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国梦破灭,印度分东印度和西印度

最近一则新闻刷爆了国际舆论,我们的好邻居,
印度三哥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干旱高温灾害,水资源马上就要枯竭。
这个打击对于人口巨大的印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作为南亚大国,人多,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16:16:59

最近一则新闻刷爆了国际舆论,我们的好邻居,

印度三哥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干旱高温灾害,水资源马上就要枯竭。

这个打击对于人口巨大的印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作为南亚大国,人多,滑稽,不可一世,脏乱差是我们对三哥的普遍印象。

坐在火车顶上的印度人

而这样一个国家不止一次扬言,要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要做世界大国,要做联合国第6常,要做世界军事强国。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立下的flag只有半个实现了,就是成为了世界人口大国。

然而还没撸起袖子加油干呢,就被干旱缺水的困境来了个中道崩阻。

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呢?缺水给印度带来多大的影响呢?印度还能翻身吗?

排队接水

感谢屏幕前的你点开我的视频,

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不要忘了关注我哦!

每一个文字都是智慧的结晶,谢谢你为知识点赞!

你认为印度能成为世界大国,联合国6常吗?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哦!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得不聊一聊印度这个国家的发展情况。

印度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和我们中国一样拥有十多亿人口,

排队接水的印度妇女

有的观众朋友就要说了,印度国土面积才298万,我国960万,这能比吗?

但实际上,三哥的地理位置比中国好,平原辽阔,

耕地面积比中国多6428万公顷。

要知道人家是大米出口大国,即使在建国初期,印度的经济规模也一度超过中国。

要知道,1947年印度建国之初,世界各方面都比较看好印度,

排队接水的印度妇女

因为当时印度的钢铁、原油、工业、铁路都在我们之上,

它继承了日不落帝国的衣钵。可以说先天发展是很好,

但我们这边还在内战,一切还是未知数!

1964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七位,占世界经济的3.1283%。

排队接水的男青年

经过50多年的努力,印度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3.2759%,超过1964年!

那么继承了大英帝国工业的印度经济为何发展如此缓慢呢?

答案是革命不彻底,种姓制度的枷锁还挂在脖子上,腐败更是触目惊心。

如果你生活在印度,是一个高种姓,那么印度是你的天堂,

如果你是一个低种姓平民,那么印度是你的地狱。这种说法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另一方面是举世闻名的卫生状况,干净又卫生的兄弟们,

这边沐浴在恒河水中,这边还漂流着冰冷的尸体,常常如此大概三哥都习惯了。

龟裂的土地

猴子和牛满街跑,纯天然无污染的废料遍地都是。

到处都是狐臭味,粪肥味夹杂着各种香辛料味,

真是一发入魂,分分钟就上头。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三哥自诩基建狂人的建设能力,直接吓跑了日本人,坑惨了中国人。

一座大坝建了42年,桥还没通车就塌了。

孟买这座著名的大都市,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方面甚至无法与南宁相提并论。

排队买水的男青年

医疗卫生能力更是令人担忧。

新冠肺炎导致医疗系统彻底崩溃,霉菌感染就能置人于死地。

但这并不是说印度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东西,

在软件方面,影视电影还是有一些水平的,尤其是呜呜泱泱的人口福利,

人口年轻,充满生产力。

许多发达国家担心年轻劳动力短缺,人家根本没有这种担心。

然而,这样一手好牌,却被今年的干旱和水资源缺乏彻底打了个稀碎。

印度能有多干燥?看看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闻,我们就能看出个一二三。

排队买水的妇女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

然而,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

让当地人方便地享受到干净的饮用水却是一种奢望,其中就包括印度。

随着三哥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

就连一直哺育着两岸土地和人民的印度圣河恒河,也被评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在印度许多没有干净饮用水的地区,人们每天都要在运水车前排队等待相对干净的水。

