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温度最低是多少度,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零下100000度

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漠河市,历史最低气温是1963年2月13记录到的零下52.3℃。然而,在世界上十大最冷的地区,漠河根本上不了榜。
倒是咱们的老邻居榜上有名,俄罗斯东北部的奥伊米亚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8 14:35:21

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漠河市,历史最低气温是1963年2月13记录到的零下52.3℃。然而,在世界上十大最冷的地区,漠河根本上不了榜。

倒是咱们的老邻居榜上有名,俄罗斯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以零下71.2℃的极端低温,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冷的永久居住地。可是,零下71℃的低温,在这份榜单中仅仅排在第四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全球最冷的十大地区,看看零下70度的气温,居民怎么活下来的?老规矩,烦请各位读者老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免费的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好,第十名。美国阿拉斯加的普罗斯佩克特河,历史最低气温为零下62℃。 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北端,这里拥有大量的冰川,但主要集中于北边气候寒冷的地区。

而普罗斯佩克特河也叫做展望小河,由于靠近北极圈,受到洋流、北极反气旋,以及地形的影响,这里的气温非常低。其历史最低气温,是1971年测得的零下62℃。不过,因为气候和地形极度恶劣,这里并没有人长期居住。

第九名,加拿大育空河·斯纳格,历史最低气温零下63℃。同时,该气温也是北美大陆官方记录的历史最低气温。自从斯纳格创下这个纪录之后,过去75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被打破。

育空河地区位于加拿大西北方,地势较为平坦,以流经该地区的育空河来命名。冬季来临的时候,来自西伯利亚地区和北冰洋地区的冷空气,几乎毫无阻拦地横跨整个育空河地区,带来低温。

这里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31摄氏度,1947年在育空河地区西南方向一条公路边上的斯纳格,记录到零下63℃的低温,成为北美大陆的历史最低温。

好,接下来是第八名,格陵兰岛北冰考察站,气温零下66.1℃。和考察南极一样,历史上不少国家的探险队,都曾经到过格陵兰岛探索。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岛上约80%的土地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即便是比较温暖的沿海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也就堪堪打破零度。而内陆地区,则常年冰封。1952年到1954年期间,来自英国的一支考察队,深入格陵兰岛内陆地区,并且建立了一个名为“北冰”的考察站。

在北冰考察站驻扎时,考察人员于1954年1月9日,记录到了零下66℃的气温。这个温度,一度是北美地区的历史最低温。大家注意区分,上面说的斯纳格的气温,是在北美大陆最低温,不是北美洲最低温。

第七名,同样是位于格陵兰岛内陆的考察站——克林克考察站,它曾经记录到零下69.4℃的低温。好家伙,这才第七名就已经接近零下70℃了。克林克考察站比北冰考察站更加靠北,已经进入北极圈内了。

和南极洲大陆上,那些各个国家的科考站相比,格陵兰岛上的考察站并不被人们熟知,甚至是不是官方的都不清楚,克林克考察站的具体信息,网上的资料甚少。但这并不影响,这里记录下来的极端低温上榜。

好,第六名,位于俄罗斯东北部,“冷冻”三兄弟中的上扬斯克,上扬斯克又称“维尔霍扬斯克”,是世界上有永久性居民的最冷的地区之一,也是北极圈内最古老的人类城镇之一,大约有1500位居民定居在这里。

维尔霍扬斯克的居民,身体非常强壮,能适应这里的气候。毕竟到了冬季,当地的平均气温会下降到零下45.4℃,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根本无法在维尔霍扬斯克生存。

1892年2月,这里记录到零下67.8℃的最低温纪录。后来,这个纪录再度被提高到零下69.8摄氏度。

排在第五名的是,俄罗斯东北“冷冻”三兄弟中的第二位雅库茨克,最低气温零下71℃。在官方的记录中,雅库茨克的极端最低温是零下64.4℃,但有生活在该地区的人在网上称,当地的最低温度是零下71℃。

