很难想象,一位连欧锦赛男单冠军都没有拿过的运动员,竟然能够登顶世界第一。2003年世锦赛,施拉格击败韩国名将朱世赫获得冠军,也成功登上男单世界第一的宝座。不过,施拉格并不是一位具有统治力的选手,很快就被中国选手马琳反超。

6.盖亭(法国)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盖亭成功闯入决赛,只可惜输给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不过在那之前,盖亭的国际赛事表现非常出色,因此积分超过佩尔森、瓦尔德内尔等名将,占据着男单世界第一的宝座。1993年世乒赛,盖亭还拿到过男单冠军,他前后共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待了8个月左右。

5.佩尔森(瑞典)

瑞典曾经也是一个乒乓球强国,佩尔森就是他们的旗帜人物,在长达26年的职业生涯里,他拿到过世乒赛和世界杯的男单冠军以及4个团体世界冠军,是世界乒坛有名的初代“大魔王”,只可惜从没拿到过奥运会男单冠军。1991年国际乒联首次引入男单世界排名,佩尔森位居榜首,不过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前,他被法国人盖亭反超。

4.塞弗(比利时)

在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等欧洲名将统治乒坛以及国乒刘国梁、孔令辉等人强势崛起的时候,塞弗横空出世,从最初的天才少年到后来的顶级名将,他有500多天时间都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只不过,塞弗的职业生涯比较惨淡,从没拿到过男单世界冠军。

3.瓦尔德内尔(瑞典)

在国乒崛起之前,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领衔的瑞典队,应该是世界乒坛的霸主。其中,瓦尔德内尔是首位完成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大满贯的乒乓球运动员,如今这项伟大成就几乎成为中国选手的“基本操作”。瓦尔德内尔曾经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待了2年多,他一直打到50多岁才退役,也是国乒非常尊重的一位对手。

2.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

萨姆索诺夫的巅峰期正好和国乒的崛起“撞车”,但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够占据世界第一宝座长达2年半之久,可见这位白俄罗斯名将实力超群。萨姆索诺夫在世界杯赛场拿到过3个冠军,有着和中国选手马琳类似的经历,只可惜他没有赶上好时代,始终未曾触摸奥运男单金牌。

1.波尔(德国)

国内球迷最熟悉的外国乒乓球选手应该就是波尔,作为德国乒乓球的标杆人物,他不仅年少成名,而且是有名的“越老越妖”。22岁那年,初出茅庐的波尔就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个人职业生涯两次成为世界男单冠军,并在2016年二度成为男单“一哥”。20年过去后,波尔仍然保持着顶级水平,还帮助德国男团拿到了东京奥运会银牌,他的传奇程度不亚于瓦尔德内尔。

男乒七年首失“世界第一”,好事还是坏事?

自2011年4月王皓登上世界第一宝座后,在将近7年的时间内,国乒还从未将世界第一的宝座让与他国选手。此番奥恰洛夫登顶,对于国乒来说到底是福是祸?


在垄断男乒世界第一长达80个月后,国乒终于交出了这一宝座。上一次出现外国运动员排名世界第一的情况,还是在2011年3月份,当时奥恰洛夫的同胞波尔曾登顶世界第一。此番再次丢掉世界第一的宝座,究其缘由不难发现,国际乒联新的排名规则和国乒队员今年的伤病情况或许是主要原因。

国际乒联新的积分规则,是取选手一年内成绩最好的8站赛事来计算积分,较低级别赛事的分数有所增加。此外,奥运会和世锦赛的积分分别可以保持4年和2年,但是会逐年递减。简而言之,新的国际排名规则鼓励运动员多打比赛,哪怕是级别不高的比赛,只要取得好成绩,所获的积分也绝不会少。而近年取得好成绩的球员,需要不断参加新的赛事,否则就会失去自己的积分优势。


国乒队员今年参加的比赛可以用“少而精”来概括。由于今年是奥运会后的调整年,国乒队员大都选择在今年选择调养自己的伤病。当前排名世界第一的马龙甚至因为参加的赛事不够,而失去了参加年终总决赛的资格。“藏獒”张继科今年也是打打停停,甚至在上一期的世界排名内积分被隐藏。而国乒众将在参加的比赛少,过往的冠军积分又因为新规不断衰减的情况下,丢掉世界第一宝座也就不难理解。


有强劲的对手,比赛才会更加精彩,乒乓球运动才会长盛不衰。出色的外籍球员频频出现,不但会刺激国乒队员们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及状态,也会让世界大赛的冠军竞争更加多元化。这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会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长期发展提供良性循环。因此,乒坛需要更多“奥恰洛夫”的出现。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