红红绿绿的水桶

一方面,印度一些城市附近的供水几近枯竭,另一方面,一些城市被无法饮用的污水侵入。

总而言之,可以进入嘴里的水很少。

就连印度首都新德里也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好的一面是,这里的人大多是白领,用的是净水项目组提供的自动取水机供应的水。

但悲惨的是印度的许多地区,尤其是贫民窟居民,靠政府用卡车运来的清洁水生活。

就像油轮运油一样,每天固定时间将干净的水运到贫民窟。

但为了不让自己缺水,每天早上8点要上班的人,一大早3点就得起床囤水。

井旁排队的打水人

没有办法的人只能在黑市上买水,这里的价格比正常水价高出好几倍。

无论是在印度的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缺水问题都相当严重。

印度最大城市孟买的妇女通常在积水的水坑里洗衣服。

如果需要饮用水,他们还得步行2公里到“黑市”买水。

这里的污染比恒河还严重,如果你去印度旅游,

好心的当地人会告诉你:“做客时尽量不要喝主人递来的水。”

一口水都是奢侈

由于水来源不明,如果拉稀三天还算好,

严重的情况可能会中毒,但当地人也没有别的办法。

即使是腹泻中毒,也比渴死要强上百倍。

更可怕的可能不是喝不上干净水、水价贵如黄金,

而是持续干旱高温导致的粮食减产,百姓吃饭成了问题。

早些时候,印度作为粮食出口大国,竟然宣布粮食停止出口。

龟裂的土地和孩子们

对全世界来说,食品价格突然飙升,对印度来说,影响更加深远和恶劣。

热浪摧残了田野里的生命,田野变得荒凉。

随后热浪开始向城市聚集,逐渐形成巨大的蒸汽包层,

压在城市上,让水泥森林里的人们喘不过气来。

炎热天气,水成了降温的必需品,

但用水量激增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了全国三分之一人口的生活。

排队打水的孩子

主要城市不得不实施有限的供水措施,

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每天仅供水30分钟,

新德里一些社区的中央储水塔每天仅向居民供水15分钟。

一些商家趁机做起了水生意,一箱水能卖到300至450卢比。

印度媒体报道称,一些城市居民甚至为了水而大打出手。

2022年夏天,缺水成为印度政府面临的头号难题。

恒河水来两口

那么造成这样缺水的原因是什么呢?

政府的短视导致水资源短缺

印度城市居民区的自来水系统极不完善。

全市各小区的中央储水塔每天定时通过管道输水,

每个小区都有地下蓄水池蓄水,再将水抽入屋面储水桶。

几公里之外打水的女人

大多数城市居民已经使用这种用水方式很多年了,

进入5月后,持续高温使居民用水量大幅增加,

但政府水务局无法提供更多水,供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据印度水利部统计,全国12个大城市每天需要140亿升水,

但实际上只能供应100亿升,相当于孟买一整个城市的缺水量。

污水里洗澡的孩子们

为缓解部分社区供水短缺,政府水务局不得不调整

利用应急供水车辆满足居民生活用水。

这些供水车辆刚开进小区,等候多时的居民们就争先恐后地抢水龙头。

不到10分钟,整个水车就空了。

接水后,一些人还趁机洗脸或擦拭水管壁上的水,甚至不放过一滴水。

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政府没有对水资源进行长期规划。

井口打水的人

回到七十年代,政府只设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家庭接通水管,并没有解决水源问题。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池塘等传统水源逐渐干涸。