相比人口仅有1500人的维尔霍扬斯克,雅库茨克是货真价实的大城市,当地居民数量有31万,取暖设备都比较完善,居民房屋里有暖气,可以抵御寒冷。相比“冷冻”三兄弟中的其他两位,雅库茨克的居民算是比较幸福的了。

不过外出的话,就必须要做好万全的防护,毕竟在零下70℃的气温中,人类身体裸露的部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冻伤。

好,第四名,俄罗斯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世界上有居民永久居住的最冷的地区,在这里生活的人都是勇士。奥伊米亚康与其说是城镇,倒不如说是一个小村子,全部人口加起来大约只有500个。

奥伊米亚康之所以那么冷,完全是因为它“倒霉”的地形,东部、西部和南部的地势较高,偏偏北部地势低矮,跟个口袋似的。北极圈的冷空气能直接灌进来,然后又出不去。1933年2月6日,人们在奥伊米亚康测得过零下71.2℃的历史最低气温。

这么冷,当地居民是怎么活下来的呢?他们需要把房子建在离地一米高的高度,要设置4、5层门窗防止冷空气灌入室内,也防止室内暖气跑到外面去。同时,车子必须放在温暖的车库里,不然就会被冻住,完全无法发动。

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在奥伊米亚康,早晨如何更快速地上厕所,是一个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课题。或许外人觉得难以生存,但奥伊米亚康的居民,早已习惯这种生活。

第三名,麦金利山脉。非官方的历史最低温度为零下73.8℃。麦金利山脉又叫做德纳里山,位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是北美最高的山脉,海拔将近6200米。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阿拉斯加北部靠近北极圈,气候十分寒冷,由于南坡降雨比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冰川。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麦金利山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冷的山脉,常年气温在零下40℃。如果遇到极端天气,这里夏季的气温都可以降到零下。

在非官方的记录中,麦金利山脉还出现了零下73.8℃的低温。不过,这个低温出现在海拔更高的顶峰之上,山脚或者半山腰一般不会有那么低的温度。

好,第二名,南极洲东方站,它至今仍然保持着官方记录下来的,地球最低温度纪录,光是看到数字就忍不住颤抖的零下89.2℃。

众所周知,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而建立在南极洲之上的各个国家的科考站,记录到的最低温,都可以吊打前面几位。为了公平起见,所以南极洲就只选一个代表进来,那就是东方站。

东方站是前苏联在南极洲建立的科考站,位于南极点附近,现在隶属于俄罗斯。作为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东方站附近冬季平均气温零下68℃,最热的夏季平均气温为零下31.8℃,恐怖如斯。

由于气候极端寒冷,东方站的工作人员在1983年7月21日,测得极端最低温度零下89.2℃,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测得的地球最低温,东方站也因此成为目前地球上的“寒极”。

可能有朋友要问,既然都已经是地球最冷的地方了,为何仅仅排在第二呢?那是因为第一名没被算作官方记录。

第一名,富士冰穹山脉,历史最低气温零下92.3℃。富士冰穹山脉不是日本富士山哦,它坐落在南极东部高原,介于冰穹A和富士冰穹之间的高地。

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曾经观测到南极高原阿尔戈斯冰穹和富士冰穹之间的一座高山脊,出现了零下92.3℃的超级低温。活物要是在这种温度下活动一会,估计能直接冻成冰渣。为啥这个温度,没有被官方承认呢?

因为它是由卫星观测,不是直接在富士冰穹山脉附近记录的,所以没有被官方承认。因此,目前地球上最低的气温纪录,仍然是东方站的零下89.2℃。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全球十大最冷地区盘点的全部内容,如果观众老爷喜欢的话,就给作者点个赞吧,谢谢大家。