在这种情况下,市区水务局采用打井取水的低成本方法。

由于定期供水难以满足居民用水需求,不少居民开始在自家院子里打井。

打井在全国各地越来越普遍,这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得更快。

在印度南部的钦奈,水井水位每年下降3至6米。新德里的水井深达200米,

卖水的印度人

出水量越来越小,生活用水日益紧张。

全国401个二级城市中,有203个城市人均每天供水不足100升。

城市用水管理混乱也是造成供水短缺的一个原因。

各大城市供水成本与收费严重脱节,每当炎热季节来临,

水务工人都要加班加点为居民送水,但仍无法满足供应,难免引发市民不满。

排队打水的女人们

城市水务工作者也是一肚子委屈,他们甚至采取罢工等抗议措施,

要求政府提高城市用水价格,将城市用水纳入市场管理。

印度城市发展部在研究了向城市供水的方式后表示,

印度城市一直将作为商品的水视为公民的福利。

城市水务公司平均花费15卢比为每户输送1000升水,

而用户只需支付15卢比,或仅为成本的10%。

因为打水造成冲突

在首都新德里,市民用水1000升,却只需缴纳6卢比,与收入相去甚远。

搬到新德里新居后,很多居民表示没有收到水费账单,

但水还是定期供应的。有人曾亲自前往德里水务局要求缴纳费用,

却被告知没有用水记录,这让居民哭笑不得,到底是缺水呢还是不缺水呢。

德里的水浪费现象也令人震惊。

湖边的孩子们

据世界银行估计,德里8300公里长的地下水网络有30%正在滴水。

因此,有专家建议,印度城市供水系统私有化可以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 农村用水比城市更加困难象曾经是印度最具代表性,也是最神圣的动物。

由于栖息地的水资源正在干涸,象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在一些城市郊区,连洗澡的水都找不到,

只好用长鼻子把周围的土扬到身上,防止各种飞虫叮咬。

快渴死的狗

这种“干洗”严重影响了象的健康,不少象变得暴躁,甚至攻击人。

事实上,印度农村的缺水问题更为严重。

今年6月以来,安得拉邦当地气温高达52摄氏度,已造成1200多人死亡,

奥里萨邦有120多人死亡。

他们都因找不到水降温或解渴而热死。

打水回家的女孩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亚洲人平均每年使用3000立方米的水,

而印度人平均每人使用2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平均标准。

在印度城市人口中,38.38%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他们生活在根本没有自来水的环境中。

只好四处迁徙寻求更多水源,

在印度逃荒可能不仅仅是因为粮食,还可能因为水资源。

蜂拥而至打水的居民

印度已经连续十几年遭受干旱,而最近一两年情况越发严重。

全国20条主要河流中有8条完全干涸,

严重影响周边地区2亿多农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

在拉贾斯坦邦,10个乡镇每三天接一次水,31个乡镇每两天接一次水,

12个乡镇需要去200公里外运水。

打水回来的女孩

有游客在印度比哈尔邦最贫困的农村地区旅行时,目睹了干旱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由于连年欠收、营养不良、疾病折磨着村民,

孩子们大多胸脯弯曲,皮肤黝黑起皱,眼睛发呆,苍蝇咬在身上毫无反应。

他们的家是用木棍搭起的窝棚,所有的家当就是一个铁锅,一个塑料桶和几个饭碗。

虽然有些野果可以采摘,但长期食用野果严重影响肠胃功能。

在古吉拉特邦的拉杰村,每200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患有肾病。

干死的鱼

该国有1亿人患有腹泻,50万儿童死于这种胃肠道疾病。

奥里萨邦贫困家庭年收入最高为725卢比,

折合人民币120元,最低为是375卢比,相当于60人民币。

他们在当地无法生存,只好逃往城市里生活,靠乞讨为生。

印度政府希望GDP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但水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无法回避的障碍。

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蓄水设施投资严重不足。

坐在地上手足无措的孩子

印度是一个雨量丰富的国家,但目前的设施只能容纳18亿立方米的水,

新建的蓄水工程也只有24亿立方米的容量,87%的降水白白流入大海。

印度专家指出,印度农业必须转变观念,应大力推广滴灌技术。

同时,改变以公顷计算产量的做法,

改为每耗一立方米水后再计算产量的计算方法,强化农民的节水意识。

目前,印度滴灌技术仅占全部灌溉的0.43%,

而以色列滴灌技术已占全部灌溉土地的49%。

老人祈求风调雨顺

未来缺水形势将更加严峻

瓦杰帕伊政府上台后,政府拨款850亿卢比开发农村水资源,

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管理职责不明确,上下级贪腐严重,办事效率堪忧。

印度的水资源由多达六个部门管理--农村发展、城市发展、农业、水资源、食品和民用供应、环境等。

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机制,也导致主管水利的水利部难以统一制定水资源规划。

贫民窟里缺水的穷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政府就出台了修建水库、

扩大池塘容量、增加输水能力的计划。

但到2002年,仍有159个项目没有完成。

更严重的是来自权威的限制,印度宪法规定,水的管理权在各邦政府手中。

中央政府可以规划、提议和资助水项目,但各州只能自己实施。

由于国家官员是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的,他们追求短期行动,

愿意向人们展示立竿见影的成就。

抗议腐败的人群

这不可避免地影响水资源的长远规划,毕竟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

一两天也看不出效果来。

为了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中央政府在2002年12月,

开展了饮用水供应和管理计划,即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修建水库,

但中央政府迟迟没有提供巨额资金用于水利建设。

莫迪

奥里萨邦政府与中央政府就1998年至2006年扶贫计划达成协议,

中央政府同意拨款625亿卢比,用于支持三个最贫困地区的农民扶贫和蓄水项目。

到2002年,中央政府只分配了总费用的20%,

地方政府甚至没有用好这20%,只能说上梁不正底梁也摇摇欲坠。

一些学者说,政府的扶贫计划只是一块遮羞布,完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据印度水利部预测,未来几年,印度11条主要河流将干涸,

其中恒河水量大幅减少,将严重威胁9亿多印度人的生活用水。

大水漫灌的印度耕地

印度的耕地位居世界老二,但是淡水资源占世界的4%。

印度年降水量4万亿立方米,有1.869万亿立方米降水进入河流,

其中用水仅6900亿立方米,其余全部排入大海。

印度每年抽取4320亿立方米地下水。

这意味着,拥有10亿人口的印度一年可利用的水资源只有1.122万亿立方米。

理论上,这可以维持一个10亿人口国家的用水量。

前来抢水的居民

但印度降雨极不均匀,西部年降雨量仅100毫米,东部多达1.170毫米。

每年夏季,91个地区发生干旱,83个地区4000万公顷土地发生内涝。

印度每年将增加1800万人口,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率,

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6亿,直接超越中国。

印度的粮食产量必须翻一番才能养活人。

围着水井打水的居民

提高粮食产量需要增加水资源,而印度目前还没有解决缺水问题的长期计划,

这意味着印度人未来的生活将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问题得不到解决,

印度就将陷入死循环。

说了这么多,印度缺水仅仅影响的是农业吗?

水资源短缺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呜呜泱泱打水的人群

答案是多方面的,也是细思极恐的,

首先印度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占到全国GDP的18%,相比我国的9.8%已经相当高了,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万万不能少,

否则农作物不得全部成标本。

而且农业作为国家民生产业,没有粮食吃,印度如此庞大的人口,

不得恒河都堵车了,漂的尸体都摩肩接踵。

长长的水瓶

第一产业首先阵亡,而且很难恢复。

其次在工业生产上必然离不开水资源,

从冷却设备上来说,轧钢,汽车引擎制造都离不开水。

作为生产的媒介,酿酒,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也离不开他。

水井中打水的居民

建筑基建上,组成建筑物的混凝土就必须有水参与。

高速喷射的水柱也可以运用在切割方面,没有水,可以说很多工业生产都必须停滞。

第二产业就此凉了半截,世界大国的梦想恐怕要就此折翼。

最终没有水资源和粮食蔬菜,第三产业服务业就更别提了,

人都饿死了谁来服务呢?