俄罗斯这村庄,温度低至零下70度,村民是如何生活

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面积422km,因迪吉尔卡河上游,为北半球“寒极”之一。2018年1月中旬,奥伊米亚康村测得-67℃的极寒天气,几乎追平1933年2月测到的-67.7℃记录。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有500名村民常年生活在这里。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一个小镇,距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600千米,从雅库茨克出发到奥伊米亚康只有一条公路-----科雷马公路,被称为”白骨公路“
奥伊米亚康共有500名居民,很多住户的祖辈早已在此居住。大部分居民都以狩猎为生,或者饲养奶牛和驯鹿。这里曾有过一家牛奶加工厂,已于2007年10月关闭。为了防止奶牛被冻伤,人们用皮质袋子把奶牛的乳房包裹起来。尽管如此,当地居民并不缺少奶,他们把冷冻后的奶保存在地下1米的地窖中。
苏联时期,奥伊米亚康就已经闻名于世,因为这里居住着许多长寿老人。完全纯净的空气和水、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饮食等传统因素很可能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地诊所的因诺肯季·诺夫戈罗多夫医生介绍说,当地的儿童死亡率一直很高,以前只有身体非常强壮和各方面都很健康的新生儿才能存活。诺夫戈罗多夫医生已经71岁,他的助手也已72岁。诊所没有专门的手术室,甚至没有X光机。仅有的11张床位已被患者占满,因为其他地区的医院不愿接收他们。人们主要以驯鹿饲养、狩猎和捕鱼为生。奇怪的是,当地人并没有营养不良,医生说,秘诀在于当地人摄入动物奶,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此外还会采摘野生浆果补充营养。
在奥伊米亚康村,经历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纪录低温的村民仍在世的没几个了。不过85岁的耶果尔·维诺库罗夫就是一位。“当那个最可怕的冬天到来时,我还只有五六岁,”他说,“我们一连好几个星期不能出门。天是那么冷,鸟儿在空中也被冻僵了,掉到了地上。大地看上去像分裂了,在那种温度下,空气本身也像干草一样咯咯作响。整个冬天我们外出的惟一办法,就是将脸裹在兔子皮毛里。
尽管有着种种严峻情形,但许多人说他们热爱这种气候,渴望着过严冬。村民瓦伦京·阿特拉索夫说:“寒冷对你有好处。它能让你保持健康,能杀死细菌。我可以在莫斯科生活,但这里才是我想呆的地方,这里可以狩猎和捕鱼。这儿的生活对于你们来说看上去艰难,但我们拥有洁净的空气,干净的食物、蘑菇和浆果。我们很快乐。
通古斯人安德烈·达尼洛夫已是102岁的高龄。他一直以驯鹿为生。如今,通古斯人不再用驯鹿皮做帐篷,因此在户外温度达到-60℃的时候,安德烈可以住在帆布帐篷中。他的父母分别在117岁和108岁时去世。安德烈的朋友阿里扬和阿夫洛斯尼娅夫妇住在蒙古包中,没有孩子。不久前,90岁的他们收养了一个女孩子做养女。平时,他们以养牛为生。他们说,几乎从未生过病,都是因为经常食用名叫“哈耶克”和“乔尔切赫”的两种奶制品。哈耶克的味道和颜色会让人想到脂肪油,而乔尔切赫从其配方来看,更像是人们平时吃的冰淇凌,将鲜牛奶和浆果搅拌在一起,将糊状物经过冷冻之后制成饼形就成了乔尔切赫。
奥伊米亚康最有名的一道菜是生冻鱼片。当地人通常在冰下捕捉味道鲜美的鲟鱼、秋白鲑和宽鼻白鲑当原料。通古斯人捕鱼时,可以一击即中,然后将鱼冷冻。冷冻时,鱼要始终保持顺直的状态,否则很难切片。吃生冻鱼片有些像吃西班牙火腿。将在室外冻好的鱼拿进屋中后,立刻要切成薄片。剥鱼皮时要格外注意,要在每一层中都保留一层薄薄的皮下脂肪,这里富含有益心脏和延缓衰老的ω-3脂肪酸。
这些菜肴在任何一座俄罗斯南部城市都是无法烹饪的,甚至都无法运输。同炫目的阳光、百岁的驯鹿人和雅库特矮马一样,它们都是只属于北部寒极地区。
如此低温给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譬如钢笔墨水冻结、玻璃镜片冻裂、电池电量流失迅速。当地人说,汽车发动机必须保持全天候工作,熄火片刻后可能无法重启。虽然这里有手机网络,但手机在极端寒冷天气中根本无法使用。
冰冻天气给村民造成的另一困扰是埋葬逝者,他们必须用煤点燃篝火,燃烧数小时,以便让泥土解冻,然后把滚烫的煤推至一旁,开始挖掘,挖下十来公分后,再次点篝火解冻,多次重复。挖一个足够埋葬棺材的墓穴可能需要花费3天。
村子里几乎没什么现代化设施,村民如厕大多需要走出家门,多数家庭仍然靠烧煤或木材取暖。供电依靠煤炭发电,一旦煤炭供应中断,村里的发电站就开始烧木材。如果断电,整个村庄会在5小时内陷入瘫痪,水管会冻裂。 许多村民有电脑,还有速度较慢的互联网,这里有进口的糖果和饼干,但村民的食物大体上还是传统的冻鱼条和马肉。它们被保存在从房子下面挖掘出的洞穴里,通过活门可以进入,通常是从厨房进去。雅库特人仍然固守着传统,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村里有一家小商店,出售生活必需品。