手足无措的印度男青年

就以目前缺水干旱的现状来看,更别说发展成为世界大国,

没有饿死渴死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那么印度还有没有翻身的机会呢?

只能说,也有也没有,而有没有要看三哥有没有幡然醒悟。

首先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又非常不稳定,

干瘪龟裂的土地

这一点是上帝决定的,谁也无法改变,

但是很多人为原因,却可以通过调控来解决。

第一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说国土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口承载力

那么印度就是水资源决定了这个承载力。

只有减少出生人口,才能避免更多的人来抢水瓢。

第二是利用现代技术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

寸草不生的土地

其实中国也曾经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中国的国土面积更大,

地形更复杂,所以南水北调,兴建水库,最终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终于解决了中国人的喝水问题。

印度也一样,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如果可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第三就是粗放型经济和人民的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污水横流。这种水质别说喝了,

来抢水的省市居民

闻一下都能上天。加大治理力度,提高水净化的水平,

改变人民的生活习惯,虽然是个长远之策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四点就是地下水使用毫无节制,由于缺水严重,

导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都高度依赖地下水,

其中80%的灌溉用水和90%的居民用水都来自地下水,

大水漫灌造成的浪费可想而知。最终成了恶性循环,

家里严重缺水的女孩

地下水不蒸腾,空气中水分降低,土壤中水份大量流失,

最终降水越少,农业更加减产,

人们只好往更深的地方挖,循环往复最终只能崩盘。

不过以印度当局目前的腐败状态和办事效率来看,

翻身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啊!

泡在污水里解暑的孩子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写了这么多总觉得三哥缺水的问题真是又可悲又可气,

你认为印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们评论区见!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不要忘了关注我哦!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视频地址:想成为世界大国的印度,竟被一滴水打碎美梦,印度为何欲哭无泪?

称霸亚洲走向世界,印度大国梦为何屡战屡败?深度解析背后原因?

战火席卷整个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阵营之间对立发展的局面,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秩序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这段时间,涌现出了一些新兴国家,而此时,印度这个国家开始频频出现在全世界的眼中。

截止到2019年, 印度的国内GDP已高达2.85万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五,不仅如此,印度作为全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

凭借这样的优势,使印度开始迷之自信,想要一度崛起,并成为亚洲强国。

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整体实力与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仅用7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穷二白”的状态一跃发展成世界强国,而印度还在原地踏步,两国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那么,印度的大国梦真的会实现吗?

印度想要成为世界强国,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印度”。

印度与我国同样都是人口大国,且都经历了近代的屈辱 历史 。印度在1947年建国,虽然比我国早两年,但从建国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的经济总量相差无几。

但在1990年之后,中印两国的经济却瞬间拉开了巨大差距,到2019年,我国的GDP已经高达14.34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印度仅仅位居世界第五。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在印度进入西方体系之后,印度就被西方国家看好,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级大国,那么作为印度开国元首的尼赫鲁到底做了什么,使西方国家对印度产生如此之想法呢?

原本尼赫鲁家族,从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来看, 是最顶级的婆罗门种姓 。由于他的父亲供职于,英属印度政府的高级法院,所以在父亲及其英国人的影响下,尼赫鲁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他16岁的那一年,被父母送去英国留学。有一次因为成绩的优异,获得了一本 《加里波第传》 作为奖励。也正是这本书,使他自此开始有自己的政治抱负,1910年,从剑桥毕业的尼赫鲁又进入伦敦内工法学院,就读法律专业,直到1912年才学成归来。

回到印度后,尼赫鲁成为了一名律师,并同时投身于国大党的各项活动中,也通过父亲接触到了圣雄甘地。

他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同时也是印度的国父,具有极高的地位。在甘地的影响下,尼赫鲁深入印度的底层 社会 ,在了解印度的 历史 与现状后,便辞去了律师的工作,专注投身于国大党的政治活动中。

1920年,由甘地所倡导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开始,但好景不长,1921年国大党的一些重要分子,就被英国逮捕入狱,其中也包括尼赫鲁。

在此后的时间内,尼赫鲁先后入狱共9次,坐牢时间加起来将近9年。随着在长期以往的斗争中,尼赫鲁的思想也发生了诸多改变。

尼赫鲁坚持印度要“完全独立” ,并认为纯粹依靠非暴力不抵抗,是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其次在20年代末,尼赫鲁先后去西欧、苏联考察。在这两次考察中,使他对资本主义模式与 社会 主义模式展开了深入思考。

他被苏联的 社会 主义模式所吸引,但仍有所不足。印度可以模仿苏联发展 社会 主义,但是要有所取舍。

从30年代开始, 尼赫鲁 就逐渐掌握了国大党的领导权,并开始 领导印度独立运动 。

在印度人民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1947年8月15日,迎来了印度的独立,而尼赫鲁也实现了他大国梦的第一步,之后印度就此进入了尼赫鲁时代。

为了改变印度独立之初,薄弱的经济基础,尼赫鲁在印度搞了一系列的经济强国政策,首先进行了一个重要的改革,土地改革。

第一个是废除柴云达法定地主制。在英国统治印度期间,主要采用的就是 柴明达尔制度 ,通过法律承认他们对土地的私有权。

在这项法令实施后,废除的柴明达高达250万,被政府所接管的土地有一亿六千万英亩,由此可见,尼赫鲁对柴明达的改革是比较有成效的。

土地改革 的第二个方面是,限制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其实,印度的国大党实际上代表着大资本家,大地主的利益,但尼赫鲁为了心中的强国梦,愿意放弃自身的利益去进行改革,但自印度独立后,地方行政开始效仿美国,再加上国大党内部其他成员,为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这项法令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所以从整体上看,尼赫鲁的土地改革是失败的。在 农业上吃亏后的尼赫鲁又转身投入到军事工业 上。

但是,由于土地的问题没有被解决,大量的人口就被土地牢牢束缚住,根本没有富裕的劳动力可以进入工业领域。后来到了90年代,尼赫鲁的女儿,外孙统治时代结束,印度新政府开始搞 自由化市场经济 ,但苦于土地问题,无法展开工业化,所以直接跳过工业化去搞第三产业。

但仅仅依靠第三产业,根本无法养活印度的十几亿人口。知道现任总理莫迪上任后,便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制造业的改革措施,在这些措施里包括,改革传统的产业结构,构建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营商环境,等等,其目的就是,希望用以系列的改革,激进印度制造业发展的活力,把印度发展成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但是,事实证明,制造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国际化水平不仅呈现出原地踏步的局面,同时还有所倒退。

从根本上来说, 莫迪的经济改革 ,仅仅是因为成效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改变,所以根本无法推动制造业的根本性变革。

其实,制造业能否顺利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土地的所有制,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地的流转制度。

在 印度中土地征收法 中规定,要想征收土地,就必须得到80%的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并且还要向失地的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

而当初立法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而是为了保护土地,虽然看似这种立法,对印度的独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没考虑到印度未来 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而这种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到了制造业企业对用地的需求,成为工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

虽然,莫迪也曾尝试对 土地征收法 进行改革,但是也遭到了农民和地方势力的强烈反对。

在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后,莫迪只能将这个土地改革的决定权交给政府,最后不了了之。

在 2019年,莫迪连任 后,他不再进行土地改革,结果造成土地成本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劳动力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按理来说,印度有着“世界第二大人口”的号称。但随着印度人口的不断增长,在提供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严重拉低了印度的人均GDP。

据统计,从2014年至2019年,印度的劳动力每年只能增长到440万左右,而与此同时,印度同期的失业率却超过了6%,青年的失业率更是高达20%。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是制造业,无法提供 足够的就业岗位,而印度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却只能满足求职者需求的不足20%。