世界上最冷的村庄奥伊米亚康人们是如何生存的?

奥伊米亚康可以说是地球最冷的地方,最低温度为-70摄氏度,全年的平均温度都在-15摄氏度之下,可以说,奥伊米亚康的温度可以和南极相比拼了,可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就是在如此寒冷的地区生存了下来,他们就是雅库特人,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就是通过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来为自己保暖。
奥伊米亚康只是俄罗斯的一个小村庄,整个村子里面只有500人,可是由于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人在这里定居,最终形成了一个村庄,而导致这里这么寒冷的原因,就是由于高海拔,高盆地光照时间短所造成的。


雅库特人通过穿衣来取暖
从穿着上就可以看出雅库特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简直肿成了一个球,看起来好像和东北地区的人在冬天穿的差不多,但那些人在里面加了几层厚的保暖衣,带了几个防寒帽,羽绒服里面塞了多少件毛衣都未曾可知,再加上由于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物竞天择也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通过食物来抗寒
奥伊米亚康动土居多,即使这个国家也有夏天,但最高温度也只位于十几度,并且他们的夏天非常短暂,白天只有三个小时,然后就是无穷无尽的黑夜。正是由于恶劣的条件,周期短,光照不足,使得这里并不可以进行农业生产,所以他们的主要食物都是肉类,比如鱼驯鹿和奶牛,奶牛可以给他们提供牛奶。在奥伊米亚康的市场上,可以看见大多数的摊贩上都摆着数不尽的冻鱼。


通过居住环境来抗寒
如果说前两点雅库特人看起来和我们并无差别,那他们所居住的建筑物就和我们的不一样了,因为地面都是动图,房屋建好后,由于屋内温度较高,可能使冻土融化,从而造成房屋倒塌,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在地面上建造房屋,而是把一条条木桩打入地下,再从离地90公分的位置建造房屋。
为了御寒,这里的房屋非常厚,平均厚度高于普通建筑物4倍,连门窗也是如此,这是为了抵御寒气入侵,由于温度太低,所以没有办法把自来水管道铺设在地下,所以管道是直接铺设在地面上,由于天气实在太过寒冷,只有在管道的途中设立许多加热站,才能保证当地人们的热水供应,但即使是这样在寒冷的冬季,奥伊米亚康停水的几率还是很高。而在冬天他们一般都靠木材和煤炭来取暖。他们的厕所也并不建在屋内,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把排泄物从室内通向室外,所以只有把厕所建在户外。


从出行来抗寒
由于天气极其寒冷,所以没有交通工具可以在这里面行驶,如果有汽车,那可能里面的汽油早已被冻成了一坨冰,所以他们的出行方式就是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在冬季,一般人们都不出门,如果温度低于50摄氏度,学校为了学生安全也会停课。从村子成立之初一直到现在,奥伊米亚村这片村子已经在这极寒的大地上存在了百年,这里的人们也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