其实,除了落后的制造业,对印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资本市场上,莫迪政府多次要求美国,国内的企业能够到印度投资建厂,同时在印度国内还对中国制造的商品进行抵制。

同时,莫迪政府希望通过 废钞令 ,来打击腐败、洗钱、连同恐怖主义在内的黑色经济,表明了印度正度对打击腐败的决心。

但是废钞令的实施在客观上,也打击了用现金结算的个体工商户,从而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难的问题,大大打击了印度经济的增长。

总体来看,以制造业为核心的莫迪经济,依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并没有给印度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与此同时,印度百年来的种姓制度,也给印度的发展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低种姓的人只能从事低等工作。

由于印度人民对种姓制度的逆来顺受,导致他们认为,一个人的 社会 地位都是由神决定的。

在印度国内,他们进行了对 种姓制度的划分 ,并将人分为四等。其中,原人的嘴化身为婆罗门,双臂化为刹帝利,吠舍意味着大腿,则首陀罗等同于脚,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又衍生出了,“不可接触者”阶层,俗称“达利特”,同时也被人成为“贱民”。

除了划分等级之外,他们还提出了 内婚制 ,为了维护高种姓制度的血脉,减少高种姓与低种姓的交流,还规定高种姓女性只能嫁给高种姓男性,不可跨越阶层,更加巩固了种姓制度的体系。

在印度,那些所谓的“贱民”清洁工人,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下,竟争前恐后地用自己的生命,来赚取每天不到30块钱的工资。

据统计,印度每五天就有一名清洁工,因此而丧失生命。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非常好奇,面对这样的局面,难道就没有人反抗过吗?

在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印度的高层统治者,他们为了将种姓制度深入人心,便强行利用神的信仰,来强化这种制度。

除了种姓制度以外,印度在教育方面也是搞得很糟糕。印度的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均匀,光印度的高种姓就只有300万人,享受着良好的教育,但对于低种姓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机会,导致印度的文盲率高达85%。

虽然,印度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文盲破译的国家,但其女性的 社会 地位还是非常高的。相信看过 《摔跤吧,爸爸》 的人都知道,在印度,女性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4.4年,且并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出嫁前必须要听爸爸的安排,出嫁后成为丈夫的附庸。

据资料统计,印度这个国家大约有,2/3的印度女性需要依靠男性才能生存,这也导致印度女性长期不被受重视。

这些内部因素无一是直接阻碍了印度的发展,而一直以来就被印度视为假想敌的我国,又是怎样做的?

众所周知,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但抛开实力的对比,两国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有人说,印度的人口众多, 印度的劳动力优势自然要大于我国 。那到底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截止到2020年,印度的人口共计13.8亿,而我国则是14.1亿。虽然,印度稍有落后,但是印度的出生率却比我国高出了约7%,常住人口却相差无几,所以印度的人口在超越中国上,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实,对印度来说,人口众多的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是印度即将面临的一大难点。

印度的国土面积仅仅是中国的1/3,从长远看,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根本达不到的,即使是如今的局面,印度在饥饿、贫困、教育等问题方面仍束手无策。

但从长远看,人口的快速增长,却极大改善了印度的劳动力结构。从2000年至2020年的20年期间,印度劳动力人口从6.19亿增长至8.76亿,而中国则从8.7亿增长至9.92亿, 足以体现出我国的优势。

从2000年的水平来看,印度劳动力人口素质,却远远不及中国。在教育方面,我国也是足足领先了印度一大截。

曾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某公司对某所大学进行排名整理时,发现在十个人当中,中国就占据了7个名额,而印度却无一人上榜。

由此可见,印度政府曾自称自己有上亿的英语专业,和高端技术性人才的情况,可信度并不高。

所以,虽然 我国的劳动力在减少 ,但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升级,劳动力的质量与素质,都在不断提升。

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同时也在很多高 科技 领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创造出很多知名的国际大企业。

再来说说印度引以为傲的农业。在农业方面,印度可以称为全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粮食产量为三亿吨左右。

但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提高,仅仅在六年的时间内,粮食产量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可见,两国的产量如此之大,其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印度的农业 科技 水平技术,远远落后于我国。

在印度的绝大多数田地中 , 需要农民自行采摘 ,而反观我国,则是利用播种机和收割机,来代替人工,再配合先进的水稻技术,大大提高了产量与效率。

但在两者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印度又偏偏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坚持大量出口。反观我国,虽然粮食收成好,却还要大规模进口。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说一下,印度首要的目标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粮食固然重要,但是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印度不像中国拥有低成本、强大的制造。

为了填补经济缺口,他们只能挨饿出口粮食。而我国,早已越过了温饱问题,所以要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进口粮食,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完善中国人的粮食结构。

我国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提升,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国人民与科研人员的努力。

而印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也有了飞跃性的提高。那么,印度真的有希望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吗?成为大国的先天条件又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在人类 历史 上,就曾出现过3个超级大国,美国、英国、苏联。

而成为超级大国,首先是人口,任何一个超级大国都不能少于一个亿的人口,否则他的军队数量就是严重不足,如果军队的数量不足就不可能镇压住其他国家,来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虽然,印度在人口上已经满足这个条件,但是经济上的实力确实还是有超级大国,存在一定的差距。

经济是支撑军事的基础,如果经济实力较弱,那么军事的实力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通过多方面的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印度能都称为下一个超级大国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走向超级大国的陆上,我们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我国能成为超级大国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是是时间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GDP的总量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即使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辉煌成就,但仅仅凭借这些,想要成为超级大国,必定任重而道远。

虽然美国的盟友遍布天下,能够在很多事情上颠倒黑白,但并不代表美国能阻止人类 历史 的发展。

从超级大国发展的历程来看,即使国家的实力强大,但也需要构建以自身为中心的朋友圈。例如在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阵营和 社会 主义阵营,如今的美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如果我国不打破这个局面,彻底摧毁美国的霸权,那么,我国在走向超级大国的这条路上,会越来越艰难。

如今我国的 科技 , 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早已位居前列 ,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全球领先的代表。

其实从分析不难看出,我们中国才有这样的潜质,不管是从国土面积,国土上的丰富资源,文化的影响力,从国家的高度组织性,还是从经济实力、政治军事实力、 科技 实力来看,都是最符合的。

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在稳步地向前推进,也让不少人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的强大不在于肉眼可见的阶段,而在于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具有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吃苦耐劳的特性。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为什么说印度无法成为世界大国?它都存在着哪些先天不足?

印度是东南亚的一个大国,而且在东南亚也可以算的上是个强国,但是也仅仅是地区上的强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印度并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甚至可以说略微落后。之所以印度发展不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就是国家的稳定性有先天性的不足。其次就是其军事能力不足,武器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最后就是其战略基础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其地缘政治环境不好。

首先就是国家稳定性的不足,和我国不同,印度在古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其在大部分时间始终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所以现在的印度各个邦之间严重缺乏凝聚力和稳定性,甚至连语言体系都没有最终统一。可以说现在的印度国土全部是在英国殖民者的枪口下强行进行和平和统一起来的。

其次就是印度的军事实力问题了,毕竟一个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源去强大的经济。而印度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的。而且印度本身的工业能力严重不足,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不能后很好的制造和研发,所以整个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严重依赖进口。这样一来,印度如果不能跨过军工自主化的门槛,那么印度永远都无法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最后就是印度的地缘政治环境了,毕竟印度身处东南亚地区。喜欢军事的朋友都调侃这个地区属于东南亚怪物房。因为这个区域有非常强大的国家,也有十分弱小的国家,所以这样一来,印度想要发展就非常难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